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木塊,木塊內或者兩個木塊之間設有凹槽,凹槽內填充有誘殺藥,所述誘殺藥包的外層采用塑料袋密封,所述木塊的表面涂刷有防腐層。本發明針對當前白蟻監測控制技術的不足,提出白蟻誘殺合一長效控制技術,實行“誘集、殺滅”一體化,同時具有長效性。通過將上述裝置安裝在白蟻監控裝置的卡槽中,能夠實現長效誘殺。本發明設計巧妙,避免了誘殺藥與土壤和空氣直接接觸,使用壽命長;當白蟻數量達到相當多蛀蝕大部分木塊和包裝材料后,方可取食到誘殺劑,取食白蟻成為帶毒者,回巢后通過交哺和修飾等行為互相傳遞最終達到殺滅整巢白蟻的作用,能取得很好的殺滅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白蟻防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白蟻是危害性很大的社會性昆蟲,具有復雜的品級分化及營隱蔽的巢居生活等特征。其危害性十分廣泛,如房屋建筑、園林綠化、水利堤壩、家具文物、名勝古跡和地下電纜等等。當前,國內外白蟻防治已逐步進入綜合治理的(IPM)階段,傳統的“全殺”概念也被“控制”的概念所取代。誘殺系統因為其低毒環保并能有效控制白蟻危害而被廣泛用于白蟻的監測和控制,以誘殺為核心的白蟻監測控制技術在國內外白蟻防治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0003]白蟻監測控制技術的原理是選擇白蟻喜食的食物作為誘餌裝置,把這類裝置埋在地下,定期檢查。一旦發現白蟻取食,即更換毒餌,白蟻取食毒餌后在群體中通過交哺和修飾等行為互相傳遞最終達到殺滅整巢白蟻的作用。相比于傳統的化學防治,其優勢主要體現在:1)對目標區域內的白蟻進行長期監測,當有白蟻出現時再進行毒餌處理,大大減少了化學藥劑的使用量。2)避免了大面積施藥作預防處理,減少白蟻防治成本,降低了對人畜安全、環境威脅。
[0004]當前的白蟻監測控制系統雖然能取得較好的滅殺效果,但存在以下不足,有待進一步改進:1)操作繁瑣,需要先誘集再施放毒餌,在實際操作中,工作量很大。2)監控裝置的使用不符合白蟻生物學特性,當誘集到白蟻后再施放毒餌,易驚擾白蟻,影響誘殺效果。3 )毒餌和誘集材料直接暴露在土壤和空氣中,誘殺持效期較短。
[0005]白蟻監測控制裝置中的誘集材料及餌劑作為其核心技術,直接影響監測控制裝置對白蟻的誘殺效果。針對當前的白蟻監測控制技術理念及應用中暴露的問題,需進一步研究和開發對白蟻長期、高效、使用便捷的誘集材料和餌劑,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及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及其制備方法,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便捷、成本低廉、能夠高效環保的長效誘殺白蟻。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木塊,木塊內或者兩個木塊之間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誘殺藥包,誘殺藥包的外層為條狀塑料袋,其內填充有誘殺藥劑,所述木塊的表面涂刷有防腐層。
[0008]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木塊為兩個,且相互貼合,相對面設有相互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為多個。
[0009]進一步的,所述條狀塑料袋的厚度為0.01-0.08_。
[0010]所述的木塊為方形,采用松木、桉木、樟木、柳木、杉木、楊木或梧桐木中的一種木材制成的木塊。這些材料的木塊均為白蟻喜食的材料,具有一定的誘食性。
[0011]所述的誘殺藥劑按重量份計,采用0.1-10份藥劑、40-70份誘食劑、20_40份白糖混合,加熱溶解、攪拌均勻,然后涂刷在30-50份紙上;最后干燥成型,根據需要可以切割成圓柱形、長條形或其他形狀,一般切割成長度為10-150mm的條狀或者圓柱狀。
[0012]所述藥劑為對白蟻無驅避性或驅避性較弱的氟蟲腈、氟蟲胺、氟鈴脲、氟啶脲、滅幼脲、氟蟲脲、伊維菌素和氟蟻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誘食劑為松花粉。所述的紙既可以作為載體幫助成型,也能起到誘集白蟻的作用。
[0013]所述塑料袋采用為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玻璃紙、聚酯類、聚酰胺樹脂或低密度聚乙烯制成。
[0014]所述的防腐層采用亞麻籽油、蓖麻油、桐籽油、橙籽油、蜂蠟或棕櫚油蠟涂刷而成。
[0015]制備上述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1)根據防治需要選取合適尺寸的木塊,然后開設凹槽,再通過砂紙對木塊的表面進行打磨,使表面無灰塵,最后在木塊的表面涂刷防腐層,陰干即可;
2)將誘殺藥劑采用塑料袋進行封裝,然后置于涂刷了防腐層的木塊凹槽中,使其緊密貼合,得到能夠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
[0016]所述的木塊的含水量小于20%。進行防腐處理時,采用毛刷蘸取防腐劑在木塊上涂刷1-3次,Ikg的防腐劑可涂刷表面積為30-50m2的木塊,木塊經處理后最好自然陰干。
[0017]本發明針對當前白蟻監測控制技術的不足,提出白蟻誘殺合一長效控制技術,實行“誘集、殺滅”一體化,同時具有長效性。通過將上述裝置安裝在白蟻監控裝置的卡槽中或單獨使用,能夠實現長效誘殺。所述的木塊的大小尺寸,凹槽大小及數量,誘殺藥劑的用量均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凹槽內填充的誘殺藥包最好能夠被凹槽夾緊,以不易產生滑動為宜。
[0018]使用本發明時,先將包裝好的誘殺藥劑夾在木塊的凹槽內,然后將木塊安裝于白蟻監控裝置的卡槽中即可,可根據不同裝置卡槽的大小來設置木塊的尺寸。
[00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中用于誘集的木塊和誘殺藥包之間能緊密配合成一個整體,使用時只需將其安裝于白蟻監控裝置的卡槽中即可。
[0020]2.本發明在設計上將誘殺藥劑藏在木塊之間的凹槽中,并用塑料袋進行密封,避免了誘殺藥劑與土壤和空氣直接接觸,可有效延長使用壽命。
[0021]3.本發明在設計上將誘殺藥劑藏在木塊之間的凹槽中,只有當取食白蟻數量達到相當多且蛀蝕大部分木塊和包裝袋后,方能取食到餌劑,使防治效果達到最佳。
[0022]4.本發明在設計上模塊化,并不局限于單一種類木塊和外形、尺寸,可根據不同的白蟻品種和監控裝置進行更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在圓柱狀監控裝置中應用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在立方體狀監控裝置中應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述的范圍。
[0025]實施例1:
如圖1-圖5所示,本發明為一種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包括兩個木塊I,且相互貼合,其相對面設有相互匹配的凹槽2,所述凹槽2為3個,凹槽內設有誘殺藥包3,所述誘殺藥包3的外層采用塑料袋密封,內部填充有誘殺藥劑,木塊I的表面涂刷有防腐層。
[0026]制備本發明時,先將木塊進行防腐處理,涂刷防腐層。木材防腐劑為對白蟻無驅避性或驅避性較弱的亞麻籽油、蓖麻油、桐籽油、橙籽油、蜂蠟、棕櫚油蠟等天然植物源防腐物質。處理前用砂紙稍加打磨,使表面清潔無灰塵,木材含水率需小于20%,采用毛刷蘸取防腐劑涂刷1-3次,Ikg防腐劑可涂刷30-50m2表面積的木塊,木塊經處理后自然陰干。
[0027]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塑料袋的厚度為0.01-0.08mm。所述的木塊可為方形、圓形或者柱狀,采用松木、桉木、樟木、柳木、杉木、楊木或梧桐木中的一種木材制成。所述的誘殺藥劑按重量份計,采用0.1-10份藥劑、40-70份誘食劑、20-40份白糖混合,加熱溶解、攪拌均勻,然后涂刷在30-50份紙上;最后干燥成型,根據需要可以切割成圓柱形、長條形或其他形狀,一般切割成長度為10-150mm的條狀或者圓柱狀。所述藥劑為對白蟻無驅避性或驅避性較弱的氟蟲腈、氟蟲胺、氟鈴脲、氟啶脲、滅幼脲、氟蟲脲、伊維菌素和氟蟻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誘食劑為松花粉。
[0028]所述塑料袋采用為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玻璃紙、聚酯類、聚酰胺樹脂或低密度聚乙烯制成。
[0029]使用本裝置時,將該裝置安裝于白蟻監控裝置的卡槽5中即可,可根據不同裝置卡槽5的大小來設置木塊的尺寸。
[0030]本發明設計巧妙,操作簡便,避免了誘殺藥劑與土壤和空氣直接接觸,且木塊經過防腐處理,使用壽命大大延長;當白蟻數量達到相當多并蛀蝕大部分木塊和封裝材料后,方能取食到誘殺劑,取食白蟻成為帶毒者,回巢后通過交哺和修飾等行為互相傳遞,最終達到殺滅整巢白蟻的作用,能取得很好的殺滅效果。
[0031]圖4與圖5為兩個實施舉例。將兩木塊設置成適合圓柱狀白蟻監控裝置或立方體狀白蟻監控裝置的大小,夾有誘殺劑的兩木塊的兩端安裝于圓柱狀白蟻監控裝置或立方體狀白蟻監控裝置的卡槽5中固定。
[0032]應當理解,本發明的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方案,在本發明基礎上顯而易見的改變都被認為是本發明的范圍。例如將本發明兩塊“凹”型誘集木塊替換為一塊木塊,并用打孔器在木塊不同位置、方向鉆孔設餌;或者對將本發明木塊的形狀、大小進行改變等等都被認為是本發明的范圍。
[0033]并且,對于本發明的使用方式不限于上述實施方案。本發明可作為“誘芯”加入各種白蟻誘殺裝置中使用;也可以直接使用,在白蟻活動部位直接安放、埋設或使用開孔器開孔后設置。
【權利要求】
1.一種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木塊(1),木塊內或者兩個木塊之間設有凹槽(2),凹槽內設有誘殺藥包(3),誘殺藥包(3)的外層為條狀塑料袋,其內填充有誘殺藥劑(4),所述木塊(1)的表面涂刷有防腐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塊(1)為兩個,相互貼合,且相對面設有相互匹配的凹槽(2),所述凹槽(2)為多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袋的厚度為0.01—0.0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塊采用松木、桉木、樟木、柳木、杉木、楊木或梧桐木中的一種木材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誘殺藥劑按重量份計,采用0.1-10份藥劑、40-70份誘食劑、20-40份白糖混合,加熱溶解、攪拌均勻,然后涂刷在30-50份紙上;最后干燥成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為對白蟻無驅避性或驅避性弱的氟蟲腈、氟蟲胺、氟鈴脲、氟啶脲、滅幼脲、氟蟲脲、伊維菌素和氟蟻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袋采用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玻璃紙(PT)、聚酯(PET)類、聚酰胺樹脂(PA)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層采用亞麻籽油、蓖麻油、桐籽油、橙籽油、蜂蠟或棕櫚油蠟涂刷而成。
9.制備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1)根據防治需要選取合適尺寸的木塊,然后開設凹槽,再通過砂紙對木塊的表面進行打磨,使表面無灰塵,最后在木塊的表面涂刷防腐層,陰干即可; 2)將誘殺藥采用塑料袋進行封裝,然后置于涂刷了防腐層的木塊凹槽中,使其緊密貼合,得到能夠長效誘殺白蟻的裝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塊的含水量小于20%。
【文檔編號】A01M1/02GK104285927SQ201410533090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1日
【發明者】李為眾, 熊強, 童嚴嚴, 劉超華 申請人:宜昌市康居害蟲防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