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用肥料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側根促生肥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作物的育苗期,需要的營養成分多且大,所以,為增加移栽后的成功率,在育苗期必須保證幼苗壯實,對于育苗期的幼苗,單純的氮磷鉀肥很難做到壯實幼苗的作用,因為幼苗在此期間需要多種微量元素,而且,傳統的化學肥料的反復撒播,也導致了吸收率不高的問題,而且,幼苗期的作物,必須做到其根系發達才能有利于移栽,所以,科學施肥,平衡施肥才是提高作物生長率和品質的重要手段。鑒于這種技術問題,需要出現一種使用方法簡單,使用的產品配比簡單,使用方便,微量元素均衡,促使幼苗根系發達,尤其適用于育苗期的側根促生肥的使用方法。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配比簡單,使用方便,微量元素均衡,促使幼苗根系發達,尤其適用于育苗期的側根促生肥的使用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側根促生肥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a、在育苗時,將肥料與基質土按照質量比1-1.5:60-80進行配置并攪拌,然后將摻有肥料的基質土裝入育苗盤,育苗盤上設置有若干苗坑,先將摻有肥料的基質土裝至秒坑的一半,撒入種子后,在覆蓋2-2.5cm后的基質土,壓實即可;b、出苗后,每隔15-20天,每個苗坑的邊緣撒播10-15g肥料,然后噴施水霧;所述肥料的組分為:草炭土,腐熟的豬糞,牛糞,淤泥,秸稈粉末,骨粉,微量元素,膨潤土,石灰石,氨水。經本發明使用方法使用的側根促生肥,其中,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草炭土12-18份,腐熟的豬糞20-30份,牛糞15-25份,淤泥5-10份,秸稈粉末12-15份,骨粉8-16份,微量元素1-2份,膨潤土3-5份,石灰石4-8份,氨水10-12份。或者,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草炭土12-15份,腐熟的豬糞20-25份,牛糞15-20份,淤泥5-8份,秸稈粉末12-13份,骨粉8-12份,微量元素1-1.5份,膨潤土3-4份,石灰石4-6份,氨水10-10份。或者,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草炭土15-18份,腐熟的豬糞25-30份,牛糞20-25份,淤泥8-10份,秸稈粉末13-15份,骨粉12-16份,微量元素1.5-2份,膨潤土4-5份,石灰石6-8份,氨水11-12份。制備時,將原料混合后,控制含水量52%,進行造粒,烘干得到側根促生肥。本發明的優點為:使用方法簡單,使用的產品配比簡單,使用方便,微量元素均衡,促使幼苗根系發達,尤其適用于育苗期,使用此肥料的幼苗,根系較傳統肥料多4-8根。具體實施方式:側根促生肥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a、在育苗時,將肥料與基質土按照質量比1-1.5:60-80進行配置并攪拌,然后將摻有肥料的基質土裝入育苗盤,育苗盤上設置有若干苗坑,先將摻有肥料的基質土裝至秒坑的一半,撒入種子后,在覆蓋2-2.5cm后的基質土,壓實即可;b、出苗后,每隔15-20天,每個苗坑的邊緣撒播10-15g肥料,然后噴施水霧;所述肥料的組分為:草炭土,腐熟的豬糞,牛糞,淤泥,秸稈粉末,骨粉,微量元素,膨潤土,石灰石,氨水。經本發明使用方法使用的側根促生肥,如下例子:例子1側根促生肥,其中,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草炭土12份,腐熟的豬糞20份,牛糞15份,淤泥5份,秸稈粉末12份,骨粉8份,微量元素1份,膨潤土3份,石灰石4份,氨水10份。例子2草炭土18份,腐熟的豬糞30份,牛糞25份,淤泥10份,秸稈粉末15份,骨粉16份,微量元素2份,膨潤土5份,石灰石8份,氨水12份。例子3草炭土15份,腐熟的豬糞25份,牛糞20份,淤泥8份,秸稈粉末13份,骨粉12份,微量元素1.5份,膨潤土4份,石灰石6份,氨水11份。制備時,將原料混合后,控制含水量52%,進行造粒,烘干得到側根促生肥。數據比較辣椒、煙苗、柿子、玉米各選100株,分別使用本發明和傳統肥料,施肥15天后,觀察組別辣椒須根數煙苗須根數柿子須根數玉米須根數本發明1291314傳統肥料8677本發明使用方法簡單,使用的產品配比簡單,使用方便,微量元素均衡,促使幼苗根系發達,尤其適用于育苗期,使用此肥料的幼苗,根系較傳統肥料多4-8根。技術特征:技術總結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側根促生肥的使用方法,A、在育苗時,將肥料與基質土按照質量比1?1.5:60?80進行配置并攪拌,然后將摻有肥料的基質土裝入育苗盤,育苗盤上設置有若干苗坑,先將摻有肥料的基質土裝至秒坑的一半,撒入種子后,在覆蓋2?2.5cm后的基質土,壓實即可;B、出苗后,每隔15?20天,每個苗坑的邊緣撒播10?15g肥料,然后噴施水霧。本發明使用方法簡單,使用的產品配比簡單,使用方便,微量元素均衡,促使幼苗根系發達,尤其適用于育苗期,使用此肥料的幼苗,根系較傳統肥料多4?8根。技術研發人員:王素敏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王素敏技術研發日:2016.11.07技術公布日: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