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蔬菜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于旱地種植油麥菜的種植方法。
技術背景
傳統油麥菜的種植方法,一般都是將菜苗直接植入土壤中,并直接對土壤進行淋水以及在土壤上挖溝施肥,因油麥菜根系較小,會導致水和肥料被植物的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在較高的溫度下,澆淋后的水分大部分很快就會蒸發并流失到植物根部范圍之外的土壤中,大量浪費水資源,經過一次澆淋后土壤的濕潤周期并不長,土壤很快變成干旱,而影響油麥菜的快速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使油麥菜高效利用水資源和肥料以利于油麥菜快速生長的耐旱種植方法。
為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于旱地種植油麥菜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油麥菜種子置于ph為5.8~6.2的培養液中、在溫度為15~20℃條件下萌發成幼苗。
步驟2:在菜地中同向挖若干5~10cm寬、5~10cm深的長渠;
步驟3:將具有透氣、疏水性能的保濕套的底槽放入所述長渠中;
步驟4:將農業纖維物加入所述保濕套的底槽內;
步驟5:將菜地土壤鋪在所述農業纖維物上方;
步驟6:對應所述保濕套蓋板的植株開口,將油麥菜幼苗植入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的土壤中;
步驟7:將水澆淋在油麥菜幼苗處,澆淋范圍在所述保濕套范圍內;
步驟8:將所述保濕套蓋板蓋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的土壤上方,油麥菜幼苗通過所述植株開口露出地面;
步驟9:在需要進行澆淋時,對準所述保濕套蓋板的植株開口進行澆淋;
步驟10:在進行施肥時,先水平移出所述保濕套蓋板,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內的土壤挖溝,加肥料,蓋土,然后再將所述蓋板插回。
進一步的,所述保濕套包括呈凹槽形的底槽和若干蓋板,所述蓋板其中一邊長度大于所述底槽的橫向寬度,以保證所述蓋板能對所述保濕套底槽進行全面覆蓋;所述蓋板的另一邊長度為20cm;所述蓋板呈“凹”字形,其中部為一植株開口;若干所述蓋板連續覆蓋在所述底槽的頂部。
進一步的,所述保濕套的底槽寬度為5~10cm、深度為5~10cm、長度為20cm及以上。
進一步的,所述保濕套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農業纖維物鋪設厚度為2~5cm。
進一步的,所述農業纖維物為稻桿切塊。
進一步的,所述農業纖維物為玉米桿切塊。
進一步的,述農業纖維物為稻桿切塊與玉米桿切塊混合物。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對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首先將油麥菜種子置于其最佳發芽條件下萌發,提高種子萌發率以及幼苗質量,再通過設計有一保濕套,該保濕套具有透氣、疏水的功能,起到透氣、將澆淋的水分、肥料等鎖住的作用,將農業纖維物填充入保濕套內,有利于進行澆淋后水分的貯藏,在上層土壤較干燥時,農業纖維物的水分可緩慢向上蒸發,保持上層土壤的濕潤,并被植物所吸收利用,本保濕套還可集中植物根須,防止根須過分發散,在進行施肥后,有利于根部的吸收,利于植物的快速生長,設有保濕套蓋板還能有效防治表層土壤的水分蒸發,利于保持土壤濕潤,耐旱效果顯著。
附圖說明
附圖中是本發明使用的保濕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適于旱地種植油麥菜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油麥菜種子置于ph為5.8~6.2的培養液中、在溫度為15~20℃條件下萌發成幼苗。
步驟2:在菜地中同向挖若干5cm寬、5cm深的長渠;
步驟3:將具有透氣、疏水性能的保濕套的底槽3放入所述長渠中;
步驟4:將農業纖維物加入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
步驟5:將菜地土壤鋪在所述農業纖維物上方;
步驟6:對應所述保濕套蓋板1的植株開口2,將油麥菜幼苗植入所 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的土壤中;
步驟7:將水澆淋在油麥菜幼苗處,澆淋范圍在所述保濕套范圍內;
步驟8:將所述保濕套蓋板1蓋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的土壤上方,油麥菜幼苗通過所述植株開口2露出地面;
步驟9:在需要進行澆淋時,對準所述保濕套蓋板1的植株開口2進行澆淋;
步驟10:在進行施肥時,先水平移出所述保濕套蓋板1,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的土壤挖溝,加肥料,蓋土,然后再將所述蓋板1插回。
所述保濕套包括呈凹槽形的底槽3和若干蓋板1,所述蓋板1其中一邊長度大于所述底槽3的橫向寬度,以保證所述蓋板1能對所述保濕套底槽3進行全面覆蓋;所述蓋板1的另一邊長度為20cm;所述蓋板1呈“凹”字形,其中部為一植株開口2;若干所述蓋板1連續覆蓋在所述底槽3的頂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寬度為5cm、深度為5cm、長度為20cm。在使用時可將多個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連續放入所述長渠中,當然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長度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加工,其長度并不影響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所述保濕套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農業纖維物鋪設厚度為2cm。所述農業纖維物為稻桿切塊,切塊長度在20cm以下。
實施例2
一種適于旱地種植油麥菜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油麥菜種子置于ph為5.8~6.2的培養液中、在溫度為 15~20℃條件下萌發成幼苗。
步驟2:在菜地中同向挖若干8cm寬、8cm深的長渠;
步驟3:將具有透氣、疏水性能的保濕套的底槽3放入所述長渠中;
步驟4:將農業纖維物加入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
步驟5:將菜地土壤鋪在所述農業纖維物上方;
步驟6:對應所述保濕套蓋板1的植株開口2,將油麥菜幼苗植入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的土壤中;
步驟7:將水澆淋在油麥菜幼苗處,澆淋范圍在所述保濕套范圍內;
步驟8:將所述保濕套蓋板1蓋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的土壤上方,油麥菜幼苗通過所述植株開口2露出地面;
步驟9:在需要進行澆淋時,對準所述保濕套蓋板1的植株開口2進行澆淋;
步驟10:在進行施肥時,先水平移出所述保濕套蓋板1,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的土壤挖溝,加肥料,蓋土,然后再將所述蓋板1插回。
所述保濕套包括呈凹槽形的底槽3和若干蓋板1,所述蓋板1其中一邊長度大于所述底槽3的橫向寬度,以保證所述蓋板1能對所述保濕套底槽3進行全面覆蓋;所述蓋板1的另一邊長度為20cm;所述蓋板1呈“凹”字形,其中部為一植株開口2;若干所述蓋板1連續覆蓋在所述底槽3的頂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寬度為8cm、深度為8cm、長度為2m,因此,在使用該型號的保濕套時,要確保所述水渠的長度在2m以上,當然,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長度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加工,其長度并不影響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所述保濕套 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農業纖維物鋪設厚度為3cm。所述農業纖維物為玉米桿切塊,切塊長度在15cm左右,加工時,需要對玉米桿進行擠壓,以利于玉米桿對水分的吸收。
實施例3
一種適于旱地種植油麥菜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油麥菜種子置于ph為5.8~6.2的培養液中、在溫度為15~20℃條件下萌發成幼苗。
步驟2:在菜地中同向挖若干10cm寬、10cm深的長渠;
步驟3:將具有透氣、疏水性能的保濕套的底槽3放入所述長渠中;
步驟4:將農業纖維物加入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
步驟5:將菜地土壤鋪在所述農業纖維物上方;
步驟6:對應所述保濕套蓋板1的植株開口2,將油麥菜幼苗植入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的土壤中;
步驟7:將水澆淋在油麥菜幼苗處,澆淋范圍在所述保濕套范圍內;
步驟8:將所述保濕套蓋板1蓋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的土壤上方,油麥菜幼苗通過所述植株開口2露出地面;
步驟9:在需要進行澆淋時,對準所述保濕套蓋板1的植株開口2進行澆淋;
步驟10:在進行施肥時,先水平移出所述保濕套蓋板1,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內的土壤挖溝,加肥料,蓋土,然后再將所述蓋板1插回。
所述保濕套包括呈凹槽形的底槽3和若干蓋板1,所述蓋板1其 中一邊長度大于所述底槽3的橫向寬度,以保證所述蓋板1能對所述保濕套底槽3進行全面覆蓋;所述蓋板1的另一邊長度為20cm;所述蓋板1呈“凹”字形,其中部為一植株開口2;若干所述蓋板1連續覆蓋在所述底槽3的頂部。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寬度為10cm、深度為10cm、長度為2m,因此,在使用該型號的保濕套時,要確保所述水渠的長度在2m以上,當然,所述保濕套的底槽3的長度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加工,其長度并不影響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所述保濕套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農業纖維物鋪設厚度為5cm。所述農業纖維物為稻桿與玉米桿切塊混合物,切塊長度均在15cm左右,玉米桿在加工時,需要對玉米桿進行擠壓,以利于玉米桿對水分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