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板栗優質高產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板栗,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于中國,大部分種類的板栗樹都是20~40米高的落葉喬木,只有少數是灌木。板栗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比西紅柿還要高,更是蘋果的十幾倍。栗子中的礦物質也很全面,有鉀、鋅、鐵等,雖然含量沒有榛子高,但仍比蘋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鉀量比蘋果高出3倍,因此深受人們喜愛。
長期以來由于板栗實生栽培、品種不良、管理粗放等原因,逐漸呈現樹勢衰弱,病蟲害較多等現象,導致產量低、品質差,經濟效益低下,嚴重挫傷了果農的栽培積極性,因此亟需尋求到一種板栗優質高產種植方法來滿足人們對板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缺陷的解決,本發明提供一種板栗優質高產種植方法。
一種板栗優質高產種植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技術步驟:
(一)選園建園:1.選擇坡度35度以下,海拔800米以下,光照充足,土層厚度≥60厘米有機質含量≥1%,ph值5.5——6.5,土壤質地疏松,土壤中鎘≤0.3mg/kg,總汞≤0.3mg/kg,總砷≤40mg/kg,鉛≤250mg/kg,鉻≤150mg/kg,銅≤150mg/kg;2.園地規劃:規模較大的栗園要規劃道路布局,灌溉設施及果園用房,每小區50畝,建蓄水池3—4個容量為200立方米,小區間設有道路;3.種植方式與密度:栽植行向與等高線相同,采用等腰三角形高栽植株行距為6米×5米—5米×4米;4.采用挖穴整地建園,按行株距沿坡等高線定植穴,定植穴深度寬為0.7m×1.2m,挖穴表土與心土分開,加上以后每年的深翻改土,逐年整成帶狀臺地。挖定植穴宜在11-12月進行,讓種植穴及周圍表土風化2-3個月。在種植前一個月左右,將已經風化了的表土和腐爛的草皮填入坑底,同時每穴施入石灰粉1kg,在回土時均勻施入,回土到三分之二高度時,每穴施入經漚制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0kg-15kg,加上鈣鎂磷1.5kg(鈣鎂磷肥與農家肥一同漚制),農家肥、磷肥要與表土混勻施于定植穴1/3上層,最上層覆蓋一層表土,回填的表土及肥料高于穴口15-20cm,使其在日后下沉與穴口持平;
(二)栽植技術:1.苗木選擇:宜選用一年生的一級優良嫁接苗,同時優先選就近取苗,隨栽隨起苗,如需到較遠地調苗,應做好護根保濕工作;2.剪根和槳根:板栗幼樹定植前,先將選栽的幼樹的根系進行剪整,即用技剪剪去幼樹根的損傷部分;然后用黃泥漿根,泥漿的稠度,用手試漿,以看不見手放為適宜。3.定植:板栗可于秋季或春季栽植,但以每年1-2月為最佳;在已回填好的定植穴中央挖一小坑,坑深及大小以栽植時苗木根系能在穴內應自然伸展和平苗木根莖部為準。將作過槳根處理的板栗幼樹放入定植窩中心,用表層細土回填護根,邊填土邊踏實,蓋土厚度不能超過嫁接部位,回填蓋土踏實后,要透灌定根水,再用草覆蓋樹盤保濕;4.剪頂枝和補栽:幼樹定植好后,用枝剪在幼樹離地面50cm-60cm處,并根據樹芽的飽滿程度剪去上部樹干,定植后第一年特別要加強肥水管理;一般種植密度為每公頃330-495株,即行株距為6m×5m或5m×4m,具體視土壤肥力,土層深淺,主栽品種生長勢強弱而定,土壤肥力高土層深厚,生長旺的品種要稀植,反之則相對密植;5.植后管理:天旱要及時淋水;樹盤積水要及時排掉;發現死苗要及時補植;授粉品種的選擇與配置:優質高產板栗園中一般應采用3-5個優良板栗品種互為授粉,授粉品種間距離為20m-30m為宜,授粉樹的選擇應與主栽品種具有較高親和力;應與主栽品種的花期一致;應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在未選出對應授粉品種以前,可以配置2-3個經濟價值較高的本地板栗品種;授粉樹栽植數量與主栽品種數量的比例為10%-15%,授粉樹應均勻地分布于整個栗園;
(三)栗園管理:1.幼樹的管理:(1)修筑水土保持工程:在幼樹的上側2m處開始挖土,表土堆放在下側,底土堆在坡的上側,筑成斜度45°-60°的梯田壁,壁頂堆成土埂,壁底開挖排水溝,梯田面整理成里低外高的傾斜面,使水土流向里面。地形變化較大,不能修筑水平梯田的栗園,可以修筑復式梯田或魚鱗坑;(2)間作套種:幼年板栗園應間種其他農作物,以促進土壤熟化和增加收入。間種的作物優先選擇矮桿的豆科類農作物或豆科綠肥,如黃豆、草木樨等,也可間種玉米、旱谷、西瓜,但應盡量避免間種量大的塊根作物如木薯、紅薯等,以免土土壤板結;(3)精耕除草:為避免雜草與板栗爭肥,每年應對園內樹冠周圍進行除草精耕2-3次,做到樹冠滴水線內無雜草;(4)施肥:①基肥:每年秋冬季在板栗樹的兩側及上下輪換方位進行深翻擴穴,要求穴寬40cm,深50cm,長視樹冠以大小而定,一般為1m-2m,穴內回填雜草表土至三分之二,同時每株施入1kg-1.5kg石灰粉,然后施入腐熟有機肥、磷肥、餅肥等,肥料要與土壤拌勻。有機肥的用量視樹體大小而定,一般3-4年樹生每株施農家肥10kg–15kg或桐麩4kg-6kg;②追肥:板栗樹每年除施一次重肥外,未結果幼年樹每年還需根系追肥3次,即萌芽前、4-5月和6-7月,各追肥一次,每次每株用45%復混肥料0.2kg-0.4kg。幼年結果樹每年只追肥一次,即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板栗坐果后施,每株施復混肥料或生物有機肥0.5kg-1kg;施肥宜采用條形溝方式進行施肥,即在樹冠滴水線內側挖寬約20cm,深15cm,長1m-2m的長形溝或環狀溝,然后將肥料均勻撒放并回土;每年幼樹展葉期或抽稍前期應噴灑一次0.1%-0.2%硼砂(硼酸)、0.2%-0.3%磷酸二氯鉀、0.3%-0.4%尿素、0.4%-0.5%硫酸鉀、過磷酸鈣浸出液以及各種專用葉面肥,葉面肥也可在噴施農藥防治病蟲害時一起施噴,噴施以葉背為主;(5)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原則:①宜選用自然開心形與延遲開心形兩種樹形。在東坡、東南坡、西南坡、山脊、山頂地帶的板栗可優先選用延遲開心形,而在北坡、東北坡及山壑地帶宜選用自然開心形;②南方板栗長勢較旺,通過多次短截摘心,可以促發多次分枝,快速形成樹冠,因而幼年樹的修剪以夏剪為主,在修剪方法上以短截及摘心為主,疏剪想結合為原則;整形修剪方法:要及時疏除長勢過旺的延長枝和密集的細弱枝,使樹體通風透光,春季要做好控梢和抹梢工作,促發二次梢。要盡早剪除過密過弱的雄花花序,在雌花的結果枝可在雌花花序以上3-4節處短截或摘心。長年不開花或開開雄花的旺花板栗樹可用鐵絲縊扎主枝1-2圈,或采用螺旋狀環割促進花量和雌花形成。鐵絲縊扎在8-9月月進行,在翌年樹體萌芽前解除。環割或刻傷在9-10月進行,不能傷及木質部;2.初果樹和成年果樹的管理:以保花保果為主:(1)施肥春季花前肥可株施尿素300g-400g和普鈣200g-300g,且每平方米地面撒施硼砂6g-7g。花期每10天噴1次0.2%硼砂溶液、0.3%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連噴兩次,以提高期坐果率。在果實生長期每隔20天噴1次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以促進枝葉和果實生長發育。7月果苞膨大期,株施壯果肥、三元素復合肥0.7kg-1kg。在經常肥肥源充足的地區,雨季可直接在樹下壓綠肥,大樹每株100kg-150kg,中幼樹50kg,以紫穗槐、荊條和山草的嫩葉為主,將其鍘碎,于樹冠外圍處挖一條60cm深,30cm寬的溝,分層將枝葉埋入溝內,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增強菌根生長及吸收能力,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2)保果:板栗是同株異花授粉果樹,果園中應配植兩個以上授粉品種,以利授粉;品種單一時,可人工授粉保果,盛花期在無雨天上午10時前或下午3時后采集雄花人工授粉,樹體較或樹高大時,可用紗布袋混裝3-4倍的淀粉在樹冠內抖動授粉,每3-4天授粉1次,連續兩次。板栗坐果較多時要及時疏果,葉果比控制在20:1-25:1。中短果枝上可留1-2個果苞,花果枝上留2-3個果苞,生長強的留中部果,短果枝先端果,疏去小型、畸形、過密、病蟲和空苞果;(3)防蟲治病:首先做好預防為主,注重檢疫工作,嚴禁檢疫病蟲害傳播到本地區;其次,搞好綜合防治,以農業防治為基礎,減少化學藥劑防治,使栗園生態中的天敵得到充分保護,害蟲得到控制;再次合理使用農藥適期防治,選擇病蟲的薄弱時期用藥,盡量減少農藥使用次數;3.采收后管理:(1)清園:采果后應及時清園,剪去枯枝、病蟲枝,消除脫落在地面上的病蟲枝葉,對衰老,宜有計劃地進行枝組的回縮,更新復壯;(2)擴穴施冬肥:具體做法是從樹冠處根少的地方向里刨,刨到細根較多的地方為止,注意少傷0.5cm以上的粗根;深度以60cm-80cm為宜,將刨出的砂礫、石直揀出,換成好土。同時,應把雜草、落葉、草皮土、綠肥等有機物質壓入穴內,增加土壤有機質,同時施入有機肥為主,一般8-10年生樹,每株溝施廄肥50kg左右、尿素0.5kg;10年以上的樹按結果量而適當增加肥量,25年以上大樹每株不低于150kg。
本發明有益效果:一種板栗優質高產種植方法通過采用一級優良嫁接苗、精耕栗園、綜合防治病蟲害等技術,滿足樹苗對水分養分的需求,更快地成長,同時減少農藥使用量,達到提高品質和大幅提高產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