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藥搗碎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藥搗碎裝置,包括支架、藥缽和搗棒,所述支架上設置有下平臺和上平臺,下平臺內裝嵌有去頭的圓錐筒狀藥缽,所述藥缽上端開口,下端封閉,藥缽底端側面設置有導料口,導料口與藥缽接觸處設置有濾網,藥缽開口端面設置有藥缽蓋,藥缽蓋上設置有條形通孔,所述上平臺上設置有驅動電機和減速器,驅動電機輸出端與減速器連接,減速器輸出端連接有圓盤輪,圓盤輪上設置有偏心軸,偏心軸上連接有連接桿,連接桿底端穿過條形通孔與設置在藥缽內的搗棒連接,搗棒上端與連接桿底端鉸接,連接桿頂端與偏心軸鉸接,本實用新型嚴格密封,杜絕了搗藥過程中藥材的浪費,使用方便,大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中藥搗碎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中醫醫療器材領域,具體是一種中藥搗碎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中藥是指在中國傳統醫術指導下應用的藥物,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中藥主要起源于中國,大量的植物可以作為藥材,而且一些動物制品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也可以作為藥材,中藥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流傳已久,在制作中藥藥材時,通常都需要將準備好的藥材搗碎成小顆粒或粉末以方便服用,傳統的搗藥方法和工具通常是用石白和搗錘人工搗藥,效率低,費時費力。現有公布了一種中藥搗碎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中藥材的搗碎采用手動方法效率低等技術問題。本搗藥器包括箱體、藥缽和搗棒,箱體內部具有空腔且頂部具有開口一,藥缽呈筒狀,藥缽下端封閉且上端具有開口二,藥缽插接在空腔內,開口一和開口二方向相同;箱體上還固設有支架,支架上固設有電機,電機的輸出端固設有主動輪,主動輪位于開口二的上方且主動輪上還固設有偏心輪,搗棒插接在藥缽內且通過一連接桿與偏心輪連接,連接桿一端與搗棒的上端鉸接,連接桿的另一端鉸接在偏心輪上。這種結構的搗碎器雖然不用人工搗藥,但為了方便搗棒搗藥,藥缽蓋上設置有便于連接桿活動的條形通孔,這時就會有藥材碎片自條形通孔孔壁與搗棒之間的間隙濺出藥缽,造成藥物浪費,降低了藥缽蓋的密封作用;同時,藥材搗碎后,有時候需要將藥缽內的藥材倒出進行篩選,未搗碎的藥材需要放回藥缽內繼續搗碎,操作麻煩,影響了藥材搗碎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嚴密封閉,搗藥方便,效果良好的中藥搗碎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中藥搗碎裝置,包括支架、藥缽和搗棒,所述支架上設置有下平臺和上平臺,下平臺內裝嵌有去頭的圓錐筒狀藥缽,所述藥缽上端開口,下端封閉,藥缽底端側面設置有導料口,導料口與藥缽接觸處設置有濾網,藥缽開口端面設置有藥缽蓋,藥缽蓋上設置有條形通孔,所述上平臺上設置有驅動電機和減速器,驅動電機輸出端與減速器連接,減速器輸出端連接有圓盤輪,圓盤輪上設置有偏心軸,偏心軸上連接有連接桿,連接桿底端穿過條形通孔與設置在藥缽內的搗棒連接,搗棒上端與連接桿底端鉸接,連接桿頂端與偏心軸鉸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圓錐筒狀藥缽側壁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45?60度,藥缽的上端開口截面比藥缽底端截面大。
[0007]進一步的,所述支架下端設置有萬向滾輪,萬向滾輪上設置有制動裝置。
[0008]進一步的,所述條形通孔上罩設有布罩,布罩下端開口形狀、大小與條形通孔形狀、大小相匹配,布罩的下端與條形通孔壁固定連接,布罩上端開口形狀、大小與連接桿外徑的形狀、大小相匹配,布罩上端固定連接在連接桿外周壁上。
[0009]進一步的,所述導料口上設置有開關閥門。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驅動電機帶動搗棒在藥缽內搗擊藥材,大大節省了人力,搗碎效率得到提高;藥缽錐形側壁的設計能夠使得藥材在搗擊過程中從側壁上滑落到搗棒擊打點,提高了搗藥的效果;通過在藥缽側壁底端設置有濾網和導料口,搗棒在運動過程中會將藥材碎片帶起,較小的藥材碎片會通過濾網,而后被導料口導出,避免了搗藥過程中需要將搗碎的藥材取出,而后進行篩選的麻煩,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通過在藥缽蓋上的條形通孔上端設置布罩,布罩將條形通孔嚴格密封,有效的避免了搗藥過程中被帶起的藥材碎片從藥缽內濺出,造成了藥材浪費的情況發生。綜上,本實用新型嚴格密封,杜絕了搗藥過程中藥材的浪費,使用方便,大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一種中藥搗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支架,2-下平臺,3-藥缽,4-濾網,5-導料口,6-萬向輪,7-搗棒,8-條形通孔,9-藥缽蓋,10-布罩,11-連接桿,12-偏心桿,13-圓盤輪,14-減速器,15-上平臺,16-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4]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中藥搗碎裝置,包括支架1、藥缽3和搗棒7,所述支架I上設置有下平臺2和上平臺15,下平臺2內裝嵌有去頭的圓錐筒狀藥缽3,所述藥缽3上端開口,下端封閉,藥缽3底端側面設置有導料口 5,導料口 5與藥缽3接觸處設置有濾網4,藥缽3開口端面設置有藥缽蓋9,藥缽蓋9上設置有條形通孔8,所述上平臺15上設置有驅動電機16和減速器14,驅動電機16輸出端與減速器14連接,減速器14輸出端連接有圓盤輪13,圓盤輪13上設置有偏心軸12,偏心軸12上連接有連接桿11,連接桿11底端穿過條形通孔8與設置在藥缽3內的搗棒7連接,搗棒7上端與連接桿11底端鉸接,連接桿11頂端與偏心軸12鉸接。
[0015]實施例中,所述圓錐筒狀藥缽3側壁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45?60度,藥缽3的上端開口截面比藥缽3底端截面大,錐形側壁方便搗藥過程中被帶起的藥材重新落入擊打點,提高搗藥效果。
[0016]實施例中,所述支架I下端設置有萬向滾輪6,萬向滾輪6方便裝置的移動,萬向滾輪6上設置有制動裝置,制動裝置確保裝置在工作時的保持穩定靜止。
[0017]實施例中,所述條形通孔8上罩設有布罩10,布罩10下端開口形狀、大小與條形通孔8形狀、大小相匹配,布罩10的下端與條形通孔8壁固定連接,布罩10上端開口形狀、大小與連接桿11外徑的形狀、大小相匹配,布罩10上端固定連接在連接桿11外周壁上,設置的布罩10嚴格地將藥缽3密封,徹底避免了搗藥過程中藥材濺出而導致浪費的情況發生。
[0018]實施例中,所述導料口 5上設置有開關閥門,通過閥門控制導料口的開關。
[0019]在本實施例中,通過驅動電機16帶動搗棒7在藥缽3內搗擊藥材,大大節省了人力,搗碎效率得到提高;藥缽3錐形側壁的設計能夠使得藥材在搗擊過程中從側壁上滑落到搗棒擊打點,提高了搗藥的效果;通過在藥缽3側壁底端設置有濾網4和導料口 5,搗棒7在運動過程中會將藥材碎片帶起,較小的藥材碎片會通過濾網4,而后被導料口 5導出,避免了搗藥過程中需要將搗碎的藥材取出,而后進行篩選的麻煩,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通過在藥缽3蓋上的條形通孔8上端設置布罩10,布罩10將條形通孔8嚴格密封,有效的避免了搗藥過程中被帶起的藥材碎片從藥缽3內濺出,造成了藥材浪費的情況發生。
[0020]使用時,打開藥缽蓋9,加入待搗碎的藥材,關好藥缽蓋9后,開啟驅動電機16進行搗藥,被搗碎的藥材通過濾網4的過濾被導料口 5導出,搗藥過程連續,工作效率高。
[0021]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22]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搗碎裝置,包括支架、藥缽和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設置有下平臺和上平臺,下平臺內裝嵌有去頭的圓錐筒狀藥缽,所述藥缽上端開口,下端封閉,藥缽底端側面設置有導料口,導料口與藥缽接觸處設置有濾網,藥缽開口端面設置有藥缽蓋,藥缽蓋上設置有條形通孔,所述上平臺上設置有驅動電機和減速器,驅動電機輸出端與減速器連接,減速器輸出端連接有圓盤輪,圓盤輪上設置有偏心軸,偏心軸上連接有連接桿,連接桿底端穿過條形通孔與設置在藥缽內的搗棒連接,搗棒上端與連接桿底端鉸接,連接桿頂端與偏心軸鉸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搗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錐筒狀藥缽側壁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45?60度,藥缽的上端開口截面比藥缽底端截面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搗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下端設置有萬向滾輪,萬向滾輪上設置有制動裝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搗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通孔上罩設有布罩,布罩下端開口形狀、大小與條形通孔形狀、大小相匹配,布罩的下端與條形通孔壁固定連接,布罩上端開口形狀、大小與連接桿外徑的形狀、大小相匹配,布罩上端固定連接在連接桿外周壁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搗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口上設置有開關閥門。
【文檔編號】B02C19/08GK204220241SQ201420676586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3日
【發明者】廖麗萍 申請人:郴州大誠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