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白菊花的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白菊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白菊花(WhiteChrysanthemum),菊科植物,民間泛指白顏色的菊花,也稱甘菊、杭菊、藥菊等。白菊花內含菊甙、氨基酸、黃酮類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中華醫學研究表明,白菊具有養肝明目、清心、補腎、健脾和胃、潤喉、生津以及調整血脂等功效。
白菊花在全國各地均有種植,種植方法也較成熟,常見的包括扦插、壓條等方法,采用扦插方式種植白菊花時需要將種菊上的枝條剪斷進行新根培育,但現有扦插方法中,沒有對剪斷后新枝的斷面進行消毒殺菌,導致種植后的白菊花抗病性弱,容易受到病蟲害,成活率低,常用的方法是在感染病蟲害的植株上噴灑農藥進行補救,但是在全國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對商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農藥殘留就成為非常受關注的方面,白菊花種植階段病蟲害很多,依靠打藥來防治不僅容易造成農藥殘留,而且對環境的污染也非常巨大;如何減少白菊花的病蟲害,減少白菊花產品中農藥的殘留量變得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白菊花的種植方法,以解決白菊花扦插種植時易受感染成活率低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白菊花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整地,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或中性地塊,每畝施入2000~2200公斤農家肥、50公斤磷鉀肥作基肥,3月中旬深耕、晾曬、整平、耙細;
2)扦插育苗,①種菊越冬:在收割菊花的田間,將選好的種菊根莖用腐熟雞糞埋好,再用秸稈覆蓋以保暖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即可發芽,此時應進行分株移栽;
②制作扦插條:春季從越冬宿根發出新苗中剪取健壯新枝做扦插條,頂端留2片葉,下部葉片全部摘除;
③育苗:將插條插入土中3~5厘米深,頂端露出土面3厘米,澆透水后覆蓋一層稻草,20天左右即可生根;
3)移栽,扦插育苗40天時移栽到大田,移栽應選陰天進行,將幼苗連同泥土一起挖出,按行株距40厘米×40厘米栽植,每穴栽植1株;
4)田間管理,①施肥,②中耕,③打頂;
5)病蟲害防治;
所述扦插育苗步驟中制作扦插條時剪取后的扦插條用草本消毒液進行斷面浸泡消毒3~5小時,所述草本消毒液包括質量份數分別為5~10份的草木灰、1~5份的油茶枯、7~8份的蒲公英粉、5~8份的丁香粉、1~4份的蝦粉。
本方案的原理及優點是:在扦插方法中增加消毒培養過程,剪取新枝后使用專用草本消毒液對新枝斷面進行消毒殺菌,能有效抑制有害病菌對扦插新枝斷面的感染,提高新枝的抗病蟲能力,種植后的新枝不易受到病菌、害蟲的侵害,成活率大幅提高,成株后農藥使用需求少,農藥殘留少,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減少。本方案在扦插種植白菊花的過程中前期對剪取的扦插條進行消毒滅菌操作,避免扦插條斷面受到病菌侵害,提高扦插條的抗病性,減少農藥的使用,使得白菊花扦插種植的成活率大幅提高,減少了使用農藥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一種改進,進行所述育苗步驟前將浸泡消毒后的扦插條在育苗基中預培,所述育苗基為草木灰與土壤的均勻混合物,草木灰與土壤的質量比例為1:4,預培時間為1~2天。采用草木灰混合后的育苗基含有大量鉀、鈣等大量營養元素,還含有鐵、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加土壤的有效養分,促進根系生長,還有較強的消毒作用能減少土壤中有害細菌對根系生長的不利影響。
優選方案二,作為基礎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病蟲害防治包括將扦插育苗后的幼苗移栽大田后噴灑殺菌防蟲液,所述殺菌防蟲液包括質量分數為2~5份的花椒、6~13份的大蒜、8~10份的草木灰。花椒和大蒜中均含有較多的殺蟲滅菌作用的揮發油,草木灰含有較多的無機營養元素且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采用該殺菌防蟲液對植株進行殺菌防蟲效果顯著,且由于是植物提取物,相比于農藥對環境的污染更小,對人體的危害更小。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一或優選方案二的一種改進5月上旬前后,菊苗成活后施催苗肥;6月下旬開始分枝時結合培土,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9月下旬前后菊花現蕾時,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采用上述方法能為移栽后的菊苗提供充足的營養,使菊苗成長更快。
優選方案四,作為優選方案三的一種改進,中耕次數為2~3次,第一次在移栽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7月下旬;第三次在9月上旬,中耕深度為3~5厘米。這樣定期對土壤進行松動除去雜草,增加土壤通氣性,提高低溫,促進好氣微生物活動和養分有效化、去除雜草、促使根系伸展、調節土壤水分狀況。
優選方案五,作為優選方案四的一種改進,打頂應選晴天進行,第一次打頂在菊苗移栽前1星期,對長度超過30厘米的枝條進行頂端剪除。白菊花植株莖干細長,花朵和枝葉較多,高度超過30厘米后易彎折,且側枝發芽率低,剪除頂端去掉莖的生長點,抑制生長素分泌,促使側芽萌發分枝,降低莖干彎折概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一種白菊花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整地,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或中性地塊,每畝施入2000~2200公斤農家肥、50公斤磷鉀肥作基肥,3月中旬深耕、晾曬、整平、耙細;
2)扦插育苗,①種菊越冬:在收割菊花的田間,將選好的種菊根莖用腐熟雞糞埋好,再用秸稈覆蓋以保暖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即可發芽,此時應進行分株移栽;
②制作扦插條:春季從越冬宿根發出新苗中剪取健壯新枝做扦插條,頂端留2片葉,下部葉片全部摘除;
③育苗:將插條插入土中3~5厘米深,頂端露出土面3厘米,澆透水后覆蓋一層稻草,20天左右即可生根;
3)移栽,扦插育苗40天時移栽到大田,移栽應選陰天進行,將幼苗連同泥土一起挖出,按行株距40厘米×40厘米栽植,每穴栽植1株;
4)田間管理,①施肥,在5月上旬前后,菊苗成活后施催苗肥;6月下旬開始分枝時結合培土,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9月下旬前后菊花現蕾時,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
②中耕,中耕次數為2~3次,第一次在移栽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7月下旬;第三次在9月上旬,中耕深度為3~5厘米;
③打頂,打頂應選晴天進行,第一次打頂在菊苗移栽前1星期,對長度超過30厘米的枝條進行頂端剪除;
5)病蟲害防治。
扦插育苗步驟中制作扦插條時剪取后的扦插條用草本消毒液進行斷面浸泡消毒3~5小時,所述草本消毒液包括質量份數分別為5份的草木灰、1份的油茶枯、7份的蒲公英粉、5份的丁香粉、1份的蝦粉,加3升水混合均勻,將剪取后的扦插條浸泡在混合后的草本消毒液中,扦插條的斷面要全部浸沒在液面以下。
進行所述育苗步驟前將浸泡消毒后的扦插條在育苗基中預培,所述育苗基為草木灰與土壤的均勻混合物,草木灰與土壤的質量比例為1:4,預培時間為2天。
病蟲害防治包括將扦插育苗后的幼苗移栽大田后噴灑殺菌防蟲液,所述殺菌防蟲液包括花椒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和草木灰提取物,將質量份數為1份的花椒搗碎后加質量份數為10份的水煮沸,冷卻后加入質量份數為2份的搗碎大蒜得到的蒜茸和汁液,再加入質量份數為2份的草木灰,將混合液攪拌均勻,沉淀1小時候取上層清液。
實施例2:一種白菊花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整地,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或中性地塊,每畝施入2000~2200公斤農家肥、50公斤磷鉀肥作基肥,3月中旬深耕、晾曬、整平、耙細;
2)扦插育苗,①種菊越冬:在收割菊花的田間,將選好的種菊根莖用腐熟雞糞埋好,再用秸稈覆蓋以保暖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即可發芽,此時應進行分株移栽;
②制作扦插條:春季從越冬宿根發出新苗中剪取健壯新枝做扦插條,頂端留2片葉,下部葉片全部摘除;
③育苗:將插條插入土中3~5厘米深,頂端露出土面3厘米,澆透水后覆蓋一層稻草,20天左右即可生根;
3)移栽,扦插育苗40天時移栽到大田,移栽應選陰天進行,將幼苗連同泥土一起挖出,按行株距40厘米×40厘米栽植,每穴栽植1株;
4)田間管理,①施肥,在5月上旬前后,菊苗成活后施催苗肥;6月下旬開始分枝時結合培土,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9月下旬前后菊花現蕾時,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
②中耕,中耕次數為2~3次,第一次在移栽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7月下旬;第三次在9月上旬,中耕深度為3~5厘米;
③打頂,打頂應選晴天進行,第一次打頂在菊苗移栽前1星期,對長度超過30厘米的枝條進行頂端剪除;
5)病蟲害防治。
扦插育苗步驟中制作扦插條時剪取后的扦插條用草本消毒液進行斷面浸泡消毒3~5小時,所述草本消毒液包括質量份數分別為8份的草木灰、3份的油茶枯、7份的蒲公英粉、7份的丁香粉、3份的蝦粉,加3升水混合均勻,將剪取后的扦插條浸泡在混合后的草本消毒液中,扦插條的斷面要全部浸沒在液面以下。
進行所述育苗步驟前將浸泡消毒后的扦插條在育苗基中預培,所述育苗基為草木灰與土壤的均勻混合物,草木灰與土壤的質量比例為1:4,預培時間為2天。
病蟲害防治包括將扦插育苗后的幼苗移栽大田后噴灑殺菌防蟲液,所述殺菌防蟲液包括花椒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和草木灰提取物,將質量份數為1份的花椒搗碎后加質量份數為10份的水煮沸,冷卻后加入質量份數為2份的搗碎大蒜得到的蒜茸和汁液,再加入質量份數為2份的草木灰,將混合液攪拌均勻,沉淀1小時候取上層清液。
實施例3:一種白菊花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整地,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或中性地塊,每畝施入2000~2200公斤農家肥、50公斤磷鉀肥作基肥,3月中旬深耕、晾曬、整平、耙細;
2)扦插育苗,①種菊越冬:在收割菊花的田間,將選好的種菊根莖用腐熟雞糞埋好,再用秸稈覆蓋以保暖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即可發芽,此時應進行分株移栽;
②制作扦插條:春季從越冬宿根發出新苗中剪取健壯新枝做扦插條,頂端留2片葉,下部葉片全部摘除;
③育苗:將插條插入土中3~5厘米深,頂端露出土面3厘米,澆透水后覆蓋一層稻草,20天左右即可生根;
3)移栽,扦插育苗40天時移栽到大田,移栽應選陰天進行,將幼苗連同泥土一起挖出,按行株距40厘米×40厘米栽植,每穴栽植1株;
4)田間管理,①施肥,在5月上旬前后,菊苗成活后施催苗肥;6月下旬開始分枝時結合培土,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9月下旬前后菊花現蕾時,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
②中耕,中耕次數為2~3次,第一次在移栽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7月下旬;第三次在9月上旬,中耕深度為3~5厘米;
③打頂,打頂應選晴天進行,第一次打頂在菊苗移栽前1星期,對長度超過30厘米的枝條進行頂端剪除;
5)病蟲害防治。
扦插育苗步驟中制作扦插條時剪取后的扦插條用草本消毒液進行斷面浸泡消毒3~5小時,所述草本消毒液包括質量份數分別為10份的草木灰、5份的油茶枯、8份的蒲公英粉、8份的丁香粉、5份的蝦粉,加3升水混合均勻,將剪取后的扦插條浸泡在混合后的草本消毒液中,扦插條的斷面要全部浸沒在液面以下。
進行所述育苗步驟前將浸泡消毒后的扦插條在育苗基中預培,所述育苗基為草木灰與土壤的均勻混合物,草木灰與土壤的質量比例為1:4,預培時間為2天。
病蟲害防治包括將扦插育苗后的幼苗移栽大田后噴灑殺菌防蟲液,所述殺菌防蟲液包括花椒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和草木灰提取物,將質量份數為1份的花椒搗碎后加質量份數為10份的水煮沸,冷卻后加入質量份數為2份的搗碎大蒜得到的蒜茸和汁液,再加入質量份數為2份的草木灰,將混合液攪拌均勻,沉淀1小時候取上層清液。
對比例1:一種白菊花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整地,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或中性地塊,每畝施入2000~2200公斤農家肥、50公斤磷鉀肥作基肥,3月中旬深耕、晾曬、整平、耙細;
2)扦插育苗,①種菊越冬:在收割菊花的田間,將選好的種菊根莖用腐熟雞糞埋好,再用秸稈覆蓋以保暖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即可發芽,此時應進行分株移栽;
②制作扦插條:春季從越冬宿根發出新苗中剪取健壯新枝做扦插條,頂端留2片葉,下部葉片全部摘除;
③育苗:將插條插入土中3~5厘米深,頂端露出土面3厘米,澆透水后覆蓋一層稻草,20天左右即可生根;
3)移栽,扦插育苗40天時移栽到大田,移栽應選陰天進行,將幼苗連同泥土一起挖出,按行株距40厘米×40厘米栽植,每穴栽植1株;
4)田間管理,①施肥,在5月上旬前后,菊苗成活后施催苗肥;6月下旬開始分枝時結合培土,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9月下旬前后菊花現蕾時,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
②中耕,中耕次數為2~3次,第一次在移栽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7月下旬;第三次在9月上旬,中耕深度為3~5厘米;
③打頂,打頂應選晴天進行,第一次打頂在菊苗移栽前1星期,對長度超過30厘米的枝條進行頂端剪除;
5)病蟲害防治。
扦插育苗步驟中制作扦插條時剪取后的扦插條不作任何處理。
病蟲害防治包括將扦插育苗后的幼苗移栽大田后噴灑殺菌防蟲液,所述殺菌防蟲液包括花椒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和草木灰提取物,將質量份數為1份的花椒搗碎后加質量份數為10份的水煮沸,冷卻后加入質量份數為2份的搗碎大蒜得到的蒜茸和汁液,再加入質量份數為2份的草木灰,將混合液攪拌均勻,沉淀1小時候取上層清液。
對比例2:一種白菊花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整地,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或中性地塊,每畝施入2000~2200公斤農家肥、50公斤磷鉀肥作基肥,3月中旬深耕、晾曬、整平、耙細;
2)扦插育苗,①種菊越冬:在收割菊花的田間,將選好的種菊根莖用腐熟雞糞埋好,再用秸稈覆蓋以保暖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即可發芽,此時應進行分株移栽;
②制作扦插條:春季從越冬宿根發出新苗中剪取健壯新枝做扦插條,頂端留2片葉,下部葉片全部摘除;
③育苗:將插條插入土中3~5厘米深,頂端露出土面3厘米,澆透水后覆蓋一層稻草,20天左右即可生根;
3)移栽,扦插育苗40天時移栽到大田,移栽應選陰天進行,將幼苗連同泥土一起挖出,按行株距40厘米×40厘米栽植,每穴栽植1株;
4)田間管理,①施肥,在5月上旬前后,菊苗成活后施催苗肥;6月下旬開始分枝時結合培土,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9月下旬前后菊花現蕾時,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
②中耕,中耕次數為2~3次,第一次在移栽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7月下旬;第三次在9月上旬,中耕深度為3~5厘米;
③打頂,打頂應選晴天進行,第一次打頂在菊苗移栽前1星期,對長度超過30厘米的枝條進行頂端剪除;
5)病蟲害防治。
扦插育苗步驟中制作扦插條時剪取后的扦插條不做任何處理。
病蟲害防治包括將扦插育苗后的幼苗移栽大田后噴灑農藥。
對上述實施例和對比例進行對比實驗,結果如下表:
由此可見,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白菊花扦插種植,前期扦插剪取新枝育苗過程中進行消毒殺菌操作能有效降低病菌對扦插條的感染,扦插條的抗病蟲感染能力增強,病蟲感染率低,能顯著提高扦插條的成活率,同步輔以草本有機殺菌防蟲液進行病蟲防治,病蟲害防治效果好,有害物質殘留少,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更小,更適應市場的需求。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