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養雞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能防治疾病的赤水烏骨雞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赤水烏骨雞(又名赤水竹鄉烏骨雞)是在貴州省赤水市特殊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條件下,經過長期培育繁衍而成的一個遺傳基礎豐富、性狀較為穩定的地方特色家禽品種。赤水烏骨雞含谷氨酸3.60%、丙氨酸1.49%、纈氨酸1.10%、蛋氨酸0.68%、亮氨酸1.93%、異亮氨酸1.07%,均高于其他家禽品種。其體型較大,生活力強,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具有明顯的抗疲勞、提高耐缺氧、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但是,現在赤水烏骨雞的產量還不高,不能形成大規模生產,而且,很容易受白痢病等疾病的影響,飼養的要求相對較高,所以選取出一種更加優異的赤水烏骨雞養殖方式也成為了必然趨勢。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防治疾病的赤水烏骨雞養殖方法,不易受疾病影響,雛雞成活率高,飼養過程中沒有添加任何抗生素,食用安全,風味足,營養豐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能防治疾病的赤水烏骨雞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養殖地:選擇遠離居民區、工礦區、公路主干線、鐵路邊、污染區和其他養雞戶的山地、坡地、竹林和樹林作為養殖地,并且要求養殖地避風向陽、無畜害、交通水電方便;
2)建設雞舍:所述雞舍包括雛雞舍和中雞舍,要求建設的雛雞舍采光效果好、通風效果好、地面平整,建設的中雞舍能遮風避雨即可;
3)雛雞飼養:首先在雛雞舍的地面上鋪墊料,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并安裝料槽和飲水器,使雛雞舍的溫度為34-32℃,濕度為65-60%;然后將出殼20-25小時的雛雞轉移到雛雞舍,每平方米飼養雛雞40-50只;先給雛雞飲5-10%的白糖水2-4小時再開食,所述開食為先將開食料用熱水浸泡至柔軟后慮干水分至10-15%,再向開食料中加入抗菌藥物,以控制白痢病的發生,白糖水的溫度為34-32℃,每天進行3-4次白糖水的更換和添加,對雛雞投喂6-7次開食料;開食4-5天后,白天3-4小時喂一次雛雞飼料,晚上4-5小時喂一次雛雞飼料,每天進行4-5次飲水的更換和添加;
當雛雞的雞齡在30-60天時,按照每平方米20-25只的比例進行養殖;
每星期進行2-3次的帶雞消毒;
每4-5天更換一次墊料,每星期清理糞便5-7次;
60天后將雛雞移入中雞舍養殖;
4)中雞飼養:首先在中雞舍的地面上鋪墊料,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并安裝料槽和飲水器,使中雞舍的溫度為20-15℃,濕度為60-50%,按照每平方米15-12只的比例進行養殖;每天進行5-6次飲水的更換和添加,且早上7-8點、下午6-7點投喂中雞飼料,中雞為放養式飼養;
每個月進行1-2次帶雞消毒;
每10-12天更換一次墊料,每星期清理糞便3-4次;
當雞齡在3-6個月時,每平方米飼養8-12只中雞;
當中雞雞齡大于150天、體重高于1500g時,選擇3%-5%的中雞作為種雞,其余的出籠。
進一步,所述開食料為半碎米或玉米粉;
進一步,所述雛雞飼料包括玉米粉45-60份、半碎米30-40份、豆餅15-20份、氯霉素0.1-0.3份、白糖0.7-1份、維生素C 2-3份、雄黃0.1-0.3份、白蒿0.4-0.6份;
更進一步,所述中雞飼料包括玉米粉30-45份、竹葉粉25-35份、花生餅20-30份、蕎麥蛋白粉15-20份、豆餅5-10份、白魚粉5-10份、蚯蚓粉0.1-0.5份、氯霉素0.1-0.3份、食鹽0.1-0.5份、維生素C 2-3份、雄黃1-3份、白蒿4-6份;
再進一步,所述墊料包括稻草、麥秸、鋸屑、竹葉或谷殼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烏骨雞養殖方法,方法簡便,易于操作實現,飼料均為農作物,易于獲得,成本低廉,雛雞飼養過程中對溫度,濕度控制得當,雛雞生長發育良好,且對疾病的預防效果好,雛雞成活率高,在中雞飼養階段,主要是野外放養,中雞除了食用中雞飼料外還在野外尋找蟲子、植物進食,營養物質高,中雞活動范圍寬,其肌肉結實,能滿足人們的口味,本發明中的所有飼料均未引入抗生素,因此食用安全,本發明還能使赤水烏骨雞形成規模化生產,滿足市場需求。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來實現和獲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理解,優選實施例僅為了說明本發明,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能防治疾病的赤水烏骨雞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養殖地:選擇遠離居民區、工礦區、公路主干線、鐵路邊、污染區和其他養雞戶的山地、坡地、竹林和樹林作為養殖地,并且要求養殖地避風向陽、無畜害、交通水電方便;
2)建設雞舍:所述雞舍包括雛雞舍和中雞舍,要求建設的雛雞舍采光效果好、通風效果好、地面平整,建設的中雞舍能遮風避雨即可;
3)雛雞飼養:首先在雛雞舍的地面上鋪墊料,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并安裝料槽和飲水器,使雛雞舍的溫度為34℃,濕度為60%;然后將出殼24小時的雛雞轉移到雛雞舍,每平方米飼養雛雞50只;先給雛雞飲5%的白糖水3小時再開食,所述開食為先將半碎米用熱水浸泡至柔軟后慮干水分至12%,再向半碎米中加入抗菌藥物,以控制白痢病的發生,白糖水的溫度為34℃,每天進行3次白糖水的更換和添加,對雛雞投喂7次開食料;開食4天后,白天3小時喂一次雛雞飼料,晚上4小時喂一次雛雞飼料,每天進行4次飲水的更換和添加;
當雛雞的雞齡在30天時,按照每平方米25只的比例進行養殖;
每星期進行3次的帶雞消毒;
每4天更換一次墊料,每星期清理糞便5次;
60天將雛雞移入中雞舍養殖;
4)中雞飼養:首先在中雞舍的地面上鋪墊料,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并安裝料槽和飲水器,使中雞舍的溫度為20℃,濕度為50%,按照每平方米13只的比例進行養殖;每天進行5次飲水的更換和添加,且早上7點、下午7點投喂中雞飼料,中雞為放養式飼養;
每個月進行1次帶雞消毒;
每10天更換一次墊料,每星期清理糞便3次;
當雞齡在3個月時,每平方米飼養12只中雞;
當中雞雞齡150天、體重1500g時,選擇3%的中雞作為種雞,其余的出籠。
本實施例中:
抗菌藥物為0.2%的氯霉素或0.2%的新諾明。
雛雞飼料包括玉米粉45份、半碎米40份、豆餅18份、氯霉素0.3份、白糖1份、維生素C 2份、雄黃0.1份、白蒿0.6份。
中雞飼料包括玉米粉30份、竹葉粉35份、花生餅25份、蕎麥蛋白粉20份、豆餅10份、白魚粉10份、蚯蚓粉0.1份、氯霉素0.1份、食鹽0.5份、維生素C 3份、雄黃1份、白蒿6份。
實施例二
一種能防治疾病的赤水烏骨雞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養殖地:選擇遠離居民區、工礦區、公路主干線、鐵路邊、污染區和其他養雞戶的山地、坡地、竹林和樹林作為養殖地,并且要求養殖地避風向陽、無畜害、交通水電方便;
2)建設雞舍:所述雞舍包括雛雞舍和中雞舍,要求建設的雛雞舍采光效果好、通風效果好、地面平整,建設的中雞舍能遮風避雨即可;
3)雛雞飼養:首先在雛雞舍的地面上鋪墊料,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并安裝料槽和飲水器,使雛雞舍的溫度為32℃,濕度為63%;然后將出殼20小時的雛雞轉移到雛雞舍,每平方米飼養雛雞40只;先給雛雞飲8%的白糖水2小時再開食,所述開食為先將玉米粉用熱水浸泡至柔軟后慮干水分至15%,再向玉米粉中加入抗菌藥物,以控制白痢病的發生,白糖水的溫度為32℃,每天進行3次白糖水的更換和添加,對雛雞投喂6次開食料;開食4天后,白天4小時喂一次雛雞飼料,晚上5小時喂一次雛雞飼料,每天進行4次飲水的更換和添加;
當雛雞的雞齡在50天時,按照每平方米23只的比例進行養殖;
每星期進行2次的帶雞消毒;
每4天更換一次墊料,每星期清理糞便7次;
65天將雛雞移入中雞舍養殖;
4)中雞飼養:首先在中雞舍的地面上鋪墊料,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并安裝料槽和飲水器,使中雞舍的溫度為18℃,濕度為55%,按照每平方米12只的比例進行養殖;每天進行5次飲水的更換和添加,且早上8點、下午6點投喂中雞飼料,中雞為放養式飼養;
每個月進行2次帶雞消毒;
每12天更換一次墊料,每星期清理糞便4次;
當雞齡在5個月時,每平方米飼養9只中雞;
當中雞雞齡160天、體重1589g時,選擇4%的中雞作為種雞,其余的出籠。
本實施例中:
雛雞飼料包括玉米粉50份、半碎米35份、豆餅15份、氯霉素0.1份、白糖0.7份、維生素C 3份、雄黃0.3份、白蒿0.5份。
中雞飼料包括玉米粉40份、竹葉粉30份、花生餅20份、蕎麥蛋白粉15份、豆餅5份、白魚粉7份、蚯蚓粉0.3份、氯霉素0.3份、食鹽0.3份、維生素C 2份、雄黃3份、白蒿5份。
實施例三
一種能防治疾病的赤水烏骨雞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養殖地:選擇遠離居民區、工礦區、公路主干線、鐵路邊、污染區和其他養雞戶的山地、坡地、竹林和樹林作為養殖地,并且要求養殖地避風向陽、無畜害、交通水電方便;
2)建設雞舍:所述雞舍包括雛雞舍和中雞舍,要求建設的雛雞舍采光效果好、通風效果好、地面平整,建設的中雞舍能遮風避雨即可;
3)雛雞飼養:首先在雛雞舍的地面上鋪墊料,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并安裝料槽和飲水器,使雛雞舍的溫度為33℃,濕度為65%;然后將出殼25小時的雛雞轉移到雛雞舍,每平方米飼養雛雞45只;先給雛雞飲10%的白糖水4小時再開食,所述開食為先將開食料用熱水浸泡至柔軟后慮干水分至10%,再向開食料中加入抗菌藥物,以控制白痢病的發生,白糖水的溫度為33℃,每天進行4次白糖水的更換和添加,對雛雞投喂7次開食料;開食5天后,白天4小時喂一次雛雞飼料,晚上5小時喂一次雛雞飼料,每天進行5次飲水的更換和添加;
當雛雞的雞齡在60天時,按照每平方米20只的比例進行養殖;
每星期進行2次的帶雞消毒;
每5天更換一次墊料,每星期清理糞便6次;
70天將雛雞移入中雞舍養殖;
4)中雞飼養:首先在中雞舍的地面上鋪墊料,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并安裝料槽和飲水器,使中雞舍的溫度為15℃,濕度為60%,按照每平方米15只的比例進行養殖;每天進行6次飲水的更換和添加,且早上8點、下午7點投喂中雞飼料,中雞為放養式飼養;
每個月進行1次帶雞消毒;
每11天更換一次墊料,每星期清理糞便4次;
當雞齡在6個月時,每平方米飼養8只中雞;
當中雞雞齡155天、體重1550g時,選擇5%的中雞作為種雞,其余的出籠。
本實施例中:
雛雞飼料包括玉米粉60份、半碎米30份、豆餅20份、氯霉素0.2份、白糖0.9份、維生素C 3份、雄黃0.2份、白蒿0.4份。
中雞飼料包括玉米粉45份、竹葉粉25份、花生餅30份、蕎麥蛋白粉18份、豆餅8份、白魚粉5份、蚯蚓粉0.5份、氯霉素0.2份、食鹽0.1份、維生素C 2份、雄黃2份、白蒿4份。
本發明中的墊料包括稻草、麥秸、鋸屑、竹葉或谷殼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的烏骨雞養殖方法,方法簡便,易于操作實現,飼料均為農作物,易于獲得,成本低廉,雛雞飼養過程中對溫度,濕度控制得當,雛雞生長發育良好,且對疾病的預防效果好,雛雞成活率高,在中雞飼養階段,主要是野外放養,中雞除了食用中雞飼料外還在野外尋找蟲子、植物進食,營養物質高,中雞活動范圍寬,其肌肉結實,能滿足人們的口味,本發明中的所有飼料均未引入抗生素,因此食用安全。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