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功能性復合材料及果蔬或作物套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當今時代,套袋水果和蔬菜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和喜愛,不僅因為被套袋保護的果蔬口感清脆甜美,而且套袋有助于果蔬防止病蟲侵害,減少農藥噴施次數,從而減少農藥殘留。但是如此深受歡迎的果蔬套袋使用極其麻煩,需人工架梯或爬上果樹將果蔬逐個套袋和捆扎。受到使用環境、人力和成本的巨大制約,此外,現有果蔬套袋材料通常采用無紡布、塑料、紙張等,容易滯留雨水、露水,常常使得所套扎的果蔬處于潮濕的環境中,極易滋生植物病菌,導致果蔬病害,為了避免有害微生物繁殖,有些套袋在內層涂布或浸泡了長效緩釋農藥,無疑增加了果蔬農藥嚴重殘留的風險。因此,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的新型果蔬套袋技術亟需開發。本新型果蔬套袋技術旨在解決由于病蟲害頻發以及國內勞動力日益減少的社會大背景下,套袋不及時造成果蔬絕收或者質量下降,經濟效益嚴重受損的問題。
噴施農藥是果蔬套袋之前或套袋之后防蟲抗病的主要手段,由于農藥用量大、分解慢,容易在農作物中積累,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而且由于害蟲、病菌等的抗藥性不斷增加,施用常規農藥的防蟲抗病效果下降,高毒農藥被不斷使用,造成惡性循環,環境污染日益嚴峻。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不斷增強,人們對綠色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新型不使用農藥實現果蔬和農作物防蟲抗病的新手段、新材料深受社會歡迎。
農業生產實踐表明,噴施昆蟲趨避劑或具有抗菌能力的植物提取物是實現農作物防蟲抗病的安全環保好方法。
大蒜素、苦參堿、樟腦、香茅油、類檸檬苦素、楝樹的葉、果、核等,是長期存在于自然界,效果顯著的防蟲抗病劑和高效拒食劑,具有驅蟲活性、殺菌效果、調節植物生長等多種功能,并且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而且它們中多種化學物質協同作用,不易導致害蟲與病菌產生抗藥性,能長期使用。由于它們對相應的害蟲不會直接毒殺,而是控制害蟲生物種群數量,且不會殺死害蟲天敵。它們近幾年在農業上被廣泛應用,對病蟲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低毒、低殘留、環保型防蟲抗病劑。
與上述類似的抑菌抗病劑肉桂醛、香草醛、茴香醛等醛類物質和水楊酸、山梨酸、咖啡酸等有機酸是植物體內產生的具有特殊刺激性氣味和特殊香氣的天然物質。在工業上被廣泛用作驅蟲劑,驅蚊劑,冰箱除味劑,保鮮劑等;在醫藥領域具有殺菌消毒防腐,抗潰瘍,抗病毒作用;在食品工業領域常用于食用香料,保鮮防腐防霉等;還可以用于制備香料香精,制備保健品等。這些物質對人體無害,易于生物降解,而且抑菌功能顯著,也可以應用于農作物抑菌抗病。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海藻酸鈉,殼聚糖,瓜爾膠,羧甲基纖維素(CMC)、乙基纖維素(EC)、羥丙基纖維素(HPC)、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等纖維素衍生物,淀粉衍生物,磺化木質素、硝化木質素等木質素衍生物,腐殖酸等高分子材料,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或者經人工全合成或者半合成得到的產物,其無味、無臭、無毒性,具有廣泛的應用。它們具有較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等,被廣泛用于農業、醫藥、食品、化工、化妝品、水處理、金屬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醫學工程等諸多領域。而且它們具有一定的成膜性、載藥性和緩控釋的功能,是良好的成膜和藥物控釋載體材料。
硅藻土、石墨烯、石墨、粘土、云母、高嶺土等天然礦物,是自然界存在的或者通過加工得到的應用廣泛的無機材料。它們具有孔隙度大、吸收性強、緩釋性能好、化學性質穩定、耐磨、耐熱等特點,而且能增韌、增強、提高附著力,具有較大的孔體積,能使涂膜縮短干燥時間。在醫藥緩釋領域、飼料、造紙、化工填料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目前使用紙質、塑料薄膜、無紡布等固體型果蔬套袋存在的使用繁瑣、農藥殘留、易吸收滯留雨露水滋生病菌等問題是需要亟待解決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該材料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海藻酸鈉、纖維素衍生物、果膠、樹脂等成膜性物質作為基材,復合硅藻土、石墨烯、高嶺土等載藥和增強材料,負載大蒜素,苦參堿、水楊酸、肉桂醛等防蟲抗病劑和染料,得到多種顏色且具有良好的防蟲抗病性能的復合材料,其混合體系溶液噴施在果蔬或作物表面上風干后,成粘附于果蔬或作物表面的薄膜,生成新型的果蔬或作物粘附型薄膜套袋,不影響果蔬或作物生長,而且無毒副作用,并能夠長效緩釋出防蟲抗病物質。該技術將傳統的果蔬套袋技術簡化,將膜劑型“袋子”通過噴霧的方式噴灑在所需果蔬上,然后凝結成膜,省時省力。該技術可以在作物表面成膜(相當于作物表面套袋),起到防蟲抗病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農藥的使用,解決了作物農藥殘留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包括:成膜性物質。
所述的成膜性物質為高分子材料,優選為海藻酸鈉、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各種改性纖維素或改性淀粉、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果膠、瓜爾膠、瓊脂糖、殼聚糖、阿拉伯膠、黃芪膠、蟲膠、油脂、樹脂等物質中的任意一種或者至少兩種,該成膜性物質分散在液體分散體系中,噴施在果蔬或作物表面風干后形成粘附在果蔬或作物表面的薄膜,對果蔬或作物有物理防護作用,起到隔離病蟲害的目的,從而制備出一類固化前以液體或凝膠形式存在的果蔬套袋。是本發明的關鍵技術點,也是本發明的技術創新點,單純依靠它們也能獲得較好的套袋防護效果。
所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還包括如下組分:分散劑、載藥增強材料、防蟲抗病劑。
所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包括如下按質量份計的組分:
5~30份成膜性物質、58~94份分散劑、1~10份載藥增強材料、0.1~2份防蟲抗病劑、0~0.1份染料。
所述的分散劑優選為水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載藥增強材料優選為硅藻土、石墨烯、石墨、粘土、云母和高嶺土等礦物質中的任意一種或者至少兩種;
所述的防蟲抗病劑優選為大蒜素,苦參堿,樟腦,香茅油,類檸檬苦素,楝樹的葉、果、核提取物,山梨酸、水楊酸,沒食子酸,鞣酸、咖啡酸,肉桂醛,香草醛和茴香醛等物質中的任意一種或者至少兩種;
所述的染料優選為食用染料;更優選為天然食用染料。
所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將成膜性物質分散于分散劑中,不斷攪拌,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載藥增強材料磨細,充分研磨,過篩,與防蟲抗病劑溶液混合,不斷攪拌,加入染料,繼續攪拌混合,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步驟(1)中所述的攪拌的條件優選為常溫攪拌0.5h~24h;
步驟(2)中所述的過篩優選為過200~1000目篩;
步驟(2)中所述的防蟲抗病劑溶液的濃度是0.01~0.1g/mL;
步驟(2)中所述的攪拌的條件優選為常溫攪拌0.5h~8h;
步驟(2)中所述的繼續攪拌的條件優選為常溫繼續攪拌0.5h~12h;
步驟(3)中所述的攪拌的條件優選為常溫攪拌0.5h~24h。
所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在果蔬或作物噴霧套袋領域中的應用。
將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5~200倍,即可用于果蔬或作物噴施,噴施后風干粘附在果蔬表面成膜,從而得到具有防蟲抗病功能的膜劑型套袋。
本發明的原理是:本發明人利用生物安全性優良的高分子材料等本身優良的成膜性,作為成膜基質材料;將天然防蟲抑菌物質負載于粘土、石墨烯等負載量大的多孔材料中,將其與成膜劑混合,可以起到緩釋作用,達到持久防蟲抗病效果。同時,分子篩、石墨烯等材料可以增加成膜劑的成膜性,提高膜強度,增加膜的透氣性,滿足果蔬或作物套袋所需效果。這些材料無毒無害,可在果蔬或作物表面形成保護膜,不用噴施農藥,就可以實現防蟲抗病,是生產綠色有機果蔬或作物的一種新型套袋材料。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
(1)本發明制備的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在果蔬或作物表面可以風干成膜,具有防蟲抗病作用。
(2)本發明制備的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使用方法簡單,利用噴施就可完成果蔬或作物套袋,減少勞動力使用。
(3)本發明以高分子材料為主制備的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好,無毒無害。
(4)本發明制備的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還可以代替農藥使用,解決農藥殘留的問題,可用于生產綠色有機食品。
(5)本發明制備的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制備方法簡單,原料成本較低。
(6)本發明制備的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作用時間長久,可維持1~3個月。
(7)本發明制備的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不僅可以用于果蔬,還可以用于農作物、花卉、樹木等的防蟲抗病。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23所得的噴霧果蔬套袋材料用于芒果上的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1)將50g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于58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0.5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10g石墨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10mL 0.1g/mL大蒜素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0.5h,不加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0.5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2d,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2
(1)將50g果膠分散于58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1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10g硅藻土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100mL 0.1g/mL苦參堿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5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2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0.5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3
(1)將50g瓜爾膠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10g粘土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1g/mL樟腦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6h,加入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0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24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4
(1)將50g聚乙烯醇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1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10g云母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1g/mL香茅油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2h,加入0.2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8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24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5
(1)將50g海藻酸鈉分散于90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0.5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石墨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05g/mL苦參堿和0.05g/mL肉桂醛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5h,加入0.2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3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0.5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6
(1)將50g聚乙二醇分散于58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0.5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石墨烯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10mL 0.1g/mL類檸檬苦素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2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3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0.5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7
(1)將50g聚乙二醇分散于58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0.5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石墨烯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10mL 0.1g/mL山梨酸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2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3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0.5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8
(1)將50g聚乙二醇分散于58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0.5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石墨烯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10mL 0.1g/mL沒食子酸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2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3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0.5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9
(1)將50g聚乙二醇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0.5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石墨烯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10mL 0.1g/mL鞣酸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2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3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0.5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0
(1)將50g瓊脂糖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10g粘土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1g/mL樟腦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6h,加入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0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1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1
(1)將50g阿拉伯膠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10g粘土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0mL 0.01g/mL樟腦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6h,加入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0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1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2
(1)將50g黃芪膠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10g高嶺土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400mL 0.05g/mL樟腦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6h,加入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0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1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3
(1)將100g殼聚糖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80g硅藻土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1g/mL楝樹的葉、果、核提取物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2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3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12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4
(1)將200g油脂分散于58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0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100g石墨烯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50mL 0.1g/mL水楊酸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0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12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5
(1)將300g海藻酸鈉分散于70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4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石墨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100mL 0.1g/mL沒食子酸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2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24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6
(1)將300g蟲膠分散于70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4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粘土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100mL 0.1g/mL咖啡酸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2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0.5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7
(1)將300g海藻酸鈉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4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云母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1g/mL肉桂醛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2h,加入0.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3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24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8
(1)將50g樹脂(水溶性特種丙烯酸酯聚合物)、50g改性纖維素、50g改性淀粉、50g聚乙烯醇、50g海藻酸鈉和50g聚乙二醇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4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10g硅藻土、10g石墨烯、10g石墨、10g粘土、10g云母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1g/mL香草醛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2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24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19
(1)將100g聚乙烯醇、100g海藻酸鈉和100g聚乙二醇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4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20g石墨、20g粘土、20g高嶺土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1g/mL茴香醛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2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24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20
(1)將50g聚乙烯醇分散于94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24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石墨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01g/mL苦參堿,0.005g/mL樟腦,0.005g/mL香茅油,0.005g/mL類檸檬苦素,0.005g/mL楝樹的葉、果、核提取物,0.005g/mL水楊酸,0.005g/mL沒食子酸,0.005g/mL咖啡酸,0.005g/mL肉桂醛,0.005g/mL香草醛和0.005g/mL茴香醛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8h,加入0.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2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24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21
(1)將50g改性纖維素分散于58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12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石墨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03g/mL苦參堿,0.03g/mL水楊酸和0.03g/mL茴香醛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2h,加入0.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2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0.5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22
(1)將50g改性淀粉分散于600g水溶液中,常溫不斷攪拌12h,得到均一穩定的粘稠溶液或凝膠。
(2)將50g石墨磨細,充分研磨,過200目篩,與200mL 0.01g/mL苦參堿,0.01g/mL水楊酸和0.01g/mL茴香醛溶液混合,常溫不斷攪拌2h,加入0.1g食用染料,常溫繼續混合攪拌12h,得到混合液;
(3)將步驟(1)得到的粘稠溶液或凝膠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常溫混合攪拌0.5h,得到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
實施例23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5倍,噴施到芒果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效果如圖1所示。
實施例24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倍,噴施到蘋果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25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50倍,噴施到梨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26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100倍,噴施到櫻桃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27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0倍,噴施到草莓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28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10倍,噴施到火龍果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29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5倍,噴施到香蕉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0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倍,噴施到蓮霧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1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倍,噴施到釋迦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2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100倍,噴施到桃子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3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倍,噴施到木瓜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4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5倍,噴施到橘子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5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倍,噴施到龍眼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6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倍,噴施到荔枝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7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倍,噴施到橙子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8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倍,噴施到獼猴桃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39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20倍,噴施到番石榴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40
將實施例1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稀釋100倍,噴施到棗子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41
將實施例1至實施例22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混合,稀釋10倍,噴施到芒果的果實表面,達到套袋和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42
將實施例1和實施例5得到的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混合,稀釋100倍,噴施到油菜、菠菜、番茄等蔬菜葉片或者果實上,達到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43
將實施例1~實施例12得到的所有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混合,稀釋50倍,噴施到油菜、菠菜、番茄等蔬菜葉片或者果實上,達到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44
將實施例1得到的所有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混合,稀釋100倍,噴施到紅薯、小麥、水稻等作物葉片或者果實上,達到防蟲抗病的效果。
實施例45
將實施例1~實施例12得到的所有噴霧成膜型果蔬或作物套袋復合材料混合,稀釋50倍,噴施到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葉片或者果實上,達到防蟲抗病的效果。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