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成形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食品成形機構,其包括一攪拌機、一蒸煮機、一模具機、一膠化機、一包裝機以及一殺菌機,該膠化機包括一浸泡槽以及一冷卻槽,該攪拌機與該蒸煮機之間通過一備料管相連通,該蒸煮機以及該模具機之間通過一傳料管以及一送料管相連通,且該模具機至該浸泡槽的過程中通過流道設計的方式相通,讓本實用新型由該攪拌機至該浸泡槽的制程中為自動化,且該殺菌機可減少原料以及半成品在制程中所受污染,能夠有效提升食品的制作效率,并增加食品的品質以及安全性。
【專利說明】食品成形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食品制作機構,尤指一種用于果凍類食品制作的食品成形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果凍類食品于制造時,一般以人力的方式將在一攪拌機以及一烹煮機完成的原料,倒入一現有食品成形機構中的固定式食品模具,由于現有的固定式食品模具于側壁設有多個成形孔,進而讓原料可經由各成形孔擠出該食品模具而形成具一定形狀的果凍半成品,并利用大量人力搭配多個水槽以及過濾裝置的方式,讓果凍半成品產生膠化,然而,現有大量人力的制作方式效率低且成本較高,且原料及半成品在制作過程中可能受到人為或機臺的污染,而影響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品質,故現有的食品成形機構有改良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現有的食品成形機構有關于在制作過程中耗費大量人力的問題,以及原料及半成品可能受到人為或機臺污染的缺失,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食品成形機構,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讓攪拌機至浸泡槽的制程過程自動化,并以包裝機將食品分裝,進一步,以殺菌機將完成分裝的食品殺菌,以達到提升果凍制作效率的效果,并增加食品的品質以及安全性。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先前技術問題所提出的食品成形機構,其包括:
[0005]—攪拌機,該攪拌機包括一攪拌筒、一攪拌器以及一備料管,該攪拌筒為一開口向上的筒體,該攪拌器固設于該攪拌筒的開口上方,且該攪拌器朝下設有至少一攪拌棒,該攪拌棒伸入靠近該攪拌筒的內部,該備料管連通該攪拌筒的底部;
[0006]—蒸煮機,該蒸煮機與該攪拌機相連通,該蒸煮機包括一蒸煮桶以及一傳料管,該蒸煮桶為一開口封閉的桶體,該蒸煮桶設有兩連通孔,其中一連通孔與該攪拌機的備料管相接,該傳料管的一端與另一連通孔相接;
[0007]—模具機,該模具機與該蒸煮機相連通,該模具機包括一本體、一驅動件以及一模具組,該本體包括一置放架以及一儲存漏斗,該儲存漏斗的底部連通一入水管,該儲存漏斗環側面設有一送料口,該置放架為一直立設置的架體,該儲存漏斗開口朝上且設置于該置放架內部,該驅動件設置于該置放架內部,該模具組的下半部設于該儲存漏斗的開口下方,該模具組包括一傳輸座、一內模、一轉動座以及一外模,該傳輸座直立貫穿設置有一傳輸孔,該傳輸孔與該傳料管的一端相接,該內模固接于該傳輸座的底部,且該內模的內部與該傳輸孔相通,該內模為一開口向上的杯體,該內模的側壁設有多個貫穿該內模側壁的擠料孔,該轉動座通過一連結件與該驅動件相互連結,且該轉動座套設于該傳輸座的外部,讓該轉動座可相對該傳輸座轉動,該外模的頂部固設于該轉動座底部,且該外模套設于該內模的外部,該外模為一直立的管體,該外模的側壁設有多個貫穿該外模側壁的成形孔;
[0008]一膠化機,該膠化機鄰近該儲存漏斗的送料口,該膠化機包括一膠化機架體、一輸送架以及一浸泡槽,該膠化機設置于該模具機的一側,該膠化機架體的頂面形成一膠化水道,該膠化水道靠近該送料口處設有一入水口,該膠化水道遠離該送料口處設有一出水口,該入水口鄰近該儲存漏斗的送料口,該輸送架設置于該膠化機架體異于該模具機的一側且設有一輸入端以及一輸出端,該輸送架的輸入端鄰近該膠化水道的出水口,該輸送架的輸出端遠離該膠化水道的出水口,該浸泡槽為一開口向上的槽體,該浸泡槽的開口鄰近該輸送架的輸出端。
[0009]前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中該食品成形機構包括一殺菌機,該殺菌機包括一殺菌柜以及一容置箱,該殺菌柜為一矩形柜體,該殺菌柜包括一殺菌室,該殺菌室設置于該殺菌柜內部。
[0010]前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中該食品成形機構包括一包裝機,該包裝機設置于鄰近該殺菌機的位置,該包裝機設有一輸送平臺及一封裝頭,該輸送平臺為一傾斜設置的架體,該封裝頭對應設置于該輸送平臺上方。
[0011]前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中該輸送架包括一輸送履帶以及一回收水道,且該輸送架的輸入端高度低于該輸出端的高度,該輸送履帶設置于該輸送架的上半段,該輸送履帶為一長形且具有多個微小空隙的網材,該回收水道設置于該輸送架的下半段且位于該輸送履帶的下方,該回收水道為一長直形的槽體。
[0012]前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中該膠化機包括一冷卻槽,該冷卻槽為一開口向上的槽體,該冷卻槽的開口鄰近該輸送架的輸入端,且該冷卻槽內部與該儲存漏斗的入水管相通。
[001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可獲得的功效增進包括:
[0014]1.本實用新型的攪拌機、烹煮機以及模具機之間以管路連接,而模具機、膠化機以及浸泡槽之間通過流道的設計,使得由原料攪拌至半成品浸泡至浸泡槽中的制程皆無需使用人力,使得本實用新型大幅提升制造效率以及降低成本。
[0015]2.本實用新型的殺菌機可在產品于包裝機完成分裝以及包裝后殺菌,以減少原料及半成品在制作過程中可能受到人為或機臺的污染,并進一步增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品質。
[0016]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攪拌機以及蒸煮機的立體外觀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模具機的側視示意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模具機中的模具組的立體外觀分解圖。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模具機中的模具組的剖面側視圖。
[0022]圖6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膠化機的架體以及冷卻槽的立體外觀圖。
[0023]圖7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輸送架以及浸泡槽的立體外觀圖。
[0024]圖8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膠化機、浸泡槽以及冷卻槽的側視示意圖。
[0025]圖9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包裝機的側視示意圖。
[0026]圖10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包裝機的俯視示意圖。
[0027]圖1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殺菌機的前視示意圖
[0028]圖1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操作俯視示意圖。
[0029]圖1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模具機的操作側視示意圖。
[0030]圖1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模具機中的模具組的操作剖面側視圖。
[0031]圖1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膠化機、浸泡槽以及冷卻槽的操作側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為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0033]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食品成形機構的較佳實施例,如圖1所示,該食品成形機構包括一攪拌機1、一蒸煮機2、一模具機3、一膠化機6、一包裝機7以及一殺菌機8,其中:
[0034]如圖1與圖2所示,該攪拌機I包括一攪拌筒11、一置放架12、一攪拌器13以及一備料管14,該攪拌筒11為一開口向上的筒體,該置放架12設置于該攪拌筒11的開口上方,該置放架12由該攪拌筒11的外側壁頂部向上延伸,該攪拌器13固設于該置放架12上,且該攪拌器13朝下設有至少一攪拌棒15,該對攪拌棒15伸入靠近該攪拌筒11的內部底面,該備料管14連通該攪拌筒11的底部;
[0035]該蒸煮機2與該攪拌機I相連通,該蒸煮機2包括一蒸煮桶21以及一傳料管22,該蒸煮桶21為一開口封閉的桶體,該蒸煮桶21的頂面設有兩連通孔211,其中一連通孔211與該攪拌機I的備料管14相接,該傳料管22 —端連接于該蒸煮桶21的另一連通孔211 ;
[0036]如圖1與圖3所不,該模具機3與該蒸煮機2相連通,該模具機3包括一本體30、一驅動件40以及一模具組50,該本體30包括一置放架31以及一儲存漏斗32,該置放架31為一直立設置的矩形架體,該置放架31包括一上架體311以及一中架體312,該儲存漏斗32開口朝上且設置于該置放架31的中架體312上,該儲存漏斗32頂部的環側面開設有一與該儲存漏斗32相通的送料口 321,該儲存漏斗32的底部連通一入水管33 ;
[0037]如圖3至圖5所示,該驅動件40設置于該置放架31的上架體311上,且該驅動件40由該上架體311向下穿出一輸出軸41,該驅動件40可為一馬達等的動力驅動裝置,該成形模具組50設置于該置放架31的上架體311與中架體312之間,該成形模具組30與該驅動件40相互連結,如圖2與圖3所示,該成形模具組50的下半部位于該儲存漏斗32的開口下方且包括一傳輸座51、一入料管52、一內模53、一轉動座54以及一外模55,該傳輸座51貫穿且固接于該置放架31的上架體311,該傳輸座51包括一傳輸管511以及一結合盤512,該傳輸管511位于該傳輸座51的上半部,該傳輸管511外環側壁的頂部設有一外螺紋,且該傳輸管511為直立設置且其頂部凸出于該置放架31的上架體311 ;
[0038]該結合盤512位于該傳輸座51的下半部,該結合盤512為一水平設置的盤體,該結合盤512的外環側壁設有一外螺紋,該結合盤512的中心直立貫穿設有一傳輸孔513,且該傳輸孔513與該傳輸管511相通,該入料管52的底緣固接于該傳輸管511頂緣,且該入料管52的頂緣與該傳料管22的另一端相接,讓該傳料管22、該入料管52與該傳輸管511及該傳輸孔513相互連通,該內模53的頂部固接于該傳輸座51的底部,且該內模53的內部與該傳輸孔513相通;
[0039]該內模53包括一擠出筒531以及一導引座532,該擠出筒531為一直立設置的筒體,該擠出筒531的內側壁頂緣設有一與該結合盤512的外螺紋結合的內螺紋,且該擠出筒531的側壁設有多個貫穿該擠出筒531側壁的擠料孔533,該多個擠料孔533為間隔設置,該導引座532固設于該擠出筒531的內側壁底部,且該導引座522伸入該擠出筒531的內部,該導引座532的底面與該擠出筒531的底面的尺寸相同,且該導引座532的環側壁的底部固接于該擠出筒531的內側壁底部,該導引座532概為一直立設置的圓錐狀體,讓該導引座532的中心處高度最高,而該導引座532的高度由中心朝周緣逐步減少,該導引座532具有一環狀的導引面,且該導引座531的中心處與該傳輸孔513直線相對;
[0040]該轉動座54套設于該傳輸座51外側,且該轉動座54與該驅動件40連結,該轉動座54包括一座體541以及至少一軸承542,該座體541為一直立的圓柱體,該座體541的側壁頂部徑向朝外環凸設有一轉動盤543,該轉動盤543的外環側壁環凹設有一轉動部544,該轉動部544通過一連結件545與該驅動件40的輸出軸41連結,該連結件545可為皮帶或鏈條等,該座體541的底部徑向朝內環凹設有一卡扣環面546,該卡扣環面546的側壁間隔環設有多個卡扣件547,該多個卡扣件547徑向插設于該卡扣環面546的側壁,該座體54的中心直立貫穿設有一置放孔548,該至少一軸承542橫向卡設于該置放孔548內,讓該傳輸座51的傳輸管511穿設于該置放孔548中且與該至少一軸承542相結合,且使該結合盤512位于該座體541的下方,則該轉動座54可通過該驅動件40的驅動而相對該傳輸座51轉動,較佳的是,該轉動座54包括兩軸承542,該兩軸承542分別卡設于該置放孔548的頂部及底部且與該傳輸管511相結合;以及
[0041]該外模55的頂部固設于該轉動座54底部,且該外模55套設于該內模53的外部,該外模55為一直立的圓形管體,該外模55于對應該多個卡扣件547位置的頂緣設有多個貫穿該外模55側壁的卡扣孔551,使各該卡扣孔551分別與一相對應的卡扣件547相卡設結合,藉以讓該外模55的頂部與該座體541的底部固接,較佳的是,各該卡扣孔551為一 L字型孔,該外模55的側壁下半部設有多個貫穿該外模55側壁的成形孔552,較佳的是,各該成形孔552概為水平設置的橢圓狀;
[0042]如圖6至圖8所不,該膠化機6包括一膠化機架體61以及一輸送架62、一浸泡槽63、一冷卻槽64,該膠化機架體60設置于該模具機I的一側且設有一入口端611以及一出口端612,該膠化機架體61的入口端611設置于該儲存漏斗32的送料口 321下方,且該膠化機架體61的入口端611高度高于該出口端612的高度,讓該膠化機架體61由該入口端611朝該出口端朝下612傾斜,該膠化機架體61包括多個阻隔板613、一膠化水道614以及一帶動水道615,該多個阻隔板613直立設置于該膠化機架體61的頂面,該膠化水道614為該多個阻隔板613水平間隔交錯設置所形成的一連續S字形蜿蜒的水道,該膠化水道614靠近該送料口 321下方的位置設置有一入水口 616,該膠化水道614靠近該出口端612的位置設有一出水口 617,該帶動水道615設置該出水口 617的下方,該帶動水道615為一長直形的槽體,較佳的是,該帶動水道615的截面為U字型;
[0043]請配合參看如圖7及圖8所示,該輸送架62設于該膠化機架體61異于該模具機3的一側,使該輸送架62的其中一端設置于該帶動水道615的下方,該輸送架62包括一輸入端621、一輸出端622、一輸送履帶623、一回收水道624以及一送料道625,該輸送架62為一長直形的架體,該輸送架62靠近該帶動水道615的一端為輸入端621,該輸送架62遠離該帶動水道615的一端為輸出端622,且該輸入端621的高度低于該輸出端622的高度,使該輸送架62由該輸出端622朝該輸入端621朝下傾斜,該輸送履帶623設置于該輸送架62的上半段,該輸送履帶623為一長形且具有多個微小空隙的網材,該輸送履帶623可為一濾網,較佳的是,該輸送架62于該輸出端622設有一驅動裝置及多個與該驅動裝置相連動的滾筒,使該輸送履帶623可將放置于該輸送履帶623表面上的物體由該輸入端621朝該輸出端622方向移動,該回收水道624設置于該輸送履帶623的下方,該回收水道624為一長直形的槽體,且該回收水道624的寬度大于該輸送履帶623,該送料道625設置于該輸送架62的輸出端622,該送料道625為一長直的槽體,該送料道625傾斜設置于該輸送履帶623以及該回收水道624之間;
[0044]該浸泡槽63設置于輸送架50的一側且位于該送料道625的下方,該浸泡槽63為一開口向上的槽體,該浸泡槽63的開口設置于該送料道625的下方,該浸泡槽63的環側壁底部貫穿該側壁設置有至少一泄水孔630以及至少一止水閥631,該至少一泄水孔630貫穿該浸泡槽63的環側壁底部,該至少一止水閥6311分別與一相對應的泄水孔630相結合;
[0045]請再配合參看如圖8所示,該冷卻槽64設置于該輸送架62的輸入端621下方,該冷卻槽64為一開口向上的槽體,該冷卻槽64的開口位于該回收水道624中靠近該輸入端621的下方,該冷卻槽64可回收該回收水道624流入的膠化液并置放多個冰塊以形成一冷卻液,且如圖3所示該冷卻槽64為該儲存漏斗32的入水管33的水源;
[0046]如圖1、圖9與圖10所示,該包裝機7設置于鄰近該浸泡槽63的位置,該包裝機7設有一輸送平臺71及一封裝頭72,該輸送平臺71為一傾斜設置的架體,該封裝頭72對應設置于該輸送平臺71上方,該包裝機7可將在浸泡槽63浸泡完成的果凍成品在分裝后進行封口包裝;
[0047]如圖1與圖11所示,該殺菌機8設置于鄰近該包裝機7的位置,該殺菌機8包括一殺囷柜81以及一容直箱82,該殺囷柜81為一矩形柜體,該殺囷柜81包括一殺囷室811以及一蓋體812,該殺菌室811設置于該殺菌柜81內部,該蓋體812可相對該殺菌室811滑動,讓該蓋體812將該殺菌室811關閉,該容置箱82為一底部設置有滾輪的箱體且位于該容置室811內,該容置箱82可放置在包裝機7完成分裝以及進行封口包裝后的果凍成品。
[0048]如圖2與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操作使用時,將一果凍產品等的食品制作原料倒入該攪拌筒11中,并利用該攪拌器13的攪拌棒15將該食品制作原料做充分攪拌,待攪拌完成后,藉由該備料管14將經該經過攪拌的食品制作原料輸送至該蒸煮機2的蒸煮桶21,該蒸煮桶21將攪拌完成的食品制作原料進行加熱蒸煮,待蒸煮完成后,將該完成前述處理的食品制作原料經由該傳料管22傳輸至該模具機3的入料管52 ;
[0049]如圖12至圖14所示,該入水管33將該冷卻槽6中儲存的冷卻液輸入該儲存漏斗32中,且將該成形模具組50的內模53以及外模55沉浸于該冷卻液中,該轉動座54通過該連結件545與該驅動件40同步轉動,則該外模55亦與該轉動座54同步轉動,進一步使得該外模55相對該內模53轉動,該完成前處理的食品制作原料由該入料管52輸入該傳輸座51的傳輸管511中,再經過該結合盤512的傳輸孔513輸入該內模53的擠出筒531內部,其中,因該擠出筒531的內底部固接有該導引座532,故該食品制作原料不會沉淀堆積在擠出筒531的內底部,且該導引座532的導引面使得該食品制作原料可均勻地滑入該擠出筒531與該導引座532之間的空間,并讓該食品制作原料由該擠出筒531的各擠料孔533擠出,由各擠料孔533擠出的該食品制作原料再通過該外模55上的各成形孔552切削后,沉浸入該儲存漏斗32的冷卻液而成形,由于該外模55轉動而造成該食品制作原料受到各成形孔552不同角度的切削,使得果凍造型更具變化性,且因該入水管33朝上輸送的冷卻液帶動可使成形后的果凍半成品由該送料孔321輸出;
[0050]如圖12與圖15所示,將該膠化水道614儲存一膠化液,而該儲存漏斗32的送料口 321輸出的切削完成的多個果凍半成品由該膠化機架體61的入口端611進入該膠化水道614中,因該膠化水道614為連續S字形蜿蜒的水道,使得該多個果凍半成品有充分的時間在該膠化水道614完成膠化,完成膠化的該多個果凍半成品以及少許膠化液藉由該帶動水道615進入該輸送架62,該輸送履帶623將該多個果凍半成品由該輸送架62的輸入端621帶往輸出端622,且因該輸出履帶623為濾網所制成,故連同該多個果凍半成品進入該輸送架62的膠化液可由該回收水道624進入該冷卻槽64,而該多個果凍半成品經由該送料道625進入該浸泡槽63,該浸泡槽63儲存一浸泡液,以將該多個果凍半成品浸泡于該浸泡槽63中。
[0051]如圖9至圖11所示,完成浸泡后的果凍成品經過人工分裝后,利用該包裝機7的封裝頭72將各包裝的封口進行壓合包裝,完成壓合包裝后的各包果凍半成品放置入該殺菌機8的容置箱82,將該容置箱82推入該殺菌柜91的殺菌室911中,并以該蓋體912將該殺菌室911關閉,并進行殺菌,減少該果凍半成品在制造過程中受人為或機臺的污染,并進一步提聞果凍廣品的品質。
[0052]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食品成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攪拌機,該攪拌機包括一攪拌筒、一攪拌器以及一備料管,該攪拌筒為一開口向上的筒體,該攪拌器固設于該攪拌筒的開口上方,且該攪拌器朝下設有至少一攪拌棒,該攪拌棒伸入靠近該攪拌筒的內部,該備料管連通該攪拌筒的底部; 一蒸煮機,該蒸煮機與該攪拌機相連通,該蒸煮機包括一蒸煮桶以及一傳料管,該蒸煮桶為一開口封閉的桶體,該蒸煮桶設有兩連通孔,其中一連通孔與該攪拌機的備料管相接,該傳料管的一端與另一連通孔相接; 一模具機,該模具機與該蒸煮機相連通,該模具機包括一本體、一驅動件以及一模具組,該本體包括一置放架以及一儲存漏斗,該儲存漏斗的底部連通一入水管,該儲存漏斗環側面設有一送料口,該置放架為一直立設置的架體,該儲存漏斗開口朝上且設置于該置放架內部,該驅動件設置于該置放架內部,該模具組的下半部設于該儲存漏斗的開口下方,該模具組包括一傳輸座、一內模、一轉動座以及一外模,該傳輸座直立貫穿設置有一傳輸孔,該傳輸孔與該傳料管的一端相接,該內模固接于該傳輸座的底部,且該內模的內部與該傳輸孔相通,該內模為一開口向上的杯體,該內模的側壁設有多個貫穿該內模側壁的擠料孔,該轉動座通過一連結件與該驅動件相互連結,且該轉動座套設于該傳輸座的外部,讓該轉動座能夠相對該傳輸座轉動,該外模的頂部固設于該轉動座底部,且該外模套設于該內模的外部,該外模為一直立的管體,該外模的側壁設有多個貫穿該外模側壁的成形孔;以及 一膠化機,該膠化機鄰近該儲存漏斗的送料口,該膠化機包括一膠化機架體、一輸送架以及一浸泡槽,該膠化機設置于該模具機的一側,該膠化機架體的頂面形成一膠化水道,該膠化水道靠近該送料口處設有一入水口,該膠化水道遠離該送料口處設有一出水口,該入水口鄰近該儲存漏斗的送料口,該輸送架設置于該膠化機架體異于該模具機的一側且設有一輸入端以及一輸出端,該輸送架的輸入端鄰近該膠化水道的出水口,該輸送架的輸出端遠離該膠化水道的出水口,該浸泡槽為一開口向上的槽體,該浸泡槽的開口鄰近該輸送架的輸出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前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包括一殺菌機,該殺菌機包括一殺菌柜以及一容置箱,該殺菌柜為一矩形柜體,該殺菌柜包括一殺菌室,該殺菌室設置于該殺菌柜內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前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包括一包裝機,該包裝機設置于鄰近該殺菌機的位置,該包裝機設有一輸送平臺及一封裝頭,該輸送平臺為一傾斜設置的架體,該封裝頭對應設置于該輸送平臺上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輸送架包括一輸送履帶以及一回收水道,且該輸送架的輸入端高度低于該輸出端的高度,該輸送履帶設置于該輸送架的上半段,該輸送履帶為一長形且具有多個微小空隙的網材,該回收水道設置于該輸送架的下半段且位于該輸送履帶的下方,該回收水道為一長直形的槽體。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膠化機包括一冷卻槽,該冷卻槽為一開口向上的槽體,該冷卻槽的開口鄰近該輸送架的輸入端,且該冷卻槽內部與該儲存漏斗的入水管相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前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包括一包裝機,該包裝機設置于鄰近該浸泡槽的位置,該包裝機設有一輸送平臺及一封裝頭,該輸送平臺為一傾斜設置的架體,該封裝頭對應設置于該輸送平臺上方。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輸送架包括一輸送履帶以及一回收水道,且該輸送架的輸入端高度低于該輸出端的高度,該輸送履帶設置于該輸送架的上半段,該輸送履帶為一長形且具有多個微小空隙的網材,該回收水道設置于該輸送架的下半段且位于該輸送履帶的下方,該回收水道為一長直形的槽體。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食品成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膠化機包括一冷卻槽,該冷卻槽為一開口向上的槽體,該冷卻槽的開口鄰近該輸送架的輸入端,且該冷卻槽內部與該儲存漏斗的入水管相通。
【文檔編號】A23P1/00GK203986044SQ201420432836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日
【發明者】黃國軒 申請人:鮮活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