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式封土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覆土機械【技術領域】,是一種旋耕式封土機,其包括機架、牽引架、左旋耕刀、右旋耕刀、左輪狀輸土裝置、右輪狀輸土裝置、取土裝置、導土裝置、變速箱和傳動裝置;機架的前端固定有牽引架,機架的前部左右兩邊分別安裝有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對應旋耕刀后方的機架上安裝有輪狀輸土裝置,對應輪狀輸土裝置下端位置的機架上安裝有取土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通過旋耕刀翻土,通過取土裝置及輪狀輸土裝置將土壤輸送至導土裝置上,使土壤均勻灑在薄膜出苗孔處實現封土,一次作業即可完成中耕和封土工作,適于棉花、打瓜、油葵、葫蘆等覆膜播種作物,具有便于操縱、維修簡便、省力、經濟、高效的特點。
【專利說明】旋耕式封土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覆土機械【技術領域】,是一種旋耕式封土機。
【背景技術】
[0002]由于農用塑料薄膜的氣密性強,地膜覆蓋后能顯著地提高土壤溫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使土壤濕度穩定,并能長期保持濕潤,有利于根系生長;由于地膜覆蓋有增溫保濕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加速腐殖質轉化成無機鹽的速度加快,有利作物吸收,據測定覆蓋地膜后速效性氮可增加百分之三十至五十,鉀增加百分之十至二十,磷增加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地膜覆蓋后可減少養分的淋溶、流失、揮發,可提高養分的利用率;覆蓋地膜后由于植株生長健壯,可增強抗病性,減少發病率。因此,地膜覆蓋具有增溫、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抑制雜草生長,減輕病害的作用,在連續降雨的情況下還有降低濕度的功能,從而促進植株生長發育,提早開花結果,增加產量、減少勞動力成本等作用,在我國北方旱區應用地膜覆蓋抗旱保墑效果顯著,目前地膜覆蓋技術得到大規模推廣,地膜覆蓋不但應用于大田作物和蔬菜栽培,也相繼用于果樹、林業、花卉及經濟作物的生產。
[0003]但是由于地膜覆蓋種植具有多樣性,同時需用大量的人工進行輔助作業,比如棉花膜上膜播種揭膜后出苗孔的封孔,棉花番茄膜上側封土、播種苗期地膜出苗孔的封土,這些先進的耕作模式難以推廣主要原因是作物出苗封孔的時間短,勞動強度大,密集度高,人工成本超高,并且人工作業的工效質量難以保證。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耕式封土機,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地膜覆蓋種植人工作業封土存在的費時費力、施工效率較低、勞動強度大、成本高、封土效果難以保證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旋耕式封土機,包括機架、牽引架、左旋耕刀、右旋耕刀、左輪狀輸土裝置、右輪狀輸土裝置、取土裝置、導土裝置、變速箱和傳動裝置;機架的前端固定有牽引架,機架的前部左右兩邊分別安裝有左旋耕軸和右旋耕軸,左旋耕軸和右旋耕軸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對應左旋耕刀右側后方的機架上安裝有左輪狀輸土裝置,對應右旋耕刀左側后方的機架上安裝有右輪狀輸土裝置,對應左輪狀輸土裝置和右輪狀輸土裝置下端位置的機架上分別安裝有能夠將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所翻出的土壤裝入左輪狀輸土裝置及右輪狀輸土裝置的取土裝置,機架上安裝有能夠將左輪狀輸土裝置和右輪狀輸土裝置所輸送土壤均勻灑在薄膜上出苗孔處的導土裝置;機架的上端前部固定安裝有變速箱,變速箱的前端設有能夠與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相連接的動力輸入軸,變速箱的動力輸出軸通過傳動裝置分別與左旋耕軸和右旋耕軸相連接。
[0006]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0007]上述機架的左部后端和右部后端可分別固定有左輸土輪架和右輸土輪架,左輸土輪架的后部固定安裝有左輸土輪軸,左輪狀輸土裝置通過軸承安裝在左輸土輪軸上,右輸土輪架的后部固定安裝有右輸土輪軸,右輪狀輸土裝置通過軸承安裝在右輸土輪軸上。
[0008]上述導土裝置可為寬膜導土裝置,寬膜導土裝置可包括左引導斜板、左上導槽、左前導槽、左后導槽、右引導斜板、右上導槽、右前導槽和右后導槽;沿左高右低方向傾斜的左引導斜板固定安裝在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的機架上,左引導斜板呈左寬右窄的梯形,左引導斜板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有側擋板,左引導斜板的左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部內腔內并形成左導料進口,左引導斜板的右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并形成左導料出口,左導料出口前部設有左漏土孔,左導料出口后部固定有沿左高右低方向傾斜的左上導槽,左上導槽的右端設有左上槽出料口,對應左漏土孔下方位置的機架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左前導槽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左后導槽,左前導槽后端與左后導槽前端相連接,左前導槽與左后導槽的連接處位于左漏土孔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左前槽進料口和左后槽進料口,左如導槽的如端和左后導槽的后端分別有左如槽出料口和左后槽出料口 ;沿右聞左低方向傾斜的右引導斜板固定安裝在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的機架上,右引導斜板呈右寬左窄的梯形,右引導斜板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有側擋板,右引導斜板的右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部內腔內并形成右導料進口,右引導斜板的左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并形成右導料出口,右導料出口前部設有右漏土孔,右導料出口后部固定有沿右高左低方向傾斜的右上導槽,右上導槽的左端設有右上槽出料口,對應右漏土孔下方位置的機架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右前導槽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右后導槽,右前導槽后端與右后導槽前端相連接,右前導槽與右后導槽的連接處位于右漏土孔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右前槽進料口和右后槽進料口,右如導槽的如端和右后導槽的后端分別有右如槽出料口和右后槽出料口。
[0009]上述導土裝置可為窄膜導土裝置,窄膜導土裝置可包括左引導斜板、左前導槽、左后導槽、右引導斜板、右前導槽和右后導槽;沿左高右低方向傾斜的左引導斜板固定安裝在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的機架上,左引導斜板呈左寬右窄的梯形,左引導斜板的前后兩端分別有側擋板,左引導斜板的左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部內腔內并形成左導料進口,左引導斜板的右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并設有左漏土孔,對應左漏土孔下方位置的機架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左前導槽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左后導槽,左前導槽后端與左后導槽前端相連接,左前導槽與左后導槽的連接處位于左漏土孔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左前槽進料口和左后槽進料口,左前導槽的前端和左后導槽的后端分別有左前槽出料口和左后槽出料口 ;沿右高左低方向傾斜的右引導斜板固定安裝在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的機架上,右引導斜板呈右寬左窄的梯形,右引導斜板的前后兩端分別有側擋板,右弓I導斜板的右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部內腔內并形成右導料進口,右引導斜板的左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并設有右漏土孔,對應右漏土孔下方位置的機架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右前導槽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右后導槽,右前導槽后端與右后導槽前端相連接,右前導槽與右后導槽的連接處位于右漏土孔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右前槽進料口和右后槽進料口,右前導槽的前端和右后導槽的后端分別有右前槽出料口和右后槽出料口。
[0010]上述左輪狀輸土裝置可包括左輸土輪轂、左輪輻、左釘齒輪圈、左輪環板和左輪輸土葉片;左輸土輪轂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左輸土輪轂通過軸承安裝在左輸土輪軸上,左輪輻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左輸土輪轂的左部外側面上,左輪輻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左釘齒輪圈的左部內側面上,左釘齒輪圈的右端固定有左輪環板,對應各左輪輻位置的左釘齒輪圈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左輪輸土葉片,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的后端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前方的左輪環板左側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后側面與左釘齒輪圈內壁及左輪環板左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左輸土腔,左釘齒輪圈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右輪狀輸土裝置可包括右輸土輪轂、右輪輻、右釘齒輪圈、右輪環板和右輪輸土葉片;右輸土輪轂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右輸土輪轂通過軸承安裝在右輸土輪軸上,右輪輻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右輸土輪轂的右部外側面上,右輪輻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右釘齒輪圈的右部內側面上,右釘齒輪圈的左端固定有右輪環板,對應各右輪輻位置的右釘齒輪圈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右輪輸土葉片,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的后端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前方的右輪環板右側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后側面與右釘齒輪圈內壁及右輪環板右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右輸土腔,右釘齒輪圈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
[0011]上述取土裝置可包括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結構相同;左取土圓盤裝置可包括取土架桿、限位架桿、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浮動撐桿、壓力彈簧、連接桿、角度調節座和覆土圓盤;機架左后端固定有取土架桿,取土架桿的后端上部固定有限位架桿,限位架桿上有撐桿孔,取土架桿的后端下部固定有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的前端鉸接在仿形套鉸座上,仿形座套的后部上端固定有撐桿鉸座,浮動撐桿的下端鉸接在撐桿鉸座上,浮動撐桿的下部固定有頂塊,浮動撐桿上部套裝在限位架桿的撐桿孔內,浮動撐桿的上部伸至限位架桿上方并固定有限位銷,頂塊與限位架桿之間的浮動撐桿上套裝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的上端頂緊在限位架桿上,壓力彈簧的下端頂緊在頂塊上;連接桿套裝在仿形座套內并通過連桿鎖定螺釘固定在仿形座套上,角度調節座的前部有圓弧狀的角度調節長孔,角度調節座通過角度調節長孔和角度鎖定螺釘固定安裝在連接桿的后部,覆土圓盤通過軸承安裝在角度調節座的后端。
[0012]上述左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可固定安裝有左擋土罩,右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可固定安裝有右擋土罩。
[0013]上述傳動裝置可包括左驅動鏈輪、右驅動鏈輪、左從動鏈輪、右從動鏈輪、左傳動鏈和右傳動鏈;變速箱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動力輸出軸和右動力輸出軸,左動力輸出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左驅動鏈輪,右動力輸出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右驅動鏈輪;左旋耕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左從動鏈輪,右旋耕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右從動鏈輪,左從動鏈輪通過左傳動鏈與左驅動鏈輪相連接,右從動鏈輪通過右傳動鏈與右驅動鏈輪相連接。
[0014]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通過旋耕刀翻土,通過取土裝置及輪狀輸土裝置將土壤輸送至導土裝置上,使土壤均勻灑在薄膜出苗孔處實現封土,一次作業即可完成中耕和封土工作,適于棉花、打瓜、油葵、葫蘆等覆膜播種作物,具有便于操縱、維修簡便、省力、經濟、高效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5]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導土裝置結構之一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2為附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3為附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導土裝置結構之二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5為附圖4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6為附圖4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I為機架,2為牽引架,3為左旋耕刀,4為右旋耕刀,5為變速箱,6為左旋耕軸,7為右旋耕軸,8為動力輸入軸,9為左輸土輪架,10為右輸土輪架,11為左輸土輪軸,12為右輸土輪軸,13為左引導斜板,14為左上導槽,15為左前導槽,16為左后導槽,17為右引導斜板,18為右上導槽,19為右前導槽,20為右后導槽,21為側擋板,22為左漏土孔,23為右漏土孔,24為左輸土輪轂,25為左輪福,26為左釘齒輪圈,27為左輪環板,28為左輪輸土葉片,29為凸起,30為取土架桿,31為限位架桿,32為仿形套鉸座,33為仿形座套,34為浮動撐桿,35為壓力彈簧,36為連接桿,37為角度調節座,38為覆土圓盤,39為撐桿鉸座,40為左驅動鏈輪,41為右驅動鏈輪,42為左從動鏈輪,43為右從動鏈輪,44為左傳動鏈,45為右傳動鏈,46為左擋土罩。
【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0023]在本發明中,為了便于描述,以本實用新型前進的方向為前方,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觀察者面向本實用新型前進的方向作為參照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相對觀察者的方向來確定的。
[0024]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5]如附圖1、2、3、4、5、6所示,該旋耕式封土機包括機架1、牽引架2、左旋耕刀3、右旋耕刀4、左輪狀輸土裝置、右輪狀輸土裝置、取土裝置、導土裝置、變速箱5和傳動裝置;機架I的前端固定有牽引架2,機架I的前部左右兩邊分別安裝有左旋耕軸6和右旋耕軸7,左旋耕軸6和右旋耕軸7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左旋耕刀3和右旋耕刀4,對應左旋耕刀3右側后方的機架I上安裝有左輪狀輸土裝置,對應右旋耕刀4左側后方的機架I上安裝有右輪狀輸土裝置,對應左輪狀輸土裝置和右輪狀輸土裝置下端位置的機架I上分別安裝有能夠將左旋耕刀3和右旋耕刀4所翻出的土壤裝入左輪狀輸土裝置及右輪狀輸土裝置的取土裝置,機架I上安裝有能夠將左輪狀輸土裝置和右輪狀輸土裝置所輸送土壤均勻灑在薄膜上出苗孔處的導土裝置;機架I的上端前部固定安裝有變速箱5,變速箱5的前端設有能夠與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相連接的動力輸入軸8,變速箱5的動力輸出軸通過傳動裝置分別與左旋耕軸6和右旋耕軸7相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左旋耕刀3和右旋耕刀4進行旋耕作業,通過取土裝置將左旋耕刀3和右旋耕刀4所翻出的土壤裝入左輪狀輸土裝置及右輪狀輸土裝置內,由左輪狀輸土裝置及右輪狀輸土裝置將土壤送至導土裝置上,通過導土裝置將土壤均勻灑在薄膜上出苗孔處實現封土,可廣泛用于未中耕或已中耕的棉花、打瓜、油葵、葫蘆等覆膜播種作物出苗期的封土作業,具有作業效率高、耕深適中、土壤細碎、覆土均勻嚴實、保墑性良好、耕后土地平整的特點,同時還能夠清除薄膜邊壟溝中的雜草,一次作業達到覆土、中耕的效果。據實際測算,每日12小時作業中耕封土作業面積能夠達到100畝以上,僅封土一項替代人力50余人,每畝為種植戶節省成本至少60余元。
[0026]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旋耕式封土機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27]如附圖2、5所示,機架I的左部后端和右部后端分別固定有左輸土輪架9和右輸土輪架10,左輸土輪架9的后部固定安裝有左輸土輪軸11,左輪狀輸土裝置通過軸承安裝在左輸土輪軸11上,右輸土輪架10的后部固定安裝有右輸土輪軸12,右輪狀輸土裝置通過軸承安裝在右輸土輪軸12上。
[0028]如附圖1、2、3所示,導土裝置結構之一為寬膜導土裝置,寬膜導土裝置包括左引導斜板13、左上導槽14、左前導槽15、左后導槽16、右引導斜板17、右上導槽18、右前導槽19和右后導槽20 ;沿左高右低方向傾斜的左引導斜板13固定安裝在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的機架I上,左引導斜板13呈左寬右窄的梯形,左引導斜板13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有側擋板21,左引導斜板13的左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部內腔內并形成左導料進口,左引導斜板13的右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并形成左導料出口,左導料出口前部設有左漏土孔22,左導料出口后部固定有沿左高右低方向傾斜的左上導槽14,左上導槽14的右端設有左上槽出料口,對應左漏土孔22下方位置的機架I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左前導槽15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左后導槽16,左前導槽15后端與左后導槽16前端相連接,左前導槽15與左后導槽16的連接處位于左漏土孔22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左前槽進料口和左后槽進料口,左前導槽15的前端和左后導槽16的后端分別有左前槽出料口和左后槽出料口 ;沿右高左低方向傾斜的右引導斜板17固定安裝在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的機架I上,右引導斜板17呈右寬左窄的梯形,右引導斜板17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有側擋板21,右引導斜板17的右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部內腔內并形成右導料進口,右引導斜板17的左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并形成右導料出口,右導料出口前部設有右漏土孔23,右導料出口后部固定有沿右高左低方向傾斜的右上導槽18,右上導槽18的左端設有右上槽出料口,對應右漏土孔23下方位置的機架I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右前導槽19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右后導槽20,右前導槽19后端與右后導槽20前端相連接,右前導槽19與右后導槽20的連接處位于右漏土孔23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右前槽進料口和右后槽進料口,右前導槽19的前端和右后導槽20的后端分別有右前槽出料口和右后槽出料口。
[0029]如附圖4、5、6所示,導土裝置結構之二為窄膜導土裝置,窄膜導土裝置包括左引導斜板13、左前導槽15、左后導槽16、右引導斜板17、右前導槽19和右后導槽20 ;沿左高右低方向傾斜的左引導斜板13固定安裝在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的機架I上,左引導斜板13呈左寬右窄的梯形,左引導斜板13的前后兩端分別有側擋板21,左引導斜板13的左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部內腔內并形成左導料進口,左引導斜板13的右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并設有左漏土孔22,對應左漏土孔22下方位置的機架I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左前導槽15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左后導槽16,左前導槽15后端與左后導槽16前端相連接,左前導槽15與左后導槽16的連接處位于左漏土孔22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左前槽進料口和左后槽進料口,左前導槽15的前端和左后導槽16的后端分別有左前槽出料口和左后槽出料口 ;沿右高左低方向傾斜的右引導斜板17固定安裝在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的機架I上,右引導斜板17呈右寬左窄的梯形,右引導斜板17的前后兩端分別有側擋板21,右引導斜板17的右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部內腔內并形成右導料進口,右引導斜板17的左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并設有右漏土孔23,對應右漏土孔23下方位置的機架I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右前導槽19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右后導槽20,右前導槽19后端與右后導槽20前端相連接,右前導槽19與右后導槽20的連接處位于右漏土孔23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右前槽進料口和右后槽進料口,右前導槽19的前端和右后導槽20的后端分別有右前槽出料口和右后槽出料口。
[0030]如附圖3、6所示,左輪狀輸土裝置包括左輸土輪轂24、左輪輻25、左釘齒輪圈26、左輪環板27和左輪輸土葉片28 ;左輸土輪轂24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左輸土輪轂24通過軸承安裝在左輸土輪軸11上,左輪輻25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左輸土輪轂24的左部外側面上,左輪輻25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左釘齒輪圈26的左部內側面上,左釘齒輪圈26的右端固定有左輪環板27,對應各左輪輻25位置的左釘齒輪圈26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左輪輸土葉片28,位于左釘齒輪圈26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28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25的后端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26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28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25前方的左輪環板27左側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26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28的后側面與左釘齒輪圈26內壁及左輪環板27左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左輸土腔,左釘齒輪圈26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29 ;右輪狀輸土裝置包括右輸土輪轂、右輪輻、右釘齒輪圈、右輪環板和右輪輸土葉片;右輸土輪轂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右輸土輪轂通過軸承安裝在右輸土輪軸12上,右輪輻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右輸土輪轂的右部外側面上,右輪輻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右釘齒輪圈的右部內側面上,右釘齒輪圈的左端固定有右輪環板,對應各右輪輻位置的右釘齒輪圈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右輪輸土葉片,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的后端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前方的右輪環板右側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后側面與右釘齒輪圈內壁及右輪環板右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右輸土腔,右釘齒輪圈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29。
[0031]如附圖2、3、5、6所示,取土裝置包括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結構相同;左取土圓盤裝置包括取土架桿30、限位架桿31、仿形套鉸座32、仿形座套33、浮動撐桿34、壓力彈簧35、連接桿36、角度調節座37和覆土圓盤38 ;機架I左后端固定有取土架桿30,取土架桿30的后端上部固定有限位架桿31,限位架桿31上有撐桿孔,取土架桿30的后端下部固定有仿形套鉸座32,仿形座套33的前端鉸接在仿形套鉸座32上,仿形座套33的后部上端固定有撐桿鉸座39,浮動撐桿34的下端鉸接在撐桿鉸座39上,浮動撐桿34的下部固定有頂塊,浮動撐桿34上部套裝在限位架桿31的撐桿孔內,浮動撐桿34的上部伸至限位架桿31上方并固定有限位銷,頂塊與限位架桿31之間的浮動撐桿34上套裝有壓力彈簧35,壓力彈簧35的上端頂緊在限位架桿31上,壓力彈簧35的下端頂緊在頂塊上;連接桿36套裝在仿形座套33內并通過連桿鎖定螺釘固定在仿形座套33上,角度調節座37的前部有圓弧狀的角度調節長孔,角度調節座37通過角度調節長孔和角度鎖定螺釘固定安裝在連接桿36的后部,覆土圓盤38通過軸承安裝在角度調節座37的后端。通過仿形座套33、壓力彈簧35和浮動撐桿34能夠使覆土圓盤38適應地面的高低起伏,并能保護覆土圓盤38不被石塊等損傷;通過連接桿36和連桿鎖定螺釘能夠調節覆土圓盤38的前后位置及豎直傾角,通過角度調節長孔和角度鎖定螺釘能夠調節覆土圓盤38的水平傾角。[0032]如附圖3、6所示,左旋耕刀3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左擋土罩46,右旋耕刀4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右擋土罩。左擋土罩46能夠限制及引導左旋耕刀3挖起的土壤飛散的方向,右擋土罩能夠限制及引導右旋耕刀4挖起的土壤飛散的方向。
[0033]如附圖1、4所示,傳動裝置包括左驅動鏈輪40、右驅動鏈輪41、左從動鏈輪42、右從動鏈輪43、左傳動鏈44和右傳動鏈45 ;變速箱5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動力輸出軸和右動力輸出軸,左動力輸出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左驅動鏈輪40,右動力輸出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右驅動鏈輪41 ;左旋耕軸6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左從動鏈輪42,右旋耕軸7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右從動鏈輪43,左從動鏈輪42通過左傳動鏈44與左驅動鏈輪40相連接,右從動鏈輪43通過右傳動鏈45與右驅動鏈輪41相連接。
[0034]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牽引架、左旋耕刀、右旋耕刀、左輪狀輸土裝置、右輪狀輸土裝置、取土裝置、導土裝置、變速箱和傳動裝置;機架的前端固定有牽引架,機架的前部左右兩邊分別安裝有左旋耕軸和右旋耕軸,左旋耕軸和右旋耕軸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對應左旋耕刀右側后方的機架上安裝有左輪狀輸土裝置,對應右旋耕刀左側后方的機架上安裝有右輪狀輸土裝置,對應左輪狀輸土裝置和右輪狀輸土裝置下端位置的機架上分別安裝有能夠將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所翻出的土壤裝入左輪狀輸土裝置及右輪狀輸土裝置的取土裝置,機架上安裝有能夠將左輪狀輸土裝置和右輪狀輸土裝置所輸送土壤均勻灑在薄膜上出苗孔處的導土裝置;機架的上端前部固定安裝有變速箱,變速箱的前端設有能夠與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相連接的動力輸入軸,變速箱的動力輸出軸通過傳動裝置分別與左旋耕軸和右旋耕軸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機架的左部后端和右部后端分別固定有左輸土輪架和右輸土輪架,左輸土輪架的后部固定安裝有左輸土輪軸,左輪狀輸土裝置通過軸承安裝在左輸土輪軸上,右輸土輪架的后部固定安裝有右輸土輪軸,右輪狀輸土裝置通過軸承安裝在右輸土輪軸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導土裝置結構為寬膜導土裝置,寬膜導土裝置包括左引導斜板、左上導槽、左前導槽、左后導槽、右引導斜板、右上導槽、右前導槽和右后導槽;沿左高右低方向傾斜的左引導斜板固定安裝在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的機架上,左引導斜板呈左寬右窄的梯形,左引導斜板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有側擋板,左引導斜板的左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部內腔內并形成左導料進口,左引導斜板的右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并形成左導料出口,左導料出口前部設有左漏土孔,左導料出口后部固定有沿左高右低方向傾斜的左上導槽,左上導槽的右端設有左上槽出料口,對應左漏土孔下方位置的機架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左前導槽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左后導槽,左前導槽后端與左后導槽前端相連接,左前導槽與左后導槽的連接處位于左漏土孔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左前槽進料口和左后槽進料口,左前導槽的前端和左后導槽的后端分別有左前槽出料口和左后槽出料口;沿右高左低方向傾斜的右引導斜板固定安裝在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的機架上,右引導斜板呈右寬左窄的梯形,右引導斜板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有側擋板,右引導斜板的右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部內腔內并形成右導料進口,右引導斜板的左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并形成右導料出口,右導料出口前部設有右漏土孔,右導料出口后部固定有沿右高左低方向傾斜的右上導槽,右上導槽的左端設有右上槽出料口,對應右漏土孔下方位置的機架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右前導槽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右后導槽,右前導槽后端與右后導槽前端相連接,右前導槽與右后導槽的連接處位于右漏土孔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右前槽進料口和右后槽進料口,右前導槽的前端和右后導槽的后端分別有右前槽出料口和右后槽出料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導土裝置結構為窄膜導土裝置,窄膜導土裝置包括左引導斜板、左前導槽、左后導槽、右引導斜板、右前導槽和右后導槽;沿左高右低方向傾斜的左引導斜板固定安裝在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的機架上,左引導斜板呈左寬右窄的梯形,左引導斜板的前后兩端分別有側擋板,左引導斜板的左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部內腔內并形成左導料進口,左引導斜板的右端位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右方并設有左漏土孔,對應左漏土孔下方位置的機架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左前導槽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左后導槽,左前導槽后端與左后導槽前端相連接,左前導槽與左后導槽的連接處位于左漏土孔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左前槽進料口和左后槽進料口,左前導槽的前端和左后導槽的后端分別有左前槽出料口和左后槽出料口 ;沿右高左低方向傾斜的右引導斜板固定安裝在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的機架上,右引導斜板呈右寬左窄的梯形,右引導斜板的前后兩端分別有側擋板,右引導斜板的右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部內腔內并形成右導料進口,右引導斜板的左端位于右輪狀輸土裝置左方并設有右漏土孔,對應右漏土孔下方位置的機架上固定有沿后高前低方向傾斜的右前導槽和沿前高后低方向傾斜的右后導槽,右前導槽后端與右后導槽前端相連接,右前導槽與右后導槽的連接處位于右漏土孔中部下方并分別設有右前槽進料口和右后槽進料口,右前導槽的前端和右后導槽的后端分別有右前槽出料口和右后槽出料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包括左輸土輪轂、左輪輻、左釘齒輪圈、左輪環板和左輪輸土葉片;左輸土輪轂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左輸土輪轂通過軸承安裝在左輸土輪軸上,左輪輻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左輸土輪轂的左部外側面上,左輪輻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左釘齒輪圈的左部內側面上,左釘齒輪圈的右端固定有左輪環板,對應各左輪輻位置的左釘齒輪圈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左輪輸土葉片,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的后端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前方的左輪環板左側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后側面與左釘齒輪圈內壁及左輪環板左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左輸土腔,左釘齒輪圈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右輪狀輸土裝置包括右輸土輪轂、右輪輻、右釘齒輪圈、右輪環板和右輪輸土葉片;右輸土輪轂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右輸土輪轂通過軸承安裝在右輸土輪軸上,右輪輻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右輸土輪轂的右部外側面上,右輪輻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右釘齒輪圈的右部內側面上,右釘齒輪圈的左端固定有右輪環板,對應各右輪輻位置的右釘齒輪圈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右輪輸土葉片,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的后端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前方的右輪環板右側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后側面與右釘齒輪圈內壁及右輪環板右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右輸土腔,右釘齒輪圈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包括左輸土輪轂、左輪輻、左釘齒輪圈、左輪環板和左輪輸土葉片;左輸土輪轂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左輸土輪轂通過軸承安裝在左輸土輪軸上,左輪輻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左輸土輪轂的左部外側面上,左輪輻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左釘齒輪圈的左部內側面上,左釘齒輪圈的右端固定有左輪環板,對應各左輪輻位置的左釘齒輪圈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左輪輸土葉片,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的后端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前方的左輪環板左側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后側面與左釘齒輪圈內壁及左輪環板左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左輸土腔,左釘齒輪圈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右輪狀輸土裝置包括右輸土輪轂、右輪輻、右釘齒輪圈、右輪環板和右輪輸土葉片;右輸土輪轂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右輸土輪轂通過軸承安裝在右輸土輪軸上,右輪輻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右輸土輪轂的右部外側面上,右輪輻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右釘齒輪圈的右部內側面上,右釘齒輪圈的左端固定有右輪環板,對應各右輪輻位置的右釘齒輪圈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右輪輸土葉片,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的后端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前方的右輪環板右側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后側面與右釘齒輪圈內壁及右輪環板右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右輸土腔,右釘齒輪圈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左輪狀輸土裝置包括左輸土輪轂、左輪輻、左釘齒輪圈、左輪環板和左輪輸土葉片;左輸土輪轂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左輸土輪轂通過軸承安裝在左輸土輪軸上,左輪輻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左輸土輪轂的左部外側面上,左輪輻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左釘齒輪圈的左部內側面上,左釘齒輪圈的右端固定有左輪環板,對應各左輪輻位置的左釘齒輪圈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左輪輸土葉片,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的后端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左輪輻前方的左輪環板左側面上,位于左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左輪輸土葉片的后側面與左釘齒輪圈內壁及左輪環板左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左輸土腔,左釘齒輪圈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右輪狀輸土裝置包括右輸土輪轂、右輪輻、右釘齒輪圈、右輪環板和右輪輸土葉片;右輸土輪轂的中部有軸孔并安裝有軸承,右輸土輪轂通過軸承安裝在右輸土輪軸上,右輪輻的內端固定連接在右輸土輪轂的右部外側面上,右輪輻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右釘齒輪圈的右部內側面上,右釘齒輪圈的左端固定有右輪環板,對應各右輪輻位置的右釘齒輪圈內壁上分別固定有右輪輸土葉片,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右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的后端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左端固定在相應右輪輻前方的右輪環板右側面上,位于右釘齒輪圈下端位置的右輪輸土葉片的后側面與右釘齒輪圈內壁及右輪環板右側面之間形成開口向后的右輸土腔,右釘齒輪圈的外側面上分布有能夠增大摩擦力的凸起。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取土裝置包括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結構相同,左取土圓盤裝置包括取土架桿、限位架桿、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浮動撐桿、壓力彈簧、連接桿、角度調節座和覆土圓盤;機架左后端固定有取土架桿,取土架桿的后端上部固定有限位架桿,限位架桿上有撐桿孔,取土架桿的后端下部固定有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的前端鉸接在仿形套鉸座上,仿形座套的后部上端固定有撐桿鉸座,浮動撐桿的下端鉸接在撐桿鉸座上,浮動撐桿的下部固定有頂塊,浮動撐桿上部套裝在限位架桿的撐桿孔內,浮動撐桿的上部伸至限位架桿上方并固定有限位銷,頂塊與限位架桿之間的浮動撐桿上套裝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的上端頂緊在限位架桿上,壓力彈簧的下端頂緊在頂塊上;連接桿套裝在仿形座套內并通過連桿鎖定螺釘固定在仿形座套上,角度調節座的前部有圓弧狀的角度調節長孔,角度調節座通過角度調節長孔和角度鎖定螺釘固定安裝在連接桿的后部,覆土圓盤通過軸承安裝在角度調節座的后端;或/和,左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左擋土罩,右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右擋土罩;或/和,傳動裝置包括左驅動鏈輪、右驅動鏈輪、左從動鏈輪、右從動鏈輪、左傳動鏈和右傳動鏈,變速箱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動力輸出軸和右動力輸出軸,左動力輸出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左驅動鏈輪,右動力輸出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右驅動鏈輪,左旋耕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左從動鏈輪,右旋耕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右從動鏈輪,左從動鏈輪通過左傳動鏈與左驅動鏈輪相連接,右從動鏈輪通過右傳動鏈與右驅動鏈輪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取土裝置包括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結構相同,左取土圓盤裝置包括取土架桿、限位架桿、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浮動撐桿、壓力彈簧、連接桿、角度調節座和覆土圓盤;機架左后端固定有取土架桿,取土架桿的后端上部固定有限位架桿,限位架桿上有撐桿孔,取土架桿的后 端下部固定有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的前端鉸接在仿形套鉸座上,仿形座套的后部上端固定有撐桿鉸座,浮動撐桿的下端鉸接在撐桿鉸座上,浮動撐桿的下部固定有頂塊,浮動撐桿上部套裝在限位架桿的撐桿孔內,浮動撐桿的上部伸至限位架桿上方并固定有限位銷,頂塊與限位架桿之間的浮動撐桿上套裝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的上端頂緊在限位架桿上,壓力彈簧的下端頂緊在頂塊上;連接桿套裝在仿形座套內并通過連桿鎖定螺釘固定在仿形座套上,角度調節座的前部有圓弧狀的角度調節長孔,角度調節座通過角度調節長孔和角度鎖定螺釘固定安裝在連接桿的后部,覆土圓盤通過軸承安裝在角度調節座的后端;或/和,左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左擋土罩,右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右擋土罩;或/和,傳動裝置包括左驅動鏈輪、右驅動鏈輪、左從動鏈輪、右從動鏈輪、左傳動鏈和右傳動鏈,變速箱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動力輸出軸和右動力輸出軸,左動力輸出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左驅動鏈輪,右動力輸出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右驅動鏈輪,左旋耕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左從動鏈輪,右旋耕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右從動鏈輪,左從動鏈輪通過左傳動鏈與左驅動鏈輪相連接,右從動鏈輪通過右傳動鏈與右驅動鏈輪相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取土裝置包括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結構相同,左取土圓盤裝置包括取土架桿、限位架桿、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浮動撐桿、壓力彈簧、連接桿、角度調節座和覆土圓盤;機架左后端固定有取土架桿,取土架桿的后端上部固定有限位架桿,限位架桿上有撐桿孔,取土架桿的后端下部固定有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的前端鉸接在仿形套鉸座上,仿形座套的后部上端固定有撐桿鉸座,浮動撐桿的下端鉸接在撐桿鉸座上,浮動撐桿的下部固定有頂塊,浮動撐桿上部套裝在限位架桿的撐桿孔內,浮動撐桿的上部伸至限位架桿上方并固定有限位銷,頂塊與限位架桿之間的浮動撐桿上套裝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的上端頂緊在限位架桿上,壓力彈簧的下端頂緊在頂塊上;連接桿套裝在仿形座套內并通過連桿鎖定螺釘固定在仿形座套上,角度調節座的前部有圓弧狀的角度調節長孔,角度調節座通過角度調節長孔和角度鎖定螺釘固定安裝在連接桿的后部,覆土圓盤通過軸承安裝在角度調節座的后端;或/和,左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左擋土罩,右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右擋土罩;或/和,傳動裝置包括左驅動鏈輪、右驅動鏈輪、左從動鏈輪、右從動鏈輪、左傳動鏈和右傳動鏈,變速箱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動力輸出軸和右動力輸出軸,左動力輸出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左驅動鏈輪,右動力輸出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右驅動鏈輪,左旋耕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左從動鏈輪,右旋耕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右從動鏈輪,左從動鏈輪通過左傳動鏈與左驅動鏈輪相連接,右從動鏈輪通過右傳動鏈與右驅動鏈輪相連接。
11.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取土裝置包括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結構相同,左取土圓盤裝置包括取土架桿、限位架桿、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浮動撐桿、壓力彈簧、連接桿、角度調節座和覆土圓盤;機架左后端固定有取土架桿,取土架桿的后端上部固定有限位架桿,限位架桿上有撐桿孔,取土架桿的后端下部固定有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的前端鉸接在仿形套鉸座上,仿形座套的后部上端固定有撐桿鉸座,浮動撐桿的下端鉸接在撐桿鉸座上,浮動撐桿的下部固定有頂塊,浮動撐桿上部套裝在限位架桿的撐桿孔內,浮動撐桿的上部伸至限位架桿上方并固定有限位銷,頂塊與限位架桿之間的浮動撐桿上套裝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的上端頂緊在限位架桿上,壓力彈簧的下端頂緊在頂塊上;連接桿套裝在仿形座套內并通過連桿鎖定螺釘固定在仿形座套上,角度調節座的前部有圓弧狀的角度調節長孔,角度調節座通過角度調節長孔和角度鎖定螺釘固定安裝在連接桿的后部,覆土圓盤通過軸承安裝在角度調節座的后端;或/和,左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左擋土罩,右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右擋土罩;或/和,傳動裝置包括左驅動鏈輪、右驅動鏈輪、左從動鏈輪、右從動鏈輪、左傳動鏈和右傳動鏈,變速箱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動力輸出軸和右動力輸出軸,左動力輸出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左驅動鏈輪,右動力輸出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右驅動鏈輪,左旋耕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左從動鏈輪,右旋耕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右從動鏈輪,左從動鏈輪通過左傳動鏈與左驅動鏈輪相連接,右從動鏈輪通過右傳動鏈與右驅動鏈輪相連接。
12.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取土裝置包括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結構相同,左取土圓盤裝置包括取土架桿、限位架桿、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浮動撐桿、壓力彈簧、連接桿、角度調節座和覆土圓盤;機架左后端固定有取土架桿,取土架桿的后端上部固定有限位架桿,限位架桿上有撐桿孔,取土架桿的后端下部固定有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的前端鉸接在仿形套鉸座上,仿形座套的后部上端固定有撐桿鉸座,浮動撐桿的下端鉸接在撐桿鉸座上,浮動撐桿的下部固定有頂塊,浮動撐桿上部套裝在限位架桿的撐桿孔內,浮動撐桿的上部伸至限位架桿上方并固定有限位銷,頂塊與限位架桿之間的浮動撐桿上套裝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的上端頂緊在限位架桿上,壓力彈簧的下端頂緊在頂塊上;連接桿套裝在仿形座套內并通過連桿鎖定螺釘固定在仿形座套上,角度調節座的前部有圓弧狀的角度調節長孔,角度調節座通過角度調節長孔和角度鎖定螺釘固定安裝在連接桿的后部,覆土圓盤通過軸承安裝在角度調節座的后端;或/和,左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左擋土罩,右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右擋土罩;或/和,傳動裝置包括左驅動鏈輪、右驅動鏈輪、左從動鏈輪、右從動鏈輪、左傳動鏈和右傳動鏈,變速箱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動力輸出軸和右動力輸出軸,左動力輸出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左驅動鏈輪,右動力輸出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右驅動鏈輪,左旋耕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左從動鏈輪,右旋耕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右從動鏈輪,左從動鏈輪通過左傳動鏈與左驅動鏈輪相連接,右從動鏈輪通過右傳動鏈與右驅動鏈輪相連接。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耕式封土機,其特征在于取土裝置包括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左取土圓盤裝置和右取土圓盤裝置結構相同,左取土圓盤裝置包括取土架桿、限位架桿、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浮動撐桿、壓力彈簧、連接桿、角度調節座和覆土圓盤;機架左后端固定有取土架桿,取土架桿的后端上部固定有限位架桿,限位架桿上有撐桿孔,取土架桿的后端下部固定有仿形套鉸座,仿形座套的前端鉸接在仿形套鉸座上,仿形座套的后部上端固定有撐桿鉸座,浮動撐桿的下端鉸接在撐桿鉸座上,浮動撐桿的下部固定有頂塊,浮動撐桿上部套裝在限位架桿的撐桿孔內,浮動撐桿的上部伸至限位架桿上方并固定有限位銷,頂塊與限位架桿之間的浮動撐桿上套裝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的上端頂緊在限位架桿上,壓力彈簧的下端頂緊在頂塊上;連接桿套裝在仿形座套內并通過連桿鎖定螺釘固定在仿形座套上,角度調節座的前部有圓弧狀的角度調節長孔,角度調節座通過角度調節長孔和角度鎖定螺釘固定安裝在連接桿的后部,覆土圓盤通過軸承安裝在角度調節座的后端;或/和,左旋耕刀 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左擋土罩,右旋耕刀的左右兩側及后部固定安裝有右擋土罩;或/和,傳動裝置包括左驅動鏈輪、右驅動鏈輪、左從動鏈輪、右從動鏈輪、左傳動鏈和右傳動鏈,變速箱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動力輸出軸和右動力輸出軸,左動力輸出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左驅動鏈輪,右動力輸出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右驅動鏈輪,左旋耕軸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左從動鏈輪,右旋耕軸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右從動鏈輪,左從動鏈輪通過左傳動鏈與左驅動鏈輪相連接,右從動鏈輪通過右傳動鏈與右驅動鏈輪相連接。
【文檔編號】A01C13/00GK203775623SQ201420056951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9日
【發明者】高遠 申請人: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