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物種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種植設備。
背景技術:
大棚種植是一種種植技術,由于其防寒保溫,能有效抵抗自然災害,實現增產穩產,在農業種植中應用廣泛。
目前大棚中種植植物的時候,大多采用平鋪式種植方式,即將植物平鋪在一個平面上進行種植,這種種植方式單位面積的實際種植面積比較小,資源利用低;且平鋪式種植采光分布均勻,但植物種類不同其對光照的需求不同,所以目前在同一個大棚中,普遍種植同一種植物,在不影響光照的條件下,種植品種單一,種植土地利用率較低;另外目前植物種植多為人工澆灌,費時費力,且易造成水分養分供給不足或過剩。
因此如何解決土地種植面積小、利用率低且供給不能滿足植物需求等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種植設備,使其能夠解決土地種植面積小、利用率低及供給不能滿足植物需求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種植設備,包括具有多個側面的支撐架,其中至少一個所述側面為具有多個呈階梯式結構設置的臺階且用于植物種植的梯形面;還包括用于植物的水分養分供給的補給裝置。
優選地,所述補給裝置具體包括動力裝置和沿所述梯形面的每層臺階盤旋設置的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上開有多個用于澆灌植物的噴孔。
優選地,所述補給裝置還包括用于監測植物的水分養分信息的監測器、與所述監測器連接且用于根據所述水分養分信息對植物進行補給的智能管理平臺。
優選地,所述智能管理平臺具體包括用于存儲植物的水分養分需求信息的儲存器、用于分析所述水分養分信息的處理器和用于控制所述動力裝置是否開啟的控制器。
優選地,所述補給裝置還包括用于顯示所述水分養分信息的顯示器。
優選地,所述動力裝置設在所述支撐架的內部。
優選地,多個所述側面均為用于植物種植的梯形面。
優選地,多個所述側面的頂邊依次連接形成用于植物種植的上平面。
本發明提供的種植設備,一種種植設備,包括具有多個側面的支撐架,其中至少一個側面為具有多個呈階梯式結構設置的臺階且用于植物種植的梯形面;還包括用于植物的水分養分供給的補給裝置。
支撐架的至少一個側面為具有多個呈階梯式結構設置的臺階的梯形面,即支撐架其中一個側面的截面為梯形,具有多個臺階,則可以將植物種植在梯形面的每層臺階上,利用支撐架將平鋪式種植改為斜面式種植,增大了實際種植面積,從而可以增加單位面積的植物種植數量,提高資源利用率,而利用補給裝置可以對梯形面上的植物進行水分養分補給,以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另外,梯形面在增大種植面積的基礎上,還可以方便植物的種植,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種植設備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提供的補給裝置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種植設備,使其能夠解決土地種植面積小、利用率低等問題。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種植設備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種植設備,包括支撐架1和用于植物的水分養分供給的補給裝置,支撐架1具有多個側面,其中至少一個側面為具有多個臺階且用于植物種植的梯形面2,多個臺階呈階梯式結構設置。
支撐架1的至少一個側面為具有多個呈階梯式結構設置的臺階的梯形面2,即支撐架1其中一個側面的截面為梯形,具有多個臺階,則可以將植物種植在梯形面2的每層臺階上,利用支撐架1將平鋪式種植改為斜面式種植,增大了實際種植面積,從而可以增加單位面積的植物種植數量,提高資源利用率,而利用補給裝置可以對梯形面2上的植物進行水分養分補給,以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
另外,梯形面2在增大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可以方便植物的種植,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梯形面2上梯形臺階的數量、高度和寬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優選根據單行植物的生長范圍進行設置。
將種植面設計為梯形面2,在梯形面2上采光會出現分布不均勻的情況,若種植同一種植物則不能保障所有植物的光照需求,因此實際使用中,可以根據不同植物對光照的不同需求,采取多植物混搭的種植方式,將對光照需求大的植物種植在梯形面2陽光分布密集的地方,將對光照需求小的植物種植在梯形面2陽光分布稀疏的地方,這樣在保證植物光照需求的要求下,即可以實現多品種種植,也可以增加大棚中土地利用率和光照利用率。
該支撐架1主要應用在大棚內,當然也可以應用在其他土地資源緊張的農業種植區域,本申請對該種植設備的使用領域不作限制。
具體地,補給裝置4可以包括動力裝置和輸送管道,在輸送管道上可以開有多個噴孔;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水分養分沿輸送管道流動,并通過噴孔噴出,實現植物的澆灌。
輸送管道可以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沿梯形面2的每一層臺階盤旋設置,并使輸送管道上的噴孔與臺階上的每一株植物進行連接,使得當補給裝置4開啟時,通過噴孔噴出的水分或養分能夠灌溉到每一株植物,保證每一株植物的健康生長,且能節約用水。
請參考圖2,圖2為本發明所提供的補給裝置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在上述各具體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種植設備,為了節省人工并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可以對補給裝置4進行智能控制,具體地,補給裝置4可以包括監測器41、與監測器41連接的智能管理平臺42,監測器41用于監測植物的水分養分信息,監測器41具體可以為水分養分傳感器,安裝在輸水管道靠近植物的一端,智能管理平臺42用于接收水分養分信息、并根據該水分養分信息對植物進行補給。
具體地,智能管理平臺42可以包括儲存器、處理器和控制器,儲存器用于存儲不同植物的水分養分需求信息,利用處理器將接收到的水分養分信息與存儲在儲存器內的該植物的水分養分需求信息進行對比,一旦判斷出該植物水分養分含量不足,則控制器控制動力裝置開啟,對植物進行補給,反之動力裝置不開啟。
由于支撐架1上不同側面種植了不同種類的植物,可以根據不同種類植物對水分和養分需求不同的特點,采用互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分別對其進行水分養分供給;另外,還可以采集植物在一天內不同時段需要的水分養分信息,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做到有的放矢地澆灌,使水分養分的利用率最大化。
進一步地,補給裝置4還可以包括顯示器43,顯示器43可以與監測器41連接,用于接收監測器41監測到的水分養分信息,并將該水分養分信息進行顯示,以方便工作人員查看,及時了解植物生長狀況。顯示器43具體可以為LED顯示屏。
在上述各具體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種植設備,支撐架1的內部具體可以設置為中空,為節省空間,補給裝置4的動力裝置可以設置在支撐架1的內部,用來給每一層臺階上的植物進行水分養分供給;另外,在植物無需供給時,也可以將輸送管道放置在支撐架1的內部。
在上述各具體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可以將支撐架1的多個側面均設置為用于植物種植的梯形面2,以便進一步增大實際種植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具體地,可以將支撐架1設置為具有兩個對稱設置成人字形的梯形面2。當然,支撐架1可以有四個側面,四個側面可以均為梯形面2,以方便制作。
使用時,在將支撐架1設置到指定位置后,可以將對光照需求大的植物如喜陽植物種植在支撐架1向陽的一面,將對光照需求小的植物如喜陰植物種植在支撐架1背向陽光的一面,以在保證植物光照需求的要求下,增大光照利用率。
進一步地,支撐架1的多個側面的頂邊可以依次連接形成上平面3,在上平面3上也可以種植植物,以實現種植面積的最大化;另外上平面3可以使多個側面的頂部平緩過渡,方便支撐架1的制作。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種植設備,采用梯形斜面種植方案,增大了大棚中單位面積的實際種植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根據光照分布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充分利用了光照分布不均勻的特點;另外,在支撐架1的內部安裝用于供給水分養分的補給裝置4,不僅節省空間,不浪費大棚種植面積,并且提供了一種快捷、自動化地對每一株植物的水分和養分進行監測、控制并顯示的方案,針對不同植物養分需求不同,不同時段植物需求水分不足的特點,智能化自動化控制澆灌系統,進一步提高了空間利用率,降低了大棚中的人力澆灌成本。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種植設備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