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包括糧倉和提升機,所述糧倉設有包括第一倉位和第二倉位的至少兩個倉位,每個倉位均設有出料倉門,糧倉下方設有出料斗,該出料斗具有覆蓋各個出料倉門的收納范圍;所述提升機的出料通道上設有多個出料口和多個氣動閘閥,出料口的數(shù)量對應與所述糧倉的倉位數(shù)相等,氣動閘閥用以控制出料口的進口端,以在設定時間內(nèi)僅由多個出料口中的一個出料。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糧倉系統(tǒng)可儲備多品種原糧,用于大米加工線上,可實現(xiàn)多品種大米的交替加工,其品種替換方便、快捷,且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專利說明】一種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糧倉系統(tǒng),特別是一種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糧倉是指儲備糧食物料的倉庫,糧倉系統(tǒng)包括糧倉和與糧食進出相關的設施?,F(xiàn)有大米加工線上設有糧倉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稻谷糧倉、稻谷進糧提升機、稻谷出糧提升機。稻谷糧倉通過出糧提升機為加工線提供稻谷原糧,稻谷進糧提升機將原糧送入稻谷糧倉。但現(xiàn)有加工線的稻谷糧倉通常是單倉位糧倉,不能方便實現(xiàn)多品種稻谷的大米加工。為此,
需要進一步改進。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該糧倉設有多個倉位,用以儲備不同品種的稻谷,從而實現(xiàn)大米加工線快速更換加工品種的目的,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
[0004]為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包括糧倉和提升機,所述糧倉設有包括第一倉位和第二倉位的至少兩個倉位,每個倉位均設有出料倉門,糧倉下方設有出料斗,該出料斗具有覆蓋各個出料倉門的收納范圍;所述提升機的出料通道上設有多個出料口和多個氣動閘閥,出料口的數(shù)量對應與所述糧倉的倉位數(shù)相等,氣動閘閥用以控制出料口的進口端,以在設定時間內(nèi)僅由多個出料口中的一個出料。
[0006]采用前述技術方案的本糧倉系統(tǒng),通過糧倉設置多個倉位,提升機設置多個出口,且通過氣動刀閘閥控制在某個設定的時間內(nèi)由其中I個出口出糧,以實現(xiàn)在不同倉位存儲不同品種的稻谷;同時,糧倉下方設有出料斗,該出料斗具有覆蓋各個出料倉門的收納范圍,即每一個倉位中儲備的稻谷均通過該出料斗放出,以通過出料提升機輸送到大米加工線上。從而可方便地實現(xiàn)多品種大米的加工,其品種更換方便。本方案的糧倉系統(tǒng)結構簡單、制造、維護和使用成本低。
[0007]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倉位設在第一倉位前端,第一倉位和第二倉位的同一側分別設有第三倉位和第四倉位,第三倉位和第四倉位之間相距設定距離;所述第一倉位和第二倉位上的出料倉門位于第三倉位和第四倉位之間的同一側上;第三倉位和第四倉位的出料倉門設在該兩個倉位的相向側;所述出料斗位于四個倉位之間形成的包圍區(qū)內(nèi)。以通過糧倉的合理布局,減少占地面積,節(jié)約資源。
[0008]優(yōu)選的,所述出料通道由主通道和兩個分通道組成,主通道的出口構成其中一個出料口,兩個分通道上分別設有一個與主通道緊鄰的氣動閘閥,其中一個分通道上通過另一個氣動閘閥形成二次分支通道,在任一氣動閘閥打開時,位于該閥門進口端的物料全部通過該閥門流出。以方便的通過三個氣動閘閥控制四個出料口,進一步簡化結構,節(jié)省資源;同時進一步確保任一時段的物料由單一出口流出。
[0009]優(yōu)選的,所述氣動閘閥的氣路上設有電磁閥。以便通過電磁閥實現(xiàn)氣動閘閥氣路的進排氣控制,便于實現(xiàn)自動控制。
[0010]優(yōu)選的,所述氣動閘閥為氣動刀閘閥。以充分利用氣動刀閘閥結構簡單、重量輕、控制簡單的特點節(jié)省糧倉系統(tǒng)投資,降低大米加工成本。
[001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糧倉系統(tǒng)可儲備多品種原糧,用于大米加工線上,可實現(xiàn)多品種大米的交替加工,其品種替換方便、快捷,且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發(fā)明中糧倉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因此將本發(fā)明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
[0015]參見圖1、圖2, —種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包括糧倉I和提升機2,所述糧倉I設有第一倉位11和第二倉位12,第二倉位12設在第一倉位11前端,第一倉位11和第二倉位12的同一側分別設有第三倉位13和第四倉位14,第三倉位13和第四倉位14之間相距設定距離;每個倉位均設有出料倉門3,第一倉位11和第二倉位12上的出料倉門3位于第三倉位13和第四倉位14之間的同一側上;第三倉位13和第四倉位14的出料倉門3設在該兩個倉位的相向側;糧倉I下方設有出料斗4,出料斗4位于四個倉位之間形成的包圍區(qū)內(nèi),出料斗4具有覆蓋各個出料倉門3的收納范圍;所述提升機2的出料通道上設有四個出料口 5和三個氣動閘閥6,氣動閘閥6的氣路上設有電磁閥;氣動閘閥6用以控制出料口 5的進口端,以在設定時間內(nèi)僅由多個出料口 5中的一個出料。出料通道由主通道和兩個分通道組成,主通道的出口構成其中一個出料口 5,如圖1中左側的第一個出料口,兩個分通道上分別設有一個與主通道緊鄰的氣動閘閥6,其中一個分通道如圖1右側的分通道上通過另一個氣動閘閥6形成二次分支通道,并構成如圖1右側的第一和第二個出料口 5,如圖左側的分通道構成左側第二個出料口 5 ;在任一氣動閘閥6打開時,位于該閥門進口的物料全部通過該閥門流出。其中,氣動閘閥6具體采用氣動刀閘閥。
[0016]在兩個分通道上端的氣動閘閥6關閉時,原糧由左側的第一個出料口 5進入糧倉I的第四倉位14 ;在右側分通道上端的氣動閘閥6關閉,且左側分通道上方的氣動閘閥6打開時,原糧由左側的第二個出料口 5進入糧倉I的第二倉位12 ;在右側分通道上端的氣動閘閥6打開,且該分通道下方的氣動閘閥6關閉時,原糧由右側的第一個出料口 5進入糧倉I的第三倉位13 ;在右側分通道上端的氣動閘閥6打開,且該分通道下方的氣動閘閥6打開時,原糧由右側的第二個出料口 5進入糧倉I的第一倉位11。
[0017]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fā)明的構思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包括糧倉(I)和提升機(2),其特征在于,所述糧倉(I)設有包括第一倉位(11)和第二倉位(12)的至少兩個倉位,每個倉位均設有出料倉門(3),糧倉(I)下方設有出料斗(4),該出料斗(4)具有覆蓋各個出料倉門(3)的收納范圍;所述提升機⑵的出料通道上設有多個出料口(5)和多個氣動閘閥(6),出料口(5)的數(shù)量對應與所述糧倉⑴的倉位數(shù)相等,氣動閘閥(6)用以控制出料口(5)的進口端,以在設定時間內(nèi)僅由多個出料口(5)中的一個出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倉位(12)設在第一倉位(11)前端,第一倉位(11)和第二倉位(12)的同一側分別設有第三倉位(13)和第四倉位(14),第三倉位(13)和第四倉位(14)之間相距設定距離;所述第一倉位(11)和第二倉位(12)上的出料倉門(3)位于第三倉位(13)和第四倉位(14)之間的同一側上;第三倉位(13)和第四倉位(14)的出料倉門(3)設在該兩個倉位的相向側;所述出料斗⑷位于四個倉位之間形成的包圍區(qū)內(nèi)。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通道由主通道和兩個分通道組成,主通道的出口構成其中一個出料口(5),兩個分通道上分別設有一個與主通道緊鄰的氣動閘閥¢),其中一個分通道上通過另一個氣動閘閥(6)形成二次分支通道,在任一氣動閘閥(6)打開時,位于該閥門進口端的物料全部通過該閥門流出。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閘閥(6)的氣路上設有電磁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多倉位糧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閘閥(6)為氣動刀閘閥。
【文檔編號】A01F25/16GK104429409SQ201410717337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劉作兵 申請人:重慶市南川區(qū)龍獻米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