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削繭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削繭機,包括箱體、電機、軸套、扇葉形刀片和繭模通道。箱體的臺面向右傾斜,電機安裝于臺面,軸套套設于電機的輸出軸上,電機的輸出軸的頂端安裝有扇葉形刀片,扇葉形刀片與輸出軸垂直,扇葉形刀片與軸套固定連接,電機上設有安裝座,安裝座連接繭模通道,繭模通道的左側面與扇葉形刀片的右側面平行,繭模通道為“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科學合理,經濟實用,可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決了蠶農在蠶繭削口過程中,容易削傷手指、削傷蠶蛹的問題,避免蠶繭來不及削口,蛹已孵化成蛾的問題。
【專利說明】—種電動削苗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切削裝置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電動削繭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是蠶絲生產大國,養蠶業有5500年的悠久歷史,是農村傳統的優勢產業,在經濟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養蠶業主要還是以手工作業為主,缺乏貼近生產、經濟實用、可推廣應用的機械化器具。在蠶種生產過程中,要在蠶結繭以后將蠶繭削一小口,恰好能將蠶蛹倒出來,然后讓蠶蛹平放在蠶網上讓其化蛾,再交配生產蠶種。
[0003]目前我國養蠶行業中蠶繭削口,仍然以手工削口為主,即蠶農用左手拿著蠶繭,右手用一個很鋒利的刀片削開一個小口。這種“手工削口 ”的作業方式存在如下弊端:一、蠶農每天要削成千上萬個蠶繭,很容易削傷手指,不但易傷害蠶農的身體,工作效率也很低;二、蠶農在削口過程中很難控制削口大小,容易削傷到繭內蠶蛹,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三、手工削繭口的工作效率很低且勞動強度大,由于養蠶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蠶繭削口時需大量人力,經常會出現蠶繭沒來得及削口,蠶蛹已孵化成蛾從蠶繭中爬出來了,造成蠶種生產中較大損失。目前市面上也出現了蠶繭削口的自動化機械設備,但是由于蠶繭有大有小,機器經常削傷蠶蛹,成功率低下,不貼近生產,不夠經濟實用,設備無法產業化推廣和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削繭機。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動削繭機,其包括箱體、電機、軸套、扇葉形刀片和繭模通道。箱體的臺面向右傾斜,電機安裝于臺面,軸套套設于電機的輸出軸上,電機的輸出軸的頂端安裝有扇葉形刀片,扇葉形刀片與輸出軸垂直,扇葉形刀片與軸套固定連接,電機上設有安裝座,安裝座連接繭模通道,繭模通道的左側面與扇葉形刀片的右側面平行,繭模通道為“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由此,箱體的臺面向右傾斜,安裝在臺面上的電機也呈傾斜狀,相應的繭模通道也向右傾斜,繭模通道為一“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與蠶繭端頭形狀相匹配,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需要削口的蠶苗,塞到“錐形”腔體內,蠶繭內部的蠶蛹會向右傾斜,露出削繭口的部分會被扇葉形刀片切削掉,避免削傷到蠶蛹、削傷蠶農手指等問題的發生。
[000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臺面與水平面呈5?30°向右傾斜。由此,設置5?30°的傾斜角度,保證了蠶蛹會落到蠶繭的右端,在切削蠶繭左端露出削繭口的部位時不會削傷蠶蛹。
[000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繭模通道的入口端對稱設置有卡槽,卡槽內設置有調節板,調節板上設置有多個不同孔徑的調節孔。由此,由于受地區、季節、蠶品種等因素的影響,繭的大小略有差異,設置具有不同孔徑的調節孔的調節板,可以大范圍的產業化推廣應用。
[000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繭模通道上設置有安裝支架,安裝支架與安裝座通過螺栓安裝。由此,采用螺栓連接,安裝方便快捷。
[000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繭模通道設置有兩個,兩個繭模通道對稱設置,相應的安裝支架也對稱設置有兩個。由此,設置兩個繭模通道,在實際生產中,可以蠶農可以兩個手同時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00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套的側面設置有A螺紋通孔,軸套上設置有開口,軸套的開口處安裝有緊定螺釘,扇葉形刀片設置有與軸套側面的A螺紋通孔相對應的B螺紋通孔。由此,A螺紋通孔與B螺紋通孔的規格是相同的,通過螺絲將軸套與扇葉形刀片連接,軸套上設置有開口,軸套的開口處安裝有緊定螺釘,軸套套設在電機的輸出軸上,通過擰緊緊定螺釘使軸套固定在電機的輸出軸上。
[00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臺面上開設有落料孔,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活動抽屜,活動抽屜上安裝有拉手。由此,繭切削掉的蠶繭皮通過落料孔落到箱體的內部的活動抽屜內,活動抽屜上收集的蠶繭皮可定期清理。
[001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箱體的右側設置有收集盒。由此,削好的蠶繭可直接放到收集盒中,收集滿了再轉移走。
[0013]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科學合理,經濟實用,可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電機帶動扇葉形刀片對蠶繭進行削口,取代了傳統的手工削口的作業模式,減輕了蠶農的勞動強度,設置兩個繭模通道,蠶農可以雙手作業,更加提高了削繭的速度,降低了蠶繭因為沒有來得及削口,蠶蛹已孵化成蛾問題發生的幾率;箱體的臺面向右傾斜,安裝在臺面上的電機也呈傾斜狀,相應的繭模通道也向右傾斜,繭模通道為“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與蠶繭端頭形狀相匹配,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需要削口的蠶繭,塞到“錐形”腔體內,蠶繭內部的蠶蛹會向右傾斜,露出削繭口的部分會被扇葉形刀片切削掉,避免削傷到蠶蛹、削傷蠶農手指等問題的發生;由于蠶繭大小的不同,繭模通道中設置具有不同孔徑的調節孔的調節板,可以大范圍的產業化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削繭機的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扇葉形刀片的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軸套的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調節板的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電動削繭機,包括箱體1、電機2、軸套3、扇葉形刀片4和繭模通道5。箱體I的臺面101向右傾斜,電機2的底部焊接有底座8,電機2通過底座8用螺栓連接安裝于臺面101上,軸套3套設于電機2的輸出軸201上,電機2的輸出軸201的頂端安裝扇葉形刀片4,扇葉形刀片4與輸出軸201垂直,扇葉形刀片4與軸套3通過螺栓固定連接,電機2上焊接有安裝座202,安裝座202連接繭模通道5,繭模通道5的左側面與扇葉形刀片4的右側面平行,繭模通道5為“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 501。箱體I的臺面101向右傾斜,安裝在臺面101上的電機2也呈傾斜狀,相應的繭模通道5也向右傾斜,繭模通道5為“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與蠶繭端頭形狀相匹配,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 501,需要削口的蠶繭,塞到“錐形”腔體內,蠶繭內部的蠶蛹會向右傾斜,露出削繭口的部分會被扇葉形刀片4切削掉,避免削傷到蠶蛹、削傷蠶農手指等問題的發生。
[0020]如圖1所示,臺面101與水平面呈5?30°向右傾斜。設置5?30°的傾斜角度,保證了蠶蛹會落到蠶繭的右端,在切削蠶繭左端露出削繭口 501的部位時不會削傷蠶蛹。
[0021]如圖1和4所示,繭模通道5的入口端對稱設置有卡槽502,卡槽502內安裝有調節板503,調節板503上設置有多個不同孔徑的調節孔504。由于受地區、季節、蠶品種等因素的影響,繭的大小略有差異,設置具有不同孔徑的調節孔504的調節板503,可以大范圍的產業化推廣應用。在本實施例中,蠶繭一般按季節分為春繭、夏繭、秋繭和晚秋繭,夏繭一般比較小,春繭、秋繭和晚秋繭大小差異不大,調節孔503設置3個。
[0022]如圖1所示,繭模通道5上焊接有安裝支架505,安裝支架505與安裝座202通過螺栓安裝。采用螺栓連接,安裝方便快捷。
[0023]如圖1所示,繭模通道5設置有兩個,兩個繭模通道5對稱設置,相應的安裝座202也對稱設置有兩個。設置兩個繭模通道5,在實際生產中,可以蠶農可以兩個手同時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0024]如圖2和3所示,軸套3的側面設置有A螺紋通孔301,軸套3上開設有開口 302,軸套3的開口 302處安裝有緊定螺釘303,扇葉形刀片4設置有與軸套3側面的A螺紋通孔301相對應的B螺紋通孔401。A螺紋通孔301與B螺紋通孔401的規格是相同的,通過螺絲將軸套3與扇葉形刀片4連接,軸套3上設置有開口 302,軸套3的開口處安裝有緊定螺釘303,軸套3套設在電機2的輸出軸201上,通過擰緊緊定螺釘使軸套3固定在電機2的輸出軸201上。
[0025]如圖1所示,臺面101上開設有落料孔102,箱體I的底部設置有活動抽屜6,活動抽屜6上安裝有拉手601。繭切削掉的蠶繭皮通過落料孔102落到箱體I的內部的活動抽屜6內,活動抽屜6上收集的蠶繭皮可定期清理。
[0026]如圖1所示,箱體I的右側設置有收集盒7,削好的蠶繭可直接放到收集盒7中,收集滿了再轉移走。
[002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接通電源,啟動電機2,電機2的輸出軸201帶動扇葉形刀片4轉動,根據蠶繭的大小選擇調節板503上的調節孔504,將蠶繭一端頭伸進繭模通道5中,由于繭模通道5為“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與蠶繭端頭形狀相匹配,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 501,蠶繭塞到“錐形”腔體內,蠶繭內部的蠶蛹會向右傾斜,露出削繭口 501的部分會被扇葉形刀片4切削掉,被切下的蠶繭皮經落料孔102落到箱體I內的活動抽屜6內,活動抽屜6內收集的蠶繭皮可定期清理,削好口的蠶繭放置到收集盒7中,收集滿了再轉移走。
[0028]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削繭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⑴、電機(2)、軸套(3)、扇葉形刀片(4)和繭模通道(5),所述箱體(1)的臺面(101)向右傾斜,所述電機(2)安裝于臺面(101),所述軸套⑶套設于電機⑵的輸出軸(201)上,所述電機(2)的輸出軸(201)的頂端安裝有扇葉形刀片(4),所述扇葉形刀片(4)與輸出軸(201)垂直,所述扇葉形刀片(4)與軸套(3)固定連接,所述電機(2)上設有安裝座(202),所述安裝座(202)連接繭模通道(5),所述繭模通道(5)的左側面與扇葉形刀片(4)的右側面平行,所述繭模通道(5)為“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5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的一種電動削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面(101)與水平面呈5~30°向右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削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繭模通道(5)的入口端對稱設置有卡槽(502),所述卡槽(502)內設置有調節板(503),所述調節板(503)上設置有多個不同孔徑的調節孔(50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動削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繭模通道(5)上設置有安裝支架(505),所述安裝支架(505)與安裝座(202)通過螺栓安裝。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動削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繭模通道(5)設置有兩個,所述兩個繭模通道(5)對稱設置,相應的安裝支架(505)也對稱設置有兩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削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套(3)的側面設置有A螺紋通孔(301),所述軸套(3)上設置有開口(302),所述軸套(3)的開口(302)處安裝有緊定螺釘(303),所述扇葉形刀片(4)設置有與軸套(3)側面的A螺紋通孔(301)相對應的B螺紋通孔(401)。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削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面(101)上開設有落料孔(102),所述箱體(1)的底部設置有活動抽屜(6),所述活動抽屜(6)上安裝有拉手(60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電動削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右側設置有收集盒(7)。
【文檔編號】A01K67/04GK203814418SQ201420232866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周衛陽, 周建陽 申請人:周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