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綠蔭停車場的植物建植方法,特別是一種北美紅葉榆建造綠蔭停車場的方法,屬于綠化工程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綠蔭停車場是指在機動車停放場所,栽植以喬木為主的植物,形成一定的綠蔭覆蓋,或沿著車位構架用攀援植物覆蓋頂棚,并在地面鋪設透水性鋪裝材料,具有遮蔭、降溫等生態效應的機動車停車場。它同時具有停車場和園林綠化的兩個屬性,在滿足停車功能的同時,形成一定的綠化效果。綠蔭停車場是隨著汽車工業迅速發展和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為節約城市空間城市,緩解土地資源緊張、城市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同時提高綠化效率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停車場設計模式。生態停車場的建設能夠緩解城市局部環境中的熱島效應、促進雨水循環利用、提升環境生態效應,還具有改善乘車環境、增加城市綠化面積、保養汽車等功能。
綠蔭停車場落葉喬木一般選擇樹冠高大,分支點高,無污染,病蟲害抵抗能力強,耐貧瘠,耐旱,適應性較強的本地樹種,如法桐、國槐、欒樹、楸樹等。可選擇樹種較少,景觀效果比較單調。北美紅葉榆是原產于美國西北部的一種高大落葉喬木,株高可達12m,冠幅6~9m。生長速度較快,耐修剪,秋季紅葉時間長,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同時其抗鹽堿和抗病蟲害的特性使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北美紅葉榆具有的冠大蔭濃、深根性、抗性強、管理簡便、觀賞價值高等特點使其完全能夠作為綠蔭停車場綠化樹種。使用北美紅葉榆作為綠蔭停車場主要建植樹種,可大大提高停車場景觀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擴充綠蔭停車場建設的園林植物品種,提高停車場綠化景觀效果。本發明以北美紅葉榆作為綠蔭停車場主要建植樹種,配植綠化材料為地被植物矮麥冬。本發明改變了常規北方地區綠蔭停車場主要建植樹種,且綠化景觀效果大大提升。
具體的技術方案為:
北美紅葉榆建造綠蔭停車場的方法,整列停車位一側及2~3個車位長度之間(13~16m)各設有綠化隔離帶,其余地面采用透水鋪裝;綠化隔離帶為草坪隔離帶,寬度為1m;綠化隔離帶種植北美紅葉榆。
所述的北美紅葉榆,選擇苗齡3~5a生,胸徑5~10cm的健壯無病蟲害,枝下高2.8m以上的大苗進行栽植,株距5m,栽植坑長×寬×深為80cm×80cm×80cm。
所述的北美紅葉榆之間種植矮麥冬,矮麥冬栽植密度25cm×25cm,深度5~6cm,每穴栽植4~5株。
所述的綠化隔離帶的土壤為壤土或輕粘土。
本發明提供的北美紅葉榆建造綠蔭停車場的方法,以落葉喬木北美紅葉榆作為綠蔭停車場主要建植樹種,改變了常規綠蔭停車場的建植喬木樹種。北美紅葉榆樹形飽滿,秋季紅葉時間長,綠化景觀效果也得到大幅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停車場首先必須滿足停車的基本需要,停車場的設計應符合相應的建設標準,在綜合考慮停車位布置、停車場大小、停車場位置等因素基礎上,應用北美紅葉榆作為主體建植喬木的停車場綠化模式。
在整列停車位一側及2~3個車位長度(13~16m)之間分別設綠化隔離帶,其余地面采用透水鋪裝。擋土墻高度根據周邊環境而定。隔離帶形式為草坪隔離帶,寬度為1m。該模式是以北美紅葉榆栽植于隔離帶內,紅葉榆之間配置矮麥冬,隔離帶土壤為壤土或輕粘土。北美紅葉榆選擇苗齡3~5a生,胸徑5~10cm的健壯無病蟲害,枝下高2.8m以上的大苗進行栽植,株距5m,栽植坑長×寬×深為80cm×80cm×80cm;矮麥冬栽植密度25cm×25cm,深度5~6cm,每穴栽植4~5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