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種植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植物種植箱,包含有一具有多個第一插接部的底板、多個接桿,以及多個側(cè)板,各該接桿具有一桿面、一上端面、一下端面、一設于該下端面的第二插接部,以及多個于該桿面呈開放狀的組裝溝槽,各該組裝溝槽具有一位于該下端面的開放端,以及一相對于該開放端的封閉端,所述接桿的第二插接部是分別接設于該底板的第一插接部,各該側(cè)板具有一板體,以及分別自該板體二側(cè)緣凸出的二組裝凸條,所述側(cè)板的組裝凸條是分別嵌設于所述接桿的組裝溝槽;由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是較現(xiàn)有的構件更少且更容易組裝。
【專利說明】植物種植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與植物種植箱有關,特別是關于一種結(jié)構較簡單且較容易組裝的植物種植箱。
【背景技術】
[0002]請參閱中國臺灣專利編號為M366888的專利案,該專利提供一種植物種植箱,主要包含有一上框架、一下框架、多個連接上框架與下框架的接桿,以及分別插接于相鄰的二該接桿之間的多個側(cè)板,以形成一用以設置培養(yǎng)土及植物的容置空間。然而,如此的植物種植箱構件相當多,因此組裝上稍嫌困難且費時。
[0003]此外,前述專利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是能依據(jù)需求而拼接出不同尺寸,但必須在該上框架上還設置多個接扣才能進行拼接,甚至,當要拼接多個下框架時,更需在下框架亦設置多個接扣,如此一來,該植物種植箱構件更多且更難以組裝。而且,該植物種植箱在不同的拼接態(tài)樣下可能會需要方框形、門形或L形的上框架,因此,若使用者欲變換該植物種植箱的拼接方式而改變其尺寸,可能需再購買不同的上框架,如此在使用上較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有鑒于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植物種植箱,其構件較少且較易組裝。
[0005]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植物種植箱,是較方便拼接成不同尺寸。
[0006]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包含有一具有多個第一插接部的底板、多個接桿,以及多個側(cè)板。各該接桿具有一桿面、一上端面、一下端面、一設于該下端面的第二插接部,以及多個于該桿面呈開放狀的組裝溝槽,各該組裝溝槽具有一位于該下端面的開放端,以及一相對于該開放端的封閉端,所述接桿的第二插接部是分別接設于該底板的第一插接部。各該側(cè)板具有一板體,以及分別自該板體二側(cè)緣凸出的二組裝凸條,所述側(cè)板的組裝凸條是分別嵌設于所述接桿的組裝溝槽。
[0007]其中該底板的第一插接部分別為一插孔,各該接桿的第二插接部為一自該下端面凸伸而出的插柱。
[0008]其中該底板還具有多個插槽,各該插槽位于二該第一插接部之間,所述側(cè)板的板體分別插設于一該插槽。
[0009]其中該底板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一側(cè)面及一第二側(cè)面,該第一側(cè)面設有一凸塊,該第二側(cè)面設有一與該第一側(cè)面的凸塊位置相對應且形狀互補的嵌槽。
[0010]其中該底板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一側(cè)面及一第二側(cè)面,以及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三側(cè)面及一第四側(cè)面,該第一側(cè)面及該第三側(cè)面分別設有二凸塊,該第二側(cè)面及該第四側(cè)面分別設有二嵌槽,所述凸塊及嵌槽設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外圍,且所述凸塊分別與所述嵌槽位置相對應且形狀互補。
[0011]其中該底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該底板的嵌槽具有一位于該上表面的開放端,以及一相對于該開放端的封閉端。
[0012]其中各該接桿還具有一自該桿面凸出的拼接凸條,以及一于該桿面呈開放狀的拼接溝槽,二該接桿分別以其拼接凸條及拼接溝槽而相嵌。
[0013]其中各該接桿中,該拼接凸條具有一自該下端面朝該上端面的方向延伸的下區(qū)段,以及一自該下區(qū)段頂端延伸至該上端面的上區(qū)段,且該上區(qū)段的截面積大于該下區(qū)段的截面積,該拼接溝槽與該拼接凸條形狀互補。
[0014]其中各該接桿還具有一設于該上端面的第三插接部,二該接桿分別以其第二插接部及第三插接部而相互插接。
[0015]其中各該側(cè)板的板體的一上緣設有一第一插置部,各該側(cè)板的板體的一下緣設有一第二插置部,二該側(cè)板分別以其第一插置部及第二插置部而相互插接。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是較現(xiàn)有的構件更少且更容易組裝。
[0017]有關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的詳細構造、特點、組裝或使用方式,將于后續(xù)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實用新型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了解,所述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實用新型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是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nèi)容,以下結(jié)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后,其中: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的立體組合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的立體分解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的一底板的局部立體圖;
[0022]圖4及圖5為本實用新型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的一接桿從二不同角度看的立體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的一側(cè)板的立體圖;以及
[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的立體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申請人:首先在此說明,在以下將要介紹的實施例以及附圖中,相同的參考號碼,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其結(jié)構特征。
[0026]請先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10包含有一概呈矩形的底板20、四支撐桿30、四接桿40、四側(cè)板50,以及四遮板60。
[0027]本實施例的植物種植箱10是用以形成一概呈矩形的容置空間12,以供使用者于該容置空間12內(nèi)設置培養(yǎng)土及植物。然而,本實用新型的植物種植箱亦可設計成其他形狀,因此,該底板20的形狀不限為矩形,支撐桿30、接桿40、側(cè)板50及遮板60的數(shù)量亦不限為四個。[0028]請參閱圖2及圖3,該底板20具有一上表面21及一下表面22,該底板20的四角落分別有一自該下表面22凸伸而出的凸柱23,以及一第一插接部24,每兩相鄰的第一插接部24之間還有一插槽2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24分別為一于該上表面21呈開放狀的插孔。所述凸柱23是分別插置于所述支撐桿30,以利用所述支撐柱30將該底板20墊高而懸空于地面上;然而,該植物種植箱10亦可不設有所述支撐柱30,且該底板20亦可不具有所述凸柱23。
[0029]請參閱圖4及圖5,各該接桿40具有一桿面41 (在本實施例中包含有四側(cè)面411、412、413、414)、一上端面42、一下端面43、一設于該下端面43的第二插接部44,以及于該桿面41呈開放狀的二組裝溝槽45 (在本實施例中設于側(cè)面411、412)。在本實施例中,各該接桿40的第二插接部44為一自該下端面43凸伸而出的插柱。各該組裝溝槽45具有一位于該下端面43的開放端451,以及一相對于該開放端451的封閉端452。
[0030]請參閱圖6,各該側(cè)板50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板體52,以及分別自該板體52 二側(cè)緣522凸出的二組裝凸條54。所述側(cè)板50是先分別以其板體52的下緣523插設于該底板20的插槽25,然后,各該接桿40的該二組裝溝槽45分別與兩相鄰的組裝凸條54相嵌,所述接桿40的第二插接部44再分別接設于所述第一插接部24。
[0031]各該接桿40可(但不限于)還具有一設于該上端面42的第三插接部46,以于所述接桿40上再增設圖中未示的四接桿40 (亦即原先的接桿40以其第三插接部46與增設于其上方的接桿40的第二插接部44相接),并于增設的接桿40之間再增設圖中未示的四側(cè)板50 (亦即增設的側(cè)板50位于原先的側(cè)板50上方),以將該植物種植箱10增高進而增大其容置空間12。在本實施例中,各該接桿40的第三插接部46與該底板20的第一插接部24同樣為一插孔,然而,各該第一插接部24及第三插接部46亦可改為插柱,并將各該第二插接部44改為插孔。
[0032]各該側(cè)板50的板體52的上緣524及下緣523可(但不限于)還分別設有四第一插置部525及四第二插置部526 (數(shù)量不限),以將前述增設的側(cè)板50的第二插置部526與原先的側(cè)板50的第一插置部525相互插接,使得上下相接的側(cè)板50連接得更穩(wěn)固。在本實施例中,各該第一插置部525為一插槽,各該第二插置部526為一插板,但相反亦可。
[0033]在所述接桿40的第三插接部46未使用的狀況下,所述遮板60可分別設于所述接桿40的上端面42,以遮蔽所述第三插接部46。然而,該植物種植箱10亦可不設有所述遮板60。
[0034]該植物種植箱10的構件相當少,通過前述的插置所述側(cè)板50及接桿40的簡單組裝程序,即可同時將所述側(cè)板50及接桿40固定于該底板20而完成該植物種植箱10的組裝,所述組裝溝槽45的封閉端451可對所述側(cè)板50產(chǎn)生擋止作用,使得所述側(cè)板50與接桿40不易相互分尚。
[0035]該底板20及該接桿40可(但不限于)還具有下述的特征,以便利用更多底板20、接桿40及側(cè)板50拼接出尺寸更大的植物種植箱,例如圖7所示的本實用新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種植箱70。
[0036]如圖2及圖3所不,該底板20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一側(cè)面26及一第二側(cè)面27,以及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三側(cè)面28及一第四側(cè)面29,該第一側(cè)面26設有二凸塊262,該第二側(cè)面27設有與該二凸塊262位置相對應且形狀互補的二嵌槽272,該第三側(cè)面28設有二凸塊282,該第四側(cè)面29設有與該二凸塊282位置相對應且形狀互補的二嵌槽292,所述凸塊262、282及嵌槽272、292是設于所述第一插接部24外圍。由此,二該底板20 (例如圖7所示的植物種植箱70的底板20A、20B)可分別以其第一側(cè)面26的凸塊262及第二側(cè)面27的嵌槽272相嵌而達到拼接的功能,二該底板20 (例如圖7所示的植物種植箱70的底板20C、20A)可分別以其第三側(cè)面28的凸塊282及第四側(cè)面29的嵌槽292相嵌而達到拼接的功能。
[0037]在本實施例中,該底板20的凸塊262、282及嵌槽272、292是分別類同于前述的組裝凸條54及組裝溝槽45,各該嵌槽272、292具有一位于該上表面21的開放端以及一相對于該開放端的封閉端(例如圖3所示的嵌槽292的開放端292a及封閉端292b),以供各該凸塊262、282由上而下地嵌入各該嵌槽272、292并受其封閉端擋止,如此的設計組裝上相當簡單且結(jié)構穩(wěn)固,但該底板20的凸塊262、282及嵌槽272、292不限制為此設計。該底板20各側(cè)面26、27、28、29的凸塊262、282及嵌槽272、292的數(shù)量及位置并無限制,且同一側(cè)面亦可同時設有凸塊及嵌槽,只要各該凸塊皆有與其位置對應且形狀互補的嵌槽即可。
[0038]如圖4及圖5所示,各該接桿40還具有一自該桿面41凸出的拼接凸條47 (在本實施例中設于側(cè)面414),以及一于該桿面41呈開放狀的拼接溝槽48 (在本實施例中設于側(cè)面413),二該接桿40 (例如圖7所示的植物種植箱70的接桿40A、40B)能分別以其拼接凸條47及拼接溝槽48而相嵌。
[0039]在本實施例的各該接桿40中,該拼接凸條47具有一自該下端面43朝該上端面42的方向延伸的下區(qū)段472,以及一自該下區(qū)段472頂端延伸至該上端面42的上區(qū)段474,且該上區(qū)段474的截面積是大于該下區(qū)段472的截面積;該拼接溝槽48是與該拼接凸條47形狀互補,亦即,該拼接溝槽48亦具有一截面積較小的下區(qū)段482及一截面積較大的上區(qū)段484。由此,各該拼接凸條47是由上而下地嵌入各該拼接溝槽48并受其上、下區(qū)段482、484交接處擋止,如此的設計組裝上相當簡單且結(jié)構穩(wěn)固,但該接桿40的拼接凸條47及拼接溝槽48不限制為此設計。
[0040]通過前述的該底板20的凸塊262、282及嵌槽272、292,以及該接桿40的拼接凸條47及拼接溝槽48,使用者可利用不同數(shù)量的底板20、接桿40及側(cè)板50拼接出不同尺寸的植物種植箱,不需再通過其他零件輔助拼接,亦不需為了不同的拼接態(tài)樣購買不同的零件,因此使用上相當方便。
[0041]最后,必須再次說明,本實用新型于前揭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構成元件,僅為舉例說明,并非用來限制本案的范圍,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變化,亦應為本案的權利要求范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底板,具有多個第一插接部; 多個接桿,各該接桿具有一桿面、一上端面、一下端面、一設于該下端面的第二插接部,以及多個于該桿面呈開放狀的組裝溝槽,各該組裝溝槽具有一位于該下端面的開放端,以及一相對于該開放端的封閉端,所述接桿的第二插接部分別接設于該底板的第一插接部;以及 多個側(cè)板,各該側(cè)板具有一板體,以及分別自該板體二側(cè)緣凸出的二組裝凸條,所述側(cè)板的組裝凸條分別嵌設于所述接桿的組裝溝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底板的第一插接部分別為一插孔,各該接桿的第二插接部為一自該下端面凸伸而出的插柱。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底板還具有多個插槽,各該插槽位于二該第一插接部之間,所述側(cè)板的板體分別插設于一該插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底板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一側(cè)面及一第二側(cè)面,該第一側(cè)面設有一凸塊,該第二側(cè)面設有一與該第一側(cè)面的凸塊位置相對應且形狀互補的嵌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底板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一側(cè)面及一第二側(cè)面,以及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三側(cè)面及一第四側(cè)面,該第一側(cè)面及該第三側(cè)面分別設有二凸塊,該第二側(cè)面及該第四側(cè)面分別設有二嵌槽,所述凸塊及嵌槽設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外圍,且所述凸塊分別與所述嵌槽位置相對應且形狀互補。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底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該底板的嵌槽具有一位于該上表面的開放端,以及一相對于該開放端的封閉端。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接桿還具有一自該桿面凸出的拼接凸條,以及一于該桿面呈開放狀的拼接溝槽,二該接桿分別以其拼接凸條及拼接溝槽而相嵌。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接桿中,該拼接凸條具有一自該下端面朝該上端面的方向延伸的下區(qū)段,以及一自該下區(qū)段頂端延伸至該上端面的上區(qū)段,且該上區(qū)段的截面積大于該下區(qū)段的截面積,該拼接溝槽與該拼接凸條形狀互補。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接桿還具有一設于該上端面的第三插接部,二該接桿分別以其第二插接部及第三插接部而相互插接。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種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側(cè)板的板體的一上緣設有一第一插置部,各該側(cè)板的板體的一下緣設有一第二插置部,二該側(cè)板分別以其第一插置部及第二插置部而相互插接。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788789SQ201420111024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12日
【發(fā)明者】陳東源 申請人:陳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