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物無性繁殖領域,涉及多穗柯扦插育苗,具體涉及一種多穗柯插條活力的保存方法及應用,為多穗柯插條活力的長時間保存提供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多穗柯為殼斗科石櫟屬木姜葉柯(Lithocarpuslitseifolius(Hance)Chun)植物,還命名為多穗石柯(LithocarpuspolystachyusRehd.)。多穗柯是一種具有很高食用和藥用價值的野生植物資源,其嫩葉或嫩枝制成的別樣茶,俗稱甜茶。多穗柯甜茶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化合物,具有防治高血壓、治療濕熱痢疾、皮膚瘙癢、癰疽惡瘡等癥,并具有滋養肝腎、和胃降逆、潤肺止咳、解困醒酒等作用。雖然多穗柯食用和藥用價值很高,但因為尚處于開發初期,目前主要靠采集野生資源滿足市場需求。但野生資源分布較稀散,主要散生在湖南、江西、貴州等省山區的溝壑山坡,蘊藏量十分有限,也不便于采摘。隨著近年采摘量的不斷擴大,野生資源呈逐年減少趨勢,已越來越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人工栽培多穗柯不僅能滿足市場需求,而且還能保護野生資源,創造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人工栽培多穗柯的關鍵是要獲得大量苗木。目前,人工栽培多穗柯幼苗主要來源有三種。一是直接挖取野生苗木,但數量十分有限,且破壞資源和環境;二是種子育苗,但種子數量有限,且種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容易受到昆蟲侵害,種子萌發到成苗時間也較長;三是扦插育苗,該方法可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苗木,是目前最經濟、最便捷的途徑。多穗柯扦插育苗的關鍵是要獲得大量插條。目前多穗柯插條大多采自野生多穗柯植株,但野生多穗柯基本都生長在偏僻的山地,距離苗床一般有較長路程,而且往往山路彎彎、道路不暢,加上插條采集所需時間,故從插條離開母株到扦插進苗床短則半天,長則要1天左右。多穗柯扦插育苗實踐表明,多穗柯插條離開母株后很容易失去活力,及時將剪下的插條插入苗床是確保成活的關鍵。進一步研究發現,多穗柯插條離開母株到插入苗床在1小時內其成活率可達98%以上,2小時則成活率就下降到50%左右,一旦超過6小時,成活率就極低了(表1)。因此,在進行多穗柯扦插育苗時,盡可能在插條離開母株后1小時左右內完成扦插工作,但當插條采集地離苗床較遠時就幾乎無法做到。CN103814745A公開了一種利用多穗柯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扦插床準備、插穗采集和處理、扦插、扦插后管理等工序,通過控制育苗圃內光照、相對濕度和基質含水量,獲得多穗柯栽培用苗。該方法將采集的多穗柯枝條經修剪消毒、激素處理雖然可以提高插條育苗成活率,但并不能延長插條活力從脫離母株到插入苗床的時間,一旦不能及時插入苗床,成活率仍然很低。故該方法沒有解決多穗柯扦插育苗時插條活力長時間保存和長距離運輸問題。由于目前多穗柯扦插育苗的插條基本來自野生資源,從多穗柯野生生長地到苗床一般有較長路程,而且交通不便,加上插條采集本身所需時間,故從插條離開母株到插入苗床短則半天,長則要1天左右。因此,如何延長多穗柯插條脫離母株后的活力保存時間成為扦插育苗的一個關鍵技術。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多穗柯扦插育苗時,提供一種多穗柯插條活力的保存方法及應用,所述方法能使多穗柯插條保存超過24小時后,扦插成活率仍然可以達到90%以上。為達到此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穗柯插條活力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配置保存泥漿,剪取多穗柯插條;(2)將步驟(1)的多穗柯插條按照形態學上下端一致、下端齊整要求捆綁成扎;(3)將步驟(2)捆綁成扎的多穗柯插條以形態學下端插人保存泥漿中,保濕并置于陰涼處保存;其中,所述泥漿包括生根粉溶液和黏土。本發明中,通過將多穗柯插條形態學下端插人采用生根粉溶液和黏土混合制備的泥漿中,同時通過對插條保持濕潤和置于陰涼處,既可以將多穗柯插條活力從不足2小時延長到24小時以上,而且也能促進插條生根,解決了多穗柯扦插育苗時,插條需要較長時間保存和較長距離運輸的難題。優選地,所述泥漿中生根粉溶液中的生根粉和水的質量體積比為1:(500-800),例如可以是1:500、1:501、1:510、1:520、1:550、1:560、1:580、1:600、1:610、1:620、1:630、1:650、1:660、1:680、1:700、1:710、1:730、1:750、1:780或1:800,優選為1:(550-700),進一步優選為1:600。優選地,所述泥漿中黏土和生根粉溶液的質量比為100:(20-45),例如可以是100:20、100:21、100:22、100:25、100:28、100:30、100:33、100:35、100:38、100:40、100:41、100:42、100:43、100:44、100:45,優選為100:(30-40),進一步優選為100:35。優選地,所述泥漿在保存盆中的深度為1-6cm,例如可以是1cm、2cm、3cm、4cm、5cm或6cm,優選為2-4cm,進一步優選為2cm。所述保存盆為方形塑料盆。優選地,所述方形塑料盆的長為40-80cm,優選為60cm。優選地,所述方形塑料盆的寬為30-60cm,優選為40cm。優選地,所述方形塑料盆的高為10-25cm,優選為15cm。優選地,所述保存盆被分隔成小方格。優選地,所述保存盆被分隔成小方格采用小木條或鐵絲進行分隔,所述小方格大小,長×寬為(5-15)cm×(5-15)cm,優選為10cm×10cm。本發明中,采用鐵絲是將在盆壁定距鉆孔后用鐵絲對穿了進行分隔。優選地,所述小木條或鐵絲距離保存盆底部3-8cm,例如可以是3cm、4cm、5cm、6cm、7cm或8cm,優選為5-6cm。優選地,所述多穗柯插條采集處理具體包括:將多穗柯枝條剪成長6-15cm的插條,優選每個插條要有2-5個葉片;將每15-30個插條按照形態學上下端一致、下端齊整的原則捆綁成扎;將成扎多穗柯插條以形態學下端垂直插入放有保存泥漿的保存盆中,每格放置一扎。所述多穗柯枝條剪成的長度,例如可以是6cm、7cm、8cm、9cm、10cm、11cm、12cm、13cm、14cm或15cm。優選地,所述成扎多穗柯插條以形態學下端整齊置于盆底,每根插條形態學下端均浸入保存泥漿中1-4cm。本發明中,插條底部齊整可以確保每根插條均插入泥漿中。優選地,所述插條的長度為6-15cm,優選為8-10cm。優選地,所述插條要有2-5個葉片,優選為2-3個葉片。優選地,所述插條頂部有1-2個葉片是將插條形態學下端葉片剪掉,保留形態學上端葉片1-2個,優選為2個葉片。優選地,所述成扎多穗柯插條為將10-30個插條捆綁成扎,例如可以為10個、12個、15個、18個、20個、21個、23個、25個、28個、30個,優選為20-25個。優選地,所述保持插條濕潤具體包括如下步驟:將棉紗布用噴壺噴濕至能擰出水滴狀態,罩在插條上,期間根據需要不時噴水,始終保持棉紗布濕潤。優選地,所述多穗柯插條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準備保存盆:將生根粉和水按照質量體積比為1:(500-800)配制生根粉溶液,將生根粉溶液與黏土按質量比為(20-45):100混合制備成泥漿,將制備的泥漿鋪入長×寬×高為(40-80)cm×(30-60)cm×(10-25)cm方形塑料保存盆中,深度為1-6cm,采用小木條或鐵絲在距離保存盆底部3-8cm處分隔成小方格,小方格大小長×寬為(5-15)cm×(5-15)cm;(2)插條處理:將保存盆帶至多穗柯插條采集點,采集枝條,將采集的枝條剪成長6-15cm的插條,每段保證有2-5個葉片,再將每10-30個插條按照形態學上下端一致原則捆扎,保持插條形態學下端齊整,再將捆綁成扎的插條以形態學下端垂直插入帶有泥漿的保存盆中的小方格內,每格插入一扎,確保每個插條浸入保存泥漿中1-4cm;(3)保持潤濕:將棉紗布噴濕,罩在插條上,隨時噴水,保持棉紗布濕潤,保存盆置于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4)扦插:將保存盆插滿后運至苗圃進行扦插。優選地,所述多穗柯插條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準備保存盆:將生根粉和水按照質量體積比為1:(500-800)配制生根粉溶液,將黏土與生根粉溶液按質量比為100:35混合制備成泥漿,將制備的泥漿鋪入方形保存盆中,深度為2cm,采用小木條和/或鐵絲在距離保存盆底部5-6cm處分隔成小方格,小方格大小長×寬為(5-15)cm×(5-15)cm;(2)插條處理:將保存盆帶至多穗柯插條采集點,采集多穗柯枝條,將采集的枝條剪成每段有2-3個葉片、長8-10cm的插條,再將每20-25個插條按照形態學上下端一致原則捆扎,保持形態學下端齊整,再將捆綁成扎的插條以形態學下端垂直插入帶有泥漿的保存盆中的小方格內,每格插入一扎,插條形態學下端整齊置于盆底,確保每個插條浸入保存泥漿中2-3cm;(3)保持潤濕:將棉紗布噴濕至輕擰能出水滴狀態,罩在插條上,隨時噴水,保持棉紗布濕潤,保存盆置于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4)扦插:將保存盆插滿后運至苗圃既進行扦插。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明顯效果:本發明方法基于模擬苗床生態條件的理念,利用簡單設施和簡便技術與工藝,通過各步驟的配合,使多穗柯插條成活率在保存32小時后仍保持(68.5±16.4)%的活力,經過24小時保存后成活率可達到90%以上,不僅大大延長了多穗柯插條活力保存時間,而且還有助于解決長距離運輸問題,給多穗柯扦插育苗帶來了極大便利。附圖說明圖1本發明實施例1多穗柯插條放置保存盆的實物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了,所述實施例僅僅是幫助理解本發明,不應視為對本發明的具體限制。實施例1多穗柯插條的保存多穗柯插條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準備保存盆:將生根粉和水按照質量體積比為1:600配制生根粉溶液,將黏土與生根粉溶液按質量比為100:35混合制備成泥漿,將制備的泥漿鋪入長×寬×高為60cm×40cm×15cm方形塑料保存盆中,厚度為2cm,采用小木條或鐵絲在距離保存盆底部5cm處分隔成6cm×8cm的小方格;(2)插條處理:將保存盆帶至多穗柯插條采集點,采集多穗柯枝條,將采集的枝條剪成長10cm、至少有2個葉片的插條,再將每20個插條按照形態學上下端一致原則捆扎,保持插條形態學下端齊整,再垂直將插條形態學下端插入帶有泥漿的保存盆中的小方格內;(3)保持潤濕:將棉紗布噴濕至輕擰能出水滴狀態,罩在插條上,保持棉紗布濕潤,隨時噴水,保存盆置于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4)扦插:將保存盆插滿后運至苗圃既進行扦插。多穗柯插條插入保存盆如圖1所示,每捆扎的插條垂直插入保存盆的小方格中。實施例2多穗柯插條的保存多穗柯插條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準備保存盆:將生根粉和水按照質量體積比為1:500配制生根粉溶液,將黏土與生根粉溶液按質量比為100:40混合制備成泥漿,將制備的泥漿鋪入長×寬×高為40cm×30cm×10cm的方形塑料保存盆中,厚度為1cm,采用小木條或鐵絲在距離保存盆底部3cm處分隔成小方格;(2)插條處理:將保存盆帶至多穗柯插條采集點,采集枝條,將采集的枝條剪成長6cm、頂部至少有1-2個葉片的插條,再將每30個插條按照形態學上下端一致原則捆扎,保持插條形態學下端齊整,再垂直將插條以形態學下端插入帶有泥漿的保存盆中的小方格內;(3)保持潤濕:將棉紗布噴濕至輕擰能出水滴狀態,罩在插條上,保持棉紗布濕潤,隨時噴水,保存盆置于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4)扦插:將保存盆插滿后運至苗圃既進行扦插。實施例3多穗柯插條的保存多穗柯插條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準備保存盆:將生根粉和水按照質量體積比為1:800配制生根粉溶液,將黏土與生根粉溶液按質量比為100:25混合制備成泥漿,將制備的泥漿鋪入長寬高分別為80cm×60cm×25cm的方形塑料保存盆中,厚度為6cm,采用小木條或鐵絲在距離保存盆底部8cm處分隔成小方格;(2)插條處理:將保存盆帶至多穗柯插條采集點,采集枝條,將采集的枝條剪成長15cm、頂部有3-5個葉片的插條,再將每15個插條按照形態學上下端一致原則捆扎,保持插條形態學下端齊整,再垂直將插條以形態學下端插入帶有泥漿的保存盆中的小方格內;(3)保持潤濕:將棉紗布噴濕至輕擰能出水滴,罩在插條上,保持棉紗布濕潤,隨時噴水,保存盆置于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4)扦插:將保存盆插滿后運至苗圃進行扦插。實施例4多穗柯插條的保存活力變化測試將實施例制備的多穗柯插條扦插后與目前所用常規方法保存的多穗柯插條扦插后同時檢測扦插成活率變化,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表1常規方法保存不同時間的多穗柯插條扦插后成活率變化保存時間(h)012468成活率(%)98.5±1.598.3±1.755.6±10.410.7±8.55.6±5.40表2利用本發明方法保存不同時間的多穗柯插條扦插后成活率變化保存時間(h)02481632成活率(%)98.5±1.598.5±1.498.6±1.396.5±2.095.5±4.568.5±16.4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發明方法保存多穗柯插條,在16小時后扦插成活率仍有95%以上,保存32小時后成活率才降到68.5%,而常規方法保存的多穗柯插條在保存1小時內成活率可達98%以上,保存2小時則成活率就下降到50%左右,一旦超過6小時,成活率就極低了。綜上所述,本發明基于模擬苗床生態條件的理念,利用簡單設施和簡便技術與工藝,使多穗柯插條活力在保存超過24小時后仍可達90%以上,不僅大大延長了多穗柯插條活力保存時間,而且還方便了插條的長距離運輸,給多穗柯扦插育苗生產帶來了極大便利。申請人聲明,本發明通過上述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工藝方法,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工藝步驟,即不意味著本發明必須依賴上述工藝步驟才能實施。所屬
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發明的任何改進,對本發明所選用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