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魚群逃逸的青瑩粉投放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魚群逃逸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繩索,所述繩索上設有浮子、沉子,若干樣品自動投放瓶;所述樣品投放瓶內部設有導柱,水壓傳感器,所述導柱上部設有彈簧式電磁開關,移動板,所述彈簧式電磁開關下部連接移動板,所述移動板在導柱的導向下沿瓶身上下滑動;所述移動板下部至少與兩個連接柱連接,連接柱另一端與可移動擋板連接,可移動擋板能夠沿瓶身內壁上下滑動;所述彈簧式電磁開關根據水壓傳感器的電信號吸合/關閉,彈簧式電磁開關推動移動板上下移動,移動板帶動連接柱擺動,連接柱帶動可移動擋板上下滑動,進而打開或關閉樣品自動投放瓶的投放口;青瑩粉放置在移動板與瓶身下部所圍成的空間內。
【專利說明】一種防止魚群逃逸的青瑩粉投放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魚群逃逸的青瑩散投放系統,屬于青瑩粉投放【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圍網作業過程中,魚群往往從未包圍的端口處逃逸,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近代漁船的做法是用小艇在未包圍的端口處反復旋轉進行驅趕魚群,但效果欠佳,空網率還是比較高,同時驅趕魚群的2-3艘小艇的燃油也有了較大的浪費。隨后青瑩粉在漁業當中的應用,青瑩粉是一種粉末狀物質且無毒無害,其主要成分為高錳酸鉀,入水后與海洋水色融合為青色水體,形成一道青色的墻壁防止魚群逃逸。使用青瑩粉成為了大型金槍魚圍網捕撈當中防止魚群從未包圍端口逃逸的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目前,現代漁業船只沒有專門用于青瑩粉投放的裝置。傳統的方式為通過將青瑩粉裝入砸破洞的塑料袋內然后投入海域,投放效果的有很大的隨機性,不僅無法控制投藥的準確性而且對海洋環境造成了污染,亟待完善和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對于青瑩粉在漁業作業時的投放,隨機性很大,無法準確的控制投放的位置,從而導致投放量過大,進而對海洋環境造成了污染。
[0004]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防止魚群逃逸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包括繩索,所述繩索上設有浮子2、沉子3,若干樣品自動投放瓶5 ;所述樣品投放瓶5內部設有導柱8,水壓傳感器,所述導柱8上部設有彈簧式電磁開關7,移動板,所述彈簧式電磁開關7下部連接移動板,所述移動板在導柱8的導向下沿瓶身6上下滑動;所述移動板下部至少與兩個連接柱11連接,連接柱11另一端與可移動擋板12連接,可移動擋板12能夠沿瓶身6內壁上下滑動;所述彈簧式電磁開關7根據水壓傳感器的電信號吸合/關閉,彈簧式電磁開關7推動移動板上下移動,移動板帶動連接柱11擺動,連接柱11帶動可移動擋板12上下滑動,進而打開或關閉樣品自動投放瓶5的投放口 ;青莖粉放置在移動板與瓶身6下部所圍成的空間內。
[0006]本技術方案的特點是:提供了一種青瑩粉投放系統,通過綱索結合浮沉子,以及彈簧式電磁開關,并且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適應性強的樣品自動投放瓶,利用彈簧式電磁開關作為動力源,帶動移動板的上下移動,移動板通過連接柱11帶動可移動擋板12上下滑動,從而控制投放口的打開或閉合,樣品存放在移動板與瓶身6下部所圍成的空間內,結構簡單,而且安全可靠。水壓傳感器的設置大大提高了投放位置水深的控制精度,本方案不僅能控制青瑩粉投放的區域位置而且能很好的控制投藥深度及投藥量。此外,本投放系統分為兩個子系統。定位控制系統通過綱索結合浮沉子控制投放區域位置;投放控制系統通過開關式投放口控制投藥深度和投藥量,并且改變了原有的一次性的作業效果。
[0007]進一步的,所述導柱8為空心管結構,水壓傳感器設置在導柱8內部,其探頭15設置在導柱8上部。
[0008]進一步的,所述移動板下部設有一組起輔助導向作用的三角鋼片10。
[0009]進一步的,還包括漁船I,所述繩索連接在漁船I上。
[0010]進一步的,所述繩索為鋼索4。
[0011]進一步的,所述移動板為移動鋼板9。
[0012]更進一步的,所述瓶身6的上方設有鋼索環14,用于與鋼索4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I)圍網作業時的青瑩粉投放區域、深度定位更加準確,投放量更加精準。
[0015]2)避免了原有方法的隨機性和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0016]3)結構簡單,實施方便。
[0017]4)具有廣泛推廣的市場前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止魚群逃逸的青瑩粉投放系統的結構簡圖。
[0019]圖2是樣品自動投放瓶的設計簡圖。
[0020]圖3是彈簧式電磁開關釋放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彈簧式電磁開關吸合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1中:1為圍網漁船,2為連接浮子,3為沉子,4為綱索,5為樣品自動投放瓶
[0023]圖2中:6為瓶身,7為彈簧式電磁開關,8為鋼管,9為可移動鋼板,10為可上下活動的三角鋼片,11為連接柱,12為可移動擋板,13為密封底蓋,14為綱索環,15為水壓傳感器探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5]參見圖1-2,一種防止魚群逃逸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包括繩索,所述繩索上設有浮子2、沉子3,若干樣品自動投放瓶5 ;所述樣品投放瓶5內部設有導柱8,水壓傳感器,所述導柱8上部設有彈簧式電磁開關7,移動板,所述彈簧式電磁開關7下部連接移動板,所述移動板在導柱8的導向下沿瓶身6上下滑動;所述移動板下部至少與兩個連接柱11連接,連接柱11另一端與可移動擋板12連接,可移動擋板12能夠沿瓶身6內壁上下滑動;所述彈簧式電磁開關7根據水壓傳感器的電信號吸合/關閉,彈簧式電磁開關7推動移動板上下移動,移動板帶動連接柱11擺動,連接柱11帶動可移動擋板12上下滑動,進而打開或關閉樣品自動投放瓶5的投放口 ;青瑩粉放置在移動板與瓶身6下部所圍成的空間內。當投放口打開時,在水流的作用下青瑩粉會被迅速地釋放到水里。投放操作完成后收回裝置。
[0026]所述導柱8為空心管結構,水壓傳感器設置在導柱8內部,其探頭15設置在導柱8上部。
[0027]所述移動板下部設有一組起輔助導向作用的三角鋼片10。
[0028]還包括漁船I,所述繩索連接在漁船I上。
[0029]所述繩索為鋼索4。
[0030]所述移動板為移動鋼板9。
[0031]所述瓶身6的上方設有鋼索環14,用于與鋼索4連接。
[003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青瑩粉投放系統,通過綱索結合浮沉子,以及彈簧式電磁開關,并且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適應性強的樣品自動投放瓶,利用彈簧式電磁開關作為動力源,帶動移動板的上下移動,移動板通過連接柱11帶動可移動擋板12上下滑動,從而控制投放口的打開或閉合,樣品存放在移動板與瓶身6下部所圍成的空間內,結構簡單,而且安全可靠。水壓傳感器的設置大大提高了投放位置水深的控制精度,本方案不僅能控制青瑩粉投放的區域位置而且能很好的控制投藥深度及投藥量。此外,本投放系統分為兩個子系統。定位控制系統通過綱索結合浮沉子控制投放區域位置;投放控制系統通過開關式投放口控制投藥深度和投藥量,并且改變了原有的一次性的作業效果。
[0033]本實用新型在圍網作業時的青瑩粉投放區域、深度定位更加準確,投放量更加精準;避免了原有方法的隨機性和對海洋環境的污染;結構簡單,實施方便;具有廣泛推廣的市場前景。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止魚群逃逸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其特征在于: 包括繩索,所述繩索上設有浮子(2)、沉子(3),若干樣品自動投放瓶(5); 所述樣品投放瓶(5)內部設有導柱(8),水壓傳感器,所述導柱(8)上部設有彈簧式電磁開關(7),移動板,所述彈簧式電磁開關(7)下部連接移動板,所述移動板在導柱(8)的導向下沿瓶身(6)上下滑動; 所述移動板下部至少與兩個連接柱(11)連接,連接柱(11)另一端與可移動擋板(12)連接,可移動擋板(12)能夠沿瓶身¢)內壁上下滑動; 所述彈簧式電磁開關(7)根據水壓傳感器的電信號吸合/關閉,彈簧式電磁開關(7)推動移動板上下移動,移動板帶動連接柱(11)擺動,連接柱(11)帶動可移動擋板(12)上下滑動,進而打開或關閉樣品自動投放瓶(5)的投放口 ; 青瑩粉放置在移動板與瓶身(6)下部所圍成的空間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柱(8)為空心管結構,水壓傳感器設置在導柱(8)內部,其探頭(15)設置在導柱(8)上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板下部設有一組起輔助導向作用的三角鋼片(1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漁船(I),所述繩索連接在漁船⑴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繩索為鋼索(4)。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板為移動鋼板(9)。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青瑩粉投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6)的上方設有鋼索環(14),用于與鋼索(4)連接。
【文檔編號】A01K79/00GK203985658SQ201420451362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2日
【發明者】唐浩, 許柳雄, 王學昉, 周成, 楊文杰, 王少琴, 徐國強, 朱國平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