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香蕉種植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香蕉抗倒伏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香蕉屬芭蕉科芭蕉屬植物,是最大宗的熱帶亞熱帶水果,因其產量高而成為我國僅次于蘋果、柑橘、梨。香蕉的種植對氣候條件及土壤的要求是十分敏感的,香蕉容易遭受風害,風速25-30km/h葉片撕爛、葉柄吹折,65km/h時假莖折斷或整株吹倒,100km/h能將整個蕉園摧毀。引起倒伏的原因主要有:磷肥和鉀肥不足,根系原生長不良,或整地質量差,根系入土淺,氣生根不發達等,一旦澆水后遇風或風雨交加出現根倒;抽蕾后生長過旺,葉片過大,假莖質脆,遇風即出現折斷現象;片面追求高密度增產,株行距過小或間苗不充分,引起株間擁擠,節間細長,組織疏松,引起倒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香蕉抗倒伏的種植方法,其能夠通過科學的安裝固定桿、套環和伸縮桿,根據香蕉樹生長的特點,施肥灌溉并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在促進香蕉生長的同時有效減緩了香蕉樹由于葉片過大,假莖質脆而發生的倒伏和折斷現象。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香蕉抗倒伏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備耕:犁耙種植地,劃分所述種植地為多個寬度為3.5-4.0m長條形地塊,每個所述長條形地塊沿長度方向等分為左地塊和右地塊并分別等間隔挖設多個長寬深各0.4-0.5m的定植坑,所述長條形地塊內任意相鄰四個所述定植坑的中心處插設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上套設有一端具有開口的套環,所述套環外表面朝向四個所述定植坑分別對應焊接一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連接有可上下轉動的伸縮桿,其中,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套環高度差為0.3-0.5m,所述套環的開口端對稱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自所述套環徑向向遠離所述套環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板上開設有緊固孔,螺栓穿設于一對支板上的緊固孔,以固定所述套環;
S2、定植:所述伸縮桿向上并通過繩索與所述固定桿綁定,每個所述定植坑的坑底施農家肥1-3公斤、土雜肥2-3公斤、花生麩1-1.2公斤、尿素1-1.3公斤、熟石灰1-1.5公斤、鈣鎂磷肥1-1.2公斤、硫酸鉀1.3-2公斤、生根劑0.01-0.02公斤拌勻后蓋土,土堆高出地面0.1-0.2m,在2月中下旬陰天或者晴天下午17:00之后,在定植坑的中央開一小穴,選取高0.15-0.2m,具有8片以上新葉且無病斑的香蕉幼苗輕放于穴內,深度以土埋蕉頭0.8-1.0m,栽后稍加踩實,每株香蕉幼苗澆水1.4-2.5升,鋪蓋稻草,其中,所述農家肥為豬糞、雞糞、鴨糞中的任意一種和粉碎后甘蔗桿、纖維素酶產生菌、蛋白酶產生菌、水按照質量比20:15:1:1:8混合后腐熟而成;
S3、苗期,新葉展開后,每隔5-8日每株香蕉幼苗以1.3-1.5升質量百分比為0.1-0.3%的第一混合肥的水溶液淋蕉頭,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4:1:1:0.5的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和菌肥的混合物;
S4、香蕉幼苗生長至20-30片葉為香蕉樹時,所述伸縮桿拉伸至與所述香蕉樹交叉,交叉處通過固定繩綁定,每隔6-8日每株香蕉苗噴灑1.5-2.2升質量百分比為0.4-0.6%的第二混合肥的水溶液后在定植坑表面撒一層白云石粉,其中,所述第二混合肥為質量比為3:1:4:的尿素、氯化鉀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物,所述白云石粉的厚度控制在2-4mm;
S5、孕蕾期,每隔15-17日每株噴灑2.0-2.5升質量百分比為0.3-0.5%的第三混合肥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第三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0.1:0.1:0.2:0.1的尿素、螯合鋅、螯合鐵、螯合錳和螯合銅的混合物;
S6、抽蕾后,每隔5-10日每株噴灑1.0-1.5升質量百分比為0.4-0.6%的第四混合肥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第四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5:1:4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氯化鈣和硫酸鎂的混合物。
優選的是,每個所述左地塊和所述右地塊內相鄰兩個所述定植坑之間的距離為1.8-2.1m。
優選的是,所述套環設置有與所述套環內壁與所述固定桿接觸地相配合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材質為橡膠,所述固定套的厚度為0.2-0.4mm。
優選的是,步驟S2中所述生根劑為質量比為1:1的吲哚乙酸和復硝酚鈉的混合物。
優選的是,沿長度方向位于所述長條形地塊兩端的所述固定桿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固定桿通過鋼絲繩固定連接。
優選的是,步驟S3中所述菌肥為市售香蕉專用生物菌肥。
優選的是,步驟S5和步驟S6還包括每隔10日追施0.6-0.8升的腐熟糞水和0.3-0.4升的經漚制的花生麩水。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發明的香蕉抗倒伏的種植方法通過安裝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上套設套環,所述套環外表面朝向四個所述定植坑分別對應焊接一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連接有可上下轉動的伸縮桿,伸縮桿在定植期間向上并通過繩索與所述固定桿綁定,以不影響種植者在種植地間的活動,香蕉幼苗生長至20-30片葉為香蕉樹時,所述伸縮桿拉伸至與所述香蕉樹交叉,交叉處通過固定繩綁定,使用較少的固定桿有效解決香蕉倒伏現象,而且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套環高度差為0.3-0.5m,以使綁定在同一棵香蕉樹上的伸縮桿位于上下不同的位置進一步的保證了香蕉樹的穩定性,沿長度方向位于所述長條形地塊兩端的所述固定桿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固定桿通過鋼絲繩固定連接,使長條形地塊之間的香蕉樹連為一個整體。
第二、第一混合肥、第二混合肥、第三混合肥和第四混合肥在滿足香蕉不同生長階段對氮磷鉀的需求外,額外增加了促進香蕉根系發育的菌肥、白云石粉、硫酸鎂,進而加強香蕉對風的抵抗力,此外,第三混合肥增加了螯合鋅、螯合鐵、螯合錳、螯合銅促進香蕉生長的同時補充了香蕉對微量元素的吸收,第四混合肥中硫酸鎂的使用能夠進一步促進果實的發育,合理的施肥有效改善香蕉由于葉片大、假莖質脆、根淺生而遭受的風害。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種植地的分布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伸縮桿與香蕉樹通過固定繩綁定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伸縮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伸縮桿與固定桿通過繩索綁定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實施例1>
如圖1-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香蕉抗倒伏的種植方法,包括:
S1、備耕:犁耙種植地1并劃分所述種植地1為多個寬度為3.5長條形地塊2,每個所述長條形地塊2沿長度方向等分為左地塊和右地塊并分別等間隔挖設多個長寬深各0.4m的定植坑3,所述長條形地塊2內任意相鄰四個所述定植坑3的中心處插設有固定桿4,所述固定桿4上套設有一端具有開口的套環5,所述套環5外表面朝向四個所述定植坑3分別對應焊接一固定塊6,所述固定塊6連接有可上下轉動的伸縮桿7,其中,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套環5高度差為0.3m,所述套環5的開口端對稱焊接有支板50,所述支板50自所述套環5徑向向遠離所述套環5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板50上開設有緊固孔,螺栓穿設于一對支板50上的緊固孔,以固定所述套環5,通過調節螺栓從而調節套環沿所述固定桿長度的方向上下移動;
S2、定植:所述伸縮桿7向上轉動并通過繩索與所述固定桿4綁定,每個所述定植坑3的坑底施農家肥3公斤、土雜肥2公斤、花生麩1.2公斤、尿素1公斤、熟石灰1.5公斤、鈣鎂磷肥1公斤、硫酸鉀2公斤、生根劑0.01公斤拌勻后蓋土,土堆呈圓錐狀,最高點高出地面0.1m,在2月中下旬陰天,在定植坑3的中央開一小穴,選取高度范圍在0.15-0.2m內,具有8片以上新葉且無病斑的香蕉幼苗輕放于穴內,深度以土埋蕉頭在0.8-1.0m范圍內,栽后稍加踩實,以土壤緊實成堆狀且可以用手輕易扒開為準,每株香蕉幼苗澆水1.4升,鋪蓋稻草,以剛好能夠蓋住土堆為準,其中,所述農家肥為豬糞和粉碎后甘蔗桿、纖維素酶產生菌、蛋白酶產生菌、水按照質量比20:15:1:1:8混合后攪拌均勻腐熟而成;
S3、苗期,香蕉幼苗的新葉展開后,每隔5日每株香蕉幼苗以1.3升質量百分比為0.1%的第一混合肥的水溶液淋蕉頭,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1:1:0.5的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和菌肥的混合物;
S4、香蕉幼苗生長至20-30片葉為香蕉樹時,所述伸縮桿7拉伸至與所述香蕉樹交叉,交叉處通過固定繩綁定,每隔6日每株香蕉苗噴灑1.5升質量百分比為0.6%的第二混合肥的水溶液后在定植坑3表面撒一層白云石粉,其中,所述第二混合肥為質量比為3:1:4:的尿素、氯化鉀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物,所述白云石粉的厚度控制在2-4mm;
S5、孕蕾期,每隔15日每株噴灑2.0升質量百分比為0.5%的第三混合肥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第三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0.1:0.1:0.2:0.1的尿素、螯合鋅、螯合鐵、螯合錳和螯合銅的混合物;
S6、抽蕾后,每隔5日每株噴灑1.0升質量百分比為0.6%的第四混合肥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第四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5:1:4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氯化鈣和硫酸鎂的混合物。
<實施例2>
如圖1-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香蕉抗倒伏的種植方法,包括:
S1、備耕:犁耙種植地1并劃分所述種植地1為多個寬度為4.0m長條形地塊2,每個所述長條形地塊2沿長度方向等分為左地塊和右地塊并分別等間隔挖設多個長寬深各0.5m的定植坑3,所述長條形地塊2內任意相鄰四個所述定植坑3的中心處插設有固定桿4,所述固定桿4上套設有一端具有開口的套環5,所述套環5外表面朝向四個所述定植坑3分別對應焊接一固定塊6,所述固定塊6連接有可上下轉動的伸縮桿7,其中,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套環5高度差為0.5m,所述套環5的開口端對稱焊接有支板50,所述支板50自所述套環5徑向向遠離所述套環5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板50上開設有緊固孔,螺栓穿設于一對支板50上的緊固孔,以固定所述套環5,通過調節螺栓從而調節套環沿所述固定桿長度的方向上下移動;
S2、定植:所述伸縮桿7向上轉動并通過繩索與所述固定桿4綁定,每個所述定植坑3的坑底施農家肥1公斤、土雜肥3公斤、花生麩1公斤、尿素1.3公斤、熟石灰1公斤、鈣鎂磷肥1.2公斤、硫酸鉀1.3公斤、生根劑0.02公斤拌勻后蓋土,土堆呈圓錐狀,最高點高出地面0.1-0.2m,在2月中下旬陰天,在定植坑3的中央開一小穴,選取高度范圍在0.15-0.2m內,具有8片以上新葉且無病斑的香蕉幼苗輕放于穴內,深度以土埋蕉頭在0.8-1.0m范圍內,栽后稍加踩實,以土壤緊實成堆狀且可以用手輕易扒開為準,每株香蕉幼苗澆水2.5升,鋪蓋稻草,以剛好能夠蓋住土堆為準,其中,所述農家肥為豬糞、雞糞、鴨糞中的任意一種和粉碎后甘蔗桿、纖維素酶產生菌、蛋白酶產生菌、水按照質量比20:15:1:1:8混合后攪拌均勻腐熟而成;
S3、苗期,香蕉幼苗的新葉展開后,每隔8日每株香蕉幼苗以1.5升質量百分比為0.3%的第一混合肥的水溶液淋蕉頭,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肥為質量比為4:1:1:0.5的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和菌肥的混合物;
S4、香蕉幼苗生長至20-30片葉為香蕉樹時,所述伸縮桿7拉伸至與所述香蕉樹交叉,交叉處通過固定繩綁定,每隔8日每株香蕉苗噴灑2.2升質量百分比為0.4%的第二混合肥的水溶液后在定植坑3表面撒一層白云石粉,其中,所述第二混合肥為質量比為3:1:4:的尿素、氯化鉀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物,所述白云石粉的厚度控制在2-4mm;
S5、孕蕾期,每隔17日每株噴灑2.5升質量百分比為0.3%的第三混合肥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第三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0.1:0.1:0.2:0.1的尿素、螯合鋅、螯合鐵、螯合錳和螯合銅的混合物;
S6、抽蕾后,每隔10日每株噴灑1.5升質量百分比為0.4%的第四混合肥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第四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5:1:4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氯化鈣和硫酸鎂的混合物。
<實施例3>
如圖1-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香蕉抗倒伏的種植方法,包括:
S1、備耕:犁耙種植地1,劃分所述種植地1為多個寬度為3.5長條形地塊2,每個所述長條形地塊2沿長度方向等分為左地塊和右地塊并分別等間隔挖設多個長寬深各0.4的定植坑3,每個所述左地塊和所述右地塊內相鄰兩個所述定植坑3之間的距離為1.8m,所述長條形地塊2內任意相鄰四個所述定植坑3的中心處插設有固定桿4,所述固定桿4上套設有一端具有開口的套環5,所述套環5外表面朝向四個所述定植坑3分別對應焊接一固定塊6,所述固定塊6連接有可上下轉動的伸縮桿7,其中,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套環5高度差為0.5m,所述套環5的開口端對稱焊接有支板50,所述支板50自所述套環5徑向向遠離所述套環5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板50上開設有緊固孔,螺栓穿設于一對支板50上的緊固孔,以固定所述套環5,通過調節螺栓從而調節套環沿所述固定桿長度的方向上下移動,通過調節螺栓從而調節套環沿所述固定桿長度的方向上下移動,所述套環5設置有與所述套環5內壁與所述固定桿4接觸地相配合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材質為橡膠,所述固定套的厚度為0.2mm,沿長度方向位于所述長條形地塊2兩端的所述固定桿4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固定桿4通過鋼絲繩8固定連接;
S2、定植:所述伸縮桿7向上轉動并通過繩索與所述固定桿4綁定,每個所述定植坑3的坑底施農家肥3公斤、土雜肥2公斤、花生麩1.2公斤、尿素1公斤、熟石灰1.5公斤、鈣鎂磷肥1公斤、硫酸鉀1.3公斤、生根劑0.02公斤拌勻后蓋土,土堆高出地面0.15m,在2月中下旬晴天下午18:00,在定植坑3的中央開一小穴,選取高度范圍在0.15-0.2m內,具有8片以上新葉且無病斑的香蕉幼苗輕放于穴內,深度以土埋蕉頭在0.8-1.0m范圍內,栽后稍加踩實,以土壤緊實成堆狀且可以用手輕易扒開為準,每株香蕉幼苗澆水1.4升,鋪蓋稻草,以剛好能夠蓋住土堆為準,其中,所述農家肥為豬糞、雞糞、鴨糞中的任意一種和粉碎后甘蔗桿、纖維素酶產生菌、蛋白酶產生菌、水按照質量比20:15:1:1:8混合后攪拌均勻腐熟而成,所述生根劑為質量比為1:1的吲哚乙酸和復硝酚鈉的混合物;
S3、苗期,香蕉幼苗的新葉展開后,每隔5日每株香蕉幼苗以1.3升質量百分比為0.3%的第一混合肥的水溶液淋蕉頭,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1:1:0.5的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和菌肥的混合物,所述菌肥為市售香蕉專用生物菌肥;
S4、香蕉幼苗生長至20-30片葉為香蕉樹時,所述伸縮桿7拉伸至與所述香蕉樹交叉,交叉處通過固定繩綁定,每隔6日每株香蕉苗噴灑1.5升質量百分比為0.4%的第二混合肥的水溶液后在定植坑3表面撒一層白云石粉,其中,所述第二混合肥為質量比為3:1:4:的尿素、氯化鉀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物,所述白云石粉的厚度控制在2-4mm;
S5、孕蕾期,每隔17日每株噴灑2.5升質量百分比為0.5%的第三混合肥的水溶液,每隔10日追施0.6升的腐熟糞水和0.4升的經漚制的花生麩水,其中,所述第三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0.1:0.1:0.2:0.1的尿素、螯合鋅、螯合鐵、螯合錳和螯合銅的混合物;
S6、抽蕾后,每隔10日每株噴灑1.5升質量百分比為0.6%的第四混合肥的水溶液,每隔10日追施0.8升的腐熟糞水和0.3升的經漚制的花生麩水,其中,所述第四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5:1:4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氯化鈣和硫酸鎂的混合物。
<實施例4>
如圖1-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香蕉抗倒伏的種植方法,包括:
S1、備耕:犁耙種植地1,劃分所述種植地1為多個寬度為4.0m長條形地塊2,每個所述長條形地塊2沿長度方向等分為左地塊和右地塊并分別等間隔挖設多個長寬深各0.5m的定植坑3,每個所述左地塊和所述右地塊內相鄰兩個所述定植坑3之間的距離為2.1m,所述長條形地塊2內任意相鄰四個所述定植坑3的中心處插設有固定桿4,所述固定桿4上套設有一端具有開口的套環5,所述套環5外表面朝向四個所述定植坑3分別對應焊接一固定塊6,所述固定塊6連接有可上下轉動的伸縮桿7,其中,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套環5高度差為0.5m,所述套環5的開口端對稱焊接有支板50,所述支板50自所述套環5徑向向遠離所述套環5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板50上開設有緊固孔,螺栓穿設于一對支板50上的緊固孔,以固定所述套環5,通過調節螺栓從而調節套環沿所述固定桿長度的方向上下移動,所述套環5設置有與所述套環5內壁與所述固定桿4接觸地相配合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材質為橡膠,所述固定套的厚度為0.4mm,沿長度方向位于所述長條形地塊2兩端的所述固定桿4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固定桿4通過鋼絲繩8固定連接;
S2、定植:所述伸縮桿7向上轉動并通過繩索與所述固定桿4綁定,每個所述定植坑3的坑底施農家肥1公斤、土雜肥3公斤、花生麩1公斤、尿素1.3公斤、熟石灰1公斤、鈣鎂磷肥1.2公斤、硫酸鉀1.3公斤、生根劑0.01公斤拌勻后蓋土,土堆高出地面0.15m,在2月中下旬陰天,在定植坑3的中央開一小穴,選取高度范圍在0.15-0.2m內,具有8片以上新葉且無病斑的香蕉幼苗輕放于穴內,深度以土埋蕉頭在0.8-1.0m范圍內,栽后稍加踩實,以土壤緊實成堆狀且可以用手輕易扒開為準,每株香蕉幼苗澆水1.8升,鋪蓋稻草,以剛好能夠蓋住土堆為準,其中,所述農家肥為豬糞、雞糞、鴨糞中的任意一種和粉碎后甘蔗桿、纖維素酶產生菌、蛋白酶產生菌、水按照質量比20:15:1:1:8混合后攪拌均勻腐熟而成,所述生根劑為質量比為1:1的吲哚乙酸和復硝酚鈉的混合物;
S3、苗期,香蕉幼苗的新葉展開后,每隔8日每株香蕉幼苗以1.5升質量百分比為0.3%的第一混合肥的水溶液淋蕉頭,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肥為質量比為4:1:1:0.5的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和菌肥的混合物,所述菌肥為市售香蕉專用生物菌肥;
S4、香蕉幼苗生長至20-30片葉為香蕉樹時,所述伸縮桿7拉伸至與所述香蕉樹交叉,交叉處通過固定繩綁定,每隔6日每株香蕉苗噴灑1.5升質量百分比為0.6%的第二混合肥的水溶液后在定植坑3表面撒一層白云石粉,其中,所述第二混合肥為質量比為3:1:4:的尿素、氯化鉀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物,所述白云石粉的厚度控制在2-4mm;
S5、孕蕾期,每隔15日每株噴灑2.0升質量百分比為0.5%的第三混合肥的水溶液,每隔10日追施0.8升的腐熟糞水和0.3升的經漚制的花生麩水,其中,所述第三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0.1:0.1:0.2:0.1的尿素、螯合鋅、螯合鐵、螯合錳和螯合銅的混合物;
S6、抽蕾后,每隔10日每株噴灑1.5升質量百分比為0.6%的第四混合肥的水溶液,每隔10日追施0.6升的腐熟糞水和0.3升的經漚制的花生麩水,其中,所述第四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5:1:4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氯化鈣和硫酸鎂的混合物。
<實施例5>
如圖1-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香蕉抗倒伏的種植方法,包括:
S1、備耕:犁耙種植地1,劃分所述種植地1為多個寬度為3.9m長條形地塊2,每個所述長條形地塊2沿長度方向等分為左地塊和右地塊并分別等間隔挖設多個長寬深各0.45m的定植坑3,每個所述左地塊和所述右地塊內相鄰兩個所述定植坑3之間的距離為2m,所述長條形地塊2內任意相鄰四個所述定植坑3的中心處插設有固定桿4,所述固定桿4上套設有一端具有開口的套環5,所述套環5外表面朝向四個所述定植坑3分別對應焊接一固定塊6,所述固定塊6連接有可上下轉動的伸縮桿7,其中,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套環5高度差為0.35m,所述套環5的開口端對稱焊接有支板50,所述支板50自所述套環5徑向向遠離所述套環5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板50上開設有緊固孔,螺栓穿設于一對支板50上的緊固孔,以固定所述套環5,通過調節螺栓從而調節套環沿所述固定桿長度的方向上下移動,所述套環5設置有與所述套環5內壁與所述固定桿4接觸地相配合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材質為橡膠,所述固定套的厚度為0.24mm,沿長度方向位于所述長條形地塊2兩端的所述固定桿4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固定桿4通過鋼絲繩8固定連接;
S2、定植:所述伸縮桿7向上轉動并通過繩索與所述固定桿4綁定,每個所述定植坑3的坑底施農家肥2公斤、土雜肥2.5公斤、花生麩1.1公斤、尿素1.2公斤、熟石灰1.3公斤、鈣鎂磷肥1.1公斤、硫酸鉀1.7公斤、生根劑0.015公斤拌勻后蓋土,土堆高出地面0.16m,在2月中下旬晴天下午17:30,在定植坑3的中央開一小穴,選取高度范圍在0.15-0.2m內,具有8片以上新葉且無病斑的香蕉幼苗輕放于穴內,深度以土埋蕉頭在0.8-1.0m范圍內,栽后稍加踩實,以土壤緊實成堆狀且可以用手輕易扒開為準,每株香蕉幼苗澆水1.9升,鋪蓋稻草,以剛好能夠蓋住土堆為準,其中,所述農家肥為豬糞、雞糞、鴨糞中的任意一種和粉碎后甘蔗桿、纖維素酶產生菌、蛋白酶產生菌、水按照質量比20:15:1:1:8混合后攪拌均勻腐熟而成,所述生根劑為質量比為1:1的吲哚乙酸和復硝酚鈉的混合物;
S3、苗期,香蕉幼苗的新葉展開后,每隔8日每株香蕉幼苗以1.4升質量百分比為0.15%的第一混合肥的水溶液淋蕉頭,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肥為質量比為3:1:1:0.5的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和菌肥的混合物,所述菌肥為市售香蕉專用生物菌肥;
S4、香蕉幼苗生長至20-30片葉為香蕉樹時,所述伸縮桿7拉伸至與所述香蕉樹交叉,交叉處通過固定繩綁定,每隔7日每株香蕉苗噴灑1.7升質量百分比為0.46%的第二混合肥的水溶液后在定植坑3表面撒一層白云石粉,其中,所述第二混合肥為質量比為3:1:4:的尿素、氯化鉀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物,所述白云石粉的厚度控制在2-4mm;
S5、孕蕾期,每隔16日每株噴灑2.3升質量百分比為0.35%的第三混合肥的水溶液,每隔10日追施0.68升的腐熟糞水和0.34升的經漚制的花生麩水,其中,所述第三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0.1:0.1:0.2:0.1的尿素、螯合鋅、螯合鐵、螯合錳和螯合銅的混合物;
S6、抽蕾后,每隔8日每株噴灑1.2升質量百分比為0.45%的第四混合肥的水溶液,每隔10日追施0.68升的腐熟糞水和0.34升的經漚制的花生麩水,其中,所述第四混合肥為質量比為2:5:1:4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氯化鈣和硫酸鎂的混合物。
實驗對比
使用傳統方法種植香蕉作為對比例1,通過對香蕉幼苗三年平均定植成活率、三年平均香蕉倒伏率、三年平均畝產香蕉進行對比,得出如下數據:
表1各實施例對香蕉幼苗的三年平均定植成活率、三年平均香蕉倒伏率、三年平均畝產香蕉的影響
從表1可看出,按本發明種植的香蕉,香蕉幼苗的定植成活率高達94.3~96.3%,大于傳統技術的88.3%;三年平均香蕉倒伏率從傳統技術的8.5%降低至3.1%~1.2%;三年平均畝產生香蕉4350以上,遠高于傳統技術的3000。因此,本發明種植的香蕉幼苗的定植成活率高、三年平均香蕉倒伏率低,三年平均畝產香蕉高,顯著提高了種植香蕉的經濟效益。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