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作物高效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延長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甘蔗是我國低緯度地區的重要經濟作物,澳大利亞、巴西、泰國等國甘蔗種植大國,甘蔗一次種植可以持續收獲5-7年,我國蔗區由于土壤條件差,管理技術落后,宿根甘蔗年限一般只有2-3年。在我國新植甘蔗種植成本為1300元-1800元/畝,而宿根甘蔗種植成本500-800元/畝,宿根年限的長短和宿根蔗的豐產是降低甘蔗種植成本,提高種植甘蔗經濟效益的關鍵。我國蔗區由于甘蔗連作,土壤中養分消耗過多,土壤結構的不斷惡化、甘蔗根系次生代謝物不斷積累和土傳病害的日趨嚴重,導致宿根甘蔗大幅減產。目前我國宿根甘蔗平均產量不足4.2噸/畝,采取新的栽培技術措施,特別是采用強宿根品種,改善土壤透氣性和保水性,克服連作障礙,延長甘蔗宿根年限,提高宿根甘蔗單產是降低農民種植成本,提高制糖企業效益的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延長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該方法能延長甘蔗宿根年限,且采用該方法第4年甘蔗平均產量還明顯高于目前我國的平均水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延長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新植蔗管理:
(1.1)種苗脫毒:將甘蔗種莖采用50±0.2℃溫水脫毒1.9-2.1小時;
(1.2)備耕整地:種植時間選在2-3月或前一年的11月,深松耕作,蔗溝深34-36cm,溝底寬20-25cm,行距1-1.2m;
(1.3)施足底肥并施農藥:每畝使用的底肥的制備方法是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250-300kg、糖廠濾泥1250-1700kg和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29.5-30.3kg一起混合均勻,作為底肥;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
將底肥與農藥混合均勻后,施于蔗溝中;
(1.4)下種蓋膜:甘蔗每畝下芽量6500-8500芽,下種后覆土,覆土厚度5-8cm,之后向蔗溝澆水,澆水量為5-10噸/畝;
澆水后2天內采用化學除草地膜或雙色物理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同時,在大田的一角建造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種植培育備用種苗,與大田同期管理;
甘蔗種植45-60天時齊苗,同時,缺苗處用備用種苗補齊;
(1.5)中耕管理:4-6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4-16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5-8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49-51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0-40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0-15g/畝;
(1.6)后期管理:
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3-5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0-15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步驟(2),第一年宿根管理:
(2.1)適時收砍:
在11月份或次年2-3月份收砍,快鋤低砍入土1.9-2.1cm,不砍裂蔗樁;
及時鏟蔸松蔸,蔗樁曬2-5天至砍口縮水干癟,施入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和農藥的混合物,之后覆土,覆土厚度3-5cm;覆土后,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覆蓋到蔗樁上,覆蓋厚度為2-3cm,接著用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用量是39-41kg/畝,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
(2.2)中耕管理:次年4-5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進行灌水,灌水量為5-8噸/畝;之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4-16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5-8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49-51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0-40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0-15g/畝;
(2.3)后期管理:次年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3-5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0-15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進一步,優選的是,步驟(1.1)所采用的甘蔗種莖品種為新臺糖22號、粵糖93-159、云蔗05-51或云蔗99-91。
進一步,優選的是,步驟(1.2)備耕整地時,開挖排水溝,溝深49-51cm,寬39-41cm。
進一步,優選的是,步驟(1.4)中所述的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的面積為2-3m2,備用育苗195-205芽。
進一步,優選的是,備用育苗下種時備用種莖平放,用泥炭土覆蓋9.8-10.2cm,澆足水后用除草地膜全膜覆蓋。
進一步,優選的是,步驟(2.1)所采用的除草地膜為甘蔗專用除草地膜。
進一步,優選的是,第二年宿根管理方法與步驟(2)相同。
進一步,優選的是,第三年宿根管理方法與步驟(2)相同。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新植甘蔗采用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糖廠濾泥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混合使用,并建設甘蔗備用育苗圃進行補苗,宿根甘蔗采用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先覆蓋樁,再用除草膜全膜覆蓋,大幅度提高蔗樁周圍溫度和保水能力,從而大幅提高宿根甘蔗產量和糖分。
本發明在甘蔗收砍后,將枯老甘蔗殘葉粉碎至直徑小于1cm,覆蓋到蔗樁上,再用全膜覆蓋,可提高蔗樁溫度0.5-1.5℃,避免蔗樁凍壞。
本發明方法的主要技術關鍵:
(1)新植蔗主要選用強宿根品種經過溫水脫毒;
(2)每畝基肥采用糖廠濾泥、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和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保證了甘蔗生長后期不缺肥;
(3)采用高效低毒農藥對主要蟲害進行防控;
(4)用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覆蓋蔗樁,并采用除草地膜全膜覆蓋,增加了土壤溫度和保水性;
(5)在蔗園建設備用育苗圃保證足夠的苗量,保證單位面積足夠的有效莖。
采用該方法,第三年宿根甘蔗產量高于6噸/畝,每畝甘蔗產量比現有技術提高1.5噸糖以上,從而經濟效益增加600元/畝。
本發明注重新植蔗的管理,為宿根甘蔗高產打下基礎,通過改善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溫度,改進了施肥管理,實現了宿根甘蔗的持續豐產,延長了甘蔗宿根年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技術或條件者,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技術或條件或者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所用產品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本發明中如無特殊說明,百分號指的是質量百分數。
高濃度甘蔗專用肥購自大理州大維肥業有限責任公司,型號花山牌N(26)-P2O5(12)-K2O(6)。
甘蔗專用復合肥購自大理州大維肥業有限責任公司,型號花山牌N(12)-P2O5(12)-K2O(8)。
5%殺單?毒死蜱購自江蘇富田農化有限公司,型號為可濕粉劑。
3%克百威購自江蘇省鎮江建蘇農藥化工有限公司,型號為顆粒劑。
15%毒?辛購自江蘇富田農化有限公司,型號為可濕性顆粒。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購自中國先正達公司,型號為顆粒劑。
70%銳勝購自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型號為可濕性粉劑。
本發明所采用的化學除草地膜、雙色物理除草地膜、甘蔗專用除草地膜購自云南中蔗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本發明所采用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是指的自然狀態下的枯老甘蔗殘葉(或葉片)粉碎至粒徑小于1cm。
實施例1
一種延長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新植蔗管理:
(1.1)種苗脫毒:將甘蔗種莖采用50℃溫水脫毒1.9小時;甘蔗種莖品種為新臺糖22號;
(1.2)備耕整地:種植時間選在2月,采用拖拉機深松耕作,蔗溝深35cm,溝底寬20cm,行距1m;根據地塊大小合理因地制宜開挖排水溝,溝深50cm,寬40cm。
(1.3)施足底肥并施農藥:每畝使用的底肥的制備方法是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300kg、糖廠濾泥1700kg和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30kg一起混合均勻,作為底肥;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用于防治蔗龜、螟蟲、白蟻等;
將底肥與農藥混合均勻后,施于蔗溝中;
(1.4)下種蓋膜:甘蔗每畝下芽量7500芽,下種后覆土,覆土厚度5cm,之后向蔗溝澆水,澆水量為8噸/畝;
澆水后2天內采用化學除草地膜或雙色物理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同時,在大田的一角建造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種植培育備用種苗,與大田同期管理;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的面積為2m2,備用育苗195芽
甘蔗種植45-60天時齊苗,同時,缺苗處用備用種苗補齊;備用育苗下種時備用種莖平放,用泥炭土覆蓋9.8cm,澆足水后用除草地膜全膜覆蓋;
(1.5)中耕管理:5-6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4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6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50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0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0g/畝,主要防治甘蔗綿蚜蟲、薊馬、飛虱、葉蟬等;
(1.6)后期管理:
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3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0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步驟(2),第一年宿根管理:
(2.1)適時收砍:
在次年2月份收砍,快鋤低砍入土1.9cm,不砍裂蔗樁;
及時鏟蔸松蔸,蔗樁曬2-5天至砍口縮水干癟,施入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和農藥的混合物,之后覆土,覆土厚度3.5cm;覆土后,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覆蓋到蔗樁上,防止蔗樁受低溫凍死,覆蓋厚度為2cm,接著用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用量是40kg/畝,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
(2.2)中耕管理:次年4-5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進行灌水,灌水量為5噸/畝;之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5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7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49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0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0g/畝,主要防治甘蔗綿蚜蟲、薊馬、飛虱、葉蟬等;
(2.3)后期管理:次年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保證根系正常呼吸;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3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0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第二年宿根管理方法與步驟(2)相同。
第三年宿根管理方法與步驟(2)相同。
將傳統的常規方法作為對照,與本實施例方法相比,結果如表1。
表1
實施例2
一種延長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新植蔗管理:
(1.1)種苗脫毒:將甘蔗種莖采用49.8℃溫水脫毒1.9小時;甘蔗種莖品種為粵糖93-159;
(1.2)備耕整地:種植時間選在3月,深松耕作,蔗溝深34cm,溝底寬20cm,行距1m;根據地塊大小合理因地制宜開挖排水溝,溝深49cm,寬39cm;
(1.3)施足底肥并施農藥:每畝使用的底肥的制備方法是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250kg、糖廠濾泥1250kg和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29.5kg一起混合均勻,作為底肥;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
將底肥與農藥混合均勻后,施于蔗溝中;
(1.4)下種蓋膜:甘蔗每畝下芽量6500芽,下種后覆土,覆土厚度5cm,之后向蔗溝澆水,澆水量為5噸/畝;
所述的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的面積為2m2,備用育苗195芽。
備用育苗下種時備用種莖平放,用泥炭土覆蓋9.8cm,澆足水后用除草地膜全膜覆蓋。
澆水后2天內采用化學除草地膜或雙色物理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同時,在大田的一角建造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種植培育備用種苗,與大田同期管理;
甘蔗種植45-60天時齊苗,同時,缺苗處用備用種苗補齊;
(1.5)中耕管理:4-6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4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5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49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0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0g/畝;
(1.6)后期管理:
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3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0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步驟(2),第一年宿根管理:
(2.1)適時收砍:
在11月份收砍,快鋤低砍入土1.9cm,不砍裂蔗樁;
及時鏟蔸松蔸,蔗樁曬2-3天至砍口縮水干癟,施入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和農藥的混合物,之后覆土,覆土厚度3cm;覆土后,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覆蓋到蔗樁上,覆蓋厚度為2cm,接著用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用量是39kg/畝,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
(2.2)中耕管理:次年4-5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進行灌水,灌水量為5噸/畝;之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4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5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49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0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0g/畝;
(2.3)后期管理:次年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3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0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第二年宿根管理方法、第三年宿根管理方法皆與步驟(2)相同。
將傳統的常規方法作為對照,與本實施例方法相比,結果如表2。
表2
實施例3
一種延長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新植蔗管理:
(1.1)種苗脫毒:將甘蔗種莖采用50.2℃溫水脫毒2.1小時;甘蔗種莖品種為云蔗05-51;
(1.2)備耕整地:種植時間選在前一年的11月,深松耕作,蔗溝深36cm,溝底寬25cm,行距1.2m;根據地塊大小合理因地制宜開挖排水溝,溝深51cm,寬41cm;
(1.3)施足底肥并施農藥:每畝使用的底肥的制備方法是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300kg、糖廠濾泥1700kg和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30.3kg一起混合均勻,作為底肥;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
將底肥與農藥混合均勻后,施于蔗溝中;
(1.4)下種蓋膜:甘蔗每畝下芽量8500芽,下種后覆土,覆土厚度8cm,之后向蔗溝澆水,澆水量為10噸/畝;
所述的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的面積為3m2,備用育苗1205芽。
備用育苗下種時備用種莖平放,用泥炭土覆蓋10.2cm,澆足水后用除草地膜全膜覆蓋。
澆水后2天內采用化學除草地膜或雙色物理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同時,在大田的一角建造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種植培育備用種苗,與大田同期管理;
甘蔗種植45-60天時齊苗,同時,缺苗處用備用種苗補齊;
(1.5)中耕管理:4-6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6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8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51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40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5g/畝;
(1.6)后期管理:
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5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5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步驟(2),第一年宿根管理:
(2.1)適時收砍:
在次年3月份收砍,快鋤低砍入土2.1cm,不砍裂蔗樁;
及時鏟蔸松蔸,蔗樁曬3-5天至砍口縮水干癟,施入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和農藥的混合物,之后覆土,覆土厚度5cm;覆土后,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覆蓋到蔗樁上,覆蓋厚度為3cm,接著用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用量是41kg/畝,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
(2.2)中耕管理:次年4-5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進行灌水,灌水量為8噸/畝;之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6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8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51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40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5g/畝;
(2.3)后期管理:次年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5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5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步驟(2.1)所采用的除草地膜為甘蔗專用除草地膜。
第二年宿根管理方法、第三年宿根管理方法皆與步驟(2)相同。
將傳統的常規方法作為對照,與本實施例方法相比,結果如表3。
表3
實施例4
一種延長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新植蔗管理:
(1.1)種苗脫毒:將甘蔗種莖采用50℃溫水脫毒2小時;甘蔗種莖品種為云蔗99-91;
(1.2)備耕整地:種植時間選在2月中旬,深松耕作,蔗溝深35cm,溝底寬23cm,行距1.1m;根據地塊大小合理因地制宜開挖排水溝,溝深50cm,寬40cm;
(1.3)施足底肥并施農藥:每畝使用的底肥的制備方法是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270kg、糖廠濾泥1530kg和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30kg一起混合均勻,作為底肥;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
將底肥與農藥混合均勻后,施于蔗溝中;
(1.4)下種蓋膜:甘蔗每畝下芽量7000芽,下種后覆土,覆土厚度6cm,之后向蔗溝澆水,澆水量為8噸/畝;
所述的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的面積為2.7m2,備用育苗201芽。
備用育苗下種時備用種莖平放,用泥炭土覆蓋10cm,澆足水后用除草地膜全膜覆蓋。
澆水后2天內采用化學除草地膜或雙色物理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同時,在大田的一角建造甘蔗備用種苗培育圃,種植培育備用種苗,與大田同期管理;
甘蔗種植45-60天時齊苗,同時,缺苗處用備用種苗補齊;
(1.5)中耕管理:4-6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5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7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50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5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2g/畝;
(1.6)后期管理:
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4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3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步驟(2),第一年宿根管理:
(2.1)適時收砍:
在次年2月中旬收砍,快鋤低砍入土2cm,不砍裂蔗樁;
及時鏟蔸松蔸,蔗樁曬3-4天至砍口縮水干癟,施入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和農藥的混合物,之后覆土,覆土厚度4cm;覆土后,將粒徑小于1cm的枯老甘蔗殘葉粉碎物覆蓋到蔗樁上,覆蓋厚度為2.5cm,接著用除草地膜進行全膜覆蓋;
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用量是40kg/畝,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
每畝使用的農藥及用量是質量分數為5%的殺單?毒死蜱2.5kg、質量分數為3%的克百威2.5kg或質量分數為15%的毒?辛2.5kg;
(2.2)中耕管理:次年4-5月進行中耕管理,揭膜后進行灌水,灌水量為7噸/畝;之后將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與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混勻后施入距甘蔗種莖15cm處,接著培土,培土厚度為7cm;
所述的高濃度甘蔗專用肥料的N:P2O5:K2O=26:12:6,畝用量為40kg;
所述的甘蔗葉面蟲害防治農藥及使用量是質量分數為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7g/畝或質量分數為70%的銳勝11g/畝;
(2.3)后期管理:次年6-8月,去除甘蔗枯老葉片,并按照常規方法保持蔗田良好通風透氣性和做好田間排水工作;
8月下旬補充壯尾肥,之后培土,培土厚度4.5cm;
壯尾肥使用甘蔗專用復合肥,畝用量為14kg;所述的甘蔗專用復合肥的N:P2O5:K2O=12:12:8。
第二年宿根管理方法、第三年宿根管理方法皆與步驟(2)相同。
將傳統的常規方法作為對照,與本實施例方法相比,結果如表4。
表4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