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式農田灌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行走式農田灌溉機,它是在機車的平臺下面設有接水灌溉槽,在平臺安裝有一環形軌道,在各直線軌道內于兩檔桿之間放入有分別由連桿前后依次相連的壓輪車、頂輪車、至少三個牽引車和另一頂輪車及壓輪車,在各頂輪車和壓輪車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控制各頂輪和壓輪升降的升降桿,在輸水帶的兩側外壁上設有一對分別滑動插入兩邊牽引輪槽內的翼形滑塊,在輸水帶的底壁上均布有出水孔,在各頂輪車的頂輪上分別向圓周外壁上設有一個圓周與孔距相對應可插入出水孔的頂頭,在機車上安裝有一臺發電機,在機車各行走輪、各牽引車牽引輪、各頂輪車頂輪、壓輪車壓輪上分別安裝有一個電機,具有結構簡單、灌溉效率高,節水又減輕勞動強度的優點。
【專利說明】行走式農田灌溉機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田灌溉,特別是一種能快速連接在田間地頭的輸水栓上,在行走中對農田進行灌溉的行走式農田灌溉機。
[0003]【背景技術】:
[0004]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對大片農田進行灌溉時,都是在田間擺放好輸水帶,輸水帶的一頭就近接在地頭的輸水栓上,灌溉完該地塊后,再移動到另一塊田里進行灌溉。每當灌溉季節,農民在田里托著輸水帶移動,不但費工費力,還會因移動輸水帶而損壞作物,造成減產,而且浪費大量水源,現有的灌溉機都是自帶水箱,一旦水箱內水用完后,還需要停止灌溉,去取水后再回到田間灌溉,非常麻煩。
[0005]
【發明內容】
: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節省水源,又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灌溉效率的行走式農田灌溉機。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行走式農田灌溉機,它包括有一臺農田灌溉機車和一條輸水帶,其特征在于:在機車的平臺下面設有接水灌溉槽,在平臺上面前后平行兩頭弧線連通安裝有一環形軌道,在軌道的兩個直線段兩頭分別安裝有一根檔桿,在各直線軌道內于兩檔桿之間放入有分別由連桿前后依次相連的壓輪車、頂輪車、至少三個牽引車和另一頂輪車及壓輪車,在各壓輪車上分別于中部設有一個支撐輪,各支撐輪上方分別設有一個可升降的壓輪,在各頂輪車上分別于上方設有一個固定輪,固定輪下方分別設有一個可升降的頂輪,在各頂輪車和壓輪車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控制各頂輪和壓輪升降的升降桿,各升降桿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液壓驅動裝置,在輸水帶的兩側外壁上設有一對分別滑動插入兩邊牽引輪槽內的翼形滑塊,在輸水帶的底壁上均布有出水孔,各出水孔一側在帶內分別安裝有一個與出水孔配合塞緊或打開的堵塞,在各頂輪車的頂輪上分別向圓周外壁上設有一個圓周與孔距相對應可插入出水孔的頂頭,在各牽引車輪軸上分別設有一個輸水帶支撐,輸水帶的翼形滑塊安裝在各對牽引輪的槽內,輸水帶的兩端分別經兩側的頂輪和壓輪之間連接在灌溉地塊兩頭對應的一邊的輸水栓上,在機車上安裝有一臺發電機,在機車各行走輪、各牽引車牽引輪、各頂輪車頂輪、壓輪車壓輪上分別安裝有一個與發電機用電線連接的電機,在各頂輪車和壓輪車上分別安裝有一個與液壓驅動裝置用電線連接的蓄電池。
[0008]本實用新型將輸水帶放在一臺能緩慢行走的機車上,輸水帶的兩端連接在地頭的輸水栓上,控制出水孔進行灌溉,具有結構簡單、灌溉效率高,節水又減輕勞動強度的優點。
[000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機車上軌道與牽引車、頂輪車、壓輪車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3是牽引車上輸水帶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4是壓輪車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頂輪車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輸水帶與頂輪之間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機車在田間灌溉中的行走示意圖。
[0011]【具體實施方式】:
[0012]結合附圖詳細描述實施例,它包括有一臺農田灌溉機車I和一條輸水帶7,其改進之處是在機車的平臺5下面設有接水灌溉槽3,在平臺上面前后平行兩頭弧線連通安裝有一環形軌道16,在軌道的兩個直線段兩頭分別安裝有一根檔桿8,在各直線軌道內于兩檔桿之間放入有分別由連桿17前后依次相連的壓輪車9、頂輪車13、至少三個牽引車15和另一頂輪車及壓輪車,在各壓輪車上分別于中部設有一個支撐輪9-1,各支撐輪上方分別設有一個可升降的壓輪9-2,在各頂輪車上分別于上方設有一個固定輪13-2,固定輪下方分別設有一個可升降的頂輪13-1,在各頂輪車和壓輪車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控制各頂輪和壓輪升降的升降桿10和11,各升降桿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液壓驅動裝置22和27,在輸水帶的兩側外壁上設有一對分別滑動插入兩邊牽引輪槽內的翼形滑塊7-1,在輸水帶的底壁上均布有出水孔18,各出水孔一側在帶內分別安裝有一個與出水孔配合塞緊或打開的堵塞28,在各頂輪車的頂輪上分別向圓周外壁上設有一個圓周與孔距相對應可插入出水孔的頂頭12,在各牽引車輪軸21上分別設有一個輸水帶支撐20,輸水帶的翼形滑塊安裝在各對牽引輪的槽內,輸水帶的兩端分別經兩側的頂輪和壓輪之間連接在灌溉地塊兩頭對應的一邊的輸水栓29上,在機車上安裝有一臺發電機4,在機車各行走輪、各牽引車牽引輪14、各頂輪車頂輪、壓輪車壓輪上分別安裝有一個與發電機用電線連接的電機2、19、24、25、26,在各頂輪車和壓輪車上分別安裝有一個與各液壓驅動裝置用電線連接的蓄電池23。
[0013]進行農田灌溉時,將機車放在農田的一頭中間,使輸水帶的一頭接在一側的輸水栓上,輸水帶的另一頭接在另一側對面地頭的輸水栓上,即可開啟機車緩慢向另一地頭行駛,機車上靠近輸水栓的輸水帶向另一側緩慢移動,由該側的頂輪將輸水帶的出水孔頂開,水即刻開始往接水槽內供水,水經接水槽底部的水孔對作物根部進行灌溉,同時機車另一側的壓輪通過對輸水帶的擠壓,把輸水帶內壁上的堵塞下壓,將輸水帶上的出水孔堵住,當機車行進到對面地頭時關閉輸水栓,卸掉灌過地塊一側的輸水帶接頭,橫向移動機車到相鄰的地塊,將帶著輸水帶的牽引車、頂輪車、壓輪車移動到軌道另一直線段,再將卸掉的輸水帶一頭連接在另一側地塊的輸水栓上,對相鄰地塊進行灌溉。本實用新型可以不用加水長時間進行作業,達到節省水源,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物力。
【權利要求】
1.行走式農田灌溉機,它包括有一臺農田灌溉機車和一條輸水帶,其特征在于:在機車的平臺下面設有接水灌溉槽,在平臺上面前后平行兩頭弧線連通安裝有一環形軌道,在軌道的兩個直線段兩頭分別安裝有一根檔桿,在各直線軌道內于兩檔桿之間放入有分別由連桿前后依次相連的壓輪車、頂輪車、至少三個牽引車和另一頂輪車及壓輪車,在各壓輪車上分別于中部設有一個支撐輪,各支撐輪上方分別設有一個可升降的壓輪,在各頂輪車上分別于上方設有一個固定輪,固定輪下方分別設有一個可升降的頂輪,在各頂輪車和壓輪車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控制各頂輪和壓輪升降的升降桿,各升降桿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液壓驅動裝置,在輸水帶的兩側外壁上設有一對分別滑動插入兩邊牽引輪槽內的翼形滑塊,在輸水帶的底壁上均布有出水孔,各出水孔一側在帶內分別安裝有一個與出水孔配合塞緊或打開的堵塞,在各頂輪車的頂輪上分別向圓周外壁上設有一個圓周與孔距相對應可插入出水孔的頂頭,在各牽引車輪軸上分別設有一個輸水帶支撐,輸水帶的翼形滑塊安裝在各對牽引輪的槽內,輸水帶的兩端分別經兩側的頂輪和壓輪之間連接在灌溉地塊兩頭對應的一邊的輸水栓上,在機車上安裝有一臺發電機,在機車各行走輪、各牽引車牽引輪、各頂輪車頂輪、壓輪車壓輪上分別安裝有一個與發電機用電線連接的電機,在各頂輪車和壓輪車上分別安裝有一個與液壓驅動裝置用電線連接的蓄電池。
【文檔編號】A01G25/09GK203827822SQ201420237574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2日
【發明者】鄧忠, 翟國亮, 李迎, 楊筠睛, 蔡九茂, 宗潔, 張文正, 馮俊杰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