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釣魚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根據水深定位喂魚投食的釣魚打窩器。
背景技術:
?臺釣,即臺灣釣魚技法,是20世紀80年代從中國臺灣傳到大陸的。隨著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的頻繁交流,體育比賽活動也逐漸增多,釣魚比賽活動更加活躍,在臺釣的時候,一般需在在到達釣點的時候進行打窩,也就是說需要在釣點水底設一處誘魚的窩點,現有技術中有很多時候都是通過拋灑打窩餌料的方式進行打窩誘魚,這種拋灑的方式其魚食從水面慢慢沉落水底,容易受水流影響偏離預定位置;容易被頂層小魚搶食,無法投喂被中下層魚;而也有一些專門用于打窩的裝置,但是這種裝置在手拋出的時候容易聲響過大,使魚受到驚嚇;投食點偏離過多;機械容易失靈。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根據水深定位喂魚投食的釣魚打窩器,其能解決現有技術中,打窩料容易受水流影響偏離預定位置;打窩料容易被頂層小魚搶食,無法投喂被中下層魚,還有打窩不準確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根據水深定位喂魚投食的釣魚打窩器,所述釣魚打窩器包括中軸部和殼體,所述中軸部的外側設置有殼體,所述殼體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閉合的狀態下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內壁與所述中軸部的外壁之間構成用于容納打窩料的密封空間,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上端鉸接在所述中軸部的上部,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內壁與所述中軸部的外壁之間設置有具有向外彈性作用力的彈性部件,所述中軸部上設置有第一封閉空間,所述第一封閉空間中設置有供電電池,所述中軸部上設置有第二封閉空間,所述第二封閉空間中設置有控制主板,所述中軸部上設置有第三封閉空間,所述第三封閉空間中設置有電磁鐵,所述電磁鐵的下方設置有用于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下端鎖緊防止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彈性部件撐開的鎖緊結構,所述鎖緊結構在電磁鐵通電時打開,所述鎖緊結構在電磁鐵斷電時關閉,所述供電電池與控制主板通過導線連接,所述電磁鐵通過導線與所述控制主板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軸部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電磁鐵開關的入水傳感器、垂直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所述入水傳感器、垂直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與控制主板連接。
優選的,所述鎖緊結構包括磁性材料的鎖緊板,所述鎖緊板活動設置在所述中軸部,所述鎖緊板在電磁鐵通電的時候被吸附上升,所述鎖緊板在電磁鐵斷電的時候下降,所述鎖緊板在下方的時候其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鎖緊防止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彈性部件的彈性作用下撐開,所述鎖緊板在被電磁鐵吸附上升的時候,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處于可以被彈性部件的彈性作用下撐開的自由狀態。
優選的,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下端設置有向內側延伸的平直部,所述平直部的上表面設置有鎖緊插柱,所述鎖緊板上設置有插孔,所述鎖緊板位于下方的時候,所述鎖緊插柱插入至所述插孔中,所述鎖緊板位于上方的時候,所述鎖緊插柱與所述插孔脫離。
優選的,所述中軸部包括中軸本體,所述中軸本體包括圓柱狀體和錐狀體,所述圓柱狀體位于所述錐狀體的上方,所述錐狀體的小尺寸一端與所述圓柱狀體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軸本體的外壁上對稱地設置有側翼部,所述側翼部上設置有入水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中軸部的頂部設置有收容空間,所述收容空間中設置有垂直傳感器,所述垂直傳感器上連接有拉線,所述收容空間中設置有密封圈,所述收容空間的上方設置有浮球,所述浮球通過拉線與垂直傳感器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閉合的狀態下構成橢圓形的球體,所述橢圓形的球體為下部的尺寸大上部的尺寸小。
優選的,所述釣魚打窩器還包括浮力器,所述浮力器通過連接線與所述浮球連接。
打窩方法包括的具體步驟為:(1)首先根據釣點的深度情況調節好臺釣線組的,(2)將浮力器安裝在臺釣線組中的主線上且位于主線安裝浮漂的位置,(3)在殼體中填裝進打窩料,然后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鎖緊,(4)將浮球安裝在主線上且位于主線與子線的連接處,使得浮力器與浮球之間的主線作為連接線,(5)根據需要打窩的深度情況,將連接線纏繞一部分到浮力器上,(5)通過魚竿拋釣的方式將打窩器拋出,(6)打窩器入水下沉,在到達指定深度的時候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打開將殼體中的打窩料滑落進行打窩。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可以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打窩料容易受水流影響偏離預定位置;打窩料容易被頂層小魚搶食,無法投喂被中下層魚,還有打窩不準確的問題。
另外,本發明還可以防止在投放的時候響聲過大而導致對魚造成驚嚇,而且還可以有效防止在打窩投料的時候機械失靈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中軸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安裝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工作示意圖
圖中:1、中軸部;2、第一殼體;3、第二殼體;4、控制主板;5、壓力傳感器;6、入水傳感器;7、彈性部件;8、供電電池;9、密封圈;10、垂直傳感器;11、浮球;12、鎖緊插柱;13、電磁鐵;14、鎖緊板;15、插孔;16、平直部;17、浮力器;18、連接線;101、中軸本體;102、圓柱狀體;103、錐狀體;104、側翼部;100、釣鉤;200、子線;300、主線;400、浮漂;500、釣魚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5所示為本發明一種根據水深定位喂魚投食的釣魚打窩器的實施例,所述釣魚打窩器包括中軸部1和殼體,所述中軸部1的外側設置有殼體,所述殼體包括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所述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在閉合的狀態下所述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內壁與所述中軸部1的外壁之間構成用于容納打窩料的密封空間,所述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上端鉸接在所述中軸部1的上部,所述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內壁與所述中軸部1的外壁之間設置有具有向外彈性作用力的彈性部件7,所述中軸部1上設置有第一封閉空間,所述第一封閉空間中設置有供電電池8,所述中軸部1上設置有第二封閉空間,所述第二封閉空間中設置有控制主板4,所述中軸部1上設置有第三封閉空間,所述第三封閉空間中設置有電磁鐵13,所述電磁鐵13的下方設置有用于將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下端鎖緊防止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在彈性部件7撐開的鎖緊結構,所述鎖緊結構在電磁鐵13通電時打開,所述鎖緊結構在電磁鐵13斷電時關閉,所述供電電池8與控制主板4通過導線連接,所述電磁鐵13通過導線與所述控制主板4連接。
具體到本實施例中,彈性部件7可以為彈簧、彈性片以及扭簧中的任意一種,該彈性部件7的一端作用力于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內壁而另一端則作用力于中軸部1的上部,彈性部件7具有向外的彈性撐開力。
本實施例中的中軸部1上設置有多個密封空間,而各部件封裝在其密封空間中,使得其整體密封性更好。
鎖緊結構包括磁性材料的鎖緊板14,所述鎖緊板14活動設置在所述中軸部1,所述鎖緊板14在電磁鐵13通電的時候被吸附上升,所述鎖緊板14在電磁鐵13斷電的時候下降,所述鎖緊板14在下方的時候其將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鎖緊防止所述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在彈性部件7的彈性作用下撐開,所述鎖緊板14在被電磁鐵13吸附上升的時候,所述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處于可以被彈性部件7的彈性作用下撐開的自由狀態。
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下端設置有向內側延伸的平直部16,所述平直部16的上表面設置有鎖緊插柱12,所述鎖緊板14上設置有插孔15,所述鎖緊板14位于下方的時候,所述鎖緊插柱12插入至所述插孔15中,所述鎖緊板14位于上方的時候,所述鎖緊插柱12與所述插孔15脫離。
中軸部1包括中軸本體101,所述中軸本體101包括圓柱狀體102和錐狀體103,所述圓柱狀體102位于所述錐狀體103的上方,所述錐狀體103的小尺寸一端與所述圓柱狀體102連接。
該錐狀體103的作用使得打窩料在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打開的時候,打窩料可以沿著錐狀體103的外部錐形壁從下方出口滑落,可以使得其整個過程更加順暢而且打窩料在滑出的時候可以分布更大的范圍,不會使得其結成塊狀沉底。
中軸本體101的外壁上對稱地設置有側翼部104,所述側翼部104上設置有入水傳感器6和壓力傳感器5,入水傳感器6和壓力傳感器5與控制主板4連接。
在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閉合的時候,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側端面分別與側翼部104的兩側表面接觸
中軸部1的頂部設置有收容空間,所述收容空間中設置有垂直傳感器10,所述垂直傳感器10上連接有拉線,所述收容空間中設置有密封圈9,所述收容空間的上方設置有浮球11,所述浮球11通過拉線與垂直傳感器10連接。
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在閉合的狀態下構成橢圓形的球體,所述橢圓形的球體為下部的尺寸大上部的尺寸小,橢圓形的球體可以在入水的時候水聲更小,不會在打窩的時候對魚造成驚嚇,另外,浮球11以及橢圓形的球體為下部的尺寸大上部的尺寸小可保證在其下沉的過程中保持正確的姿勢,也就是下端在下上端在上地下沉。
釣魚打窩器還包括浮力器17,所述浮力器17通過連接線18與所述浮球11連接,浮力器17用于承受整個打窩器以及打窩料的重量使得在打窩的時候,打窩器處于懸浮狀態。
因此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調節連接線18的長度來調節打窩的深度,在具體調節的時候,可以將連接線18纏繞在浮力器17上來進行調節。
本實施例中,供電電池8為電容量更加充足的鋰電池,本實施例中,控制主板4為采用可編程的單片機,并且在該單片機上設置有垂直感應模塊、入水感應模塊、壓力感應模塊以及電磁鐵通斷的控制模塊,本實施例中入水傳感器有兩根導線構成,該兩根導線分別設置在側翼部104上,兩根導線的前端位于側翼部104的外部,兩根導線的后端與控制主板4的入水感應模塊連接,在打窩器沒有入水的時候,其整個回路斷開,電流不能從入水感應模塊流通,在兩根導線入水之后,由于天然的水位導電介質使得兩根導線與入水感應模塊之間構成一個回路,由供電電池8對其供電,此時入水感應模塊中有電流通過。
另外,本實施例中的垂直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分別與垂直感應模塊和壓力感應模塊連接。
如圖5所示,臺釣線組包括主線300,主線300的一端固定在釣魚竿500的桿稍上,另一端則與子線200連接,子線200上一般會安裝兩個釣鉤100,而在主線300上還通過太空豆設置有浮漂400。
一種根據水深定位喂魚投食的釣魚打窩器的打窩方法,該打窩方法包括的具體步驟為:(1)首先根據釣點的深度情況調節好臺釣線組的,(2)將浮力器安裝在臺釣線組中的主線上且位于主線安裝浮漂的位置,(3)在殼體中填裝進打窩料,然后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鎖緊,(4)將浮球安裝在主線上且位于主線與子線的連接處,使得浮力器與浮球之間的主線作為連接線,(5)根據需要打窩的深度情況,將連接線纏繞一部分到浮力器上,(6)通過魚竿拋釣的方式將打窩器拋出,(7)打窩器入水下沉,在到達指定深度的時候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打開將殼體中的打窩料滑落進行打窩。
該種打窩方法不僅不需要借助別的設備進行打窩,而且由于從釣魚竿桿稍到浮力器也就是桿稍到浮漂之間的主線長度是不變的,因此在打窩和垂釣的時候,該打窩位置與垂釣的位置離岸距離相同,該種打窩方法可以使得打窩更加準確,垂釣的位置可以與打窩的位置完全重合。
本實施例在工作的時候,尤其是在到達指定的深度的時候,垂直感應器監控到拉線已經處于垂直狀態,同時入水傳感器可以導通,因此可以確定其已經入水,同時壓力傳感器已經達到設定的值也即代表到達指定的深度的時候,此時電磁鐵通斷的控制模塊控制供電電池8給電磁鐵13供電使得其具有磁性吸附力,該磁性吸附力將鎖緊板14往上吸,因此鎖緊板14從鎖緊插柱12中脫離,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在彈性部件7的作用下打開,位于殼體中的打窩料順著錐狀體103的外部錐形壁從下方出口滑落,完成打窩。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