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壟雙行土豆播種施肥鋪管鋪膜聯合作業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寬壟雙行土豆播種施肥鋪管鋪膜聯合作業機,包括機架(3),機架(3)上設有施肥裝置(1)、開溝裝置(5)、播種裝置(6)和起壟裝置(9),其特征在于:起壟裝置(9)后依次設有鋪管裝置、鋪膜裝置和覆土裝置(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集多種操作為一體,降低勞動強度,縮短工作時間,避免重復勞動等特點。
【專利說明】寬壟雙行土豆播種施肥鋪管鋪膜聯合作業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寬壟雙行土豆播種施肥鋪管鋪膜聯合作業機。
【背景技術】
[0002]中國專利CN203505017U所公開的一種馬鈴薯種植機,開溝、施肥、播種之后還需要再次進行鋪管、鋪膜及覆土作業,重復勞動,延長工作時間。因此,一種結構簡單,集多種操作為一體,降低勞動強度,縮短工作時間,避免重復勞動的寬壟雙行土豆播種施肥鋪管鋪膜聯合作業機被提出。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集開溝、施肥、起壟、播種、鋪膜、鋪管和覆土等多種作業為一體,且能降低勞動強度,縮短工作時間,避免重復勞動的寬壟雙行土豆播種施肥鋪管鋪膜聯合作業機。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寬壟雙行土豆播種施肥鋪管鋪膜聯合作業機,包括機架(3),機架(3)上設有施肥裝置⑴、開溝裝置(5)、播種裝置(6)和起壟裝置(9),其特征在于:起壟裝置(9)后依次設有鋪管裝置、鋪膜裝置和覆土裝置(10);
[0005]所述鋪管裝置包含:卷盤(11)和導輥(17),導輥(17)設在卷盤(11)下方,卷盤
(11)上卷繞滴灌帶(13),滴灌帶(13)經過導輥(17)鋪設在地面;
[0006]鋪膜裝置包含:地膜卷(14)、導膜桿(18)、展膜輥(15)和壓膜輥(16),導膜桿(18)、展膜輥(15)和壓膜輥(16),設在地膜卷(14)下方,地膜卷(14)上卷繞有地膜(18-1),地膜(18-1)經導膜桿(18)傳送到展膜輥(15)鋪設在地面,并將滴灌帶(13)覆蓋,然后壓膜輥(16)將地膜(18-1)兩邊緣與地面壓緊;
[0007]覆土裝置(10)包含:支架A(10_4)、支架B(10_6)、調節裝置(10-2)、切土機構和仿形機構(10-5),切土機構由覆土盤(10-3)和覆土盤軸(10-1)組成,且覆土盤(10-3)設在覆土盤軸(10-1)上,且能繞覆土盤軸(10-1)自由轉動,調節裝置(10-2)由調節盤(10-2-2)和調節桿(10-2-3)組成,調節盤(10-2-2)上設有限位槽(10_2_1),調節盤(10-2-2)上一點與調節桿(10-2-3)固定連接,調節盤(10-2-2)可繞該固定點在限位槽(10-2-1)范圍內轉動,調節桿(10-2-3)與支架A (10-4)插接,并能自由轉動,所述覆土盤軸(10-1)與調節盤(10-2-2)固定連接,并能沿覆土盤軸(10-1)移動,支架A(10-4)的另一端與支架B (10-6)鉸接,支架A(10-4)和支架B (10-6)之間設有仿形機構(10_5),支架B (10-6)與機架(3)通過固定螺栓(10-7)固定連接。
[0008]上述施肥裝置(I)的具體結構如下:箱體(1-2)、排肥管(2)、排肥器(1-5)和施肥軸(1-4),排肥器(1-5)安裝在箱體(1-2)上,所述箱體(1-2)的上部設有蓋板(1-1),蓋板(1-1)上設有慮孔(1-11),即蓋板(1-1)為設有慮孔(1-11)的網狀體,所述排肥器(1-5)的上方設有排肥器蓋(1-3),該排肥器蓋(1-3)為倒“V”字形,且排肥器蓋(1-3)與箱體(1-2)之間留有間隙,和排肥器(1-5)之間也留有間隙,排肥管⑵設在箱體(1-2)底部并位于開溝裝置(5)正后方。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結構簡單,集多種操作為一體,降低勞動強度,縮短工作時間,避免重復勞動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肥料箱結構示意圖。
[0014]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排肥器蓋結構示意圖。
[0015]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蓋板結構示意圖。
[0016]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覆土裝置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圖7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覆土盤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1是施肥裝置,1-1是蓋板,1-2是箱體,1-3是排肥器蓋,1-4是施肥軸,1-5是排肥器,1-11是慮孔,2是排肥管,3是機架,4是傳動系統,5是開溝裝置,6是播種裝置,7是行走輪,8是種子箱,9是起壟裝置,10是覆土裝置,10-1是覆土盤軸,10-2是調節裝置,10-2-1是限位槽,10-2-2是調節盤,10-2-3是調節桿,10-3是覆土盤,10-4是支架A, 10-5是仿形機構,10-6是支架B, 10-7是固定螺栓,11是卷盤,12是集土裝置,13是滴灌帶,14是地膜卷,15是展膜輥,16是壓膜輥,17是導輥,18是導膜桿,18-1是地膜。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參照圖1?9,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包括機架3,機架3上設有施肥裝置1、開溝裝置5、播種裝置6和起壟裝置9,其特征在于:機架3上從前往后依次設有鋪管裝置、鋪膜裝置和覆土裝置10,
[0021]所述鋪管裝置包含:卷盤11和導輥17,導輥17設在卷盤11下方,卷盤11上卷繞滴灌帶13,滴灌帶13經過導輥17鋪設在地面;
[0022]鋪膜裝置包含:地膜卷14、導膜桿18、展膜輥15和壓膜輥16,導膜桿18、展膜輥15和壓膜輥16設在地膜卷14下方,地膜卷14上卷繞有地膜18-1,地膜18-1經導膜桿18傳送到展膜輥15鋪設在地面,并將滴灌帶13覆蓋,然后壓膜輥16將地膜18-1兩邊緣與地面壓緊;
[0023]覆土裝置10包含:支架A10-4、支架B10-6、調節裝置10_2、切土機構和仿形機構10-5,切土機構由覆土盤10-3和覆土盤軸10-1組成,且覆土盤10-3設在覆土盤軸10_1上,且能繞覆土盤軸10-1自由轉動,調節裝置10-2由調節盤10-2-2和調節桿10-2-3組成,調節盤10-2-2上設有限位槽10-2-1,調節盤10-2-2上一點與調節桿10_2_3固定連接,調節盤10-2-2可繞該固定點在限位槽10-2-1范圍內轉動,調節桿10-2-3與支架A10-4插接,并能自由轉動,所述覆土盤軸10-1與調節盤10-2-2固定連接,并能沿覆土盤軸10-1移動,支架A10-4的另一端與支架B10-6鉸接,支架A10-4和支架B10-6之間設有仿形機構10_5,支架B10-6與機架3通過固定螺栓10-7固定連接。
[0024]實施例2: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施肥裝置I的具體結構如下:箱體1-2、排肥管2、排肥器1-5和施肥軸1-4,排肥器1-5安裝在箱體1_2上,所述箱體1_2的上部設有蓋板1-1,蓋板1-1上設有慮孔1_11,即蓋板1_1為設有慮孔1-11的網狀體,所述排肥器1-5的上方設有排肥器蓋1-3,該排肥器蓋1-3為倒“V”字形,且排肥器蓋1-3與箱體1-2之間留有間隙,和排肥器1-5之間也留有間隙,排肥管2設在箱體1-2底部并位于開溝裝置5正后方。
【權利要求】
1.一種寬壟雙行土豆播種施肥鋪管鋪膜聯合作業機,包括機架(3),機架(3)上設有施肥裝置(I)、開溝裝置(5)、播種裝置(6)和起壟裝置(9),其特征在于:起壟裝置(9)后依次設有鋪管裝置、鋪膜裝置和覆土裝置(10);所述鋪管裝置包含:卷盤(11)和導輥(17),導輥(17)設在卷盤(11)下方,卷盤(11)上卷繞滴灌帶(13),滴灌帶(13)經過導輥(17)鋪設在地面;鋪膜裝置包含:地膜卷(14)、導膜桿(18)、展膜輥(15)和壓膜輥(16),導膜桿(18)、展膜輥(15)和壓膜輥(16)設在地膜卷(14)下方,地膜卷(14)上卷繞有地膜(18_1),地膜(18-1)經導膜桿(18)傳送到展膜輥(15)鋪設在地面,并將滴灌帶(13)覆蓋,然后壓膜輥(16)將地膜(18-1)兩邊緣與地面壓緊;覆土裝置(10)包含:支架A(10-4)、支架B (10-6)、調節裝置(10-2)、切土機構和仿形機構(10-5),切土機構由覆土盤(10_3)和覆土盤軸(10-1)組成,且覆土盤(10-3)設在覆土盤軸(10-1)上,且能繞覆土盤軸(10-1)自由轉動,調節裝置(10-2)由調節盤(10-2-2)和調節桿(10-2-3)組成,調節盤(10_2_2)上設有限位槽(10-2-1),調節盤(10-2-2)上一點與調節桿(10-2-3)固定連接,調節盤(10-2-2)可繞該固定點在限位槽(10-2-1)范圍內轉動,調節桿(10-2-3)與支架A(10_4)插接,并能自由轉動,所述覆土盤軸(10-1)與調節盤(10-2-2)固定連接,并能沿覆土盤軸(10-1)移動,支架A (10-4)的另一端與支架B (10-6)鉸接,支架A(10_4)和支架B(10_6)之間設有仿形機構(10-5),支架B(10-6)與機架(3)通過固定螺栓(10-7)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寬壟雙行土豆播種施肥鋪管鋪膜聯合作業機,其特征在于:施肥裝置(I)的具體結構如下:箱體(1-2)、排肥管(2)、排肥器(1-5)和施肥軸(1-4),排肥器(1-5)安裝在箱體(1-2)上,所述箱體(1-2)的上部設有蓋板(1-1),蓋板(1-1)上設有慮孔(1-11),即蓋板(1-1)為設有慮孔(1-11)的網狀體,所述排肥器(1-5)的上方設有排肥器蓋(1-3),該排肥器蓋(1-3)為倒“V”字形,且排肥器蓋(1-3)與箱體(1-2)之間留有間隙,和排肥器(1-5)之間也留有間隙,排肥管⑵設在箱體(1-2)底部并位于開溝裝置(5)正后方。
【文檔編號】A01G25/02GK203942761SQ201420407698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2日
【發明者】湯智輝, 陳紹杰, 何義川, 孟祥金, 趙巖 申請人:新疆農墾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