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定植打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紅薯定植打穴裝置,包括與行進裝置連接的架體,所述架體上設有支架和控制油缸;支架上設有與之活動連接的傳動桿;傳動桿的一端與控制油缸活動連接,另一端設有打穴壓頭;所述控制油缸的活塞桿控制傳動桿的運動,并由傳動桿帶動打穴壓頭作上下運動。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紅薯秧苗的定植栽培,它與機動行進裝置連接,邊行走邊由控制油缸帶動打穴壓頭作上下運動來實現自動打穴。這種機械打穴方式,不僅能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效率,而且打穴的標準化程度高,有利于紅薯的栽培管理和提高成活率。
【專利說明】紅薯定植打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紅薯栽培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在紅薯定植壟上進行打穴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紅薯一般是起壟栽培,秧苗通常定植在具有一定寬度和高度的壟頂上。秧苗的定植包括打穴、澆水、按苗和封垵等工序。打穴就是沿壟頂按一定的株距開挖成排的凹穴,以便加水后定植。由于紅薯通常栽植在土質疏松、透氣性能好的沙壤土中,定植的凹穴一般采用下壓的成穴方式,將凹穴砸實,以減少水分流失,提高成活率。目前,通常是使用镢等工具,由人工進行打穴。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凹穴的大小、距離和深淺不好控制。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在農用車等行進機械上,能替代人工在壟上進行打穴的紅薯定植打穴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與行進裝置連接的架體,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架體上設有支架和控制油缸;支架上設有與之活動連接的傳動桿;傳動桿的一端與控制油缸活動連接,另一端設有打穴壓頭;所述控制油缸的活塞桿控制傳動桿的運動,并由傳動桿帶動打穴壓頭作上下運動。
[0005]優(yōu)選的是所述打穴壓頭上設有與架體連接的導向筒,打穴壓頭包括分體的壓桿和穴頭;導向筒上設有導軌,所述導軌下端呈弧形;穴頭上設有與導軌相接的卡頭;穴頭與導向筒活動連接,穴頭上套設有使其回縮的復位彈簧。
[0006]進一步優(yōu)選的是所述架體上設有與之活連接的底座,所述支架、控制油缸及導向筒與底座連接。
[0007]更進一步優(yōu)選的是所述壓桿下端設有與導向筒滑動相接的活動端頭,活動端頭底面及穴頭的頂面分別設有凹凸對接點;導軌為設在導向筒上的導向槽,卡頭上設有與導向槽相接的滑環(huán)。
[0008]所述架體一側設有打穴自動控制裝置,所述打穴自動控制裝置包括安裝在架體一側的側支架,側支架上設有滾動輪和感應裝置,滾動輪上設有透孔,感應裝置的感應探頭設在滾動輪兩側的側支架上,所述感應探頭與控制油缸的開關電連接。
[0009]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架體與行進裝置連接,在架體上設有支架和控制油缸,支架上設有活動連接的傳動桿,傳動桿的兩端分別設有控制油缸和打穴壓頭。由行進裝置帶動整體沿壟運行時,在行進中由控制油缸帶動傳動桿運動,進而帶動打穴壓頭上下運動,在壟上自動打穴。這種機械打穴的方式,不僅能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效率,而且打穴的標準化程度高,有利于紅薯的栽培管理和提高成活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打穴壓頭部分剖視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打穴壓頭導軌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參照附圖,本實施例包括一與拖拉機等行進裝置連接的架體1,架體I兩端設有與行進裝置連接的連接耳。架體I上設有與之活連接的底座8,在底座8上連接有支架2、控制油缸4及導向筒6,調整底座8在架體I上的橫向位置,可以滿足不同壟寬的要求。支架2上設有與之活動連接的傳動桿3 ;傳動桿3的一端與控制油缸4的活塞桿活動連接,另一端設有打穴壓頭5。打穴壓頭5與傳動桿3活連接,以便于調整打穴深度。控制油缸4活塞桿體的伸縮可帶動傳動桿3以支架2為支點作杠桿運動,進而帶動打穴壓頭5上下的運動,進行打穴。打穴壓頭5上設有與架體I連接的導向筒6,打穴壓頭5與導向筒6相接,打穴壓頭5包括分體的壓桿51和穴頭53,壓桿51下端設有與導向筒6滑動相接的活動端頭52,活動端頭52的底面及穴頭53的頂面分別設有凹凸的對接點521 ;上下對應設置的凹凸對接點521不僅有利于活動端頭52與穴頭53運行中的準確對位,而且還有利于降低相互間的摩擦阻力。導向筒6上設有導軌61,導軌61為設在導向筒6壁上的導向槽,導向槽下端呈弧形;穴頭53上設有卡頭62,卡頭62上設有與導向槽相接的滑環(huán)621,穴頭53與導向筒6活動連接。當壓桿51下壓或抬起時,受導軌61的作用,穴頭53上、下運行的同時會發(fā)生一定的旋轉,有利于減小打穴阻力和抖掉粘附物。穴頭53上套設有復位彈簧63,壓桿51抬起時,穴頭53在復位彈簧63作用下自動回位。穴頭53上還設有有利于打穴的棘爪54。
[0015]在架體I 一側設有打穴自動控制裝置7,該打穴自動控制裝置7包括安裝在架體I一側的側支架,側支架上設有滾動輪71和感應裝置。滾動輪71上設有透孔73,感應裝置的感應探頭72設在滾動輪71兩側的側支架上。滾動輪71沿其徑向設有多個用于透光的透孔73,滾動輪71兩側的感應探頭72可上下調整,以便于通過調整兩次感應的間隔來調整穴距。感應探頭72與控制油缸4的開關電連接,控制油缸4的開關受感應探頭72的控制,可實現自動打穴。
【權利要求】
1.一種紅薯定植打穴裝置,包括與行進裝置連接的架體(I ),其特征是所述架體(I)上設有支架(2 )和控制油缸(4);支架(2 )上設有與之活動連接的傳動桿(3 );傳動桿(3 )的一端與控制油缸(4)活動連接,另一端設有打穴壓頭(5);所述控制油缸(4)的活塞桿控制傳動桿(3)的運動,并由傳動桿(3)帶動打穴壓頭(5)作上下運動。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薯定植打穴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打穴壓頭(5)上設有與架體(I)連接的導向筒(6 ),打穴壓頭(5 )包括分體的壓桿(51)和穴頭(53 );導向筒(6 )上設有導軌(61),所述導軌(61)下端呈弧形;穴頭(53)上設有與導軌(61)相接的卡頭(62);穴頭(53)與導向筒(6)活動連接,穴頭(53)上套設有使其回縮的復位彈簧(63)。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薯定植打穴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架體(I)上設有與之活連接的底座(8),所述支架(2)、控制油缸(4)及導向筒(6)與底座(8)連接。
4.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紅薯定植打穴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壓桿(51)下端設有與導向筒(6)滑動相接的活動端頭(52),活動端頭(52)底面及穴頭(53)的頂面分別設有凹凸對接點(521);導軌(61)為設在導向筒(6)上的導向槽,卡頭(62)上設有與導向槽相接的滑環(huán)(621)。
5.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紅薯定植打穴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架體(I)一側設有打穴自動控制裝置(7),所述打穴自動控制裝置(7)包括安裝在架體(I) 一側的側支架,側支架上設有滾動輪(71)和感應裝置,滾動輪(71)上設有透孔(73),感應裝置的感應探頭(72)設在滾動輪(71)兩側的側支架上,所述感應探頭(72)與控制油缸(4)的開關電連接。
【文檔編號】A01C5/04GK203801238SQ201420236769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10日
【發(fā)明者】韓京銳 申請人:韓京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