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大壟平臺栽培蕓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秋整地起壟,在所述壟兩側設壟溝,所述壟設壟臺,分別對壟溝和壟臺中間部位進行深松,以起壟前的土地表面為基準,所述壟溝的深松深度為30~40cm,壟臺中間的深松深度為15~30cm;
整地時,將基肥施于壟臺中間;
將種肥施于播種位置下方;
在壟臺上對蕓豆進行播種,所述播種共3行,形成3條苗帶,所述播種的行間距為25~30cm,所述蕓豆的品種為直立或半蔓生型抗倒高產蕓豆品種;
將追肥分別施于壟上左右兩側的苗帶外側,所述追肥施于壟臺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壟的壟距為100~130cm,壟臺寬度70~10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地起壟過程中,每平方米中最大外徑尺寸≥5cm的土塊不超過5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壟臺的上表面與壟溝表面的垂直距離為15~25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壟間行距為壟溝兩側播種位置的水平距離,所述壟間行距為40~80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的株距為12~20cm;所述播種的深度為3~5cm;所述播種的密度為15~20萬株/公頃。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壟臺上表面為基準,所述基肥施用深度為15~20cm;所述種肥施于播種位置下方3~5cm;所述追肥施用在壟上左右兩側的苗帶外側水平距離10~15cm,深度13~18cm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種肥和追肥施用的重量比為(2~3)∶(1~2)∶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蕓豆的品種為龍蕓4號蕓豆、龍蕓5號蕓豆、奶白花蕓豆、英國紅蕓豆或紫花蕓豆。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肥在花莢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