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移苗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移苗器,屬于農用工具,其在筒體的上端兩側分別與倒置的U形支架的兩端固定連接,U形支架的上端設有立桿,立桿的上端設有手柄;筒體內側設有一內環,筒體外側套有一外環;內環與外環由兩個以圓心對稱的結合部連接為一體結構;筒體的壁部沿軸向開有兩條側槽,兩側槽用于容納結合部及供結合部上下滑動;內環的上側固定有兩根頂桿,兩頂桿的上端與踏板固定連接。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具有土塊壓緊、壓實功能,有利于苗株根系的快速生長、恢復,可顯著提高移苗成活率,具有顯著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新型移苗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移苗器。
【背景技術】
[0002]作物苗期,因多種原因會造成缺株斷壟現象,為保證作物產量需要進行補苗移植,目前大都通過移苗器來完成移苗、補苗。移苗時需通過筒體在待補苗的地上挖出一個苗窩,然后通過筒體挖取一株苗木移植至預先挖好的苗窩中,完成移苗,在移苗過程中苗木的根系得到部分破環,且苗株的四周存在移苗形成的縫隙,必須將移來的土塊壓實、壓緊,與原處的土壤結合在一起,才能保證根系快速生長、恢復,提高成活率。目前的移苗器只有移栽功能,沒有壓緊土塊的功能,移苗成活率低,在農業生產使用中存在顯著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增加了壓緊功能,有利于苗木根系快速生長、恢復,提高移苗成活率的新型移苗器。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種新型移苗器,包括一個筒體,筒體的上端兩側分別與倒置的U形支架的兩端固定連接,U形支架的上端設有立桿,立桿的上端設有手柄;所述筒體內側設有一可上下移動的內環,筒體外側套有一可上下移動的外環;所述的內環與外環同心設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兩者由兩個以圓心對稱的結合部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筒體的壁部沿軸向開有兩條側槽,兩側槽用于容納結合部及供結合部上下滑動;所述的內環的上側固定有兩根對稱的頂桿,兩頂桿的上端與踏板固定連接;所述的踏板上開有套置在U形支架上的導向孔。
[000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內環可將苗株從筒體內推出,移苗完成后踩下踏板,使內環及外環位于筒體的最下端,然后放置在苗株移植形成的圓形縫隙上,利用人體重力將苗株自帶的土壤與原地土壤壓緊、壓實,避免形成縫隙,促使苗木根系快速生長、恢復,起到提高苗木成活率的目的。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具有土塊壓緊、壓實功能,有利于苗株根系的快速生長、恢復,可顯著提高移苗成活率,具有顯著的實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外環與外環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側槽,2、U形支架,3、踏板,4、立桿,5、手柄,6、頂桿,7、外環,8、筒體,9、內環,10、結合部,11、導向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參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個筒體8,筒體8的上端兩側分別與倒置的U形支架2的兩端固定連接,U形支架2的上端設有立桿4,立桿4的上端設有手柄5 ;所述筒體8內側設有一可上下移動的內環9,筒體8外側套有一可上下移動的外環7 ;所述的內環9與外環7同心設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兩者由兩個以圓心對稱的結合部10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筒體8的壁部沿軸向開有兩條側槽1,兩側槽I用于容納結合部10及供結合部10上下滑動;所述的內環9的上側固定有兩根對稱的頂桿6,兩頂桿6的上端與踏板3固定連接;所述的踏板3上開有套置在U形支架2上的導向孔11。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移苗器,包括一個筒體,筒體的上端兩側分別與倒置的U形支架的兩端固定連接,U形支架的上端設有立桿,立桿的上端設有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內側設有一可上下移動的內環,筒體外側套有一可上下移動的外環;所述的內環與外環同心設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兩者由兩個以圓心對稱的結合部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筒體的壁部沿軸向開有兩條側槽,兩側槽用于容納結合部及供結合部上下滑動;所述的內環的上側固定有兩根對稱的頂桿,兩頂桿的上端與踏板固定連接;所述的踏板上開有套置在U形支架上的導向孔。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3851464SQ201420173428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日
【發明者】王茂文, 林本山 申請人:王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