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及其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前端底部設置有支地輪,所述支架上設置有發動機,所述發動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變速箱,所述支架底面中部設置有用于打漿的水田輪,所述水田輪與變速箱傳動連接,所述支架后端底部設置有泥漿過濾器,所述變速箱的輸出端依次連接有帶傳動機構和行星減速器,該帶傳動機構通過一帶輪支架固定在變速箱上,該行星減速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后端設置有套筒。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專利說明】 一種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水稻稀泥育秧法在我國各水稻產區廣泛運用,這種方法技術簡單,成本低,所培育的機插秧苗規格質量高,秧苗素質好,可提高機械插秧質量和效率,增加產量,減少插秧機的故障。但作業時工序繁多,不夠靈活,效率低,特別是濾泥漿、往秧盤中澆泥漿等步驟中給農戶帶來很多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及其使用方法,不僅可在畦溝中打漿耕作,還能實現制漿和濾漿的動作,清除混入泥漿中的石子和稻草等雜質,并將泥漿澆往秧盤中,且工作平穩,操作方便,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前端底部設置有支地輪,所述支架上設置有發動機,所述發動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變速箱,所述支架底面中部設置有用于打漿的水田輪,所述水田輪與變速箱傳動連接,所述支架后端底部設置有泥漿過濾器,所述變速箱的輸出端依次連接有帶傳動機構和行星減速器,該帶傳動機構通過一帶輪支架固定在變速箱上,該行星減速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后端設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內設置有可在套筒內上下移動的吊桿,所述行星減速器的輸出端處連接有偏心輪機構,所述偏心輪機構的端部鉸接有滑塊,所述滑塊與吊桿頂部相連接,所述吊桿底部與泥漿過濾器相連接,所述泥漿過濾器內設置有泥漿泵,所述泥漿泵的輸出管朝向支架的一側設置,所述泥漿泵通過一軟軸與帶傳動機構實現傳動連接,所述變速箱上設置有控制整個水稻稀泥育秧機的手柄。
[0005]進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設置有控制發動機和變速箱運轉的旋鈕。
[0006]進一步的,所述泥漿過濾器為圓柱狀,所述泥漿過濾器的側壁和底部裹覆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采用濾孔小于1XlOmm的鋼絲網。
[0007]進一步的,所述吊桿上部套設有減振墊。
[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另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如上所述的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碎土打漿:開啟發動機,通過手柄控制水稻稀泥育秧機在水田畦溝中行走,水田輪對畦溝內的泥土進行打漿作業,同時轉動的水田輪還為水稻稀泥育秧機提供向前行走的動力;
(2)制漿:變速箱通過偏心輪機構控制泥漿過濾器上下振動,在行進過程中,被過濾后的泥漿進入泥漿過濾器內;
(3)澆漿:變速箱通過帶傳動機構與軟軸驅動泥漿泵運轉,泥漿泵將泥漿過濾器內的泥漿通過輸出管澆在秧盤上。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水田輪實現碎土打漿作業和行走;采用偏心輪機構構成垂直振動制漿機構;通泥漿過濾器快速清除混入泥漿中的石子和稻草等雜質;通過固定于泥漿過濾器內的泥漿泵實現秧盤澆漿;
2、實現單人操作,復式聯合作業,工作平穩,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0012]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偏心輪機構的構造示意圖。
[0013]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泥漿過濾器的構造示意圖。
[0014]圖中:1_支地輪,2-支架,3-發動機,4-變速箱,5-帶輪支架,6_手柄,61-旋鈕,7-帶傳動機構,8-行星減速器,9-偏心輪機構,91-偏心輪,92-滑塊,10-減振墊,11-軟軸,12-泥衆過濾器,12a_吊桿,12b-過濾網,13-泥衆泵,13a-輸出管,14-水田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一:如圖f 3所示,一種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包括支架2,所述支架2前端底部設置有支地輪1,所述支架2上設置有發動機3,所述發動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變速箱4,所述支架2底面中部設置有用于打漿的水田輪14,所述水田輪14與變速箱4傳動連接,所述支架2后端底部設置有泥漿過濾器12,所述變速箱4的輸出端依次連接有帶傳動機構7和行星減速器8,該帶傳動機構7通過一帶輪支架5固定在變速箱4上,該行星減速器8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支架2后端設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內設置有可在套筒內上下移動的吊桿12a,所述行星減速器8的輸出端處連接有偏心輪機構9,所述偏心輪機構中的偏心輪91的端部鉸接有滑塊92,所述滑塊92與吊桿12a頂部相連接,所述吊桿12a底部與泥漿過濾器12相連接,所述泥漿過濾器12內設置有泥漿泵13,所述泥漿泵的輸出管13a朝向支架的一側設置,所述泥漿泵13通過一軟軸11與帶傳動機構7實現傳動連接,所述變速箱4上設置有控制整個水稻稀泥育秧機的手柄6。
[0016]本實施例中,所述手柄6上設置有控制發動機和變速箱運轉的旋鈕61。
[0017]本實施例中,所述泥漿過濾器12為圓柱狀,所述泥漿過濾器12的側壁和底部裹覆有過濾網12b,所述過濾網采用濾孔小于1XlOmm的鋼絲網。
[0018]本實施例中,所述吊桿12a上部套設有減振墊10。
[0019]一種如上所述的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碎土打漿:開啟發動機,通過手柄控制水稻稀泥育秧機在水田畦溝中行走,水田輪對畦溝內的泥土進行打漿作業,同時轉動的水田輪還為水稻稀泥育秧機提供向前行走的動力;
(2)制漿:變速箱通過偏心輪機構控制泥漿過濾器上下振動,在行進過程中,被過濾后的泥漿進入泥漿過濾器內; (3)澆漿:變速箱通過帶傳動機構與軟軸驅動泥漿泵運轉,泥漿泵將泥漿過濾器內的泥漿通過輸出管澆在秧盤上,泥漿流向如圖1中箭頭所示。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前端底部設置有支地輪,所述支架上設置有發動機,所述發動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變速箱,所述支架底面中部設置有用于打漿的水田輪,所述水田輪與變速箱傳動連接,所述支架后端底部設置有泥漿過濾器,所述變速箱的輸出端依次連接有帶傳動機構和行星減速器,該帶傳動機構通過一帶輪支架固定在變速箱上,該行星減速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后端設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內設置有可在套筒內上下移動的吊桿,所述行星減速器的輸出端處連接有偏心輪機構,所述偏心輪機構的端部鉸接有滑塊,所述滑塊與吊桿頂部相連接,所述吊桿底部與泥漿過濾器相連接,所述泥漿過濾器內設置有泥漿泵,所述泥漿泵的輸出管朝向支架的一側設置,所述泥漿泵通過一軟軸與帶傳動機構實現傳動連接,所述變速箱上設置有控制整個水稻稀泥育秧機的手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設置有控制發動機和變速箱運轉的旋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漿過濾器為圓柱狀,所述泥漿過濾器的側壁和底部裹覆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采用濾孔小于1X 1mm的鋼絲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桿上部套設有減振墊。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偏心輪機構的水稻稀泥育秧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 (1)碎土打漿:開啟發動機,通過手柄控制水稻稀泥育秧機在水田畦溝中行走,水田輪對畦溝內的泥土進行打漿作業,同時轉動的水田輪還為水稻稀泥育秧機提供向前行走的動力; (2)制漿:變速箱通過偏心輪機構控制泥漿過濾器上下振動,在行進過程中,被過濾后的泥漿進入泥漿過濾器內; (3 )澆漿:變速箱通過帶傳動機構與軟軸驅動泥漿泵運轉,泥漿泵將泥漿過濾器內的泥漿通過輸出管澆在秧盤上。
【文檔編號】A01G9/10GK104396621SQ201410730254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5日
【發明者】張翔, 羅龍和, 林福長 申請人: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