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精粉研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魔芋精粉研磨機,主要由進料斗、轉子、上殼體和下殼體組成,其特征在于:上殼體和下殼體形成腔體結構,轉子設置在腔體結構內,轉子二端通過軸承活動固定在上殼體和下殼體的殼體壁上,轉子一端外接皮帶輪,上殼體一端形成進料口結構,另一端形成出料口結構,進料斗和進料口結構接通,出料口結構外接分離機,其中,進料斗形成有流量調節閥門;轉子包括軸、隔板、打擊刮板和支撐架,隔板固定在軸上,順序形成第一倉、第二倉、第三倉和第四倉,支撐架固定在隔板上,打擊刮板固定在支撐架上,打擊刮板和腔體結構壁形成間隙,間隙為2-5毫米,腔體結構壁表成形成若干齒形牙槽,齒形牙槽和軸平行,達到設計目的。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研磨機,尤其涉及一種魔芋精粉研磨機。 魔芋精粉研磨機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魔芋粉的廣泛應用,魔芋精粉需求量日益劇增,但目前市場上的魔芋精粉研 磨機存在以下問題:由于其固有結構及性能加工出來的精粉質量差,出粉率低,人工成本 高,生產效率低,急一種出粉質量高,綜合成本低的魔芋精粉研磨機來滿足現代化生產的需 求。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出粉質量高,綜合成本低的魔 芋精粉研磨機。
[0004]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 魔芋精粉研磨機,主要由進料斗、轉子、上殼體和下殼體組成,其特征在于:上殼體 和下殼體形成腔體結構,轉子設置在腔體結構內,轉子二端通過軸承活動固定在上殼體和 下殼體的殼體壁上,轉子一端外接皮帶輪,上殼體一端形成進料口結構,另一端形成出料口 結構,進料斗和進料口結構接通,出料口結構外接分離機,其中,進料斗形成有流量調節閥 門;轉子包括軸、隔板、打擊刮板和支撐架,隔板固定在軸上,順序形成第一倉、第二倉、第三 倉和第四倉,支撐架固定在隔板上,打擊刮板固定在支撐架上,打擊刮板和腔體結構壁形成 間隙,間隙為2-5毫米,腔體結構壁表成形成若干齒形牙槽,齒形牙槽和軸平行,達到設計 目的。
[0006] 在工作運行時,電機通過皮帶帶動皮帶輪,皮帶輪帶動軸子轉動,魔芋塊從進料斗 的流量調節閥門進入腔體結構內,機內氣體和物料產生渦流運動,打擊刮板邊緣連續產生 的高速渦流使魔芋不斷的進行碰撞和摩擦,形成魔芋粉,且使魔芋粉表面的雜質剝離,由于 風機的風力將魔芋粉均勻地從第一倉帶入第二倉,再由第二倉進入第三倉,再由第三倉進 入第四倉,然后通過出料口進入分離機進行分離,把精粉留下,其他雜物進入外接的旋風除 塵器和布袋除法器進行處理,達到設計目的。
[0007]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 經由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形成四級打擊刮板,從而形成四級精加工工序,精度更 高,出粉質量高,綜合成本低,生產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0010] 圖中:1進料斗、11流量調節閥門、2轉子、21軸、22隔板、23打擊刮板、24支撐架、 25第一倉、26第二倉、27第三倉、28第四倉、29間隙、3上殼體、31進料口結構、32出料口結 構、4下殼體、5皮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魔芋精粉研磨機,主要由進料斗1、轉子2、上殼體3和下 殼體4組成,其特征在于:上殼體3和下殼體4形成腔體結構,轉子2設置在腔體結構內,轉 子2二端通過軸承活動固定在上殼體3和下殼體4的殼體壁上,轉子2 -端外接皮帶輪5, 上殼體3-端形成進料口結構31,另一端形成出料口結構32,進料斗1和進料口結構31接 通,出料口結構32外接分離機,其中,進料斗1形成有流量調節閥門11,轉子2包括軸21、 隔板22、打擊刮板23和支撐架24,隔板22固定在軸21上,順序形成第一倉25、第二倉26、 第三倉27和第四倉28,支撐架24固定在隔板22上,打擊刮板23固定在支撐架24上,打擊 刮板23和腔體結構壁形成間隙29,間隙29為2-5毫米,腔體結構壁表成形成若干齒形牙 槽,齒形牙槽和軸(21)平行,達到設計目的。
[0012]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出粉質量高,綜合成本低,生產效率高,廣泛應用于魔芋精 粉研磨機領域。
【權利要求】
1.魔芋精粉研磨機,由進料斗(1)、轉子(2)、上殼體(3)和下殼體(4)組成,其特征在 于:上殼體(3 )和下殼體(4 )形成腔體結構,轉子(2 )設置在腔體結構內,轉子(2 )二端通過 軸承活動固定在上殼體(3 )和下殼體(4)的殼體壁上,轉子(2 ) -端外接皮帶輪(5 ),上殼體 (3)-端形成進料口結構(31),另一端形成出料口結構(32),進料斗(1)和進料口結構(31) 接通,出料口結構(32)外接分離機,其中,進料斗(1)形成有流量調節閥門(11 ),轉子(2)包 括軸(21)、隔板(22)、打擊刮板(23)和支撐架(24),隔板(22)固定在軸(21)上,順序形成 第一倉(25)、第二倉(26)、第三倉(27)和第四倉(28),支撐架(24)固定在隔板(22)上,打 擊刮板(23)固定在支撐架(24)上,打擊刮板(23)和腔體結構壁形成間隙(29),間隙(29) 為2-5毫米,腔體結構壁表成形成若干齒形牙槽,齒形牙槽和軸(21)平行。
【文檔編號】B02C13/13GK203862310SQ201420174413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1日
【發明者】孫興偉, 孫毅 申請人:孫興偉, 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