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農業廢棄物料破碎至20mm以下;將發酵廢水噴灑在破碎后的農業廢棄物料上混合均勻,控制水分含量在55~70%范圍之內,pH6~9;向以上的混合物料中加入復合微生物菌劑進行發酵,復合微生物菌劑加入量為原料的0.05~5wt%;當物料溫度升至50℃時開始翻堆,控制發酵溫度為50~70℃,發酵時間為5~15天;發酵終點堆肥體積塌陷1/3~1/2,晾干即制成生物有機肥。本發明由于將發酵廢水不經處理直接用于有機肥發酵生產,能夠縮短堆肥時間,減少生產用水量,且無毒、無害、無異味,對環境無污染,同時能夠保存養分,提高肥料中的有機質含量,從而提高肥料品質。
【專利說明】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有機肥生產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屬于生物肥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發酵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如果直接排放,將會給環境帶來巨大污染,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F在發酵工廠對發酵廢水進行好氧和厭氧處理后排放,雖然降低了對環境的危害,但是增加了生產成本。
[0003]發酵廢水營養成分含量高,許多成分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而農業廢棄物發酵生產有機肥的過程中,均需添加大量的水分。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克服現有技術中發酵廢水不能充分利用且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增加生產成本的缺陷。
[0005]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06]步驟I):將農業廢棄物料破碎至20mm以下;
[0007]步驟2):將發酵廢水噴灑在破碎后的農業廢棄物料上混合均勻,控制混合后的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在55?70wt%范圍之內,pH 6?9 ;
[0008]步驟3):以攪拌的方式或噴灑的方式向步驟2)的混合物料中加入復合微生物菌齊U,所述復合微生物菌劑加入量為原料的0.05?5wt% ;
[0009]步驟4):采用常規的發酵倉堆肥、條垛式堆肥或靜態堆肥方法進行發酵,當物料溫度升至50°C時開始翻堆,控制發酵溫度為50?70°C,發酵時間為5?15天;堆肥體積塌陷1/3?1/2,晾干即制成生物有機肥。
[0010]上述步驟4)發酵好后的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的蟲卵、草籽及病源菌全被殺死,物料全部呈黑色或黑褐色,用手握之柔軟有彈性,干時很脆,容易破碎,略有香味或發酵味。最終得到的生物有機肥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有機肥料國家行業標準(NY525-2012)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884-2004,生物有機肥)。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將發酵廢水不經處理直接用于有機肥發酵生產,能夠縮短堆肥時間,減少生產用水量,且無毒、無害、無異味,對環境無污染,同時能夠保存養分,提聞肥料中的有機質含量,從而提聞肥料品質。
[0012]生產過程中將發酵廢水與農業廢棄物混合,控制水分含量,不僅可以減少生產過程中水的消耗,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廢水中的營養物質,加速發酵初期微生物的繁殖,同時發酵廢水中的微生物菌體可以增加有機肥中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等的含量,一舉多得。
[0013]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4]如上所述本發明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進一步,所述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微生物原料的數量比例為:擬康氏木霉:枯草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微單胞桿菌:鏈霉菌:熱帶假絲酵母:諾卡氏菌:白腐菌:普通纖維弧菌:克雷伯氏菌:嗜熱毛殼菌:土壤桿菌:根霉:乳酸菌:小單胞菌:熒光假單胞桿菌:根瘤菌為2?5:5 ?10:5 ?9:1 ?3:2 ?4:6 ?10:4 ?8:5 ?10:3 ?7:2 ?4:6 ?9:4 ?9:4 ?7:2?7:2?4:4?9:2?5。采用上述復合微生物菌劑具有較強的纖維素分解能力和固氮作用,可有效加快原料發酵過程。
[0015]如上所述本發明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進一步,所述發酵廢水為酵母發酵廢水或味精發酵廢水。
[0016]如上所述本發明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進一步,所述農業廢棄物包括農作物秸桿、果樹枝葉及枯草中任一種或幾種混合。
[0017]如上所述本發明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進一步,所述農作物秸桿包括小麥、水稻、玉米、花生、芝麻或大豆秸桿;所述果樹枝葉包括蘋果樹、梨樹及桃樹枝葉。
[0018]本發明生物有機肥與現有技術生物有機肥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19]1、采用發酵廢水生產有機肥,為發酵廢水利用提供給新的用途,克服了現有處理技術成本高、占地面積大的缺點,并且在廢棄物處理的同時獲得資源化產品,安全高效、環境友好。發酵廢水不需經過處理,代替水直接與秸桿等原料混合進行有機肥發酵生產,即給發酵用微生物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縮短了發酵時間,又節約了用水,同時提高了產品有機質含量。
[0020]2、本發明制造方法簡單,符合世界各國對有機肥料的要求,有機質含量高,營養成分充足。
[0021]3、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高,有機肥發酵過程溫度及原料成分的變化特點,使用了復合微生物菌劑,具有較強的纖維素分解能力和固氮作用,可有效加快原料發酵過程。
[0022]4、不需要特殊設備,現有廠房及設備均可滿足要求本發明采用常規的生產設備及場地均可正常進行,不需額外添加設備或進行廠房改造,適合現有有機肥生產企業使用。
[0023]5、產品肥效高,適用面廣。本發明生產的生物有機肥有機質含量和養分含量都較高,可以為作物提供充分的營養;通過加入生物復合菌起到拮抗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發展;枯草芽孢桿菌、固氮菌等能促進植物根系及植株生長,增強了植物的抗病性,從而間接地減少病害發生。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0025]實施例1
[0026]小麥秸桿粉碎至15mm以下的碎料,噴入酵母發酵廢水至水分含量60%,加入原料量lwt%的復合微生物菌劑混合均勻,采用常規的發酵倉堆腐、條垛式堆肥或靜態堆肥方法進行發酵,物料溫度升至50°C時開始翻堆,控制發酵溫度為50?70°C,5?15天料溫開始下降,適度攤晾后得到有機肥成品,物料全部呈黑色或黑褐色,用手握之柔軟有彈性,干后容易破碎,略有香味或發酵味。
[0027]上述復合微生物菌劑包括以下微生物原料中各微生物數量比例為:擬康氏木霉:枯草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微單胞桿菌:鏈霉菌:熱帶假絲酵母1:諾卡氏菌:白腐菌:普通纖維弧菌:克雷伯氏菌:嗜熱毛殼菌:土壤桿菌:根霉:乳酸菌:小單胞菌:熒光假單胞桿菌:根瘤菌為 2:5:9:3:4: 10:4:5:7:4:6:9:7:7:2:4:5。
[0028]本發明實施例1得到的生物有機肥各項指標測定如下:有機質(以干基計)彡40%,有效活菌數(cfu)彡0.7億/g;水分彡20% ;pH值6.2-7.5 ;腐殖酸彡10% ;糞大腸菌群數< 80個/g (mL);蛔蟲卵死亡率彡98%。
[0029]該生物有機肥產品符合有機肥料國家行業標準(NY525-2012)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 884-2004,生物有機肥)。
[0030]實施例2
[0031]玉米秸桿粉碎至20mm以下的碎料,噴入谷氨酸發酵廢水至水分含量70%,加入原料量5wt%的復合微生物菌劑混合均勻,采用常規的發酵倉堆腐、條垛式堆肥或靜態堆肥方法進行發酵,物料溫度至50°C時開始翻堆,控制發酵溫度為50?70°C,15天料溫開始下降,適度攤晾后得到有機肥成品,物料全部呈黑色或黑褐色,用手握之柔軟有彈性,干后容易破碎,略有香味或發酵味。
[0032]所述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各微生物數量比例為:擬康氏木霉:枯草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微單胞桿菌:鏈霉菌:熱帶假絲酵母:諾卡氏菌:白腐菌:普通纖維弧菌:克雷伯氏菌:嗜熱毛殼菌:土壤桿菌:根霉:乳酸菌:小單胞菌:熒光假單胞桿菌:根瘤菌為3:6:7:2:3:8:5:6:5:3:8:6:5:6:3:6:3。
[0033]本發明實施例2得到的生物有機肥各項指標如下:有機質(以干基計)彡55%,有效活菌數(Cfu)彡0.7億/g;水分彡20% ;pH值6.2-7.5;腐殖酸彡10%;糞大腸菌群數彡80個/g(mL);蛔蟲卵死亡率彡98%。
[0034]該生物有機肥產品符合有機肥料國家行業標準(NY525-2012)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 884-2004,生物有機肥)。
[0035]實施例3
[0036]小麥秸桿粉及蘋果樹葉碎至15mm以下的碎料,噴入酵母發酵廢水至水分含量60%,加入原料量2.5wt%的復合微生物菌劑混合均勻,采用常規的發酵倉堆腐、條垛式堆肥或靜態堆肥方法進行發酵,發酵溫度至50°C時開始翻堆,控制發酵溫度為50?70°C,5?15天料溫開始下降,適度攤晾后得到有機肥成品,物料全部呈黑色或黑褐色,用手握之柔軟有彈性,干后容易破碎,略有香味或發酵味。
[0037]上述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各微生物數量比例為:擬康氏木霉:枯草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微單胞桿菌:鏈霉菌:熱帶假絲酵母:諾卡氏菌:白腐菌:普通纖維弧菌:克雷伯氏菌:嗜熱毛殼菌:土壤桿菌:根霉:乳酸菌:小單胞菌:熒光假單胞桿菌:根瘤菌為4:10:7:1:4:6:8:10:3:4:9:9:4:3:4:6:2。
[0038]本發明實施例3得到的生物有機肥各項指標測定如下:有機質(以干基計)彡40%,有效活菌數(cfu)彡0.7億/g;水分彡20% ;pH值6.2-7.5 ;腐殖酸彡10% ;糞大腸菌群數< 80個/g (mL);蛔蟲卵死亡率彡98%。
[0039]該生物有機肥產品符合有機肥料國家行業標準(NY525-2012)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 884-2004,生物有機肥)。
[0040]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實施例2及實施例3方法制備的生產有機肥,肥效十分顯著,2013年在山東省煙臺市棲霞縣、福山區等地試驗表明,使用本發明生產的有機肥后,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顯著增加,各種農作物產量明顯提高。如玉米平均增產8?12%、小麥平均增產10?15%、蘋果平均增產10?20%、蔬菜平均增產10?20%、其他馬鈴薯、瓜果等作物也平均增產在10?16%之間,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普遍達到綠色食品要求,讓當地接受試驗的農民嘗到了增產增收增效的甜頭。
[0041 ]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將農業廢棄物料破碎至20mm以下; 步驟2):將發酵廢水噴灑在破碎后的農業廢棄物料上混合均勻,控制混合后的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在55?70wt%范圍之內,pH 6?9 ; 步驟3):以攪拌的方式或噴灑的方式向步驟2)的混合物料中加入復合微生物菌劑,所述復合微生物菌劑加入量為原料的0.05?5wt% ; 步驟4):采用常規的發酵倉堆肥、條垛式堆肥或靜態堆肥方法進行發酵,當物料溫度至50°C時開始翻堆,控制發酵溫度為50?70°C,發酵時間為5?15天;發酵終點堆肥體積塌陷1/3?1/2,晾干即制成生物有機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微生物原料的數量比例為:擬康氏木霉:枯草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微單胞桿菌:鏈霉菌:熱帶假絲酵母:諾卡氏菌:白腐菌:普通纖維弧菌:克雷伯氏菌:嗜熱毛殼菌:土壤桿菌:根霉:乳酸菌:小單胞菌:熒光假單胞桿菌:根瘤菌為2 ?5:5 ?10:5 ?9:1 ?3:2 ?4:6 ?10:4 ?8:5 ?10:3 ?7:2 ?4:6 ?9:4 ?9:4?7:2?7:2?4:4?9:2?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廢水為酵母發酵廢水或味精發酵廢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農業廢棄物包括農作物秸桿、果樹枝葉及枯草中任一種或幾種混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發酵廢水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農作物秸桿包括小麥、水稻、玉米、花生、芝麻或大豆秸桿;所述果樹枝葉包括蘋果樹、梨樹及桃樹枝葉。
【文檔編號】C05F11/00GK104250119SQ201410486819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王洪章, 王一鳴, 邱東曉, 萬廣華, 姜愛莉, 潘法新, 張平, 鞠雪峰, 劉軍勝, 趙劍峰 申請人:煙臺中正新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