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種苗繁育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獼猴桃新優品種的自根砧苗木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獼猴桃苗木繁育,普遍采用的是以野生獼猴桃實生苗為砧木,通過嫁接優良品種來生產商品苗木。由于野生種子的個體遺傳性狀分化,導致以野生獼猴桃種子實生苗為砧木嫁接繁育的獼猴桃品種苗木存在著生長發育不一致,砧穗親和性不同的缺點,無法保證獼猴桃新品種經濟性狀的一致性、特異性和穩定性。生產實際中難以獲得批量化健壯、整齊、優良的品種苗木。克服野生獼猴桃實生苗為基砧的獼猴桃傳統育苗方式,實現均勻一致優質的批量化自根砧苗木繁育,技術上有3個難點:首先,篩選出可以批量化扦插成活的砧木,而且這個砧木要求萌發的根系發達、抗逆性(抗旱、抗澇、耐寒)強、砧穗親和良好、優良性狀穩定;二是親和性良好的砧穗組合或者中間砧;三是扦插嫁接苗木繁育技術。正是由于以上三大技術難點的制約,自根砧扦插苗很難運用于獼猴桃生產實踐。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獼猴桃自根砧苗木繁育方法,該方法具有苗木整齊、成活率高、成苗快、技術簡單、便于大規模生產的優點,是獼猴桃種苗繁育技術上的一大突破,對獼猴桃快速規模化育苗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獼猴桃自根砧苗木繁育方法,具體包括下列步驟:
1)選出一個性狀優良而且可以批量化扦插成活的扦插基砧(G砧);
2)為扦插基砧(G砧)找到一個親和性良好的中間砧(M砧);
3)在 “扦插基砧(G砧)+中間砧(M砧)”的基礎上,二次嫁接一致性、特異性、穩定性良好的獼猴桃自根砧苗木。
所述的扦插基砧(G砧)是采集自秦嶺北麓山區的野生獼猴桃種質材料,具有扦插成活率高、萌蘗根系發達、耐澇和抗寒的特點。
所述中間砧(M砧)是“米良一號”,具有與G砧和其他優良品種親和性好的特點。
本發明的獼猴桃自根砧苗木繁育方法是利用一種與G砧和品種接穗均具有良好親和性的中間(M)砧作為“橋梁”進行過渡,很好的改善了優良砧木G砧與接穗的親和性,使得以G砧為自根砧的扦插育苗技術在獼猴桃育苗生產中的應用成為了現實,大大的縮短了獼猴桃商品苗的生產周期,簡化了繁育技術。同時,該方法具有苗木整齊、成活率高、成苗快、技術簡單、便于大規模生產的優點,是獼猴桃種苗繁育技術上的一大突破,對獼猴桃新品種的快速、規模化繁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發明人給出的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實施例1一種獼猴桃自根砧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出一個性狀優良而且可以批量化扦插成活的扦插基砧;
2)為扦插基砧找到一個親和性良好的中間砧;
3)在 “扦插基砧+中間砧”的基礎上,嫁接一致性、特異性、穩定性良好的獼猴桃自根砧苗木。
經過海量的初步篩選,最終選取了包括G砧(葛棗)在內的15個種的獼猴桃來進行硬枝扦插試驗,15個獼猴桃種硬枝扦插成活情況見表1;
其根系生長量、新梢生長量和生根部位比較,詳見表2;
通過表1與表2的數據比較,發現,在硬枝扦插試驗中,軟棗和葛棗(G砧)兩個獼猴桃種的萌芽率、展葉率、成活率和生根率四項數據均明顯優于其他種,根系及新梢生長量也都明顯高于其他種獼猴桃。
此外,通過觀察發現,在野外環境中,G砧材料常常生長于溪流附近,在滿足其生長期間大量需水要求的同時,也進化出了能夠適應水澇環境的根系,具有優異的抗澇能力,這也是G砧材料可以作為基砧的一大優勢。
為了進一步在軟棗和葛棗之間選擇出合適的砧木材料,我們分別以硬枝扦插成活的軟棗和葛棗苗作為砧木,嫁接8個常見栽培品種的接穗,對比觀察其親和性,其成活情況和生長情況如表3、表4所示。
表3數據顯示,葛棗獼猴桃與8個品種嫁接后,它與米糧1號表現出特別突出親和性,萌芽率達97.8%、生根率96.5%,葛棗獼猴桃可以作為基砧與米糧1號嫁接批量化繁育。但是與其他7個品種嫁接后親和性一般,萌芽率均小于40%,不能用于批量化生產。
表1 15個獼猴桃種硬枝扦插成活情況
表4數據顯示,軟棗獼猴桃與8個常規品種嫁接后萌芽率均小于40%,親和性較差,不適宜作為基砧采用。
表1、2、3、4結果表明,葛棗獼猴桃不僅扦插成活率高(94.6%),而且它與米糧1號嫁接有突出的親和性(嫁接萌芽率97.8%),但與其他品種親和性一般。為此,設計以葛棗獼猴桃硬枝扦插為基砧,米糧1號為中間砧,二次嫁接繁育其他6個品種,結果獲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表2 15個獼猴桃種硬枝扦插苗根系和新梢生長情況
表3 以葛棗(G砧)作為砧木嫁接8個品種獼猴桃成活及生長情況
表4 以軟棗作為砧木嫁接8個品種獼猴桃成活及生長情況
2)篩選出與基砧和品種接穗均有良好親和性的中間砧(M砧)材料
從表3的試驗發現,以G砧為基砧,嫁接米良一號的砧穗組合,成活率、萌芽率、生根率和生長量等數據均遠高于其他組合,表現出了良好的親和性。為進一步檢驗中間砧的親和性,在統一“G砧+ M砧”的基礎上,二次嫁接6個常見的生產獼猴桃品種,進行觀察試驗,得出試驗數據如表5所示:
表5 在“G砧+ M砧”基礎上二次嫁接6個品種獼猴桃成活及生長情況
將表5與表3數據對比后可以發現,在“G砧+M砧”的基礎上,二次嫁接6個常見生產品種,其成活率、萌芽率、生根率和生長量等指標都有大幅提高,表現出比“G砧+ 常見栽培品種”組合更好的親和性,由此也證明了米良一號是一種十分適合的中間砧(M砧)材料,通過中間砧(M砧)這一橋梁的作用,使得扦插自根砧苗木與常見栽培獼猴桃品種的親和性有了很大的改善,使得扦插自根砧苗木繁育成為了可能。
2)以“G砧+ M砧”為基礎的苗木繁育技術
①基砧(G砧)材料的選擇及貯藏
截取材料應選擇樹齡一致,樹體健康,生長狀況良好的3-5年生G砧母樹。利用冬季修剪剪下的健壯充實、無病蟲害、腋芽明顯而飽滿的2-3年生枝條,粗度以0.8cm-1.0cm為宜,截取枝條長度以50-60cm為宜,便于以后儲藏保存。
采后可以采用濕沙保存和低溫保存兩種方式進行貯藏。采用濕沙保存時,先將插穗按品種捆成小捆,然后埋在過篩并經多菌靈消毒的濕沙中,并經常翻動和灑水,保持沙子的濕潤與通氣,以防插穗的干枯和腐爛。采用低溫保存時,同樣將插穗按照品種捆成小捆,然后將插穗用塑料薄膜包裹扎緊放于0℃-4℃冷庫保存。
②基砧(G砧)扦插前苗床準備扦插苗床的準備在智能溫室內進行,首先利用旋耕機對溫室內苗床進行深耕翻土。首次深翻深度選擇在40cm為宜,并且按照2:1的比例在深翻過程中施入基質和有機肥,改善土壤的疏松性和提高肥力。首次深翻一周后,再次對苗床進行深翻,深翻深度同樣為40cm,在深翻過程中同時撒施消毒劑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菌,殺滅根結線蟲及其他有害病菌。深耕翻土完成后,需要對苗床進行平整和起壟。平整時,苗床整體高差不超過5cm,確保苗床的平整性,防止形成局部凹陷,澆水時形成積水,造成水澇。平整完成后,在苗床上起壟,壟寬以50-60cm為宜,壟高以15-20cm為宜,充分保證土壤的透氣性和透水性。
③扦插前G砧插條和M砧接穗的處理。
G砧硬枝扦插和M砧接穗嫁接時間選擇在開春后的三月。扦插之前,將G砧的插條材料和M砧的接穗材料從冷庫或濕沙里取出,打開塑料薄膜包裹,除去枯枝和病枝,將G砧材料剪成長約15cm,且有3-4節、2-3個飽滿芽的插條,將M砧材料剪成長約5cm,具有一個飽滿芽的接穗,然后將剪好的材料分別放入400ppm的多菌靈溶液里浸泡15min進行殺菌,浸泡殺菌完畢后晾干備用。
殺菌完畢后,要對插條進行剪切,插條的下剪口靠近節位斜剪,剪口約向上傾斜45度,上剪口在芽的上方2-3厘米平剪,剪切完畢后,將剪好的插條下剪口朝下捆好放置在 200ml/L的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30min,促進其扦插后快速生根。
④G砧的扦插和M砧的嫁接。將消毒后的M砧接穗采用舌接法嫁接于生根粉溶液處理好的G砧插穗上,嫁接完畢后,即可進行扦插。扦插時,右手拿著插穗,下端斜面朝向自己,使插穗與插床平面呈15度角,慢慢向苗床內插,插入整枝插穗的2/3即可,插穗間距為5cm。插穗插完后,用灑水壺在苗床上均勻地噴水,第1次澆水時應澆透,直至壟邊有水滲出。
⑤在自根砧苗木“G砧+M砧”基礎上二次嫁接不同獼猴桃品種。
在自根砧“G砧+ M砧”的基礎上二次嫁接不同的獼猴桃品種時,應選擇一年生的“G砧+M砧”自根砧苗木,其M砧的粗度應達到0.8cm以上,以便充分保證其成活率。二次嫁接的時間選擇在次年的三月,嫁接接穗的處理和M砧相同,同樣采用舌接法嫁接,中間砧M砧長度保留在10-15cm左右。
⑥扦插后的管理和注意事項。
獼猴桃扦插后要特別注意控制土壤、空氣濕度、溫度、并且注意適時遮陰和摘心。扦插前期,插穗尚未萌發,氣溫不高,耗水量少,供水不宜太多,一般5-8天澆一次透水即可;萌芽抽梢展葉后,耗水量迅速增加,插床供水量也相應增多;抽梢后,晴天每隔1-2天澆水一次。若溫度高,要天天噴水,最好采用間歇噴霧。看土壤濕度是否合適,可用手捏緊插壤,若成團且觸之稍散表明濕度適宜。在保持插壤合適濕度的同時,要提高床內空氣相對濕度,以降低葉面的蒸發量。一般在插床上面覆蓋塑料薄膜和噴霧噴水,來保持床內濕度。
插穗愈合前,溫度控制在19℃-20℃,愈合后控制在21℃-25℃。插后半月左右開始生根,在大部分插穗生根后,可以停止增溫。
扦插初期,在插穗未萌芽時,用遮陽網、竹簾等材料遮蔭避免陽光暴曬;在扦插中后期,晴天陽光強烈時需要遮蔭,尤其在中午前后;其他時間需適當增加光照,以促進葉片光合作用。扦插枝條一般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須遮蔭,陰雨天和晚上則將遮陰設備去除。
硬枝扦插,插穗一般先萌芽抽梢后生根。前期萌芽抽梢所需營養物質,都是由插穗內貯藏的養分提供,因此需要控制新梢生長,如不及時控制,插穗養分消耗過多,就會影響生根,在沒有新根的情況下,新梢大量的水分蒸騰會造成插穗缺水萎蔫,甚至插穗枯死。因此插穗萌枝后,應及時摘心,保留2-4片葉,剪除其他葉片。如發現插穗抽梢中有花蕾,應隨時將花蕾摘除,有利于生根成活。及時清除摘除的新梢及床面的落葉、霉爛插穗及雜草等,以保持清潔,減少病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