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黑豬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滿足黑豬掘土覓食習性的營養墊料。
背景技術:
散養是提高黑豬品質的重要養殖手段,在散養過程中,散養的黑豬具有掘土覓食的習性。但戶外養殖場的自然土壤中基本不含有可供黑豬食用的營養成分,而且戶外自然土壤的腐殖物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對黑豬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滿足黑豬掘土覓食習性的營養墊料,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滿足黑豬掘土覓食習性的營養墊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配而成:
玉米秸稈2份、陶土5份、河沙8份、草料顆粒6份;
所述草料顆粒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皇竹草3份、黑麥草2份;
草料顆粒的制備方法為:
1)將皇竹草、黑麥草切成3-5cm的小段,然后將其放入清水池中,注入清洗,沖洗20-30分鐘,期間進行2-3次翻拌;
2)將步驟1處理后的物料取出,置放于陰涼處,自然晾干后,將步驟1中的清水池清理干凈后,注入弱酸水,然后將物料全部加入其中,浸泡25-35min后,取出采用清水淋洗3-4次后,再次自然晾干;
上述弱酸水為:水100份、磷酸二氫鉀的飽和溶液2份、濃度為5%的稀鹽酸2份進行復混配置而成;
3)再次將上述清水池清理干凈后,注入弱堿水,然后將物料全部加入其中,浸泡35-40min后,取出采用清水淋洗5-6次后,自然晾干;
上述弱酸水為:水100份、碳酸鈣2.5份、小蘇打2份進行復混配置而成;
4)將上述自然晾干后的物料投放至烘烤爐中,烘烤至木材含水率低于8%,烘烤結束后取出;
5)將上述取出后的物料投放至研磨設備中,開啟研磨至顆粒細度為15-35um后,取出得到木粉,備用;
6)取用一攪拌罐,取木粉100份投入其中,然后加入水解明膠10份、乙醇溶液35份、碳酸鈣粉6.5份、檸檬酸渣2.5份、水35份,然后開啟攪拌,并加熱至35-45℃,進行持續恒溫攪拌15-20min后,得到膏體物料,然后再擠出造粒即得。
所述檸檬酸渣,是由含水質量分數30%~40%的檸檬酸渣濕料,先經過低溫干燥處理,低溫干燥溫度為65℃;再與其質量五分之一的竹炭混配,經過研磨而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原料易得,價格低廉,制備工藝簡單,生產出來的墊料用于鋪設在黑豬散養養殖場內使用,該墊料松軟,可滿足散養黑豬掘土覓食的習性,墊料中含有可供黑豬食用的顆粒物料,滿足黑豬咀嚼覓食的習慣,同時能夠獲得營養。顆粒物料所用的原料,經過加工處理后,易被黑豬吸收利用,消除適口性差的物質和難聞的氣味。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一種用于滿足黑豬掘土覓食習性的營養墊料,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配而成:
玉米秸稈2份、陶土5份、河沙8份、草料顆粒6份;
所述草料顆粒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皇竹草3份、黑麥草2份;
草料顆粒的制備方法為:
1)將皇竹草、黑麥草切成3-5cm的小段,然后將其放入清水池中,注入清洗,沖洗20-30分鐘,期間進行2-3次翻拌;
2)將步驟1處理后的物料取出,置放于陰涼處,自然晾干后,將步驟1中的清水池清理干凈后,注入弱酸水,然后將物料全部加入其中,浸泡25-35min后,取出采用清水淋洗3-4次后,再次自然晾干;
上述弱酸水為:水100份、磷酸二氫鉀的飽和溶液2份、濃度為5%的稀鹽酸2份進行復混配置而成;
3)再次將上述清水池清理干凈后,注入弱堿水,然后將物料全部加入其中,浸泡35-40min后,取出采用清水淋洗5-6次后,自然晾干;
上述弱酸水為:水100份、碳酸鈣2.5份、小蘇打2份進行復混配置而成;
4)將上述自然晾干后的物料投放至烘烤爐中,烘烤至木材含水率低于8%,烘烤結束后取出;
5)將上述取出后的物料投放至研磨設備中,開啟研磨至顆粒細度為15-35um后,取出得到木粉,備用;
6)取用一攪拌罐,取木粉100份投入其中,然后加入水解明膠10份、乙醇溶液35份、碳酸鈣粉6.5份、檸檬酸渣2.5份、水35份,然后開啟攪拌,并加熱至35-45℃,進行持續恒溫攪拌15-20min后,得到膏體物料,然后再擠出造粒即得。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