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磁性密封機構以及具備該磁性密封機構的釣魚用繞線輪。
背景技術:
在釣魚用繞線輪中,為了防止向驅動部浸水并且即使在水等容易浸入的苛刻的環境下也始終能獲得穩定的驅動性能,在驅動部設置密封機構,前述驅動部設置于在繞線輪主體上形成的收納部內。作為密封機構的一種,眾所周知有例如專利文獻1至專利文獻3公開的磁性密封機構。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釣魚用繞線輪,其為了防止向驅動部浸水并且即使在水等容易浸入的苛刻的環境下也始終能獲得穩定的驅動性能,而使用磁性密封機構,前述驅動部設置于在繞線輪主體上形成的收納部內。
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防止在軸承上使用的潤滑脂與將其密封的磁性密封機構的磁性流體混合的技術。專利文獻2的釣魚用繞線輪具備:驅動部,其具有磁性,伴隨著手柄的旋轉操作而被旋轉驅動;單向離合器,其配設于驅動部;磁性密封機構,其配設成密封單向離合器。磁性密封機構具備:磁鐵,其相對于驅動部隔著既定間隔地配置;一對極板,其夾持并保持磁鐵;磁性流體,其保持于由磁鐵、極板以及驅動部形成的磁性回路中,在驅動部中,在磁性流體與單向離合器之間形成有槽。
在專利文獻3中,記載有具備磁性密封機構的一體型軸承裝置。專利文獻3的一體型軸承裝置在由軸承主體與磁性流體密封件構成的一體型軸承裝置中,在磁性流體密封件與軸承主體之間相當的軸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槽,前述軸承主體是將軸設成內圈的結構,前述磁性體密封件在該軸承主體的一側將軸周圍的空間密封。槽是環狀或者螺旋狀。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7604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2396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實開昭64-55324號公報。
專利文獻2以及專利文獻3都是旋轉軸為磁性體、磁性流體直接接觸旋轉軸的構造。在專利文獻1中也同樣,除磁性密封機構組裝到軸承的構造之外,旋轉軸為磁性體。在旋轉軸上形成槽,因此需要擴大軸的直徑或使用強度高的材料,使得旋轉軸的強度不會下降。另外,在旋轉軸不是磁性體的情況下,不能應用。即使在專利文獻1的組裝到軸承上的磁性密封機構中,軸承的內圈與旋轉軸等同,存在同樣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做的,其目的在于,在不限制旋轉軸的情況下,防止磁性流體從磁性密封機構向密封的對象流出。
涉及本發明的第一技術方案的磁性密封機構形成為,具備:磁性套環,其嵌合于旋轉軸的外周,外形具有圓筒部;環狀磁鐵,隔著間隙地配置于磁性套環的圓筒部的外周面;磁性流體,在圓筒部的外周面上,用環狀磁鐵以及磁性套環形成磁性回路,將前述磁性流體保持于環狀磁鐵與磁性套環之間;磁性套環在外周面上形成有遍及周向整周的槽部以及遍及周向整周外徑大于或等于圓筒部的外徑的凸緣部。
優選為,槽部以及凸緣部形成在磁性套環的外周面上,并且形成在與環狀磁鐵對置的對置區域以外的非對置區域中。
優選為,槽部形成為與對置區域相鄰。
優選為,凸緣部形成為在與槽部的對置區域相反的一側,與槽部相鄰。
槽部也可以由分別遍及周向整周的多個槽構成。
磁性密封機構也可以具備與槽部或者凸緣部的外周面對置的能夠吸收磁性流體的環狀部件。環狀部件的內徑也可以比磁性套環的外徑更大。
磁性密封機構也可以具備與槽部或者凸緣部的外周面對置的環狀的覆蓋部件。覆蓋部件也可以形成為,對置于槽部或者凸緣部的外周面,隨著從槽部朝向保持磁性流體的部分而內徑變小并且厚度變薄。
涉及本發明的第二技術方案的釣魚用繞線輪具備:繞線輪主體;旋轉軸,其能夠旋轉地支承于繞線輪主體;收納部,其使旋轉軸從開口部突出,部分地收納旋轉軸,相對于繞線輪主體固定;涉及第一技術方案的磁性密封機構,其將磁性套環嵌合于旋轉軸,在收納部的開口部處將收納部與旋轉軸之間密封。磁性密封機構的槽部配置在位于比環狀磁鐵更靠收納部的內部側的方向。
根據本發明,使在外周面上形成有遍及周向整周的槽部以及遍及周向整周外徑大于或等于圓筒部的外徑的凸緣部的磁性套環嵌合于旋轉軸,用環狀磁鐵以及磁性套環形成磁性回路,將磁性流體保持在環狀磁鐵和磁性套環之間,因此能夠在不限制旋轉軸的情況下,防止磁性流體從磁性密封機構向密封的對象流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涉及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釣魚用繞線輪的剖視圖。
圖2是涉及實施方式1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剖視圖。
圖3是涉及實施方式1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圖4是涉及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圖5是涉及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圖6是涉及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圖7是涉及實施方式4的變形例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1
圖1是涉及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釣魚用繞線輪的剖視圖。在實施方式中,作為釣魚用繞線輪,將紡車式繞線輪100作為對象。紡車式繞線輪100安裝于釣竿,使得在朝向圖1觀察時紡車式繞線輪100的左側朝向釣竿的末端(前方)。紡車式繞線輪100具備繞線輪主體1、轉子11、卷筒12以及手柄13。卷繞到卷筒12的漁線(未圖示)向前方,即圖1的左側放出。
轉子11通過轉動作為曲柄的手柄13,繞沿前后方向,即圖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軸旋轉。若轉動手柄13,則卷筒12與轉子11的旋轉同步地在前后方向上往復移動。借助該動作,被放出的漁線被引導至轉子11,均勻地卷繞到卷筒12的圓筒面。
轉子11嵌合于小齒輪3的安裝部32并且固定于小齒輪3,與小齒輪3一起旋轉。小齒輪3被能夠旋轉地支承于繞線輪主體1。小齒輪3呈中空的筒狀,卷筒軸2配置成貫通小齒輪3。卷筒軸2與小齒輪3相對地旋轉以及往復移動。在卷筒軸2的末端側,經由曳力機構16裝配有卷筒12。卷筒軸2的后端側連接于擺動機構15。
手柄13形成為曲柄,驅動齒輪14安裝于曲柄軸。驅動齒輪14是例如傘齒輪,與小齒輪3的齒輪部31嚙合。擺動機構15與小齒輪3同步地旋轉。若擺動機構15旋轉,則使卷筒軸2在前后方向上往復移動。卷筒軸2的后端側、小齒輪3的齒輪部31側、驅動齒輪14以及擺動機構15被收納于繞線輪主體1中。
在小齒輪3與收納部件4之間配置有單向離合器5,使得小齒輪3僅朝向單向旋轉。收納部件4固定于繞線輪主體1。單向離合器5的內圈嵌合于小齒輪3,與小齒輪3一起旋轉。單向離合器5的外圈嵌合并固定于收納部件4。
單向離合器5是例如滾子式單向離合器。滾子式單向離合器由外圈、內圈、滾子以及彈簧構成,在外圈的內周或者內圈的外周上形成有凸輪面。滾子配置成與凸輪面對置,借助彈簧保持,使得外圈的凸輪面與內圈的外周、或者內圈的凸輪面與外圈的內周接觸。若內圈要相對于外圈朝向凸輪面變窄的方向旋轉,則凸輪面與滾子的接觸面壓變高,形成阻力,從而內圈相對于外圈不旋轉。若內圈要朝向反方向旋轉,則凸輪面與滾子的接觸面壓變低,滾子自由轉動,內圈相對于外圈旋轉。結果,小齒輪3僅向單向旋轉。
單向離合器5借助蓋部件6保持于收納部件4。蓋部件6覆蓋于收納部件4的前表面,除了由小齒輪3和轉子11的作為嵌合于小齒輪3的部分的凸臺部構成的旋轉部分。蓋部件6以不接觸旋轉部分的方式固定。
為了將蓋部件6和轉子11的凸臺部之間密封,配置包括環狀的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的磁性密封機構。另外,形成為繞小齒輪3的旋轉方向外周一圈的環狀磁性套環7嵌合于小齒輪3。磁性套環7用磁性體形成,磁性套環7的外周面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的內周面相對置,在磁性套環7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之間存在間隙。磁性套環7的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對置的部分的外形是圓筒。用磁鐵8、磁性板9a、9b以及磁性套環7形成磁性回路。在磁性套環7與磁性板9a、9b之間保持磁性流體,蓋部件6與磁性套環7(凸臺部)之間被密封。
轉子11的凸臺部以及磁性套環7嵌合于小齒輪3,使得其不會相對旋轉。蓋部件6與收納部件4構成收納部,其使作為旋轉軸的小齒輪3與凸臺部以及磁性套環7從開口部突出,部分地收納小齒輪3的收納部。蓋部件6與收納部件4相對于繞線輪主體1固定。磁性密封機構是在收納部的開口部將收納部與旋轉軸之間密封的機構。
圖2是涉及實施方式1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剖視圖。在圖2中,相對于卷筒軸2的中心線僅表示有一側。
轉子11由圓筒部111、壁部112以及凸臺部113構成。這些部件借助一個部件形成為一體。圓筒部111是圓筒狀的部件,在內部形成有收納空間。壁部112形成為圓形的板狀,在中央具有開口部。壁部112的外周與圓筒部111的內周連結。凸臺部113從壁部112的內周側端部向單向離合器5側延伸。凸臺部113嵌合并固定于小齒輪3的安裝部32,轉子11與小齒輪3一起旋轉。
收納部件4在繞線輪主體1的前方用例如螺紋件固定,使得其相對于繞線輪主體1不旋轉。在收納部件4的內部收納有單向離合器5。蓋部件6是由覆蓋收納部件4的外周的圓筒部、覆蓋收納部件4的前表面的蓋部構成的環狀的部件。蓋部件6用蓋部將單向離合器5保持在收納部件4的內部空間中。蓋部件6用例如螺紋件固定于繞線輪主體1。O型圈17介于蓋部件6的圓筒部的端部與繞線輪主體1之間。蓋部件6的內周面與磁性套環7的外周面隔著間隔地對置。
磁性套環7形成為繞凸臺部113的旋轉方向外周一圈的環狀,嵌合于凸臺部113。在圖2的例子中,磁性套環7包括與小齒輪3的外周相接的圓環板狀的部分。磁性套環7在內周處嵌合于小齒輪3,磁性套環7的外周面由磁性套環7以及磁性套環7與小齒輪3的配合限定。
磁鐵8配置成與磁性套環7的圓筒部71具有間隙,與磁性套環7的外周面對置。磁鐵8形成為環狀。另外,磁性板9a、9b配置成與磁性套環7的圓筒部71具有間隙,與磁性套環7的外周面對置。磁性板9a、9b都是包圍磁性套環7的旋轉半徑方向的外周的環狀。磁性板9a以及9b將磁鐵8在旋轉軸的方向上夾持。配置于磁鐵8的蓋部件6(收納部)側的磁性板9a的外徑比配置于磁鐵8的與蓋部件6相反的一側的磁性板9b的外徑更大。
磁鐵8、磁性板9a以及磁性板9b用例如粘接劑彼此固定,形成磁鐵結構體。磁性板9a用固定部件例如螺紋件91緊固連結于蓋部件6,磁鐵結構體固定于蓋部件6。螺紋件91具有與形成于蓋部件6的螺紋孔螺紋接合的螺紋部和推壓磁性板9a的螺紋頭。螺紋件91在以小齒輪3的中心軸為中心的圓周上等間隔地配置2個以上。蓋部件6的轉子11側的端面是平面。
在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的內周與磁性套環7之間存在間隙。在該間隙中配置磁性流體10。磁性套環7、磁鐵8、磁性板9a、9b以及磁性流體10構成磁性密封機構。
用磁鐵8、磁性板9a、磁性套環7以及磁性板9b形成磁性回路。磁性流體10是在例如烴油或氟油基質的溶劑中使粒徑為幾nm~十幾nm的強磁性體微粒使用界面活性劑穩定地分散的物質。磁性套環7的與磁鐵8和磁性板9a、9b對置的部分被磁化,所以磁性流體10保持于由磁鐵8、磁性板9a、9b以及磁性套環7包圍的區域。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和磁性套環7之間的間隙用磁性流體10密封,從而防止異物從圓筒部111的收納空間向單向離合器5側浸入。該磁性密封機構用液體將磁性套環7的周圍包圍,所以對于氣體有高的密封性。另外,在密封部分沒有固體接觸,所以不會產生灰塵。進一步地,在密封部分處沒有固體滑動,因此損失轉矩小,旋轉性能不容易下降。
在圖2中,磁性流體10充滿了由磁鐵8、磁性板9a、9b以及磁性套環7包圍的區域整體,但也可以將磁性流體10僅保持在磁性板9a和磁性套環7之間,或者磁性板9b與磁性套環7之間。另外,也可以分成磁性板9a與磁性套環7之間以及磁性板9b與磁性套環7之間的兩部分來保持磁性流體10。
磁鐵8的磁力線被磁性板9a、9b以及磁性套環7吸引并從其中通過,因此磁鐵8的磁通量不會向單向離合器5側泄漏。因此,單向離合器5的內圈51不會被磁化,磁鐵8不會影響單向離合器5的工作。結果,根據本實施方式,不會降低作為單向離合器5的功能,還容易組裝,并能維持穩定的防水性能。
順便說明,例如,若向紡車式繞線輪100施加沖擊等某種外力,則磁性流體10的一部分可能會從由磁鐵8、磁性板9a、9b以及磁性套環7包圍的區域移動。若磁性流體10流出到例如單向離合器5中,則存在單向離合器5的一部分被磁化從而導致滾子被磁力吸引到凸輪面的接觸面壓高的一方或者低的一方的某一方。在此情況下,存在不能在應該停止單向離合器5的旋轉時進行抑制或者應該旋轉時的阻力增大的可能。另外,若單向離合器5或者軸承的潤滑劑與磁性流體10成分不同而磁性流體10混到潤滑劑中,則損害潤滑以及覆蓋保護等的潤滑劑的正常的性質。
因此,需要防止磁性流體10流出至單向離合器5或者軸承等磁性密封機構的密封對象中。在實施方式1中,在磁性套環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槽部72以及凸緣部73,前述槽部72遍及周向的整周,前述凸緣部73遍及周向的整周并且外徑大于或等于磁性套環7的圓筒部的外徑。
圖3是涉及實施方式1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圖3相對于卷筒軸2僅表示有一側。此外,在圖3的機構中,O型圈18介于磁性板9a與蓋部件6之間。
磁性套環7形成有圓筒部71、槽部72以及凸緣部73。磁性套環7的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對置的部分是圓筒部71。槽部72在磁性套環7的外周面上遍及周向整周地形成。凸緣部73遍及磁性套環7的周向整周,外徑大于或等于圓筒部71的外徑。
槽部72以及凸緣部73形成在磁性套環7的外周面上,并且在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對置的對置區域以外的非對置區域中。槽部72形成為與對置于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的對置區域相鄰。即,在外徑不從圓筒部71變大的情況下與槽部72相連接。也可以在槽部72與圓筒部71之間形成比圓筒部71外徑更大的部分。
凸緣部73在與槽部72的對置區域相反的一側,與槽部72相鄰地形成。即,從與槽部72的對置區域相反的一側并且形成為與圓筒部71相同外徑的部位,形成凸緣部73。也可以在槽部72與凸緣部73之間形成與圓筒部71相同外徑的部分。
槽部72只要有能保持移動的磁性流體10的容積不論是何種形狀都可以。槽部72的截面形狀優選地形成為使凸緣部73側的傾斜朝向接近與軸垂直的方向,使得磁性流體10不容易移動到凸緣部73。此外,優選地形成為使對置區域側的傾斜比凸緣部73側的面更平緩,使得磁性流體10容易返回到對置區域。
根據實施方式1的磁性密封機構,因為槽部72以及凸緣部73形成于磁性套環7上,所以磁性流體10的一部分即使從圓筒部71向蓋部件6的一側移動也滯留在槽部72,不會越過凸緣部73流出至單向離合器5。滯留在槽部72的磁性流體10在朝向圓筒部71側施加外力時,返回到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的對置區域中。并且,小齒輪3的材料和強度不會因為磁性密封機構受到限制。
實施方式2
圖4是涉及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圖4相對于卷筒軸2僅表示有一側。在實施方式2中,磁性套環7的槽部72由多個槽構成。其他結構與實施方式1同樣。在圖4中,表示有分成磁性板9a與磁性套環7之間以及磁性板9b與磁性套環7之間兩部分保持磁性流體10的例子。
在圖4的例子中,槽部72由3條槽構成。多個槽的寬度與深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在槽之間也可以存在大于或等于圓筒部71的外徑的部分。槽既可以分別是環狀,也可以是一部分或者全部為螺旋。例如,也可以將圓筒部71側的槽與凸緣部73側的槽形成為環狀,將中間的槽形成為螺旋。在僅用螺旋形成槽的情況下,優選為將凸緣部73的外徑設成比圓筒部71的外徑更大。
在用螺旋形成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情況下,優選為將螺旋形成為使在轉子11旋轉時滯留在槽部72中的磁性流體10向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對置的對置區域側移動的方向。例如,從前方觀察紡車式繞線輪100時,在卷繞漁線時轉子11為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情況下,螺旋優選地形成為右旋螺紋,在轉子11為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情況下,螺旋優選地形成為左旋螺紋。
根據實施方式2的磁性密封機構,用多個槽構成槽部72,因此磁性流體10更不容易向凸緣部73側移動,能進一步切實地防止其越過凸緣部73向單向離合器5流出。
實施方式3
圖5是涉及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圖5相對于卷筒軸2僅表示有一側。在實施方式3中,除實施方式1的結構之外,還與槽部72或者凸緣部73的外周面對置地具備能吸收磁性流體10的環狀部件19。環狀部件19形成為繞磁性套環7的槽部72或者凸緣部73的外周一圈地卷繞的環狀。環狀部件19是用例如容易吸收磁性流體10的毛氈等無紡布形成。環狀部件19的材質不限于毛氈,只要是能夠吸收磁性流體10的材料即可。
優選為,將環狀部件19的內徑形成為比磁性套環7的外徑更大。在磁性流體10的全部保持于磁性套環7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對置的對置區域的狀態下,將環狀部件19的內徑設成環狀部件19不與磁性流體10接觸的大小,配置成環狀部件19不與磁性流體10接觸。在圖5中,環狀部件19形成為即使在半徑方向上偏置也不與磁性流體10接觸的大小。如果在磁性套環7中有比圓筒部71外徑更大的部分,則存在環狀部件19的內徑比磁性套環7的外徑更小的情況。例如,如果凸緣部73的外徑比圓筒部71的外徑更大且環狀部件19不與凸緣部73的外周對置,則環狀部件19的內徑也可以比凸緣部73的外徑更小。
環狀部件19代替O型圈18地或者與O型圈18一起設置。在圖5中,表示有沒有O型圈18的結構。在設置O型圈18的情況下,在小齒輪3的旋轉半徑方向外側配置O型圈18,在O型圈18的內側配置環狀部件19。
根據實施方式3的磁性密封機構,向小齒輪3的旋轉半徑方向移動的磁性流體10被環狀部件19吸收,因此能進一步切實地防止磁性流體10向單向離合器5流出。
實施方式4
圖6是涉及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圖6相對于卷筒軸2僅表示有一側。在實施方式4中,對置于槽部72的外周面,具備環狀的覆蓋部件20。覆蓋部件20形成為繞磁性套環7的槽部72的外周一圈地卷繞的環狀。覆蓋部件20形成為隨著從磁性套環7的槽部72朝向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對置的對置區域內徑變小并且厚度變薄。在圖6的例子中,覆蓋部件20隔著間隔件22地保持于磁性板9a與蓋部件6之間。
覆蓋部件20的內周的直徑是接近磁性套環7的外徑但不接觸的程度或者稍微接觸的程度。覆蓋部件20由例如丁腈橡膠(NBR)、丁苯橡膠(SBR)、硅橡膠等合成樹脂彈性體形成。在覆蓋部件20不接觸磁性套環7的情況下,覆蓋部件20可以不是彈性體。但是,在覆蓋部件20即使稍微接觸磁性套環7的情況下,至少內周側的唇部分應該用容易變形的彈性體形成。在覆蓋部件20是由彈性體形成的情況下,也可以以內含剛性的補強環(未圖示)的方式形成覆蓋部件20。
在覆蓋部件20的內周與磁性套環7的外周整周地接觸的情況下,磁性流體10被覆蓋部件20遮擋,向凸緣部73側泄漏的量非常少。即使在覆蓋部件20的內周與磁性套環7的外周不接觸的情況下,磁性流體10也在覆蓋部件20與磁性套環7之間的毛細管作用下被保持,僅向凸緣部73側稍微泄漏。結果,能夠進一步地切實防止磁性流體10向單向離合器5流出。
圖7是涉及實施方式4的變形例的磁性密封機構部分的放大剖視圖。在該變形例中,覆蓋部件21的外徑比將磁性板9a固定于蓋部件6的螺紋件91穿通的孔的位置更大,覆蓋部件21與磁性板9a一起螺紋固定于蓋部件6。在該構造中,能夠預先將由磁鐵8、磁性板9a以及磁性板9b構成的磁鐵結構體與覆蓋部件21結合,然后安裝于蓋部件6。此外,在實施方式4中,覆蓋部件21兼具O型圈18的功能。
在實施方式4中,覆蓋部件20或者21的內周部分形成為隨著從磁性套環7的槽部72朝向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對置的對置區域內徑變小并且厚度變薄的形狀。覆蓋部件20或者21的內周部分的截面的末端也可以不是薄的形狀。例如,雖然以隨著從槽部72朝向與磁鐵8以及磁性板9a、9b對置的對置區域而內徑變小的方式傾斜,但也可以是磁性套環7側的角為接近90°的角度、朝向末端厚度相同的形狀。另外,也可以是末端的截面帶有圓弧的形狀。即使用這些形狀,在覆蓋部件20或者21不接觸磁性套環7的外周的狀態下,也將磁性流體10在覆蓋部件20或者21與磁性套環7之間的毛細管作用下保持。
實施方式1~4的結構能夠適當地組合使用。例如,能夠將實施方式3的環狀部件19與實施方式2的由多個槽構成的槽部72組合使用或者將實施方式4的覆蓋部件20與實施方式2的由多個槽構成的槽部72組合使用。也可以將實施方式3的環狀部件19與實施方式4的覆蓋部件20一起使用。在此情況下,既可以將環狀部件19配置在磁鐵8側也可以配置在蓋部件6側。也可以組合實施方式2至4來構成磁性密封機構。
在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將嵌合于驅動紡車式繞線輪100的轉子11的小齒輪3的單向離合器5用磁性密封機構密封的結構,但釣魚用繞線輪的磁性密封機構不限于此例。上述的實施方式能夠應用于將使旋轉軸從開口突出來部分地收納旋轉軸的收納部的開口部密封的磁性密封機構。
附圖標記說明
1繞線輪主體;2卷筒軸;3小齒輪;4收納部件;5單向離合器;6蓋部件;7磁性套環;8磁鐵;9a磁性板;9b磁性板;10磁性流體;11轉子;12卷筒;13手柄;14驅動齒輪;15擺動機構;16曳力機構;17、18 O型圈;19環狀部件;20、21覆蓋部件;22間隔件;71圓筒部;72槽部;73凸緣部;91;螺紋件;100紡車式繞線輪;111圓筒部;112壁部;113凸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