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綠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公路綠化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各級道路的不斷延伸,城市道路已經成為一個代表城市形象和經濟實力的強有力標志,道路綠化施工的好壞,對于城市的整體形象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編制合理可操作性的施工組織設計,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應用。根據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查,確定各種資源需要量,從施工全局出發,編制合理的施工組織計劃,統籌安排施工活動有關的各個方面。施工時落實施工進度的實施,并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對進度計劃進行適當調整,保證工程進度計劃的實施,盡量縮短工期。
但是現在的綠化施工,工期長,施工后綠化植物維護工作量大,植被的死亡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公路綠化施工工藝,工期短,施工后綠化植物維護工作量小,植被的死亡率低,造型美觀。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公路綠化施工工藝,其包括以下步驟:
(1)地基整理。將需要綠化的公路的兩側和中央挖開一條溝,兩側的溝寬度為40-80cm,深度為50-80cm,中間的溝寬度為20-40cm,深度為50-80cm,然后鋪設一層干草或者農家肥,干草或者農家肥的厚度為5-10cm,然后鋪設一層石子,石子的直徑0.2-2cm,石子的厚度為5-10cm。
(2)修筑圍欄。將步驟(1)的溝的四周砌上圍欄,圍欄離地面的高度為5-10cm,同時在圍欄與地面之間設置孔洞,在圍欄上設置護欄,護欄上安裝栽盆,護欄上纏繞有led燈帶,護欄頂部連接接水槽,接水槽底部安裝管道,管道與栽盆和溝連通。
(3)土壤層處理。將土壤、活性炭、草木灰和緩釋肥混合,加入碳酸氫銨使得土壤的ph在6.1-7.3,然后回填到溝內。
(4)植物栽培。將需要移栽的植物,栽種到溝內的土壤層上,對于藤蔓植物,將其枝條纏繞到護欄上,同時在栽盆上栽種耐旱植物。
(5)挖引排水溝。在溝內的圍欄內壁上挖引排水溝,步驟(2)中管道與引排水溝連通,引排水溝與公路的下水道連通。
(6)面層處理。將土壤層上部做上水泥硬化,水泥硬化上做上方格狀的孔洞,方格上種植灌木。
(7)后期養護。在土壤層內每隔10-30m處安裝濕度傳感器,同時在圍欄內側安裝噴水管道,噴水管道上設置有噴頭,噴水管道與輸水泵連接,濕度傳感器與輸水泵連接。
所述引排水溝做上滲水磚。
所述濕度傳感器控制輸水泵的啟停。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工期短,采用此工藝,通過將土壤、活性炭、草木灰和緩釋肥混合,加入碳酸氫銨使得土壤的ph在6.1-7.3,然后回填到溝內,使得土壤具有持續的肥效,同時也適合植物的生長,同時在溝內的圍欄內壁上挖引排水溝,護欄上的管道與引排水溝連通,引排水溝與公路的下水道連通,引排水溝做上滲水磚,既可以達到排水的目的,又可以達到澆水的目的,從而減少了排水溝的施工,縮短了工期。
(2)施工后綠化植物維護工作量小,土壤、活性炭、草木灰和緩釋肥混合,具有持續的肥效,減少了施肥的頻率,同時在土壤層內每隔10-30m處安裝濕度傳感器,同時在圍欄內側安裝噴水管道,噴水管道上設置有噴頭,噴水管道與輸水泵連接,濕度傳感器與輸水泵連接,濕度傳感器控制輸水泵的啟停,當土壤濕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自動開啟輸水泵,自動澆水,當濕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自動停止輸水泵,可減少維護工作量。
(3)植被的死亡率低,提供的混合活性炭、草木灰和緩釋肥,再采用碳酸氫銨使得土壤的ph在6.1-7.3,從而適合植物的生長,采用自動噴灌裝置,可保持植物生長所需肥力和水分,植物的死亡率低。
(4)造型美觀。在圍欄上設置護欄,護欄上安裝栽盆,護欄上纏繞有led燈帶,護欄頂部連接接水槽,接水槽底部安裝管道,管道與栽盆和溝連通,對于藤蔓植物,將其枝條纏繞到護欄上,同時在栽盆上栽種耐旱植物。藤蔓植物將護欄包裹,在栽盆上種植耐旱植物,實現綠化的立體化。護欄上纏繞有led燈帶,可裝飾護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一種公路綠化施工工藝,其包括以下步驟:
(1)地基整理。將需要綠化的公路的兩側和中央挖開一條溝,兩側的溝寬度為40-80cm,深度為50-80cm,中間的溝寬度為20-40cm,深度為50-80cm,然后鋪設一層干草或者農家肥,干草或者農家肥的厚度為5-10cm,然后鋪設一層石子,石子的直徑0.2-2cm,石子的厚度為5-10cm。
(2)修筑圍欄。將步驟(1)的溝的四周砌上圍欄,圍欄離地面的高度為5-10cm,同時在圍欄與地面之間設置孔洞,在圍欄上設置護欄,護欄上安裝栽盆,護欄上纏繞有led燈帶,護欄頂部連接接水槽,接水槽底部安裝管道,管道與栽盆和溝連通。
(3)土壤層處理。將土壤、活性炭、草木灰和緩釋肥混合,加入碳酸氫銨使得土壤的ph在6.1-7.3,然后回填到溝內。
(4)植物栽培。將需要移栽的植物,栽種到溝內的土壤層上,對于藤蔓植物,將其枝條纏繞到護欄上,同時在栽盆上栽種耐旱植物。
(5)挖引排水溝。在溝內的圍欄內壁上挖引排水溝,步驟(2)中管道與引排水溝連通,引排水溝與公路的下水道連通。
(6)面層處理。將土壤層上部做上水泥硬化,水泥硬化上做上方格狀的孔洞,方格上種植灌木。
(7)后期養護。在土壤層內每隔10-30m處安裝濕度傳感器,同時在圍欄內側安裝噴水管道,噴水管道上設置有噴頭,噴水管道與輸水泵連接,濕度傳感器與輸水泵連接。
所述引排水溝做上滲水磚,所述濕度傳感器控制輸水泵的啟停。
本發明工期短,采用此工藝,通過將土壤、活性炭、草木灰和緩釋肥混合,加入碳酸氫銨使得土壤的ph在6.1-7.3,然后回填到溝內,使得土壤具有持續的肥效,同時也適合植物的生長,同時在溝內的圍欄內壁上挖引排水溝,護欄上的管道與引排水溝連通,引排水溝與公路的下水道連通,引排水溝做上滲水磚,既可以達到排水的目的,又可以達到澆水的目的,從而減少了排水溝的施工,縮短了工期。施工后綠化植物維護工作量小,土壤、活性炭、草木灰和緩釋肥混合,具有持續的肥效,減少了施肥的頻率,同時在土壤層內每隔10-30m處安裝濕度傳感器,同時在圍欄內側安裝噴水管道,噴水管道上設置有噴頭,噴水管道與輸水泵連接,濕度傳感器與輸水泵連接,濕度傳感器控制輸水泵的啟停,當土壤濕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自動開啟輸水泵,自動澆水,當濕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自動停止輸水泵,可減少維護工作量。植被的死亡率低,提供的混合活性炭、草木灰和緩釋肥,再采用碳酸氫銨使得土壤的ph在6.1-7.3,從而適合植物的生長,采用自動噴灌裝置,可保持植物生長所需肥力和水分,植物的死亡率低。造型美觀。在圍欄上設置護欄,護欄上安裝栽盆,護欄上纏繞有led燈帶,護欄頂部連接接水槽,接水槽底部安裝管道,管道與栽盆和溝連通,對于藤蔓植物,將其枝條纏繞到護欄上,同時在栽盆上栽種耐旱植物。藤蔓植物將護欄包裹,在栽盆上種植耐旱植物,實現綠化的立體化。護欄上纏繞有led燈帶,可裝飾護欄。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發明的范疇,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