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包括:一.定植,二.整形修枝,三.花果管理和四.水肥管理四個步驟。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選擇了最佳的種植地和最合適的有機肥,而且不使用任何農藥或者激素,保證枇杷能夠更加健康、綠色的成長,另外,還使用了一些特殊的中藥材,既提高了枇杷樹的防病蟲性,而且還讓枇杷本身具有一定的藥用功能。
【專利說明】 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枇杷又名金丸、蘆枝,是薔薇科中的蘋果亞科的一個屬,為常綠小喬木,其中,白玉枇杷因果實均勻整齊、肉厚汁多、肉色晶瑩、細嫩、酸甜適度、入口而化和爽口不膩等特點,成為了人們非常喜愛的水果之一。
[0003]但是現在枇杷的種植還存在很多問題,有些會使用激素加速生長,有些會使用大量的農藥來殺蟲,這些不僅會對使用者產生一定的危害,而且會對周圍的環境到來不好的影像,所以人們需要更加滿足要求的枇杷種植技術。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具有功能多樣、便于使用等優點,同時在應用及普及上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
[0006]提供了一種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其步驟包括:
[0007]一.定植:選擇坡度小于20°,PH值在5.5-6.5之間的種植地;按照株距3.5m_5m、行距3m_4.5m的種植間隔,在種植地挖直徑在60cm-80cm、深度在70cm-90cm的定植穴,每畝的定植穴為35-40個;在3-4月,選擇根系發達、苗高大于或等于30cm-40cm的壯苗,剪去1/3-1/2的樹葉,并用土包或者營養袋將根系套住;將定植穴中的泥土鋤細,把壯苗放入定植穴中,讓根系舒展,填入細土并壓實,完成定植;在植株的根系和周邊澆透水,并用地膜或雜草覆蓋;
[0008]二.整形修枝:定植后1-5年間,將樹高修剪至1.8m-2.5m,并將主干修剪至40cm-60cm ;疏除病枝、細弱枝、過密枝,保留粗壯、角度合適的結果枝,每層3?4個主枝,并進行整形拉枝,擴大樹冠,形成主干分層形或二層杯狀形;定植后5年后,去掉主干,重新進行疏枝工作,并配以整形拉枝;
[0009]三.花果管理:促花:在7月初夏梢停止生長時,將枝梢拉平、扭梢,再在樹枝上進行環割或環剝倒貼皮,并減少排水,使土壤保持適度干旱;保花保果:在7-8月當開花率大于70%時,將4-6份磷酸二氫鉀加、3-4份尿素和2-3份硼砂進行混合,噴施在葉面上;疏花:在尚未開花的10-11月,疏除全樹枝梢數30% -50%的花穗;在開花后,疏除花序上的花蕾,每個花序保留3-5個花蕾;果實培育:在第二年3-4月,在葉面上噴施2-4次磷酸二氫鉀制劑;進行2-3次的疏果,疏除病果和小果,每穗留1-3個果;最后一次疏果后,用套袋套住果實,并用線扎緊;果實采收:在無露水或者陰天的時候,用手拿果穗或果梗,將各大、完全著色的枇杷剪下來,放在墊有棕片或草的果籃中;
[0010]四.水肥管理:在定植時,將基肥與細土混合后,再填入定植穴中;定植后1-2年間,在樹根周圍挖環狀溝;在樹梢抽發前或剛萌芽抽梢時,在環狀溝施I次欄肥和尿素按照20: 3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促梢肥,15-20天后待枝條抽生展葉后,再在環狀溝施I次欄肥和過磷酸鈣按照10: I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壯梢肥,每次每株施肥3-5kg;定植后第3年,每次每株施5-10kg促梢肥和壯梢肥;定植4年后,利用條溝施肥,在春梢抽生前施尿素、鈣鎂磷肥、氯化鉀和功能肥按照4: 3: 3: I的質量比混合成的壯果肥;在采果前7天至采果后7天內施采果肥;在花穗抽出后至開花前施基肥;在抽梢前后或結果樹采果后,可噴施3-4份的尿素或2-3份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隔8-12天噴I次,連續噴施2?3次;在開花前,可噴施3-4份的尿素、2-3份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1-2份的硼砂水溶液,連續噴施2?3次;在幼果生成期間,可在葉面上噴施3-4份的尿素水溶液,連噴2?3次。
[0011]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基肥的成分和質量配比包括:20-30份稀薄腐熟人畜糞水、3-5份尿素、3-7份過磷酸鈣、20-30份餅肥、10-15份欄肥、20-30份功能肥、1-2份生石灰和1-2份硼砂。
[0012]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功能肥包括:梨、麥冬、貝母、款冬花、百合、牛黃、蛇膽汁、川貝母、杏仁、桔梗、遠志、陳皮、甘草、百部和紫菀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3]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采果肥的成分和質量配比包括:欄肥30-40份、尿素1-4份、鈣鎂磷肥1-2份斤、氯化鉀1-2份、1-3份功能肥、0.5-1份生石灰和0.5-1份硼砂。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選擇了最佳的種植地和最合適的有機肥,而且不使用任何農藥或者激素,保證枇杷能夠更加健康、綠色的成長,另外,還使用了一些特殊的中藥材,既提高了枇杷樹的防病蟲性,而且還讓枇杷本身具有一定的藥用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6]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0017]一種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其步驟包括:
[0018]一.定植:由于枇杷根系分布淺,須根少,80%的吸收根分布在10?50cm的土層中,所以要選擇坡度小于20°,PH值在5.5-6.5之間的種植地;按照株距3.5m-5m、行距3m-4.5m的種植間隔,在種植地挖直徑在60cm-80cm、深度在70cm-90cm的定植穴,每畝的定植穴為35-40個,這樣枇杷樹的根系能充分向下生長,有利于吸收養分,樹體生長良好,固地性好,抗臺風能力強;在3-4月,選擇根系發達、苗高大于或等于30cm-40cm的壯苗,剪去1/3-1/2的樹葉,并用土包或者營養袋將根系套住;將定植穴中的泥土鋤細,把壯苗放入定植穴中,讓根系舒展,填入細土并壓實,完成定植;在植株的根系和周邊澆透水,并用地膜或雜草覆蓋;
[0019]二.整形修枝:定植后1-5年間,將樹高修剪至1.8m-2.5m,并將主干修剪至40cm-60cm ;疏除病枝、細弱枝、過密枝,保留粗壯、角度合適的結果枝,每層3?4個主枝,并進行整形拉枝,擴大樹冠,形成主干分層形或二層杯狀形,所述主干分層形的的整形方法為:選擇30cm-40cm的苗木定植,栽后不作任何修剪,待其抽生頂芽和側芽(腋芽),頂芽任其自然向上生長,選留4個腋芽枝為第一層主枝,伸向4個方向,使之與中心干成70度夾角(可用竹竿固定),其余枝梢在7月上、中旬枝梢停止生長時扭梢、環割,拉平以促進成花。中心干第二次萌發的側枝,若與第一層相距在40cm以下,貝U在梢長30cm時扭梢,若分枝距第一層在40cm以上,則選作第二層主枝,與中心干成50度-60度夾角,按同法選留第三、四層主枝(與中心成30度-45度夾角)。等第四層主枝留好后,剪除中心干,其余枝除主枝頂芽任其生長外,其它側枝背上枝均在7月中旬扭梢、環割促花,所述二層杯狀形的整形方法為:定植后在第一輪側枝中(距地面30-60cm)選留分布均勻的3個枝作為第一層主枝培養,另選2個枝作輔養枝。在距第一層主枝80-100cm處選留分布均勻與下層主枝錯開的3個枝為第二層主枝,共配備二層主枝,主枝上配備副主枝,兩層主枝之間的側枝作輔養枝,于7月對其扭梢、環割,促使成花,在樹冠擴大后,影響下層光照時,將輔養枝逐年疏除,雙層杯狀形的特點是樹形較矮、操作方便、通風透光好、果實質量好、主枝少、結果枝多、適合矮化密植;
[0020]定植后5年后,去掉主干,重新進行疏枝工作,并配以整形拉枝;
[0021]三.花果管理:促花:在7月初夏梢停止生長時,將枝梢拉平、扭梢,再在樹枝上進行環割或環剝倒貼皮,并減少排水,使土壤保持適度干旱;保花保果:在7-8月當開花率大于70%時,將4-6份磷酸二氫鉀加、3-4份尿素和2-3份硼砂進行混合,噴施在葉面上;疏花:在尚未開花的10-11月,疏除全樹枝梢數30% -50%的花穗,這樣可使花穗得到充足的養分,增加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提聞座果率;在開花后,疏除花序上的花雷,每個花序保留3-5個花蕾,這樣可以使的果實個頭較大,肉質更飽滿;果實培育:在第二年3-4月,在葉面上噴施2-4次磷酸二氫鉀制劑;進行2-3次的疏果,疏除病果和小果,每穗留1-3個果;最后一次疏果后,用套袋套住果實,并用線扎緊;果實采收:,在采收前的7-10天,將套袋取下,然后在無露水或者陰天的時候,用手拿果穗或果梗,將各大、完全著色的枇杷剪下來,放在墊有棕片或草的果籃中;
[0022]四.水肥管理:在定植時,將基肥與細土混合后,再填入定植穴中;定植后1-2年間,在樹根周圍挖環狀溝;在樹梢抽發前或剛萌芽抽梢時,在環狀溝施I次欄肥和尿素按照20: 3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促梢肥,15-20天后待枝條抽生展葉后,再在環狀溝施I次欄肥和過磷酸鈣按照10: I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壯梢肥,每次每株施肥3-5kg;定植后第3年,每次每株施5-10kg促梢肥和壯梢肥;定植4年后,利用條溝施肥,在春梢抽生前施尿素、鈣鎂磷肥、氯化鉀和功能肥按照4: 3: 3: I的質量比混合成的壯果肥;在采果前7天至采果后7天內施采果肥;在花穗抽出后至開花前施基肥;在抽梢前后或結果樹采果后,可噴施3-4份的尿素或2-3份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隔8-12天噴I次,連續噴施2?3次;在開花前,可噴施3-4份的尿素、2-3份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1-2份的硼砂水溶液,連續噴施2?3次;在幼果生成期間,可在葉面上噴施3-4份的尿素水溶液,連噴2?3次,在每次施肥的時候,都要進行中耕和除草的活動,這樣可以有利于肥料的吸收,另外,每次施肥的量要大于當年枇杷的產量,這樣可以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
[0023]所述基肥的成分和質量配比包括:20-30份稀薄腐熟人畜糞水、3-5份尿素、3_7份過磷酸鈣、20-30份餅肥、10-15份欄肥、20-30份功能肥、1_2份生石灰和1_2份硼砂。
[0024]所述功能肥包括:梨、麥冬、貝母、款冬花、百合、牛黃、蛇膽汁、川貝母、杏仁、桔梗、遠志、陳皮、甘草、百部和紫菀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功能肥按照實際的種植需求進行選擇,然后與所述基肥等肥料一起進行腐熟,這樣可以加快功能肥的分解,方便樹木和果實進行吸收,提高吸收率,而且功能肥可以使得枇杷葉子和果實都有緩解或治療陰虛咳嗽等癥狀的效果,有清肺、潤燥、止咳、清熱鎮驚等功效,效果顯著。
[0025]所述采果肥的成分和質量配比包括:欄肥30-40份、尿素1-4份、鈣鎂磷肥1_2份斤、氯化鉀1_2份、1-3份功能肥、0.5-1份生石灰和0.5-1份硼砂。
[0026]本發明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選擇了最佳的種植地和最合適的有機肥,而且不使用任何農藥或者激素,保證枇杷能夠更加健康、綠色的成長,另外,還使用了一些特殊的中藥材,既提高了枇杷樹的防病蟲性,而且還讓枇杷本身具有一定的藥用功能。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包括: 一.定植: 選擇坡度小于20。,PH值在5.5-6.5之間的種植地; 按照株距3.5m_5m、行距3m_4.5m的種植間隔,在種植地挖直徑在60cm-80cm、深度在70cm-90cm的定植穴,每畝的定植穴為35-40個; 在3-4月,選擇根系發達、苗高大于或等于30cm-40cm的壯苗,剪去1/3-1/2的樹葉,并用土包或者營養袋將根系套住; 將定植穴中的泥土鋤細,把壯苗放入定植穴中,讓根系舒展,填入細土并壓實,完成定植; 在植株的根系和周邊澆透水,并用地膜或雜草覆蓋; 二.整形修枝: 定植后1-5年間,將樹高修剪至1.8m-2.5m,并將主干修剪至40cm-60cm ; 疏除病枝、細弱枝、過密枝,保留粗壯、角度合適的結果枝,每層3?4個主枝,并進行整形拉枝,擴大樹冠,形成主干分層形或二層杯狀形; 定植后5年后,去掉主干,重新進行疏枝工作,并配以整形拉枝; 三.花果管理: 促花:在7月初夏梢停止生長時,將枝梢拉平、扭梢,再在樹枝上進行環割或環剝倒貼皮,并減少排水,使土壤保持適度干旱; 保花保果:在7-8月當開花率大于70%時,將4-6份磷酸二氫鉀加、3-4份尿素和2_3份硼砂進行混合,噴施在葉面上; 疏花:在尚未開花的10-11月,疏除全樹枝梢數30% -50%的花穗; 在開花后,疏除花序上的花蕾,每個花序保留3-5個花蕾; 果實培育:在第二年3-4月,在葉面上噴施2-4次磷酸二氫鉀制劑; 進行2-3次的疏果,疏除病果和小果,每穗留1-3個果; 最后一次疏果后,用套袋套住果實,并用線扎緊; 果實采收:在無露水或者陰天的時候,用手拿果穗或果梗,將各大、完全著色的枇杷剪下來,放在墊有棕片或草的果籃中; 四.水肥管理: 在定植時,將基肥與細土混合后,再填入定植穴中; 定植后1-2年間,在樹根周圍挖環狀溝; 在樹梢抽發前或剛萌芽抽梢時,在環狀溝施I次欄肥和尿素按照20: 3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促梢肥,15-20天后待枝條抽生展葉后,再在環狀溝施I次欄肥和過磷酸鈣按照10: I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壯梢肥,每次每株施肥3-5kg ; 定植后第3年,每次每株施5-10kg促梢肥和壯梢肥; 定植4年后,利用條溝施肥,在春梢抽生前施尿素、鈣鎂磷肥、氯化鉀和功能肥按照4:3:3:1的質量比混合成的壯果肥; 在采果前7天至采果后7天內施采果肥; 在花穗抽出后至開花前施基肥; 在抽梢前后或結果樹采果后,可噴施3-4份的尿素或2-3份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隔8-12天噴I次,連續噴施2?3次; 在開花前,可噴施3-4份的尿素、2-3份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1-2份的硼砂水溶液,連續噴施2?3次; 在幼果生成期間,可在葉面上噴施3-4份的尿素水溶液,連噴2?3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的成分和質量配比包括:20-30份稀薄腐熟人畜糞水、3-5份尿素、3-7份過磷酸鈣、20-30份餅肥、10-15份欄肥、20-30份功能肥、1-2份生石灰和1_2份硼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肥包括:梨、麥冬、貝母、款冬花、百合、牛黃、蛇膽汁、川貝母、杏仁、桔梗、遠志、陳皮、甘草、百部和紫菀中的一種或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藥用功能的白玉枇杷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果肥的成分和質量配比包括:欄肥30-40份、尿素1-4份、鈣鎂磷肥1-2份斤、氯化鉀1-2份、1-3份功能肥、0.5-1份生石灰和0.5-1份硼砂。
【文檔編號】A01G17/00GK104160909SQ201410421640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6日
【發明者】蔡汝 申請人:蔡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