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領域,尤其是一種茄子貼接方法。
背景技術:
茄子是我國市場不可缺少的蔬菜,它不但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而且給許多種菜農民帶來較高經濟效益。但是隨著種植年限增加,病蟲害日益見增,有的地區為了經濟效益出現了茄子茬口難倒、病蟲害無法控制等局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茄子貼接方法,以解決茄子種植過程中的各種病蟲害日益增長的問題。
為實現本發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茄子貼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發芽處理:將托魯巴姆種子放在100~2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4h,然后進行變溫催芽處理,接穗種子用55~60℃的溫水浸泡15min左右,不斷攪拌至水溫30℃,之后用10%的磷酸三鈉液或者0.2%的高錳酸鉀液浸泡20min,洗凈后在25℃的清水中浸泡12h,之后置于28~30℃條件下催芽,等到大部分種子露白后即可;
B.播種:將經過發芽處理的托魯巴姆種子在苗床上進行播種,播種前澆透水,播種后覆1cm厚土,然后鋪地膜或者蓋稻草以保溫保濕促出芽,搭遮陽棚,接穗種子在托魯巴姆種子播種后15~20d內進行播種,當托魯巴姆幼苗或接穗幼苗達到一芯一葉后進行分苗處理,當托魯巴姆或接穗出苗后每隔7天噴施一次1%~2%硫酸鎂溶液;
C.嫁接:用刀片至托魯巴姆2片真葉上方斜切,斜面長1~1.5cm,角度30~40°,去掉頂端;接穗保留2~3片真葉,削成一個與砧木相反的斜面,然后與砧木貼合在一起,用夾子固定好;
D.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前三天進行避光處理,隨后4~6d早晚不遮陰、中午遮陰,嫁接后一周內保證環境溫度在20~30℃。
所述的接穗選擇、較耐弱光、抗病、豐產、果實商品品質好、食用品質好的品種的茄子,作為優選采用大龍茄子、布利塔、天津快圓茄、冀雜二號茄子中的一種。
所述步驟A中的變溫催芽處理為每天用16~18h溫度在25~30℃,6~8h溫度在16~20℃的環境催芽。
所述步驟B中播種后保持夜間溫度為20~25℃、白天溫度為25~32℃,出苗后每隔7天噴施一次霜霉威水劑400~600倍液一次。
采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茄子的嫁接方法進行茄子種植,能夠有效避免茄子在種植過程中的各種病蟲害,與其它茄子嫁接方法相比,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提升茄子的產量,且抗病性、抗倒性能更好、嫁接過程中不易出現落葉狀況,同時砧木與接穗長成率更高,可以有效降低種子的浪費。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一種茄子貼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發芽處理:將托魯巴姆種子放在100~2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4h,然后進行變溫催芽處理,接穗種子用55~60℃的溫水浸泡15min左右,不斷攪拌至水溫30℃,之后用10%的磷酸三鈉液或者0.2%的高錳酸鉀液浸泡20min,洗凈后在25℃的清水中浸泡12h,之后置于28~30℃條件下催芽,等到大部分種子露白后即可;
B.播種:將經過發芽處理的托魯巴姆種子在苗床上進行播種,播種前澆透水,播種后覆1cm厚土,然后鋪地膜或者蓋稻草以保溫保濕促出芽,搭遮陽棚,接穗種子在托魯巴姆種子播種后15~20d內進行播種,當托魯巴姆幼苗或接穗幼苗達到一芯一葉后進行分苗處理,當托魯巴姆或接穗出苗后每隔7天噴施一次1%~2%硫酸鎂溶液;
C.嫁接:用刀片至托魯巴姆2片真葉上方斜切,斜面長1~1.5cm,角度30~40°,去掉頂端;接穗保留2~3片真葉,削成一個與砧木相反的斜面,然后與砧木貼合在一起,用夾子固定好;
D.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前三天進行避光處理,隨后4~6d早晚不遮陰、中午遮陰,嫁接后一周內保證環境溫度在20~30℃。
所述的接穗選采用天津快圓茄。
所述步驟A中的變溫催芽處理為每天用16~18h溫度在25~30℃,6~8h溫度在16~20℃的環境催芽。
所述步驟B中播種后保持夜間溫度為20~25℃、白天溫度為25~32℃,出苗后每隔7天噴施一次霜霉威水劑400~600倍液一次。
實施例2:一種茄子貼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發芽處理:將托魯巴姆種子放在100~2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4h,然后進行變溫催芽處理,接穗種子用55~60℃的溫水浸泡15min左右,不斷攪拌至水溫30℃,之后用10%的磷酸三鈉液或者0.2%的高錳酸鉀液浸泡20min,洗凈后在25℃的清水中浸泡12h,之后置于28~30℃條件下催芽,等到大部分種子露白后即可;
B.播種:將經過發芽處理的托魯巴姆種子在苗床上進行播種,播種前澆透水,播種后覆1cm厚土,然后鋪地膜或者蓋稻草以保溫保濕促出芽,搭遮陽棚,接穗種子在托魯巴姆種子播種后15~20d內進行播種,當托魯巴姆幼苗或接穗幼苗達到一芯一葉后進行分苗處理,當托魯巴姆或接穗出苗后每隔7天噴施一次1%~2%硫酸鎂溶液;
C.嫁接:用刀片至托魯巴姆2片真葉上方斜切,斜面長1~1.5cm,角度30~40°,去掉頂端;接穗保留2~3片真葉,削成一個與砧木相反的斜面,然后與砧木貼合在一起,用夾子固定好;
D.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前三天進行避光處理,隨后4~6d早晚不遮陰、中午遮陰,嫁接后一周內保證環境溫度在20~30℃。
所述的接穗選采用布利塔茄子。
所述步驟A中的變溫催芽處理為每天用16~18h溫度在25~30℃,6~8h溫度在16~20℃的環境催芽。
所述步驟B中播種后保持夜間溫度為20~25℃、白天溫度為25~32℃,出苗后每隔7天噴施一次霜霉威水劑400~600倍液一次。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內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