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設置在前后布置的噴桿、機架之間,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傾斜,并排設置在噴桿、機架之間,它們的上端分別鉸連接在機架的上部的不同位置,下端分別與噴桿的不同位置鉸連接;第一連桿、第二連桿與噴桿、機架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Ⅰ;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設置在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的下方,并排設置在噴桿、機架之間,它們的一端分別鉸連接在機架的下部的不同位置,另一端分別與噴桿的不同位置鉸連接;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與噴桿、機架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Ⅱ。本實用新型能使噴桿在自重作用下自平衡擺動,調整到基本水平狀態。
【專利說明】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走式打藥機噴桿。
【背景技術】
[0002]自走式打藥機在其前端設有噴藥裝置,這種噴藥裝置包括機架、噴桿,噴桿橫向固定連接在機架上。這種自走式打藥機在使用時,農用打藥機固定連接在動力機械上進行打藥作業。噴桿一般較長,如果田間或路面平整,噴桿基本橫向呈水平方向,但在起伏不平、坑洼眾多的田間作業時,噴藥裝置跟隨動力機械傾斜,導致噴桿傾斜,這樣,一方面,影響打藥的均勻性,另一方面,傾斜的噴桿一端可能會刮到地面,造成噴桿甚至打藥機的損壞。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能使自走式打藥機上噴桿在不同路況時都能基本保持水平方向的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
[0005]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其改進之處在于:設置在前后布置的噴桿、機架之間,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傾斜,并排設置在噴桿、機架之間,它們的上端分別鉸連接在機架的上部的不同位置,下端分別與噴桿的不同位置鉸連接;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與噴桿、機架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 ;所述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設置在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的下方,并排設置在噴桿、機架之間,它們的一端分別鉸連接在機架的下部的不同位置,另一端分別與噴桿的不同位置鉸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與噴桿、機架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I。
[0006]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與噴桿、機架構成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為梯形結構。
[0007]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與噴桿、機架構成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為等腰梯形結構。
[0008]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水平平行、等長設置。
[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0010]1.第一連桿、第二連桿與噴桿、機架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與噴桿、機架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I,這樣噴桿、機架之間為浮動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配套在自走式打藥機使用時,如果自走式打藥機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機架隨自走式打藥機傾斜,此時,噴桿在自重作用下擺動,調整到基本水平狀態。
[0011]2.第一連桿、第二連桿與噴桿、機架構成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為梯形結構,由于噴桿橫向尺寸較大,這樣有利于保持噴桿的穩定性。
[0012]3.第一連桿、第二連桿與噴桿、機架構成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為等腰梯形結構,使得第一連桿、第二連桿與噴桿、機架構成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各鉸連接的受力均勻。
[0013]4.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水平平行、等長設置,這樣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與噴桿、機架構成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I就是平行四邊形構件結構,這樣,噴桿在自重作用下擺動時基本上是相對平行地運動,一方面受力均勻,另一方面也使噴藥均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16]圖3為圖1中的B-B剖面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配套在自走式打藥機上使用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根據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9]附圖所示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設置在前后布置的噴桿1、機架3之間,包括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第一支撐桿5、第二支撐桿6 ;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傾斜,并排設置在噴桿1、機架3之間,它們的上端分別鉸連接在機架3的上部的不同位置,下端分別與噴桿I的不同位置鉸連接;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與噴桿1、機架3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與噴桿1、機架3構成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為等腰梯形結構。
[0020]第一支撐桿5、第二支撐桿6設置在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的下方,并排設置在噴桿1、機架3之間,它們的一端分別鉸連接在機架3的下部的不同位置,另一端分別與噴桿I的不同位置鉸連接;第一支撐桿5、第二支撐桿6與噴桿1、機架3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I ;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撐桿5、第二支撐桿6水平平行、等長設置。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其特征在于:設置在前后布置的噴桿(1)、機架(3)之間,包括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第一支撐桿(5)、第二支撐桿(6);所述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傾斜,并排設置在噴桿(1)、機架(3)之間,它們的上端分別鉸連接在機架(3)的上部的不同位置,下端分別與噴桿(I)的不同位置鉸連接;所述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與噴桿(1)、機架(3)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 ;所述第一支撐桿(5)、第二支撐桿(6)設置在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的下方,并排設置在噴桿(1)、機架(3)之間,它們的一端分別鉸連接在機架(3)的下部的不同位置,另一端分別與噴桿(I)的不同位置鉸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5)、第二支撐桿(6)與噴桿(1)、機架(3)構成鉸連接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與噴桿(I)、機架(3)構成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為梯形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4)與噴桿(1)、機架(3)構成的四邊形構件結構I為等腰梯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自走式打藥機噴桿自平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5)、第二支撐桿(6)水平平行、等長設置。
【文檔編號】A01M7/00GK204259685SQ201420644232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3日
【發明者】曹冬林 申請人:泰州櫻田農機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