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規模化養豬場生物發酵床墊料翻動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規模化養豬場生物發酵床墊料翻動設備,包括軌道機構、攪拌機構和動力裝置,所述軌道機構包括兩根設置在底部的導軌和兩根設置在頂部的卡齒杠,所述兩根導軌和兩根卡齒杠的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等腰梯形狀,所述卡齒杠的底部設置有齒條,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一與導軌相垂直的轉軸,所述轉軸周側壁上設置有螺旋葉片,所述螺旋葉片的長度與兩根導軌間的寬度相等,所述轉軸的兩端上由內向外均分別設置有軌道卡槽、齒輪和牽引栓,所述軌道卡槽通過軸承固定在轉軸上,所述軌道卡槽的卡槽與導軌相咬合。本設備結構簡單,翻動效果好,噪音低,造價低廉、持久耐用,安裝簡易、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規模化養豬場生物發酵床墊料翻動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規模化養豬場生物發酵床墊料翻動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就是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的生物資源,采集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菌落,經過對這些微生物進行培養、擴繁、形成有相當活力的土著微生物原種,再按一定比例將土著微生物原種,鋸屑、秸桿等農副產品以及一定量的泥土、天然鹽等加到一起,以此做為豬的墊料。在經過特殊設計的豬舍里,填入上述有機墊料制成發酵床,豬從小到大都生活在發酵床上面,利用生豬的拱翻性,使豬糞、尿和墊料充分混合,被土著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人工清理。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豬糞為食餌,繁殖滋生,隨著豬糞尿的消化,臭味也就沒有了,從而達到無臭、無味、無害化的目的,是一種無污染、無臭氣,零排放的新型環保養豬技術,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操作簡單、無污染等優點。
[0003]我國早在1996年就引進該項技術,福建省于2005年在全國率先開始了生物發酵床的實際推廣應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今,該技術已在福建、山東、吉林、黑龍江等20多個省區推廣應用。我國養豬行業正從過去的散養階段向規模化養殖階段過渡,大規模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而具有“無臭味、無環境污染”優點的自然養豬法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農業部也正在向全國推廣此項技術,因此,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的推廣進程必將繼續下去并有加快的趨勢。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為新農村建設找到了新的道路。
[0004]然而,在生物發酵床養殖技術具有諸多優點的同時,也存在著缺點與不足,發酵床是靠木屑、米糠等粉狀物吸收豬的排泄物,而豬有拱食的習慣,木屑、米糠等粉狀物會因為豬拱食物進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疾病;發酵后的墊料中存在著大量的霉菌毒素,豬只采食霉菌毒素后,常引起免疫抑制,抵抗力下降;養殖密度較低,只占目前規模化養豬(非墊料)的50%-70%;豬在生物墊料欄活動范圍和難度大,跑來跑去消耗能量;床面濕度過高,豬的寄生蟲病危害又嚴重,豬在啃食菌絲時將蟲卵再次帶入體內而發病,而且皮膚病危害嚴重。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在鋼絲網床上養豬,網床下設置發酵床的技術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發酵床墊料翻動設施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規模化養豬場生物發酵床墊料翻動設備,結構簡單,翻動效果好,噪音低,造價低廉、持久耐用,安裝簡易、操作方便。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規模化養豬場生物發酵床墊料翻動設備,包括軌道機構、攪拌機構和動力裝置,所述軌道機構包括兩根設置在底部的導軌和兩根設置在頂部的卡齒杠,所述兩根導軌和兩根卡齒杠的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等腰梯形狀,所述卡齒杠的底部設置有齒條,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一與導軌相垂直的轉軸,所述轉軸周側壁上設置有螺旋葉片,所述螺旋葉片的長度與兩根導軌間的寬度相等,所述轉軸的兩端上由內向外均分別設置有軌道卡槽、齒輪和牽引栓,所述軌道卡槽通過軸承固定在轉軸上,所述軌道卡槽的卡槽與導軌相咬合,所述齒輪與卡齒杠的齒條相噬合,所述牽引栓通過軸承固定在轉軸上,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四個分別設置在導軌兩端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上設置有牽引繩,所述牽引繩的另一端與牽引栓相連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兩根導軌分別設置在發酵床的兩側,所述導軌的長度與發酵床的長度相等。
[0009]進一步的,將鋼絲網床設置在卡齒杠上方,即可實現鋼絲網床上養豬。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克服了生豬直接接觸發酵床墊料的諸多弊端,有助于豬的健康生長;
[0012]2、翻動墊料效果好,能夠更大限度地發揮微生物與墊料的雙重作用;
[0013]3、翻動動作輕緩、噪音低、避免翻料對生豬的應激;
[0014]4、構造簡單、造價低廉、持久耐用;
[0015]5、安裝簡易、操作方便。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構造示意立體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側視圖。
[0019]圖中:1-導軌,2_卡齒杠,21-齒條,3_轉軸,4_螺旋葉片,5_軌道卡槽,6_齒輪,7-牽引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一:如圖f 2所示,一種規模化養豬場生物發酵床墊料翻動設備,包括軌道機構、攪拌機構和動力裝置,所述軌道機構包括兩根設置在底部的導軌I和兩根設置在頂部的卡齒杠2,所述兩根導軌I和兩根卡齒杠2的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等腰梯形狀,所述卡齒杠2的底部設置有齒條21,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一與導軌相垂直的轉軸3,所述轉軸3周側壁上設置有螺旋葉片4,所述螺旋葉片4的長度與兩根導軌I間的寬度相等,所述轉軸3的兩端上由內向外均分別設置有軌道卡槽5、齒輪6和牽引栓7,所述軌道卡槽5通過軸承固定在轉軸3上,所述軌道卡槽5的卡槽與導軌I相咬合,所述齒輪6與卡齒杠的齒條21相噬合,所述牽引栓7通過軸承固定在轉軸3上,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四個分別設置在導軌I兩端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上設置有牽引繩,所述牽引繩的另一端與牽引栓7相連接。
[0021]本實施例中,為充分翻動所有的物料,所述兩根導軌I分別設置在發酵床的兩側,所述導軌I的長度與發酵床的長度相等。
[0022]本實施例中,將鋼絲網床設置在卡齒杠上方,即可實現鋼絲網床上養豬,豬排出的糞便直接漏到發酵床上。
[0023]使用時,設在發酵床兩端的電機啟動,一端拉緊、一端放松,牽引繩通過牽引栓拉動轉軸3移動并帶動齒輪6移動,齒輪6移動時其外周的卡齒與卡齒桿的齒條21錯移帶動齒輪6轉動,同時轉軸3轉動,此時軌道卡槽5向前滾動,在保障轉軸3移動順暢的同時,保持齒輪6卡齒和卡齒杠齒條21之間的緊密咬合,轉軸3在移動的同時旋轉,并且通過來回往返的移動,產生正反兩個方向的旋轉和另外兩個方向的推動,從而實現了發酵床墊料的上、下、左、右、前、后的翻動,翻動均勻、徹底、不留死角,達到最佳翻動效果。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規模化養豬場生物發酵床墊料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軌道機構、攪拌機構和動力裝置,所述軌道機構包括兩根設置在底部的導軌和兩根設置在頂部的卡齒杠,所述兩根導軌和兩根卡齒杠的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等腰梯形狀,所述卡齒杠的底部設置有齒條,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一與導軌相垂直的轉軸,所述轉軸周側壁上設置有螺旋葉片,所述螺旋葉片的長度與兩根導軌間的寬度相等,所述轉軸的兩端上由內向外均分別設置有軌道卡槽、齒輪和牽引栓,所述軌道卡槽通過軸承固定在轉軸上,所述軌道卡槽的卡槽與導軌相咬合,所述齒輪與卡齒杠的齒條相噬合,所述牽引栓通過軸承固定在轉軸上,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四個分別設置在導軌兩端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上設置有牽引繩,所述牽引繩的另一端與牽引栓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規模化養豬場生物發酵床墊料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根導軌分別設置在發酵床的兩側,所述導軌的長度與發酵床的長度相等。
【文檔編號】A01K1/015GK203942901SQ201420389401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5日
【發明者】董曉寧, 李文楊, 陳鑫珠, 張曉佩, 高承芳, 劉遠 申請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