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所述種植系統包括種植槽、種植架、蓄水箱、進液管、回流管、潛水泵、自動配肥;其中水流經過自動培肥系統將肥料與水進行一定比例混合后進入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設置有紫外線殺菌器有效細菌減少對植物根系的傷害,所述回流管上安裝有過濾網,所述蓄水箱上設置有進水控制器、噴水控制器和水溫控制器,在所述種植槽下方的種植架上設置有育苗盤,在所述育苗盤的上方設置有噴水管,所述噴水管與所述噴水控制器連接。本實用新型種植系統使用方便、簡單、容易安裝,實現全自動澆水、種植;育苗區與種植區一體化,操作便捷,可達到一目了然的目視管理目標。
【專利說明】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種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合于家庭使用的自動化水培蔬菜種植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化生活的推進及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能夠在自家的陽臺或者庭院種植蔬菜;目前市面上出現了一些適用于陽臺或者庭院種植用的種植槽,但是這些種植槽都需要人工施肥或者澆水,使用起來不僅不方便,也不省力,并且功能單一,難以滿足人們對種植蔬菜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普通家庭使用的自動化水培蔬菜種植系統。
[0004]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所述種植系統包括種植槽、種植架、蓄水箱、進液管、回流管、潛水泵、培肥系統;其中進液管連接在蓄水箱和種植槽的進液口之間,回流管連接在蓄水箱和種植槽的出液口之間,水經過配肥系統與肥料混合后進入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上設置有紫外線殺菌器,所述回流管上安裝有過濾網,所述蓄水箱上設置有進水控制器、噴水控制器和水溫控制器,在所述種植槽下方的種植架上設置有育苗盤,在所述育苗盤的上方設置有噴水管,所述噴水管與所述嗔水控制器連接。
[0005]進一步的,所述育苗盤與所述種植架為抽屜式的配合結構,采用抽屜式的結構使得育苗盤容易拿取的放置。
[0006]進一步的,所述種植槽上設置有種植板,所述種植板上間隔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設置有種植杯。
[0007]進一步的,所述種植架由豎固定架和橫固定架構成,所述橫固定架安裝在所述兩根相對的豎固定架上,所述豎固定架上設置有一列安裝調節孔。
[0008]進一步的,所述種植槽和種植架為拼接結構,采用拼接結構能夠根據不同家庭的實際情況,靈活的組裝本實用新型種植機。
[0009]進一步的,所述噴水控制器與自來水水管連接;眾所周知,育苗時幼苗不宜采用肥水澆灌,而實用新型的種植系統中,育苗盤的水與種植槽的水分開使用,育苗盤采用自來水澆灌以保證幼苗的生長。
[0010]為防止種植的蔬菜受到害蟲的侵擾,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改進,所述種植槽的上方設置有防蟲網,所述防蟲網包括網布、網支架、連接管,所述網支架為弧形結構,其弧頂部設置有連接孔,所述連接管連接相鄰的兩個網支架,所述網布鋪設在所述網支架上,所述種植板上設置有網支架插接孔,通過覆蓋在種植槽上的防蟲網構建人工隔離屏障,將害蟲拒之網外,切斷害蟲(成蟲)繁殖途徑,有效控制各類害蟲。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個改進,所述防蟲網上設置有PE保溫膜,即使在較為寒冷的條件下,仍然可以保持合適的種植溫度。
[0012]本實用新型的水培系統,有五個部分的組成:①自動配肥部分:當蓄水箱里面的營養液水位下降到指定的位置后通過電子浮球檢測到信號,進水控制器啟動電磁閥和配肥系統將肥料加入到蓄水箱里,水位上升到指定的高度電子浮球檢測到信號電磁閥關閉、②降溫部分:當營養液的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時,水溫控制器制冷/制熱系統啟動制冷/制熱,使營養液降溫/升溫,溫度降到正常值后制冷系統停止、③殺菌部分:可以按照PCB設定的程序,紫外線殺菌器一天只開啟2或者3個小時,以確保植物根系不受病菌的侵害、④營養液的供給部分:通過潛水泵抽水分成多個小分支分別給種植槽提供營養液,然后經過回流管回流到蓄水箱、⑤過濾部分:由于在回流的營養液里含有植物的腐爛根和雜質,在回流管末端安裝過濾網將其過濾掉。
[0013]在本實用新型水培種植系統中,育苗區與種植區一體化,但是區隔開了不同的自動供水系統,對種植區所需的營養液自動水肥配比,針對育苗區則采用自來水澆灌,以利植物科學生長,同時,種子與蔬菜為同一部機器種植出來,改變了傳統的育苗與種植分開的模式,并且抽屜式的育苗盤結構和苗育盤里的杯可直接移到種植板上,不僅方便省事,還可防止植物移栽過程中對根系的損害,有利于植物的生長,育苗上方有自動噴霧水的設備無需人工給苗澆水。
[0014]本實用新型的水培系統是一個閉環的水循系統,不會看到顯性的水,能夠有效避免滋生蚊蟲。
[0015]本實用新型的種槽可配合多種種植板以及種植杯使用,適用于種植不同種類的蔬菜。
[0016]本實用新型種植機使用方便、簡單、容易安裝,實現全自動澆水、種植;育苗區與種植區一體化,操作便捷,可達到一目了然的目視管理目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水培系統構成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水培機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水培機俯視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育苗盤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種植槽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種植板結構示意圖。
[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葉菜種植杯結構示意圖。
[0025]圖8為本實用新型塊莖類種植杯結構示意圖。
[0026]圖9為本實用新型橫固定架結構示意圖。
[0027]圖10為本實用新型豎固定架結構示意圖。
[0028]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防蟲網結構示意圖。
[0030]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網支架結構示意圖。
[0031]圖1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連接管結構示意圖。
[0032]圖1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種植板結構示意圖。
[0033]附圖標記均為:1、種植槽,2、蓄水箱,3、進液管,4、回流管,5、潛水泵,6、配肥系統,7、紫外線殺菌器,8、過濾網,9、進水控制器,10、水溫控制器,12、育苗盤,14、種植板,15、葉菜種植杯,16、塊莖類種植杯,17、橫固定架,18、豎固定架,13、噴水控制器,21、水箱蓋,22、防蟲網,23、PE保溫膜,111、葉菜種植區,112、塊莖類種植區,141、通孔,142、插接孔,181、安裝調節孔,221、網支架,222、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35]實施例1
[0036]參考圖1、2、3、4,一種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包括種植槽1,種植架,蓄水箱2,水箱蓋21,進液管3,回流管4,潛水泵5,配肥系統6,其中,進液管3連接蓄水箱2和種植槽I的進液口,在進液管3上安裝有紫外線殺菌器7,回流管4連接蓄水箱2和種植槽I的出液口,回流管4上安裝在過濾網8,自來水水流經過配肥系統6與液態肥料61混配后進入蓄水箱2,在蓄水箱2上設置有進水控制器9,水溫控制器10,噴水控制器21,在種植槽I下方的種植架上設置有育苗盤12,在育苗盤12的上方設置有噴水管(未圖不),噴水控制器13與噴水管連接,噴水控制器21連接外部的自來水水管,控制噴水水管13對育苗盤12澆水。
[0037]育苗盤12與種植架為抽屜式的配合結構,育苗盤12上設置有種植杯,育苗盤12可直接移到種植板上方便省事,還可防止植物移栽過程中對根系的損害,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0038]在本實用新型中紫外線殺菌器7,配肥系統6,進水控制器9以及水溫控制器10均為現有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很容易實現的,在此處不對其進行贅述,重點是,它們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起到的作用;其中,紫外線殺菌器構成了本實用新型水培系統中的殺菌系統,在其上可以設置程序,比如每天只開2個小時或者3個小時,可以根據不同蔬菜進行相適應的設定;水肥適配器構成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配肥系統,當營養液水位下降到指定的位置后通過電子浮球檢測到信號啟動電磁閥和配肥系統加入到蓄水箱里,水位上升到指定的高度電子浮球檢測到信號電磁閥關閉;水溫控制器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升降溫系統,夏季時,電子制冷系統能確保植物根部接觸到的水溫同大自然情況下的水溫基本一致,在20-25度之間;冬季時,電子制熱系統確保植物根系水溫處于適合植物生長需要,以保證植物的科學生長;
[0039]圖5、6、7、8、9、10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種植槽、種植板、葉菜種植杯、塊莖種植杯、橫固定架、豎固定架結構示意圖,其中,種植槽I為可拼接結構,在其上設置有種植板14,種植板14上間隔設置有通孔141,通孔141設置可多樣化,以適應不同的種植杯,種植杯可以分為葉菜種植杯15和塊莖菜種植杯16 ;種植架由豎固定架17和橫固定架18構成,其中橫固定架18安裝在兩根相對的豎固定架17上,橫、豎固定架17、18均為可拼接結構,能夠根據種植槽I的長度進行任意的配合拼接,其中豎固定架18上設置有一列安裝調節通孔181,用于安裝時調節種植槽I的高度。
[0040]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種植機的寬度設計為0.5m,種植機的高度為0.7?09m,優選為0.Sm,種植機的長度可以根據家庭的需要進行自由伸縮為1.8?3m。
[0041]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種植板可以設計多種孔徑的的通孔,且間隔也不同,以適用不同種類的蔬菜,具體的,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種植槽可以分為葉菜種植區111、果菜和塊莖類種植區112,葉菜種植區的種植板通孔的孔徑小,通孔密集,適用葉菜種植杯,種植生菜、小白菜等;而果菜和塊莖類種植區種植板上的通孔大,采用高長的塊莖菜種植杯,比如種植羅卜、茄子、西紅市等,以確保一個家庭對不同品類的蔬菜的需求。
[0042]本實用新型種植機的所有塑膠材料優選采用食品級PP原料,在生產過程中加入納米抗菌劑精密注塑成型,能起到很好的抑菌作用,讓細菌無處藏身。
[0043]實施例2
[0044]參考圖11、12、13、14、15,為簡便起見,本實施僅說明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本實施例中,種植槽I的上方設置有防蟲網22,防蟲網22由網布(未圖示)、網支架221、連接管223構成,其中,網支架221為弧形結構,頂部設置有連接孔222,連接管223插接在相鄰的兩個兩支架221上,網布鋪設在網支架221上,在種植板14兩端上設置插接網支架221的插接孔142,同樣的,防蟲網22也是拼接結構,可以根據種植板14或者種植槽I的長度進行拼接,使用防蟲網可以有效避免蔬菜遭受害蟲的侵擾。
[0045]在防蟲網22上設置一層PE保溫膜23能夠有效控制種植槽里的溫度。
[0046]同樣的,有育苗盤的上方也可以相適應的設置有防蟲網以及保溫膜。
[0047]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所述種植系統包括種植槽、種植架、蓄水箱、進液管、回流管、潛水泵、配肥系統;其中進液管連接在蓄水箱和種植槽的進液口之間,回流管連接在蓄水箱和種植槽的出液口之間,水經過配肥系統將肥料與水進行一定比例混合后進入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上設置有紫外線殺菌器,所述回流管上安裝有過濾網,所述蓄水箱上設置有進水控制器、噴水控制器和水溫控制器,在所述種植槽下方的種值架上設置有育苗盤,在所述育苗盤的上方設置有噴水管,所述噴水管與所述噴水控制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盤與所述種植架為抽屜式的配合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槽上設置有種植板,所述種植板上間隔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設置有種植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架由豎固定架和橫固定架構成,所述橫固定架安裝在所述兩根相對的豎固定架上,所述豎固定架上設置有一列安裝調節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槽和種植架為拼接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控制器與自來水水管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槽的上方設置有防蟲網。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蟲網包括網布、網支架、連接管,所述網支架為弧形結構,其弧頂部設置有連接孔,所述連接管連接相鄰的兩個網支架,所述網布鋪設在所述網支架上,所述種植槽上設置有網支架插接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動化水培種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蟲網上設置有PE保溫膜。
【文檔編號】A01G31/06GK204146140SQ201420403733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寧建強 申請人:惠州市維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