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農耕設備設計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手自一體農耕翻土機。
背景技術:
農耕文化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它體現和反映了傳統農業的思想理念、生產技術、耕作制度以及中華文明的內涵,它的形成和發展,浸透著歷代先賢的血汗,凝聚著我們民族的智慧。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農業的發展與否直接關系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所以說可以看清楚農業在我國的重要性,然而農耕器具對我們國家來說一直是件頭疼的事情,由于工業底子薄弱,農耕機械更新換代慢,自動化效率低下,已經不能夠適應當今的社會發展了。申請號為:201510099532.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翻土機,屬農用機械技術領域,該翻土機包括有設置于車架上的驅動機和通過操作手把控制的離合器,驅動機通過皮帶與離合器相連接,離合器通過變速箱與驅動輪相連接,在車架的后端通過連接桿從前往后依次連接有開土刀和翻土滾輪,開土刀和翻土滾輪均為多個,開土刀對應設于相鄰兩個翻土滾輪之間的前端;開土刀為前端相連向后開口的錐形,翻土滾輪均通過滾輪座套裝于滾輪軸上,翻土滾輪徑向伸出有多個翻土刀,翻土刀頂端橫向于翻土刀設置有多個碎土齒。然而上面所述的翻土機由于自動化效率不夠高,功率不大,不能適應復雜的地形等缺點,所以說已經處于被淘汰的邊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手自一體農耕翻土機。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手自一體農耕翻土機,包括前置轉向輪、松土刀、傳動軸、發動機、后置防滑輪,所述前置轉向輪里面設置有輪轂,所述輪轂里面設置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旁側設置有所述后置防滑輪,所述后置防滑輪旁側設置有鋼球環,所述剛球環前方設置有聯軸器,所述聯軸器前方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方設置有拉桿,所述拉桿上方設置有手動剎車,所述手動剎車上方設置有方向把,所述方向把下方設置有所述發動機,所述發動機旁側設置有油箱,所述油箱前方設置有減速器,所述減速器前方設置有所述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前方設置有深度調節器,所述深度調節器旁側設置有齒輪,所述齒輪旁側設置有所述松土刀。
上述結構中,所述發動機點火后帶動所述傳動軸的旋轉,所述傳動軸的旋轉同時帶動了所述齒輪的旋轉,所述齒輪的旋轉又帶動所述松土刀的旋轉,然而深度調節器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形進行對所述松土刀翻土深度的自動調整,以達到最好的翻土效果,所述前置轉向輪可根據所述傳動軸的轉速高低自動進行方向的控制,所述聯軸器也隨著方向的調整帶動所述后置防滑輪調整方向。
為了進一步提高翻土效率,所述前置轉向輪與所述驅動軸通過所述輪轂連接,所述后置防滑輪與所述聯軸器通過所述鋼球環連接。
為了進一步提高翻土效率,所述聯軸器與所述水箱通過螺釘連接,所述后置防滑輪與所述手動剎車通過所述拉桿連接。
為了進一步提高翻土效率,所述手動剎車與所述方向把通過螺釘連接,所述油箱與所述發動機通過管箍連接。
為了進一步提高翻土效率,所述發動機與所述齒輪通過所述傳動軸連接,所述傳動軸與所述松土刀通過所述齒輪連接。
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減少了農民的體力勞動,不僅經濟實惠,而且翻土全面,適應不同的地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手自一體農耕翻土機的正視圖。
1、驅動軸;2、輪轂;3、前置轉向輪;4、松土刀;5、齒輪;6、深度調節器;7、傳動軸;8、減速器;9、油箱;10、手動剎車;11、方向把;12、拉桿;13、水箱;14、聯軸器;15、鋼球環;16、發動機;17、后置防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手自一體農耕翻土機,包括前置轉向輪3、松土刀4、傳動軸7、發動機16、后置防滑輪17,前置轉向輪3里面設置有輪轂2,輪轂2里面設置有驅動軸1,驅動軸1起到驅動作用,驅動軸1旁側設置有后置防滑輪17,后置防滑輪17起到移動作用,后置防滑輪17旁側設置有鋼球環15,鋼球環15起到角度調整作用,剛球環15前方設置有聯軸器14,聯軸器14方向調節器,聯軸器14前方設置有水箱13,水箱13上方設置有拉桿12,拉桿12上方設置有手動剎車10,手動剎車10上方設置有方向把11,方向把11下方設置有發動機16,發動機16旁側設置有油箱9,油9箱前方設置有減速器8,減速器8前方設置有傳動軸7,有傳動軸7用于傳送動力,傳動軸7前方設置有深度調節器6,度調節器6用于調節翻土的深度,深度調節器6旁側設置有齒輪5,齒輪5旁側設置有松土刀4,松土刀4用于翻土。
上述結構中,發動機16點火后帶動傳動軸7的旋轉,傳動軸7的旋轉同時帶動了齒輪5的旋轉,齒輪5的旋轉又帶動松土刀4的旋轉,然而深度調節器6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形進行對松土刀4翻土深度的自動調整,以達到最好的翻土效果,前置轉向輪3可根據傳動軸7的轉速高低自動進行方向的控制,聯軸器14也隨著方向的調整帶動后置防滑輪17調整方向。
為了進一步提高翻土效率,前置轉向輪3與驅動軸1通過輪轂2連接,后置防滑輪17與聯軸器14通過鋼球環15連接,聯軸器14與水箱13通過螺釘連接,后置防滑輪17與手動剎車10通過拉桿12連接,手動剎車10與方向把11通過螺釘連接,油箱9與發動機16通過管箍連接,發動機16與齒輪5通過傳動軸7連接,傳動軸7與松土刀4通過齒輪5連接。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