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及帶雙旋刀的旋刀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及帶雙旋刀的旋刀機構,包括動力機構、前輪結構、轉向機構、后輪機構、旋刀機構,所述動力機構包括動力輸出設備、變速箱,所述動力輸出設備連接所述變速箱,所述變速箱連接所述旋刀機構,所述動力輸出設備下方設置所述前輪機構,所述旋刀機構還與所述后輪機構連接,所述后輪機構上方設置所述轉向機構,所述旋刀機構包括第一旋刀、第二旋刀,所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連接,其具有夾角,所述夾角為90°-120°。本實用新型,設置雙旋刀機構,該結構可同時雙側進行埋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一定角度夾角的設計結構,使得埋藤效果較好,減少了重復埋藤次數,較少了能源損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專利說明】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及帶雙旋刀的旋刀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及帶雙旋刀的旋刀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水果葡萄以其味道甜美和有益于身體健康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隨著經濟和生活的發展,葡萄葡萄的種植面積大大增加,在葡萄的生長周期中,為防凍害,以土覆蓋葡萄藤常常被用來作為越冬的手段。埋藤、挖藤,工作量很大,如果不能在宜農期內完成埋藤和挖藤,會造成凍害或挖藤不及時從而減產,同時也影響整個田間管理質量。
[0003]目前,人們研發出了為葡萄覆蓋的機械設備,利用葡萄覆蓋機給葡萄埋藤,相比較傳統的手工埋藤方式,利用機械設備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目前的機械設備還存在著一些缺陷,如只能進行單側埋土,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埋土效果較差,同一行葡萄藤需要進行多次覆蓋才能滿足要求,耗費能源較多等。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及帶雙旋刀的旋刀機構,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不高,耗費能源較多的缺陷。
[0005]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包括動力機構、前輪結構、轉向機構、后輪機構、旋刀機構,所述動力機構包括動力輸出設備、變速箱,所述動力輸出設備連接所述變速箱,所述變速箱連接所述旋刀機構,所述動力輸出設備下方設置所述前輪機構,所述旋刀機構還與所述后輪機構連接,所述后輪機構上方設置所述轉向機構,所述旋刀機構包括第一旋刀、第二旋刀,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連接,其具有夾角,所述夾角為90° -120° ;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上均設置有兩條以螺旋線形狀排列的外旋刀片,其包括直部和彎曲部,通過直部固定于旋刀軸上,所述外旋刀片指所述彎曲部向外側彎曲,在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的最內側均設置有兩個內旋刀片,所述內旋刀片是指刀片彎曲部向內側彎曲。
[0006]其中,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對稱設置。
[0007]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雙旋刀的旋刀機構,應用于葡萄覆蓋機上,所述旋刀機構包括第一旋刀、第二旋刀,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連接,其具有夾角,所述夾角為90° -120° ;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上均設置有兩條以螺旋線形狀排列的外旋刀片,其包括直部和彎曲部,通過直部固定于旋刀軸上,所述外旋刀片指所述彎曲部向外側彎曲,在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的最內側均設置有兩個內旋刀片,所述內旋刀片是指刀片彎曲部向內側彎曲。
[0008]其中,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對稱設置。
[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設置了雙旋刀機構,利用該具體結構,可同時雙側進行埋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一定角度夾角的設計結構,使得埋藤效果較好,減少了重復埋藤次數,較少了能源損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旋刀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動力機構,11-變速箱,2-前輪機構,3-轉向機構,4-后輪機構,41-旋刀平衡調節架,5-旋刀機構,51-第一旋刀,52-第二旋刀,53-外旋刀片,54-內旋刀片,55-旋刀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為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包括動力機構、前輪機構、轉向機構、后輪機構、旋刀機構,與現有技術中的葡萄覆蓋機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旋刀機構采用雙旋刀機構,包括如圖2所示的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連接,兩者具有夾角,其中,最優的夾角設置為90° -120°。
[0015]為了保證埋藤的質量,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可相對稱設置,動力機構包括動力輸出設備和變速箱等,其中動力輸出設備可為柴油機,柴油機通過變速箱等傳動機構與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連接,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以與之連接的傳動結構部分為對稱設置。
[0016]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上均設置有兩條以螺旋線形狀排列的外旋刀片,旋刀上的刀片為標準件,其包括直部和彎曲部,通過直部固定于旋刀軸上,所述外旋刀片指所述彎曲部向外側彎曲,如圖2所示。
[0017]另外,為防止兩側的刀片破壞葡萄藤,可將所述外旋刀片頂端部在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上由內到外設置為錐面,即由內到外刀片的長度依次變短,或者,將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最外側的外旋刀片的長度設置相比較其他外旋刀片短。
[0018]為了防止,使用葡萄覆蓋機的時候留下地埂,在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的最內側均設置有兩個內旋刀片,所述內旋刀片是指刀片彎曲部向內側彎曲,優選地,所述兩個內旋刀片相對稱設置。
[0019]本實用新型中的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為一次性雙側覆蓋,土量大、覆蓋均勻,效率高,比現有技術中的設備提高2-3倍,旋刀的旋轉速度提高20 %,能源消耗降低30%,重新設置的整體結構,使得由現有技術的設備的“倒走”改為“正走”,降低了勞動強度,在本實用新型上還可設置開溝深度與溝寬度任意調節機構,使得本實用新型不僅可適用于葡萄覆蓋,還可用于施肥、松土、除草等,適用范圍廣。
[0020]相應地,本實用新型還保護一種帶雙旋刀的旋刀機構,應用于上述葡萄覆蓋機上,如圖2所示,所述旋刀機構包括第一旋刀、第二旋刀,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連接,其具有夾角,所述夾角為90° -120°。
[0021]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對稱設置,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均設置有兩條螺旋線形狀的外旋刀片。[0022]所述外旋刀片頂端部在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上由內到外均呈錐面,或者,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最外側的外旋刀片的長度相比較其他外旋刀片短。
[0023]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的最內側均設置有兩個內旋刀片,所述兩個內旋刀片相對稱設置。
[0024]本旋刀機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設置了雙旋刀機構,利用該具體結構,可同時雙側進行埋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一定角度夾角的設計結構,使得埋藤效果較好,減少了重復埋藤次數,較少了能源損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應用于葡萄覆蓋機上大大提高了葡萄覆蓋機的應用性與推廣性。
[002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包括動力機構、前輪結構、轉向機構、后輪機構、旋刀機構,所述動力機構包括動力輸出設備、變速箱,所述動力輸出設備連接所述變速箱,所述變速箱連接所述旋刀機構,所述動力輸出設備下方設置所述前輪機構,所述旋刀機構還與所述后輪機構連接,所述后輪機構上方設置所述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刀機構包括第一旋刀、第二旋刀,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連接,其具有夾角,所述夾角為90° -120° ;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上均設置有兩條以螺旋線形狀排列的外旋刀片,其包括直部和彎曲部,通過直部固定于旋刀軸上,所述外旋刀片指所述彎曲部向外側彎曲,在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的最內側均設置有兩個內旋刀片,所述內旋刀片是指刀片彎曲部向內側彎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翼多功能葡萄覆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對稱設置。
3.—種帶雙旋刀的旋刀機構,應用于葡萄覆蓋機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刀機構包括第一旋刀、第二旋刀,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連接,其具有夾角,所述夾角為90° -120° ;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上均設置有兩條以螺旋線形狀排列的外旋刀片,其包括直部和彎曲部,通過直部固定于旋刀軸上,所述外旋刀片指所述彎曲部向外側彎曲,在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的最內側均設置有兩個內旋刀片,所述內旋刀片是指刀片彎曲部向內側彎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雙旋刀的旋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刀和第二旋刀相對稱設置。
【文檔編號】A01G13/02GK203814293SQ201420090200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8日
【發明者】馬旭明, 張永生 申請人:天津市通達順意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