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劃行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稻劃行器,它包括有劃行梁、滑塊、劃行齒、拉桿,其中,劃行梁中心處固裝有拉桿,拉桿尾部設有橫桿,滑塊活動套裝在劃行梁上,滑塊頂部設有調節螺栓,滑塊底部固裝有劃行齒;劃行梁兩端設有對滑塊限位用的限位塊;劃行梁長度方向表面設有標尺。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可以通過滑塊對劃行尺寸進行調整,以此適合不同水稻品種尺寸要求;且一次可劃多個尺寸,防止發生插好再撥的麻煩,省時省力。
【專利說明】 一種水稻劃行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稻培育【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水稻劃行器。
【背景技術】
[0002]水稻原產亞洲熱帶,在中國廣為栽種后,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結稻粒去殼后稱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有米飯、米粥、米餅、米糕、米線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制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桿也有很多用處。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所結子實即稻谷,去殼后稱大米或米,屬于直接經濟作物,還是人類的主食。現有水稻插秧時,需要進行劃行,以加快插秧的速度及效率,現有的劃行器,傳統是4寸、5村、6寸、8寸劃行器,單次只能劃一種尺寸;而在特殊情況下水稻間距要求的尺寸變不一致,如要在水稻中間挖溝時,就需要撥掉一行插好的秧苗,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一次可劃多個尺寸的水稻劃行器。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稻劃行器,它包括有劃行梁、滑塊、劃行齒、拉桿,其中,劃行梁中心處固裝有拉桿,拉桿尾部設有橫桿,滑塊活動套裝在劃行梁上,滑塊頂部設有調節螺栓,滑塊底部固裝有劃行齒;劃行梁兩端設有對滑塊限位用的限位塊;劃行梁長度方向表面設有標尺。
[0005]所述的滑塊為η條,4彡η彡12。
[000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可以通過滑塊對劃行尺寸進行調整,以此適合不同水稻品種尺寸要求;且一次可劃多個尺寸,防止發生插好再撥的麻煩,省時省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本實施例所述的水稻劃行器包括有劃行梁1、滑塊2、劃行齒3、拉桿4,其中,劃行梁I中心處固裝有拉桿4,拉桿4尾部設有橫桿5,滑塊2活動套裝在劃行梁I上,滑塊2為η條,4 < η < 12 ;滑塊2頂部設有調節螺栓6,滑塊2底部固裝有劃行齒3 ;劃行梁I兩端設有對滑塊2限位用的限位塊7 ;劃行梁I長度方向表面設有標尺8。可以通過滑塊對劃行尺寸進行調整,以此適合不同水稻品種尺寸要求;且一次可劃多個尺寸,方便實用。
[0009]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劃行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劃行梁〔0、滑塊口)、劃行齒(3^拉桿(4),其中,劃行梁(1)中心處固裝有拉桿(4),拉桿(4)尾部設有橫桿(5),滑塊(2)活動套裝在劃行梁(1)上,滑塊(2)頂部設有調節螺栓(6),滑塊(2)底部固裝有劃行齒(3);劃行梁(1)兩端設有對滑塊(2)限位用的限位塊(7);劃行梁(1)長度方向表面設有標尺(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劃行器,其特征在于:滑塊(2)為=條,4? = ? 12。
【文檔編號】A01C14/00GK204131962SQ201420440003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6日
【發明者】丁新才 申請人:湖南希望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