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包括密封的殼體(1),所述的殼體(1)內設有支座(2),支座(2)上設有通過電源線(3)與內置電源(4)相連的電動機(5),電動機(5)的動力輸出端通過傳動軸(6)與葉輪(7)相連,葉輪(7)外側的殼體(1)側壁上設有排氣口(8),電動機(5)另一側的殼體(1)內腔構成氣室(9),氣室(9)外側的殼體(1)側壁上設有與氣室(9)相連通的負壓吸取機構(10)。本實用新型使用負壓裝置對昆蟲電極的連接過程進行改進,使整個過程避免多次觸碰到昆蟲的身體,減少了人為因素對昆蟲的影響,極大的縮短粘附昆蟲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實驗數據的可靠性。
【專利說明】—種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固定蟲源的輔助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昆蟲EPG吸取定位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快捷、方便、低傷害的用于在進行EPG實驗過程中對蟲子與金線連接時蟲子的吸取定位而采用的更簡易有效的裝置;此外該裝置可以通過更換部件轉變為吸蟲器,以減小人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具體地說是一種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EPG(s):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s)刺探電位圖譜技術。定義:一種用來記錄刺吸式口器昆蟲口針在寄主組織中的刺探引起的電信號變化特征的技術。原理:將昆蟲與植物分別連入生物電流放大器的昆蟲電極和植物電極,昆蟲電極是一段長約2?3cm,直徑約10?20um的金(銀或鉬)絲,末端用水溶性導電銀膠粘在昆蟲的前胸背板上,植物電極插在植物生長的土壤中,當昆蟲口針刺入植物組織時,回路接通,回路電流經放大器放大后輸出一系列電流波譜。由電阻變化引起的電勢波動稱為電阻(R)成分,由生物電生理變化引起的電勢波動稱為電動勢(emf)成分。調節放大器的輸入電壓可區分這兩種成分:極性及幅度隨輸入電壓而變化的是R成分,否則是emf成分。基于交流電路設計的系統稱為AC-EPG,其R成分和emf成分的變換都可引起輸出電壓的變化。基于直流電路設計的稱為DC-EPG,DC-EPG的R成分固定,輸出電壓的變化僅為emf成分,目前應用較多。該技術使昆蟲口針在寄主組織中的準確定位成為可能。
[0003]現階段對EPG技術的應用主要以下方面:探討寄主植物抗性機制;刺吸式昆蟲與寄主植物特異性關系研究;傳毒(菌)機制的研究;刺吸式口器昆蟲的取食機理、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研究;在農藥生物測定與植物生理學方面的研究。
[0004]以往進行EPG實驗中,在連接昆蟲電極的時候,一般采用凍傷法、乙醚法和CO2致暈法使昆蟲保持靜止狀態,再用毛筆挑起進行連接。但在實驗中發現,采用這些操作的時候會對昆蟲本身造成肢體或是神經方面的傷害,這必將影響昆蟲的取食行為,進而影響實驗的準確性。為了克服這些方法存在的弊端,因此就需要研究者根據實驗的具體情況設計一種對昆蟲危害最小的固定方法,以確保實驗數據的可靠性。
[0005]另外,這種小型昆蟲固定裝置可以通過更換部分部件來將其改裝為吸蟲器。在實驗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需要大量昆蟲來做實驗材料的時候,而以往都是通過人工吸蟲裝置來用嘴吸,極不方便且工作效率低。現在通過改裝后的吸蟲器,可以快速大量的吸取所需要的昆蟲,極大的解放人力,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EPG實驗中昆蟲固定所存在的弊端,也為了在實驗過程中采用更便捷、更高效、對昆蟲危害最小的固定方式,提供一種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該吸取定位裝置使用負壓方式對昆蟲電極的連接過程進行改進,并設計一個托架,可以將已經吸附的昆蟲固定在托架上,使整個過程避免多次觸碰到昆蟲的身體,減少了人為因素對昆蟲的影響,不僅可以極大的縮短粘附昆蟲的時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實驗數據的可靠性,為之后的數據處理、分析以及相應的結果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技術支持。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0008]一種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包括密封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內設有支座,支座上設有通過電源線與內置電源相連的電動機,電動機的動力輸出端通過傳動軸與葉輪相連,葉輪外側的殼體側壁上設有排氣口,電動機另一側的殼體內腔構成氣室,氣室外側的殼體側壁上設有與氣室相連通的負壓吸取機構。
[0009]所述的負壓吸取機構包括負壓調節器,負壓調節器的一端固定在殼體的側壁上與氣室相連通,負壓調節器的另一端與昆蟲吸附頭或昆蟲吸取頭相連通。
[0010]所述的昆蟲吸附頭包括導氣管和移液器槍頭,移液器槍頭的末端與導氣管相連通,導氣管的另一端與負壓調節器的一端相連通。
[0011]所述的吸取定位裝置還包括與昆蟲吸附頭配合使用的托架,托架包括鐵質底座、鐵棒和夾子,鐵棒的底端固定在鐵質底座上,鐵棒上設有放置移液器槍頭的夾子。
[0012]所述的昆蟲吸取頭包括移液器槍頭,移液器槍頭的末端與第一導氣支管相連通,第一導氣支管的末端與Y形管的支管一端相連,Y形管的主管穿過皮塞與大試管的內腔相連通,形管的另一支管與第二導氣支管的一端相連通且兩者連接處設有過濾網,第二導氣支管的另一端與負壓調節器的一端相連通。
[0013]所述的負壓調節器包括帶有通氣孔的硬性直管和套置在硬性直管外的軟管,硬性直管的一端設置在殼體的側壁上與氣室相連通,硬性直管的另一端與昆蟲吸附頭或昆蟲吸取頭相連通。
[0014]所述的葉輪的上下方皆設有固定在殼體內壁上的隔板,隔板亦分別位于排氣口的上側和下側。
[0015]所述的內置電源采用蓄電池,內置電源與電動機之間相連的電源線上設有開關;且內置電源通過帶插頭的電源線與外界電源相連。
[0016]所述氣室上部的殼體上設有連通氣室的安全閥。
[0017]所述殼體的底部設有減震底座。
[0018]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有如下優點:
[0019]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易、運行穩定、搬運方便且適用范圍廣;導氣管、軟管和導氣支管采用膠皮管,在保證導氣的前提下還可以做一定的彎曲動作,更便于實際應用,同時導氣管可以設置加長型,更有利于特殊條件的操作;裝置更換吸頭操作簡單,一舉多用,極大地提高了其應用范疇;負壓調節器中的軟管可以隨著滑動改變通氣孔的露出數量以調整負壓吸取機構不同的吸附力度,可應用于多種小型昆蟲的吸附和吸取;使用減震處理,增強了裝置在使用中的穩定性;各處接口均采用密封處理,有效防止了漏氣,達到較為精確的控制;加裝托架,使吸附昆蟲后有一個合適的高度進行固定,解決手動挑起昆蟲容易對其產生肢體傷害的問題;該裝置制作簡易,結實耐用,高效實用,成本低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2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昆蟲吸附頭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與昆蟲吸附頭配合使用的托架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昆蟲吸取頭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負壓調節器結構示意圖。
[0025]其中:1 一殼體;2—支座;3 —電源線;4一內置電源;5 —電動機;6—傳動軸;7—葉輪;8—排氣口 ;9—氣室;10—負壓吸取機構;11一負壓調節器;12—昆蟲吸附頭;13—昆蟲吸取頭;14一導氣管;15—移液器槍頭;16—托架;17—鐵質底座;18—鐵棒;19一夾子;20—第一導氣支管;21—Y形管;22—皮塞;23—大試管;24—第二導氣支管;25—過濾網;26—通氣孔;27—硬性直管;28—軟管;29—隔板;30—開關;31—插頭;32—安全閥;33—減震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7]如圖1-5所示:一種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包括密封的殼體I且殼體I的底部設有減震底座33以使得機器工作過程中減少震動并增加穩定性,保證機器正常工作。在殼體I內設有支座2,支座2上設有通過電源線3與內置電源4相連的電動機5,內置電源4亦安裝在支座2上且該內置電源4米用蓄電池,內置電源4與電動機5之間相連的電源線3上設有開關30,且內置電源4通過帶插頭31的電源線3與外界電源相連,內置電源4和電動機5位于殼體I的中后部;電動機5的動力輸出端通過傳動軸6與葉輪7相連,葉輪為優質的風扇葉,葉輪7外側的殼體I側壁上設有排氣口 8,在葉輪7的上下方皆設有固定在殼體I內壁上的隔板29,塑料材質制成的隔板29亦分別位于排氣口 8的上側和下側;電動機5另一側的殼體I內腔構成氣室9,具體地說,葉輪7位于殼體I的后部,則氣室9為電動機5前方殼體I內沒有元件的空余部分,氣室9外側的殼體I側壁上設有與氣室9相連通的負壓吸取機構10。該負壓吸取機構10包括負壓調節器11,負壓調節器11包括硬性直管27和套置在硬性直管27外的軟管28,硬性直管27上帶有按照一定的密度和規則進行打孔處理的通氣孔26,軟管28可沿硬性直管27滑動以達到控壓的效果,硬性直管27的一端設置在殼體I的側壁上與氣室9相連通,硬性直管27的另一端與昆蟲吸附頭12或昆蟲吸取頭13相連通。另外氣室9上部的殼體I上設有連通氣室9的安全閥32,安全閥32為一小段與氣室9連接的導氣管,為防止氣室9的真空狀態損傷電動機5。上述各部件的連接和固定結構均由螺絲加固并采取密封處理,導氣部分均選取膠皮管連接并做密封處理。
[0028]上述的昆蟲吸附頭12包括導氣管14和經過適度剪切處理的IOOOml移液器槍頭15,移液器槍頭15的末端與導氣管14相連通且用移液器槍頭15的前部吸附昆蟲的腹部,導氣管14的另一端與負壓調節器11的一端相連通;吸取定位裝置還包括與昆蟲吸附頭12配合使用的托架16,托架16包括鐵質底座17、鐵棒18和夾子19,鐵棒18的底端固定在鐵質底座17上,將夾子19固定在鐵棒18上大約IOcm高的位置,以方便夾住吸有昆蟲的移液器槍頭15。而昆蟲吸取頭13包括移液器槍頭15,移液器槍頭15的末端與第一導氣支管20相連通,第一導氣支管20的末端與Y形管21的支管一端相連,Y形管21的主管穿過皮塞22與大試管23的內腔相連通;Y形管21的另一支管與第二導氣支管24的一端相連通且兩者連接處設有雙層超密的過濾網25包裹以防止昆蟲被吸到裝置內部,第二導氣支管24的另一端與負壓調節器11的一端相連通。
[0029]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打開內置電源4,當電動機5運行后帶動葉輪7轉動通過排氣口 8向外排氣,氣室9內形成真空狀態,此時裝置內外形成壓力差,負壓調節器11和昆蟲吸附頭12不斷向氣室補充氣體,因此在移液器槍頭15處形成負壓吸力,用移液器槍頭15吸附昆蟲將其固定在托架16上。如果是用于吸取大量昆蟲,則可將昆蟲吸附頭12更換為昆蟲吸取頭13,將第二導氣支管24與硬性直管27的前端相連接,用移液器槍頭15吸取昆蟲,由于雙層超密的過濾網25的作用,最終昆蟲均收集在大試管23中。
[0030]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易、運行穩定、搬運方便且適用范圍廣;導氣管14、軟管28和導氣支管采用膠皮管,在保證導氣的前提下還可以做一定的彎曲動作,更便于實際應用,同時導氣管14可以設置加長型,更有利于特殊條件的操作;裝置更換吸頭操作簡單,一舉多用,極大地提高了其應用范疇;負壓調節器11中的軟管28可以隨著滑動改變通氣孔26的露出數量以調整負壓吸取機構10不同的吸附力度,可應用于多種小型昆蟲的吸附和吸取;使用減震處理,增強了裝置在使用中的穩定性;各處接口均采用密封處理,有效防止了漏氣,達到較為精確的控制;加裝托架16,使吸附昆蟲后有一個合適的高度進行固定,解決手動挑起昆蟲容易對其產生肢體傷害的問題;該裝置制作簡易,結實耐用,高效實用,成本低廉
MTv ο
[0031]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未涉及的技術均可通過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包括密封的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I)內設有支座(2),支座(2)上設有通過電源線(3)與內置電源(4)相連的電動機(5 ),電動機(5 )的動力輸出端通過傳動軸(6 )與葉輪(7 )相連,葉輪(7 )外側的殼體(I)側壁上設有排氣口(8 ),電動機(5 )另一側的殼體(I)內腔構成氣室(9 ),氣室(9 )外側的殼體(I)側壁上設有與氣室(9)相連通的負壓吸取機構(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負壓吸取機構(10)包括負壓調節器(11),負壓調節器(11)的一端固定在殼體(I)的側壁上與氣室(9)相連通,負壓調節器(11)的另一端與昆蟲吸附頭(12)或昆蟲吸取頭(13)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蟲吸附頭(12)包括導氣管(14)和移液器槍頭(15),移液器槍頭(15)的末端與導氣管(14)相連通,導氣管(14)的另一端與負壓調節器(11)的一端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取定位裝置還包括與昆蟲吸附頭(12)配合使用的托架(16),托架(16)包括鐵質底座(17)、鐵棒(18)和夾子(19),鐵棒(18)的底端固定在鐵質底座(17)上,鐵棒(18)上設有放置移液器槍頭(15)的夾子(19)。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蟲吸取頭(13)包括移液器槍頭(15),移液器槍頭(15)的末端與第一導氣支管(20 )相連通,第一導氣支管(20 )的末端與Y形管(21)的支管一端相連,Y形管(21)的主管穿過皮塞(22)與大試管(23)的內腔相連通;Y形管(21)的另一支管與第二導氣支管(24)的一端相連通且兩者連接處設有過濾網(25),第二導氣支管(24)的另一端與負壓調節器(II)的一端相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負壓調節器(11)包括帶有通氣孔(26)的硬性直管(27)和套置在硬性直管(27)外的軟管(28),硬性直管(27)的一端設置在殼體(I)的側壁上與氣室(9)相連通,硬性直管(27)的另一端與昆蟲吸附頭(12)或昆蟲吸取頭(13)相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輪(7)的上下方皆設有固定在殼體(I)內壁上的隔板(29),隔板(29)亦分別位于排氣口(8)的上側和下側。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置電源(4)采用蓄電池,內置電源(4)與電動機(5)之間相連的電源線(3)上設有開關(30);且內置電源(4)通過帶插頭(31)的電源線(3)與外界電源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室(9 )上部的殼體(I)上設有連通氣室(9 )的安全閥(32 )。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對飛虱等小型昆蟲EPG實驗的吸取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I)的底部設有減震底座(33 )。
【文檔編號】A01M1/06GK203762110SQ201420133901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4日
【發明者】陳法軍, 江守林, 萬貴鈞, 周可新, 肖能文, 王瑞林, 王文晶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