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包括裝在機架上的秧苗輸送機構,秧苗輸送機構中的中間傳送帶輪與抖土機構中的錐形輪同軸連接。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錐形輪用于推動秧苗根部左右擺動抖土效果好。
【專利說明】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生收獲機用部件,特別是一種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花生收獲機,大多采用鏈條傳動,存在如下缺點:如果秧苗太青或太干就容易夾斷,抖土效果也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抖土效果好的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包括裝在機架上的秧苗輸送機構,秧苗輸送機構中的中間傳送帶輪與抖土機構中的錐形輪同軸連接。
[0006]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錐形輪用于推動秧苗根部左右擺動抖土效果好。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是:
[0008]錐形輪采用尼龍制成。
[0009]錐形輪采用上小下大的錐形結構。
[0010]機架設置為左、右兩部分,左、右機架上的左、右錐形輪呈交錯狀態布置。
[0011]中間傳送帶輪的一側裝有與機架連接的清理擋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在花生收獲機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中的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
[0015]一種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參見附圖1至附圖2,圖中:機架1、左機架101、右機架102、變速箱2、傳動軸3、安裝套4、挖掘鏟5、攏秧輪6、主動傳送帶輪7、傳送帶8、錐形輪9、漲緊輪10、行走輪11、收攏條12、中間傳送帶輪13、從動傳送帶輪14、安裝桿15、清理擋板16。
[0016]本實施例中,裝在機架I上的秧苗輸送機構,秧苗輸送機構中的中間傳送帶輪13與抖土機構中的錐形輪9同軸連接。
[0017]錐形輪9采用尼龍制成;錐形輪9采用上小下大的錐形結構。
[0018]機架I設置為左、右兩部分,左、右機架101、102上的左、右錐形輪9呈交錯狀態布置。
[0019]主動傳送帶輪7與從動傳送帶輪14以及秧苗輸送機構中的中間傳送帶輪13通過傳送帶8連接。
[0020]機架I上裝有漲緊輪10,漲緊輪10通過傳送帶8分別與主動傳送帶輪7、從動傳送帶輪14和中間傳送帶輪13連接。
[0021]秧苗挖掘機構中的挖掘鏟5通過安裝桿15和安裝套4置于機架5的前端,挖掘鏟5呈V字型結構;安裝桿5裝在安裝套4內,安裝套4上裝有螺栓,可能根據實際作業高低對安裝桿5的高度進行調節。
[0022]秧苗擺放機構中的收攏條12呈弧形結構,收攏條12條置于機架I的尾部;收攏條12分三層設置。
[0023]傳動機構中的變速箱2輸出軸與主動傳送帶輪7連接,變速箱2置于機架I前端秧苗挖掘機構的上方;變速箱2與發動機連接,發動機置于帶動花生收獲機前行的機車上,主動傳送帶輪7下方裝有同軸連接的攏秧輪6。
[0024]在中間傳送帶輪13兩側的左、右機架101、102上清理擋板16 ;清理擋板16用于清理中間傳送帶輪13上粘上的泥土,減小阻力,利于順利輸送秧苗。
[0025]左機架101的左支撐板103和右機架102上的右支撐板104上分別裝有中間傳送帶輪13,右機架上的右支撐板104通過可調螺桿16對右支撐板104相于左支撐板103的位置進行相對調節,以適應各種不同工況的需要。
【權利要求】
1.一種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包括裝在機架上的秧苗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秧苗輸送機構中的中間傳送帶輪與抖土機構中的錐形輪同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其特征在于:錐形輪采用尼龍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其特征在于:錐形輪采用上小下大的錐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其特征在于:機架設置為左、右兩部分,左、右機架上的左、右錐形輪呈交錯狀態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獲機用抖土機構,其特征在于:中間傳送帶輪的一側裝有與機架連接的清理擋板。
【文檔編號】A01D33/00GK203968667SQ201420408124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明者】李春利, 李廣永 申請人:李春利, 李廣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