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涉及石斛栽培【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1)在設施內建架空栽培床作石斛的生產栽培,床下地面作為假植苗床進行石斛組培苗的假植煉苗;(2)栽培基質主要原料的發酵處理;(3)栽培基質的配制、裝填栽培床與育苗穴盤裝盤;(4)定植經假植煉苗后的石斛穴盤苗到架空栽培床中進行定植后的管理;(5)選擇適齡石斛組培苗進行室內煉苗適應,然后假植到育苗穴盤中擺放到假植苗床上進行假植后的管理。該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設施的利用率,而且定植成活率高,生長發育快;在進行生產栽培的同時又可為設施栽培和仿生態栽培提供生長健壯、定植成活率高的石斛生產用種苗。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石斛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 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石解(Dendrobium)又名石解蘭,為蘭科(Orchidaceace)石解屬(Dendrobium) 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用和觀賞植物,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 約》附錄II的物種,原產地主要分布于亞洲熱帶和亞熱帶,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全世 界約有1500多種,中國約有76種,大部分分布于西南、華南、臺灣等地,其中有將近40 種具有藥用價值。我國石斛的種類僅占全世界的5%左右,但其藥用開發和利用走在世 界前列,石斛是我國傳統名貴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止 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活血化瘀、提高心腦血管功能、延年益壽之功效,比較著名的有 鐵皮石斛(D. officinale)、霍山石斛(D. huosanness)、金欽石斛(D. nobile)、流蘇石斛 (D. fimbiratum)、鼓槌石斛(D. chrysotourn)等,它們均以新鮮或干燥莖入藥。某些藥用石 斛品種長期出口,享譽東南亞及歐美的一些地區。石斛在我國有"軟黃金"、"人間仙草"之 稱,歷史上被稱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對咽喉疾病、腸胃疾病、白內障、心血管疾病、糖尿 病和抑制腫瘤生長具有顯著療效,特別是對肺癌細胞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用于消除癌癥放 療、化療后的副作用和恢復體能,效果十分明顯。所以人們對石斛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長, 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
[0003] 野生石斛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及類似的溫暖濕潤環境,喜陰涼濕潤, 通風多霧的小氣候,忌高溫、干燥、強光,多生長于海拔900?1500米、年平均氣溫12°C? 18°C、相對濕度60%?75%、透光度60%左右、生長季節溫度20°C?28°C、冬季氣溫9°C? 12°C、無霜多霧、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的常綠闊葉林中,常附生于半陰濕的密林樹干或 巖石上,并常與苔蘚、石葦和地衣等低等生物伴生,主要生長在高山峻嶺懸崖峭壁和巖石縫 隙中,生長條件要求溫暖、濕潤、通風、透氣、漏水。
[0004] 石斛雖然可以結果且果實種子量大,1個成熟果莢內含有上萬粒的種子,但自然結 實率很低,例如鐵皮石斛的自然結實率僅0. 31%。石斛的種子極為細小,胚胎發育不完全, 缺乏胚乳組織,自然條件下需與某些真菌(蘭菌)共生才能萌發,萌發率極低,例如鐵皮石 斛的種子萌發率不足5%。傳統的人工繁殖方式如分株、扦插等,繁殖速度慢,增殖率很低, 遠遠不能滿足商品化生產的要求。
[0005] 由于石斛對生長環境的特殊要求和分布的局限性,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自身繁殖率 很低,且石斛的生長發育緩慢,所以野生石斛數量稀少,野生資源非常有限。我國長期以來 依賴采挖野生資源來滿足市場需求,由于過度采挖和開發利用,造成石斛資源嚴重破壞,導 致自然資源日益稀少,鐵皮石斛、霍山石斛、金釵石斛等傳統入藥的名貴石斛野生資源在我 國已瀕臨枯竭,自然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這不僅嚴重制約了大量相關藥品的供應, 而且對生態和生物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1998年8月頒布的《中國植物紅皮書》將70種 以上的石斛屬植物列入保護植物,更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保護。加強對 石斛資源的保護,實現石斛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迫在眉睫,研究石斛的快速繁殖方法和人工 栽培技術是保護石斛物種和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途徑。
[0006] 從20世紀70年代起,國內外就開始了石斛的組織快繁技術和人工栽培技術的研 究。石斛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要求溫暖、濕潤、有充足散射光的半陰半陽環境,其生 長適溫為15°C?30°C,最適生長溫度20°C左右,在5°C以下停止生長,而幼苗在10°C以下容 易受凍。空氣相對濕度要求保持70%?80%以上,忌干燥和積水,特別是在新芽開始萌發 與新根形成時需要充足的水分。光照要求夏秋季遮光70%、冬季遮光30%?50%。因此, 采用大棚等設施栽培是石斛規模化生產較佳的選擇。同時,石斛是附生植物,在自然條件下 主要生長于一些高大喬木陰濕的樹干或石灰巖上,因而在人工繁殖種苗的條件下也可以模 擬自然環境條件進行仿生態栽培。仿生態栽培是指在石斛野生原產地選擇近自然林下,模 擬自然環境條件中石斛生長的原生態環境來進行人工栽培的方法,根據仿生態栽培時附主 的不同,可分為樹栽、石栽和腐殖土栽培3種形式。
[0007] 石斛的根是氣生根,有明顯的好氣性和淺根性。石斛在長期的生長進化過程中,植 株已經特化為沒有根毛而只能與某種真菌形成營養性共生的植物,依靠菌絲吸收水分和無 機物質,并靠菌株分解根部附著的樹皮或苔蘚等有機基料獲取葡萄糖、蛋白質等有機養分, 以半自養半異養的特殊營養方式進行生長和發育。所以,石斛的栽培基質應以通透性好的 原料為主,要求疏松透氣,排水良好,肥料適量,保水、保肥能力強,在整個生長期內始終呈 半腐熟狀態,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生長狀況。石斛栽培基質的透氣性與保水性是獲得高移 栽成活率的關鍵,而基質的營養是移栽成活后新芽萌發與生長的限制因子,過低或過高都 不利于成活后新芽的萌發與生長(林江波,戴藝民,鄒暉,等.福建鐵皮石斛人工繁育 技術研究.福建農業學報,2010, 25(5) :606?609.)。用于石斛栽培的基質主要有:泥炭、 鋸木屑、刨花、甘蔗渣、菌糠、花生殼、椰絲、苔蘚、碎石、樹皮等,常用基質大多為選擇其中的 幾種為主要原料混配而成,而且比較適宜的石斛栽培基質一般以泥炭和/或苔蘚為主要原 料,而泥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儲量有限,大量開采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目前石斛人工栽 培已在云南、廣東、浙江、江蘇、湖南等地初見成效,主要栽培形式為在大棚等設施內建離地 面高50?80厘米的架空栽培床進行基質床栽,床下地面和空間一般閑置沒用。
[0008] 隨著組織培養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目前石斛的組培技術已基本成熟。利用組織培 養技術繁育種苗成為當前石斛人工栽培的主要種苗來源,通過組織培養大量繁殖組培苗后 進行人工設施栽培是滿足市場需求的主要手段,組培試管苗成功進行大田移栽和生長,是 實現石斛產業化生產的關鍵。但由于石斛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有許多因素仍然制約石斛 的產業化生產,其中,由于組織培養環境與人工栽培環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組培苗需要由 無菌環境全面適應外界自然環境、由異養過渡到自養,因組培苗的抗逆性弱,生存能力差, 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擾石斛規模化生產的一個瓶頸,制約著石斛組培苗的人工栽 培規模。特別是石斛進行仿生態栽培時成活率更低,例如霍山石斛組培苗出瓶后直接栽培 到仿生態栽培基地的成活率約為30%左右,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低下一直是制約霍山石斛 規模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徐光濤.提高霍山石斛仿生態栽培成活率方法的研究.安徽林業 科技,2011,37(6) :62-64.)。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不僅與栽培基質有很大的關系,而且與 栽培環境中的光照、溫度、濕度有很大的關系。例如,在人工控溫、控濕的連棟大棚中鐵皮 石斛栽培成活率能達到95%以上,如果在較為現代化的大棚中栽培,可以不經過中間的假 植煉苗環節,組培苗從瓶中取出后直接定植,也能獲得較高的成活率及較高的產量。但在 野外仿生態栽培時或在簡易大棚中栽培時,鐵皮石斛組培苗的直接移栽成活率很低,一般 低于50%,且生長緩慢(鄭寬瑜,鄧君浪,趙輝.鐵皮石斛試管苗栽培技術研究.云南農 業科技,2010 (3) :21-22.;宋順,許奕,李敬陽.鐵皮石斛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研究進 展.中國農學通報,2013, 29(33) :286-290.)。錢文林等的研究認為,利用保水性能好且透 氣性強的栽培基質可使霍山石斛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提高,且分層基質的種植效果更好, 移栽的適宜基質為分層基質:下部3/10樹皮+上部7/10木屑,其移栽成活率和萌芽數較 高(錢文林,張建霞,吳坤林,等.霍山石斛種苗繁殖與栽培研究.熱帶亞熱帶植物學 報,2013, 21 (3) : 240-246.),但該研究使用分層基質栽培的操作較復雜,且移栽后70天統 計的成活率僅78%。所以,石斛從試管苗出瓶到大田栽培中間最好有一個假植煉苗的過渡 階段,使組培苗在適應了自然環境后再定植才能取得較好的栽培效果,否則會嚴重影響移 栽成活率、生長速度和石斛產量。
[0009] 為了提高石斛組培苗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解決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這一制約 產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孔德棟等篩選出泥炭+珍珠巖+蛭石(體積比3 : 1 : 1)的基 質配方,應用穴盤育苗技術,使鐵皮石斛組培苗的成活率超過95%,而且苗期生長健壯,具 有推廣價值(孔德棟,黃沖平,周建華,等.鐵皮石斛穴盤育苗基質的優化篩選.農業 科技通訊,2010 (8) :70-72.)。肖穎等選用苔蘚:泥炭土:珍珠巖3 : 1 : 1為基質進行 假植,使鐵皮石斛組培苗假植成活率達95% (移栽60天后),且莖的生長十分顯著(肖 穎,張耀洲.基質煉苗季節對鐵皮石斛試管苗假植的影響.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 報,2013, 23(2) :93-94.)。徐光濤提高霍山石斛栽培成活率的關鍵技術是在石斛組培苗出 瓶后到仿生態栽培前假植到煉苗基質上進行一段時間的煉苗。煉苗基質以原產地的碎樹皮 屑、米心石和顯酸性的東北泥碳土等按一定比例配制,這種材料的基質不僅能滿足煉苗的 需要,而且還有利于石斛苗煉苗期結束后移栽到仿生態栽培的石質基地上。經過45?60 天的煉苗期,使霍山石斛的栽培成活率從原來的30 %左右提高到90%以上(徐光濤.提高 霍山石斛仿生態栽培成活率方法的研究.安徽林業科技,2011,37(6) :62-64.)。劉士輝等 用5?10毫米粉碎的松樹皮、2?4毫米珍珠巖,按照4 : 1比例混合的栽培基質,用50孔 穴盤進行假植煉苗,馴化后的鐵皮石斛組培苗莖桿粗壯、葉色濃綠、根系粗白,而且適應能 力及抗性增強,移栽成活率可達97%以上(劉士輝,黃丹楓,姚永康,等.鐵皮石斛組培 苗溫室馴化技術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13, 41 (17) : 7477-7478, 7495.)。這4項研究的主 要貢獻在于,把一般用于蔬菜育苗的穴盤育苗技術或假植技術應用到石斛的栽培中,使石 斛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得到了明顯提高。其缺陷在于,前3項均以泥炭作為基質的主要原 料,而我國的泥炭資源比較少,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劉士輝等的研究雖然沒有用泥 炭作為基質的主要原料,但因該基質的營養很少,假植后對施肥管理要求較高,要求"薄肥 勤施",不僅需要多次噴施液體肥,而且還要施加顆粒緩釋肥,才能幫助鐵皮石斛茁壯成長; 同時,這4項研究都需要有專門的設施進行假植煉苗,由于組培苗的適應性較差,對環境條 件的要求較高,所以對設施的要求和栽培管理的水平也較高,如果假植煉苗的設施比較簡 陋或管理粗放,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仍然比較低。然而,我國目前石斛設施栽培的方式一般 都是采用架空的栽培床進行栽培,栽培床下的地面和空間一般都是閑置沒用的,這是對栽 培設施的一大浪費。石斛設施基質栽培時,生產栽培的石斛苗一般要求光照強度為8000? 15000勒克斯,而假植煉苗期的石斛小苗(組培苗)在光照強度為3000?10000勒克斯 時比較適宜,特別是假植后的前2個月光照強度不能過高,適宜光照強度一般為3000? 7000勒克斯。我們在利用架空高度為60?80厘米,寬度為1.2?1.5米,床與床之間留 有寬0. 5?1米過道的設施中進行石斛栽培時觀察發現,當架空栽培床上滿足光照強度為 8000?15000勒克斯時,架空栽培床的床下地面的光照強度在3000?10000勒克斯的范圍 內,而且空氣相對濕度床下空間比架空栽培床上方空間一般要高3 %?5%,每天的溫度變 幅(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床下空間比架空栽培床上方空間一般要低rc?:TC。由 于在進行假期煉苗期間的石斛小苗比大苗對栽培環境要求更嚴格,要求光照強度較低,遮 蔭度更高,空氣相對濕度更大,溫、濕度的變化相對較小,而石斛架空栽培床下面的空間和 地面正好可以滿足這些條件,是進行石斛組培苗假植煉苗比較理想的場所。
【發明內容】
[0010]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該方法根據石斛對 環境條件的要求和生長發育特點,利用石斛小苗(組培苗)比大苗對栽培環境的要求遮蔭 度更高,空氣相對濕度更大的特點,在大棚等設施內建架空栽培床用作石斛的生產栽培,利 用床下適宜于進行石斛假植煉苗的小氣候條件,以床下地面作為假植苗床進行石斛組培苗 的假植煉苗,以有效利用設施空間,提高設施利用率,并可滿足石斛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環 境條件的要求,同時通過配制合適的栽培基質,加強栽培管理,以提高定植成活率和保證石 斛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在進行石斛生產栽培的同時又可為石斛設施栽培和仿生態栽培提 供定植成活率高的生產用種苗,達到解決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這一困擾石斛規模化生產的 瓶頸問題,縮短石斛從栽培到采收所需的時間,實現石斛組培苗人工栽培的規模化生產,大 幅度增加人工栽培石斛的供應量,實現保護石斛這一珍貴物種和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的目的。
[0011] 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2] (1)建架空栽培床作石斛的生產栽培,利用架空栽培床下地面作為假植苗床進行 石斛組培苗的假植煉苗;
[0013] (2)栽培基質主要原料的發酵處理:
[0014] 將松樹皮、楓樹鋸木屑、干牛糞按體積比為4?5 : 4?5 : 0.5?1混合進行發 酵處理;
[0015] (3)栽培基質的配制、裝填栽培床與育苗穴盤裝盤:
[0016] 先將步驟(2)發酵處理后的栽培基質主要原料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藥液噴灑 處理,珍珠巖用清水浸泡后浙干明水,再將栽培基質主要原料與珍珠巖按體積比3?4 : 1 均勻混合,然后裝填到架空栽培床中與裝入育苗穴盤的孔穴中;
[0017] (4)定植經假植煉苗后的石斛穴盤苗到架空栽培床中進行定植后的管理;
[0018] (5)選擇適齡石斛組培苗進行室內煉苗適應,然后假植到育苗穴盤中擺放到假植 苗床上進行假植后的管理。
[0019] 步驟(1)所述的石斛包括:鐵皮石斛(D. officinale)、霍山石斛(D. huosanness)、 金欽石斛(D.nobile)、流蘇石斛(D.fimbiratum)、鼓槌石斛(D.chrysotourn)。
[0020] 步驟(1)所述的架空栽培床是架空高度為60?80厘米,寬度為1. 2?1. 5米,床 中可裝填8?10厘米厚基質的栽培床。
[0021] 松樹皮的顆粒大小為0. 5?1. 2厘米。
[0022] 步驟(2)的發酵處理具體為:松樹皮先用清水浸泡1天,然后按比例與楓樹鋸木屑 和干牛糞混合均勻,調節含水量至65 %?70 %,堆成堆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發酵,發酵期 2?3個月,發酵期間需翻堆5?6次,每隔10?15天揭開薄膜翻堆1次,發酵完成后將基 質攤開曬干備用。
[0023] 步驟(3)是先將發酵處理后的栽培基質主要原料用800?1000倍多菌靈或甲基 托布津藥液噴灑拌勻到含水量為60 %?65%,堆起來用塑料薄膜覆蓋3?5天,珍珠巖用 清水浸泡1?2天后浙干明水,再將栽培基質主要原料與珍珠巖按體積比3?4 : 1均勻 混合,然后裝填到架空栽培床中,基質裝填厚度為8?10厘米,或將基質裝入50孔或32孔 育苗穴盤的孔穴中。
[0024] 步驟(5)所述的適齡石斛組培苗的標準為:每叢有3?5株,每株有根3?5條、 根長2?3厘米,每株有葉4?6片、莖粗0. 3厘米以上、高4?7厘米。
[0025] 步驟(5)所述的室內煉苗適應是:將適齡組培苗從組培室移至大棚或溫室內進行 常溫煉苗適應,溫度控制在15°C?28°C,相對濕度50%?80%,1周內遮光70%,即棚頂全 覆蓋遮蔭度為70%的遮陽網,1周后通過減少棚頂覆蓋遮陽網的面積大小調節至棚內遮光 50%?60%,保持棚內通風透氣,讓組培苗從封閉穩定的環境向開放變化的環境過渡,煉 苗時間為2?4周,以石斛組培苗的葉色翠綠或濃綠、莖段肥厚粗壯且莖干稍硬化時為宜; 組培苗出瓶前2?3天將瓶口逐漸敞開,即先只擰松瓶蓋,敞開程度逐漸加大,最后1天將 瓶蓋全部揭開;出瓶時將組培苗從瓶中取出,用清水洗凈粘附在根上的培養基,浙干水后用 1000倍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浸泡整株小苗10分鐘,然后在陰涼通風處晾根半天至根部發 白后待假植。
[0026] 步驟⑷所述定植和步驟(5)所述假植的適宜時期為3月中旬?5月底或9月中 旬?10月中旬。
[0027] 步驟(4)所述定植是選用經假植煉苗5?12個月的穴盤苗(生產用種苗)定植在 準備好的架空栽培床中,定植密度為100?120叢/米 2,參考株行距為8?10厘米X 10? 12厘米,定植后立即澆1000倍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液作為定根水。
[0028] 步驟(5)所述假植是將室內煉苗適應、出瓶處理后的組培苗假植到準備好的育苗 穴盤中,以3?5個單株為1叢,每穴假植1叢,假植后將育苗穴盤整齊擺放到假植苗床上, 立即用噴霧器在育苗穴盤上噴3000倍農用鏈霉素和1000倍多菌靈進行消毒,同時使幼苗 與基質緊密結合。
[0029] 步驟(4)的定植后的管理是:穴盤苗定植架空栽培床后2周內晴天調節遮蔭度達 70%以上,采用噴霧的方式保持空氣濕度,切勿澆水,定植后第1周空氣濕度保持在75%? 85%,定植后第2周空氣濕度保持在70%?75%,定植后第1周和第2周分別用0. 2%? 0. 3%的磷酸二氫鉀和1500?2000倍液的花多多1號各葉面噴施1次,每次施用量為每畝 面積30?45公斤,定植2周后按常規管理方法進行栽培管理,定植后2年開始采收商品石 斛。
[0030] 步驟(5)的假植后的管理是:假植后的1周內每天定時噴霧清水1?2次,使空氣 濕度保持80 %?90 %,不澆水;假植1周后減少噴霧次數,使空氣濕度保持70 %?80 %;假 植2周后如果基質發干,用噴壺澆施基質至含水量60%?70% ;假植20天后,每1?2周 噴施1次葉面肥,用〇. 2%?0. 3%的磷酸二氫鉀和1500?2000倍液的花多多1號交替噴 施,每次只施一種葉面肥,每次施用量為每畝面積30?45公斤;假植2個月后按常規管理 方法進行栽培管理,一般假植煉苗5?12個月后出圃定植。
[0031] 將待假植的石斛組培苗的根部浸泡于100暈克/升的ABT3號生根粉中15分鐘, 然后再進行假植,以提高假植成活率。
[0032] 本發明方法需要在塑料大棚或連棟溫室中實施。本發明栽培定植和假植煉苗所使 用的栽培基質完全一樣。
[0033] 本發明具有如下積極效果:由于石斛小苗(組培苗)比大苗對栽培環境要求更嚴 格,要求遮蔭度更高,空氣相對濕度更大,環境條件的變化相對較小,根據石斛組培苗不同 生長發育階段對環境條件要求的差異和設施內不同位置小氣候條件的不同,合理利用設施 空間,搭建架空栽培床作石斛的生產栽培床,架空栽培床下面的地面則作假植苗床進行組 培苗的假植煉苗,這不僅可以提高設施的利用率,而且還利用了設施內有差異的小氣候條 件以滿足石斛組培苗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環境條件的差異化要求,為石斛的生長發育創造 了比較適宜的環境條件。石斛栽培基質的透氣性與保水性是獲得高移栽成活率的關鍵,而 基質的營養是移栽成活后影響生長發育的限制因子,過低或過高都不利于成活后的生長發 育,本方法配制的栽培基質疏松透氣,排水性良好,所含肥料養分適量,保水、保肥能力強, 既適合石斛的生產栽培也適合組培苗的假植煉苗,移栽后成活率高,成活后生長發育較快, 而且基質原料容易獲得,價格低廉,沒有使用泥炭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經假植煉苗后的 石斛穴盤苗定植栽培床后成活率高,一般達98%以上,生長發育快,定植后2年就可采收商 品石斛,與直接用組培苗定植的對照(CK)相比,成活率提高15%以上,采收期提早約1年。 石斛組培苗在假植苗床的假植成活率一般達96%以上,培育的穴盤苗生長健壯、整齊一致, 定植后緩苗快,采用仿生態栽培的定植成活率也可達92%以上,比報道的霍山石斛組培苗 出瓶后直接進行仿生態栽培的成活率30 %左右(徐光濤.提高霍山石斛仿生態栽培成活率 方法的研究.安徽林業科技,2011,37(6):62-64.)提高非常明顯。本方法操作簡便,實用 性強,在進行石斛生產栽培的同時又可為石斛設施栽培和仿生態栽培提供定植成活率高的 生產用種苗,可以解決石斛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這一困擾石斛規模化生產的瓶頸,實現石 斛組培苗人工栽培的規模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34] 有如下實施例可對本發明的實質作詳細的說明,而不會限制本發明。
[0035] 實施例1
[0036] (1)石斛栽培床與假植苗床的準備:鐵皮石斛(D. officinale)、霍山石 斛(D.huosanness)、金欽石斛(D.nobile)、流蘇石斛(D.fimbiratum)、鼓槌石斛 (D.chrysotourn)等石斛設施栽培一般采用塑料大棚或連棟溫室進行栽培。設施要求配備 有遮陽網,最好有噴霧和灌溉設備、通風設備和降溫設備等。為了提高設施的利用率,便于 調控溫度、濕度、透氣性等環境因素,以便為石斛的生長發育提供更有利的環境條件,在設 施內要搭建架空栽培床進行石斛的生產栽培。可選用角鋼、木條等材料搭建栽培床框架,然 后鋪設孔徑約5毫米的堅固塑料平板或用石棉瓦作為栽培基質的支撐面,或用鋼絲網作床 底,墊以遮陽網作漏水層。架空栽培床的寬度一般為1.2?1.5米,四周圍高10厘米左右, 床中可裝填8?10厘米厚的基質,長度不限,一般為30米左右。栽培床上方1?1. 5米左 右高最好裝有微噴霧灌溉設備,苗床之間要預留寬〇. 5?1米左右的過道,以方便栽培管 理。架空栽培床的架空高度為60?80厘米,架空栽培床下地面則作假植苗床進行石斛組 培苗的假植煉苗。
[0037] (2)栽培基質主要原料及其發酵處理:石斛的栽培基質應以通透性好的原料為 主,要求疏松透氣,排水良好,肥料適量,保水、保肥能力強,在整個生長期內始終呈半腐熟 狀態,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生長狀況。石斛栽培基質的透氣性與保水性是提高移栽成活率 的關鍵,而基質的營養是移栽成活后新芽萌發與生長的限制因子,過低或過高都不利于成 活后新芽的萌發與生長。現有研究結果表明,比較適宜的石斛栽培基質一般以泥炭和/或 苔蘚為主要原料,而泥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儲量有限,大量開采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為 了獲得價廉物美、適合當地的最優石斛栽培基質配方,選用當地廉價易得的松樹皮、雜木 屑、楓樹鋸木屑、香菇菌渣、平菇菌渣和干牛糞等為主要原料,配以市場上易得的珍珠巖,共 配制了 15個不同的基質配方,經過3年的配方篩選試驗與基質配方的不斷改進,總結出比 較適用的適合石斛栽培與假植煉苗的基質配方為:(松樹皮、楓樹鋸木屑、干牛糞的體積比 =4?5 : 4?5 : 0.5?1)、珍珠巖的體積比=3?4 : 1。同時,對比了栽培基質主要 原料的自然發酵處理和蒸煮消毒處理2種處理方法,篩選出發酵處理是比較實用的基質處 理方法。栽培基質主要原料及其發酵處理的具體操作是:選用顆粒大小為0. 5?1. 2厘米 的松樹皮、楓樹鋸木屑和干牛糞作為栽培基質的主要原料,栽培基質主要原料的組成成分 是松樹皮、楓樹鋸木屑、干牛糞的體積比為4?5 : 4?5 : 0.5?1。松樹皮先用清水浸 泡1天,然后按比例與楓樹鋸木屑和干牛糞混合均勻,調節含水量至65 %?70 %,堆成高 1. 2?1. 5米、寬2. 5?3. 0米的堆,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發酵,發酵期一般為2?3個月, 發酵期間需翻堆5?6次,一般每隔10?15天揭開薄膜翻堆1次,翻堆時如發現基質變干 應適當加水。在夏季高溫季節發酵時發酵期較短,而在低溫季節發酵時發酵期應適當延長。 發酵完成后將基質攤開曬干后裝袋備用。
[0038] (3)栽培基質的配制:用上述經發酵處理的栽培基質主要原料與珍珠巖按體積比 3?4:1配制成石斛栽培或假植煉苗的栽培基質。先將發酵處理后的栽培基質主要原料 用800?1000倍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藥液噴灑拌勻到含水量為60%?65%,堆起來用塑 料薄膜覆蓋悶3?5天,珍珠巖用清水浸泡1?2天后浙干明水,再將栽培基質主要原料與 珍珠巖按體積比3?4 : 1均勻混合,然后就可裝填栽培床與育苗穴盤裝盤。
[0039] (4)基質裝填栽培床:將配制好的基質裝填到架空栽培床中,基質裝填厚度為8? 10厘米,在定植前1天澆透底水,待定植經假植煉苗的石斛穴盤苗。
[0040] (5)基質裝盤:育苗穴盤可選用市售的普通塑料育苗穴盤,一般選用規格為長54 厘米、寬25厘米、高5厘米的50孔或32孔的育苗穴盤。裝盤時,先將配好的基質均勻倒入 育苗穴盤內,抖動育苗穴盤,讓基質充填在育苗穴盤的孔穴中,然后用1厘米厚、50厘米長 的小木板將育苗穴盤表面的基質壓實刮平,假植前1天澆透底水,待假植石斛組培苗。
[0041] (6)適時定植與假植:當氣溫不低于15°C時開始進行定植與假植,適宜的定植與 假植時期一般為3月中旬?5月底或9月中旬?10月中旬。定植時,選用經假植煉苗5? 12個月的健壯無病穴盤苗(生產用種苗)定植在架空栽培床中。操作時,先在栽培床的基質 上挖一小洞,將穴盤苗連同基質一起從穴盤中取出放入洞中,用基質把洞周圍的空穴填滿。 注意盡量不要弄散基質,防止傷害石斛的根系,不要定植過深,可讓根頸部少量根露在空氣 中。定植后立即澆1000倍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液作為定根水,并可消毒殺菌。定植密度為 100?120叢/米 2,每畝用苗4?5萬叢,參考株行距為8?10厘米X 10?12厘米。假 植時,先要選擇適齡石斛組培苗進行室內煉苗適應。當石斛組培苗每叢有3?5株,每株有 根3?5條、根長2?3厘米,葉4?6片、莖粗0. 3厘米以上、高4?7厘米時,將組培苗 從組培室移至與栽培環境條件一致的大棚或溫室內進行常溫煉苗適應。溫度控制在15°C? 28°C,相對濕度50 %?80 %,光照強度3000?7000勒克斯,即遮光50 %?70 %,并逐漸增 加光照強度,保持棚內通風透氣,讓組培苗從封閉穩定的環境向開放變化的環境過渡,使其 逐漸適應自然散射光照和變溫的環境,煉苗時間為2?4周。具體操作時1周內遮光70%, 1周后視天氣情況遮光50%?60%,以石斛組培苗的葉色翠綠或濃綠、莖段肥厚粗壯且莖 干稍硬化時為宜。組培苗出瓶前2?3天將瓶口逐漸敞開,即先只擰松瓶蓋,敞開程度逐漸 加大,最后1天將瓶蓋全部揭開,讓其適應自然的溫、濕度條件。組培苗出瓶時,用手側拍瓶 子,使培養基與根之間松動,然后用手指或鑷子從瓶邊將組培苗夾出,用清水輕輕洗去粘附 在根上的培養基,特別要洗掉瓊脂,以免瓊脂發霉引起爛根,再換清水清洗1次。浙干水后 用1000倍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浸泡整株小苗10分鐘,防止假植后的石斛苗根部腐爛。然 后在陰涼通風處晾根半天至根部發白后待假植。假植時通常以3?5個單株為1叢,每穴 假植1叢,假植后將育苗穴盤整齊擺放到假植苗床上,立即用噴霧器在育苗穴盤上噴3000 倍農用鏈霉素和1000倍多菌靈進行消毒,同時使幼苗與基質緊密結合。為了提高假植成活 率,可將待假植的石斛組培苗的根部浸泡于100毫克/升的ABT3號生根粉(北京艾比蒂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中15分鐘以誘導生根,再進行假植。
[0042] (7)定植與假植后的管理:石斛生長期適宜的遮蔭度以60%左右為宜,要根據不 同的栽培季節利用設施配備的遮陽網合理調節遮蔭度,盛夏高溫季節調節遮蔭度為70%? 80%,天氣涼爽季節可適當增加光照,春天和秋天調節遮蔭度為50 %?70%,冬季應保證 光照充足,只在晴天遮蔭30%?40%。石斛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8°C?28°C,栽培設施內溫 度白天應保持25°C?30°C,夜晚15°C?20°C,低溫不要低于8°C,高溫不要高于35°C。夏 季高溫時中午要加強遮蔭通風散熱,并噴霧、降溫、保濕,同時要加強通風,防止高溫、高濕、 滋生病害。在冬季氣溫低時,應將設施大棚密封好,必要時應采取加溫措施防止發生凍害。 石斛穴盤苗定植栽培床后,2周內晴天要調節遮蔭度達70%以上,以防強光曝曬導致幼苗 萎蔫,影響成活率。定植后2周內應采用噴霧的方式保持空氣濕度,切勿澆水,定植后第1 周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濕度宜保持在75 %?85 %,定植后第2周植株開始發新根,空氣濕 度可保持在70 %?75%。定植后第1周和第2周分別用0. 2 %?0. 3 %的磷酸二氫鉀和 1500?2000倍液的花多多1號(一種從美國進口的植物通用均衡肥,基本配方:氮、磷、鉀 含量為20-20-20,加上世界專利的Μ- 77微量元素組合)各葉面噴施1次。定植2周后可 按常規管理方法進行栽培管理,一般定植后2年可以開始采收商品石斛。由于剛假植的石 斛組培苗十分嬌嫩,最初幾天每天要定時噴霧清水1?2次,假植后1周內空氣濕度保持 80 %?90 %,不澆水。假植1周后植株開始發新根,可減少噴霧次數,空氣濕度保持70 %? 80%。基質保持干濕交替有利于發根長芽,基質的水分管理應掌握干透濕透的原則,假植2 周后如果基質發干可用噴壺澆施基質至濕透(含水量65%左右)。假植20天后,每1?2 周噴施1次葉面肥,用0. 2%?0. 3%的磷酸二氫鉀和1500?2000倍液的花多多1號交替 噴施。進入秋冬季后隨著氣溫的降低,石斛幼苗生長放緩甚至停止,對水分的要求也逐漸降 低,所以應逐漸減少噴水和施肥的次數,在基質不明顯缺水(基質含水量低于30%時)的情 況下不澆水,冬季一般每15?20天選晴天上午9 :00?10 :00澆水1次即可,噴水后適當 通風。一般假植煉苗5?12個月可出圃定植。
[0043] 采用上述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設施的利用率,而且操 作簡便,實用性強。本方法用假植煉苗后的穴盤苗定植栽培床60天后的成活率平均達 98. 6%,比直接用組培苗定植的平均成活率83. 4%提高15. 2% (見表1),而且假植煉苗后 的石斛穴盤苗定植后生長發育快,定植后2年就可采收商品石斛,比直接用組培苗定植的 采收期提早約1年。石斛組培苗假植60天后的成活率平均達96. 7%,培育的穴盤苗生長 健壯、整齊一致,定植后緩苗快,采用仿生態栽培定植60天后的成活率平均也可達93. 5% (見表1),比報道的霍山石斛組培苗出瓶后直接進行仿生態栽培的成活率30%左右(徐光 濤.提高霍山石斛仿生態栽培成活率方法的研究.安徽林業科技,2011,37(6) :62-64.)提 高60%以上。本方法在進行石斛生產栽培的同時又可為石斛設施栽培和仿生態栽培提供生 長健壯、定植成活率高的生產用種苗,可以解決石斛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這一困擾石斛規 模化生產的瓶頸,實現石斛組培苗人工栽培的規模化生產。
[0044] 表1本發明方法采用假植煉苗后的穴盤苗定植與組培苗直接定植(CK)的成活率 比較,以及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與假植煉苗后穴盤苗仿生態栽培的定植成活率
[0045]
【權利要求】
1. 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建架空栽培床作石斛的生產栽培,利用架空栽培床下地面作為假植苗床進行石斛 組培苗的假植煉苗; (2) 栽培基質主要原料的發酵處理: 將松樹皮、楓樹鋸木屑、干牛糞按體積比為4?5 : 4?5 : 0.5?1混合進行發酵處 理; (3) 栽培基質的配制、裝填栽培床與育苗穴盤裝盤: 先將步驟(2)發酵處理后的栽培基質主要原料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藥液噴灑處理, 珍珠巖用清水浸泡后浙干明水,再將栽培基質主要原料與珍珠巖按體積比3?4 : 1均勻 混合,然后裝填到架空栽培床中與裝入育苗穴盤的孔穴中; (4) 定植經假植煉苗后的石斛穴盤苗到架空栽培床中進行定植后的管理; (5) 選擇適齡石斛組培苗進行室內煉苗適應,然后假植到育苗穴盤中擺放到假植苗床 上進行假植后的管理。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 所述的架空栽培床是架空高度為60?80厘米,寬度為1. 2?1. 5米,床中可裝填8?10 厘米厚基質的栽培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松樹皮 的顆粒大小為〇. 5?1. 2厘米。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 (2)的發酵處理具體為:松樹皮先用清水浸泡1天,然后按比例與楓樹鋸木屑和干牛糞混合 均勻,調節含水量至65 %?70 %,堆成堆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發酵,發酵期2?3個月,發 酵期間需翻堆5?6次,每隔10?15天揭開薄膜翻堆1次,發酵完成后將基質攤開曬干備 用。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 是先將發酵處理后的栽培基質主要原料用800?1000倍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藥液噴灑拌 勻到含水量為60%?65%,堆起來用塑料薄膜覆蓋3?5天,珍珠巖用清水浸泡1?2天 后浙干明水,再將栽培基質主要原料與珍珠巖按體積比3?4 : 1均勻混合,然后裝填到架 空栽培床中,基質裝填厚度為8?10厘米,或將基質裝入50孔或32孔育苗穴盤的孔穴中。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 所述的適齡石斛組培苗的標準為:每叢有3?5株,每株有根3?5條、根長2?3厘米,每 株有葉4?6片、莖粗0. 3厘米以上、高4?7厘米。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5)所述的室內煉苗適應是:將適齡組培苗從組培室移至大棚或溫室內進行常溫煉苗適 應,溫度控制在15°C?28°C,相對濕度50%?80%,1周內遮光70%,即棚頂全覆蓋遮蔭 度為70%的遮陽網,1周后通過減少棚頂覆蓋遮陽網的面積大小調節至棚內遮光50%? 60%,保持棚內通風透氣,讓組培苗從封閉穩定的環境向開放變化的環境過渡,煉苗時間為 2?4周,以石斛組培苗的葉色翠綠或濃綠、莖段肥厚粗壯且莖干稍硬化時為宜;組培苗出 瓶前2?3天將瓶口逐漸敞開,即先只擰松瓶蓋,敞開程度逐漸加大,最后1天將瓶蓋全部 揭開;出瓶時將組培苗從瓶中取出,用清水洗凈粘附在根上的培養基,浙干水后用1000倍 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浸泡整株小苗10分鐘,然后在陰涼通風處晾根半天至根部發白后待 假植。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 所述定植和步驟(5)所述假植的適宜時期為3月中旬?5月底或9月中旬?10月中旬。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 的定植后的管理是:穴盤苗定植架空栽培床后2周內晴天調節遮蔭度達70 %以上,采用噴 霧的方式保持空氣濕度,切勿澆水,定植后第1周空氣濕度保持在75%?85%,定植后第2 周空氣濕度保持在70%?75%,定植后第1周和第2周分別用0. 2%?0. 3%的磷酸二氫 鉀和1500?2000倍液的花多多1號各葉面噴施1次,每次施用量為每畝面積30?45公 斤,定植2周后按常規管理方法進行栽培管理,定植后2年開始采收商品石斛; 步驟(5)的假植后的管理是:假植后的1周內每天定時噴霧清水1?2次,使空氣濕度 保持80%?90%,不澆水;假植1周后減少噴霧次數,使空氣濕度保持70%?80%;假植2 周后如果基質發干,用噴壺澆施基質至含水量60%?70% ;假植20天后,每1?2周噴施 1次葉面肥,用0. 2%?0. 3%的磷酸二氫鉀和1500?2000倍液的花多多1號交替噴施,每 次只施一種葉面肥,每次施用量為每畝面積30?45公斤;假植2個月后按常規管理方法進 行栽培管理,假植煉苗5?12個月后出圃定植。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設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待假 植的石斛組培苗的根部浸泡于100毫克/升的ABT3號生根粉中15分鐘,然后再進行假植, 以提高假植成活率。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4145795SQ201410403417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李衛東, 肖光輝, 丁桂花, 張廣平, 賀藝 申請人:湖南省農業信息與工程研究所, 肖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