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包括空間設施、澆灌系統和控制裝置,所述的澆灌系統包括配水管和噴淋裝置,所述的配水管均布棚體內部并與噴淋裝置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多功能控制器和供熱系統,所述的噴淋裝置包括設置于架空配水管上的噴淋頭和滴灌管,所述的多功能控制器集音頻發生器、溫度控制器和濕度控制器于一體,所述的供熱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系統和/或電熱系統,且與多功能控制器電性連接并管路配合,所述的溫度控制器和濕度控制器分別電性連接溫濕度傳感器。本實用新型采用集中式環境控制系統,可在花卉苗木生長全過程有效調控光照、溫濕度、通風及灌溉條件。有利于工廠化、集約化、規范化的植物培育。
【專利說明】一種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環境控制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實施簡便,集中管理,能夠有效控制溫濕度,營造植物生長環境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
【背景技術】
[0002]溫室大棚作為植物人工生長環境控制設施,已經在農業生產與科研中廣泛采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作用主要是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提供人工植物環境,調節植物生長周期,并增加植物產量。植物的培養,除了需要適宜的溫度之外,還需要適宜的光照、濕度、通風等條件,另外,科學的營養補給和柔和的音頻刺激也是提高培養效率的重要環境保障。傳統溫室大棚主要考慮的是溫度的控制,并未充分考慮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故多用于低溫季節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即便考慮到其他相關因素,也缺少綜合的控制系統來進行科學管理,不適合工廠化、規范化、集約化的植物,尤其是各種環境引種、繁育的各種珍稀花卉,由于原產于環境迥異的各種氣候條件,規?;姆庇?、栽培。事實上,如果能夠綜合考慮多種環境因素,在現有溫室大棚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使得棚內可按需控制各種環境因素,溫室大棚的應用范圍將會進一步擴展,在花卉、盆景栽培中的應用效果也會大幅提升。為此,研發開發一種實施簡便,能夠有效控制溫濕度,營造植物生長環境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施簡便,集中管理,能夠有效控制溫濕度,營造植物生長環境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空間設施、澆灌系統和控制裝置,所述空間設施包括棚體、保溫膜和遮陽罩,所述的棚體整體包敷保溫膜,其側面近地腳設置開口,并設置膜卷軸;所述的棚體之拱頂部及頂側部設置遮陽罩,其兩側下端設置網卷軸;所述的澆灌系統包括配水管和噴淋裝置,所述的配水管均布棚體內部并與噴淋裝置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多功能控制器和供熱系統,所述的噴淋裝置包括設置于架空配水管上的噴淋頭和滴灌管,所述的多功能控制器集音頻發生器、溫度控制器和濕度控制器于一體,所述的供熱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系統和/或電熱系統,且與多功能控制器電性連接并管路配合,所述的溫度控制器和濕度控制器分別電性連接布設于棚體內的溫濕度傳感器;所述的音頻發生器包括中低頻發生器和高頻發生器,設置于棚體的中部,并分別音頻連接分散設置于棚體內的揚聲器。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集中式環境控制系統,使得花卉苗木育苗、造型及整個生長過程中的光照、溫濕度、通風或保溫,以及灌溉等均可通過這套系統來控制,有利于工廠化、集約化、規范化的植物培育。即通過遮陽網開合以及人工照明裝置可以控制植物的光照強度與時長;通過太陽能集熱板和/或電熱鍋爐配合換熱裝置可以有效調控控制棚內的溫度或濕度,以適應四季大環境溫度的變化;通過澆灌系統可以控制棚內的濕度和植物的養分補給;通過換氣扇組件可以控制棚內的通風性能。本實用新型實施簡便,采用集中控制和管理,能夠有效控制溫濕度,營造植物生長環境,適用于工廠化的栽培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部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棚體,2-遮陽罩,3-保溫膜,4-膜卷軸,5-網卷軸,6_卷軸裝置,7_搖柄,8-配水管,9-噴淋頭,10-滴灌管,11-太陽能集熱板,12-多功能控制器,13-電熱鍋爐,14-控制開關,15-音頻發生器,16-溫度控制器,17濕度控制器,18-進水管,19-控制閥,20-換氣扇,21-照明裝置,22-熱水管,23-植物。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空間設施、澆灌系統和控制裝置,所述空間設施包括棚體1、保溫膜3和遮陽罩2,所述的棚體I整體包敷保溫膜3,其側面近地腳設置開口,并設置膜卷軸4 ;所述的棚體I之拱頂部及頂側部設置遮陽罩2,其兩側下端設置網卷軸5 ;所述的澆灌系統包括配水管8和噴淋裝置,所述的配水管8均布棚體I內部并與噴淋裝置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多功能控制器12和供熱系統,所述的噴淋裝置包括設置于架空配水管上的噴淋頭9和滴灌管10,所述的多功能控制器12集音頻發生器15、溫度控制器16和濕度控制器17于一體,所述的供熱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系統和/或電熱系統,且與多功能控制器12電性連接并管路配合,所述的溫度控制器16和濕度控制器17分別電性連接布設于棚體I內的溫濕度傳感器;所述的音頻發生器包括中低頻發生器和高頻發生器,設置于棚體I的中部,并分別音頻連接分散設置于棚體I內的揚聲器。
[0011]所述的太陽能集熱板11設置于棚體I拱頂面向陽一側,其進水管18連接配水管8,熱水管22連接布設于棚體I內的換熱裝置或電熱鍋爐13之進水管。
[0012]所述的遮陽罩2兩側的網卷軸5至少一端設置卷軸裝置6,與網卷軸5之芯軸驅動配合。
[0013]所述的遮陽罩2為全收卷結構,所述的卷軸裝置6為電驅動結構或手搖式驅動結構中的一種;設置于棚體I之框架外的卷軸軌道上,卷軸裝置6與軌道滾動式配合。
[0014]所述的棚體I頂部或側上部設置換氣扇20,與控制器之多功能控制器12電性連接。
[0015]所述的棚體I內設置照明裝置21和/或紫外殺菌裝置,分別或集中與控制器之多功能控制器12電性連接。
[0016]所述的噴淋頭9向下設置于配水管8上,且為水力控制轉向結構。
[0017]所述的配水管8進水口端設置控制閥19,與配水管8連接的噴淋頭9為電控開關結構,與控制器之多功能控制器12電性連接。
[0018]所述的滴灌管10連接架設于空中的配水管8,且均布垂吊并靠近或綁縛于植物的枝干上。
[0019]所述的電熱鍋爐13之進水管連接太陽能集熱器之熱水管22,所述的電熱鍋爐13之熱水或蒸汽管口連接分布設置于棚體I內的換熱裝置之進水管。
[0020]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
[0021]本實用新型采用集中式環境控制系統,使得花卉苗木的育苗、造型及整個生長過程中的光照、溫度、濕度、通風、滴灌等均可以通過這套系統來控制,營造出適合植物生長的環境,有利于集約化、規范化的植物培育。
[0022]當需要增加植物的光照時,若是白天則可將遮陽網卷起,若是晚上可開啟人工照明裝置,當需要減少植物的光照時,關閉兩者即可;當需要增加棚內溫度時,則可使太陽能集熱板或電熱鍋爐進行工作,從而提升溫度;當需要降低棚內溫度時,開啟換氣扇,降低溫度;卷起保溫膜和/或配合打開噴霧裝置,可調節棚內濕度;當需要補充養分時,打開配水管控制閥,使澆灌系統工作,并可連接營養液補充裝置,利用噴淋系統對植物補充養分,也可以利用噴淋系統噴灑殺滅蟲或菌的藥劑;滴灌管直接補充土壤及根部養分;當需要增加棚內空氣的流動性時,則可以開啟換氣扇組件或卷合保溫膜。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包括空間設施、澆灌系統和控制裝置,所述空間設施包括棚體(I)、保溫膜(3 )和遮陽罩(2 ),所述的棚體(I)整體包敷保溫膜(3),其側面近地腳設置開口,并設置膜卷軸(4);所述的棚體(I)之拱頂部及頂側部設置遮陽罩(2),其兩側下端設置網卷軸(5);所述的澆灌系統包括配水管(8)和噴淋裝置,所述的配水管(8)均布棚體(I)內部并與噴淋裝置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多功能控制器(12)和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淋裝置包括設置于架空配水管上的噴淋頭(9)和滴灌管(10),所述的多功能控制器(12)集音頻發生器(15)、溫度控制器(16)和濕度控制器(17)于一體,所述的供熱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系統和/或電熱系統,且與多功能控制器(12)電性連接并管路配合,所述的溫度控制器(16)和濕度控制器(17)分別電性連接布設于棚體(I)內的溫濕度傳感器;所述的音頻發生器包括中低頻發生器和高頻發生器,設置于棚體(I)的中部,并分別音頻連接分散設置于棚體(I)內的揚聲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其特征是:所述的太陽能集熱板(11)設置于棚體(I)拱頂面向陽一側,其進水管(18)連接配水管(8),熱水管(22)連接布設于棚體(I)內的換熱裝置或電熱鍋爐(13)之進水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其特征是:所述的遮陽罩(2)兩側的網卷軸(5)至少一端設置卷軸裝置(6),與網卷軸(5)之芯軸驅動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其特征是:所述的遮陽罩(2)為全收卷結構,所述的卷軸裝置(6)為電驅動結構或手搖式驅動結構中的一種;設置于棚體(I)之框架外的卷軸軌道上,卷軸裝置(6)與軌道滾動式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其特征是:所述的棚體(I)頂部或側上部設置換氣扇(20),與控制器之多功能控制器(12)電性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其特征是:所述的棚體(I)內設置照明裝置(21)和/或紫外殺菌裝置,分別或集中與控制器之多功能控制器(12)電性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其特征是:所述的噴淋頭(9)向下設置于配水管(8)上,且為水力控制轉向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其特征是:所述的配水管(8)進水口端設置控制閥(19),與配水管(8)連接的噴淋頭(9)為電控開關結構,與控制器之多功能控制器(12)電性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其特征是:所述的滴灌管(10)連接架設于空中的配水管(8),且均布垂吊并靠近或綁縛于植物的枝干上。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花卉苗木育苗栽培人工環境設施,其特征是:所述的電熱鍋爐(13)之進水管連接太陽能集熱器之熱水管(22),所述的電熱鍋爐(13)之熱水或蒸汽管口連接分布設置于棚體(I)內的換熱裝置之進水管。
【文檔編號】A01G9/22GK203851552SQ201420160219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日
【發明者】湯勇俊 申請人:楚雄市欣綠世界名貴茶花品種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