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刷涂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樹木刷涂器,包括┐形支架,該支架包括縱向的操作板和橫向的安裝板,操作板與安裝板在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的安裝板上靠近固定連接處設有藥水槽,安裝板的另一端設有弧形的毛刷,該毛刷與所述的藥水槽之間進行液連接;所述的安裝板的上端設有藥水罐,該藥水罐底端與所述的藥水槽之間設有藥水連接管,該藥水連接管上設有控制閥;所述的操作板上設有操作桿,所述的操作桿的長度可自由調節。本方案的樹木刮涂器,解決了樹木涂白及給樹干打藥時藥水亂流及浪費問題。使用時,在藥罐中放入藥水,根據藥水的濃稠程度,調節控制閥控制藥流量,就可直接使用,具有方便節省、減少污染人身及環境等功效。
【專利說明】樹木刷涂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園林工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樹木刷涂器。
【背景技術】
[0002] 樹木在生長的階段中常遭到病蟲的侵蝕,為防止病蟲害,常在樹干的圓周上涂刷 一層殺菌防蟲液,俗稱樹漆,以保護樹木的正常生長,目前涂刷的方法主要使用毛刷蘸漆往 復涂抹,這種涂刷方式,一方面由于反復的從藥水桶中蘸取藥水,效率低,不停的彎腰,勞動 強度高,而且在需要涂刷的部位較高時,園林工人需要高舉毛刷,毛刷上藥水的容易滴漏到 涂刷的園林工人身上,給園林工人造成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樹木刷涂器,解決涂刷時藥水滴漏的問題,降低 勞動強度,提高涂刷效率。
[0004]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樹木刷涂器,包括-I形支架,該 支架包括縱向的操作板和橫向的安裝板,操作板與安裝板在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的安裝板 上靠近固定連接處設有藥水槽,安裝板的另一端設有弧形的毛刷,該毛刷與所述的藥水槽 之間進行液連接;所述的安裝板的上端設有藥水罐,該藥水罐底端與所述的藥水槽之間設 有藥水連接管,該藥水連接管上設有控制閥;所述的操作板上設有操作桿,所述的操作桿的 長度可自由調節。
[0005] 進一步的,所述的操作桿包括圓形的支撐桿和圓形中空的調節桿,支撐桿的外徑 小于調節桿的內徑,支撐桿套接入調節桿內,支撐桿上設有定位螺孔,調節桿上設有若干調 節螺孔,調節螺孔與定位螺孔之間用螺栓固定。
[0006] 本方案的樹木刮涂器,解決了樹木涂白及給樹干打藥時藥水亂流及浪費問題。使 用時,在藥罐中放入藥水,根據藥水的濃稠程度,調節控制閥控制藥流量,就可直接使用,具 有方便節省、減少污染人身及環境等功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 附圖為樹木刷涂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樹木刷涂器,包括π形支架,該支架包括縱向的操作板1 和橫向的安裝板2。操作板1與安裝板2在一端固定連接。安裝板2上靠近固定連接處設 有藥水槽3 ;所述的安裝板2的另一端設有弧形的毛刷4,該毛刷4與所述的藥水槽3之間 進行液連接。安裝板2的上端設有藥水罐5,藥水罐5由螺栓7固定安裝板2上。藥水罐 5底端與所述的藥水槽之間設有藥水連接管,該藥水連接管上設有控制閥。根據藥水的濃 稠程度,適當調節控制閥,保持弧形毛刷在使用時上有足夠的藥水,同時又不至于藥水的漏 灑。所述的操作板1上設有操作桿6,操作桿的長度可自由調節。操作桿6包括圓形的支撐 桿和圓形中空的調節桿,支撐桿的外徑小于調節桿的內徑,支撐桿套接入調節桿內,支撐桿 上設有定位螺孔,調節桿上設有若干調節螺孔,在使用時根據需要涂刷的樹木高度,可以將 調節桿上的合適的調節螺孔與支撐桿上的定位螺孔對齊,然后用螺栓固定。
[0009] 在冬季給樹木涂刷藥水或石灰水時,根據需要,配比藥水,然后注入藥水罐中,調 節控制閥,根據樹干的高度,調節操作桿,然后將弧形毛刷對準樹干進行涂刷。在使用時無 需反復彎腰蘸取藥水,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提高了涂刷效率,而且避免了藥水蘸取過程, 以及刷涂過程中的漏灑問題,減少了對環境和園林工人人身的污染問題。
【權利要求】
1. 一種樹木刷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π形支架,該支架包括縱向的操作板和橫向的 安裝板,操作板與安裝板在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的安裝板上靠近固定連接處設有藥水槽,安 裝板的另一端設有弧形的毛刷,該毛刷與所述的藥水槽之間進行液連接;所述的安裝板的 上端設有藥水罐,該藥水罐底端與所述的藥水槽之間設有藥水連接管,該藥水連接管上設 有控制閥;所述的操作板上設有操作桿,所述的操作桿的長度可自由調節。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木刷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桿包括圓形的支撐桿 和圓形中空的調節桿,支撐桿的外徑小于調節桿的內徑,支撐桿套接入調節桿內,支撐桿上 設有定位螺孔,調節桿上設有若干調節螺孔,調節螺孔與定位螺孔之間用螺栓固定。
【文檔編號】A01G13/00GK203884322SQ201420017110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3日
【發明者】馬杰, 梁彩霞, 王麗紅, 魏林, 李靜, 翟寶黔, 王小靜 申請人:河南科技學院, 薛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