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循環修復鎘污染稻田與種植水稻的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69599閱讀:1180來源:國知局
一種循環修復鎘污染稻田與種植水稻的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環境中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涉及稻田鎘污染清除,具體為一種循環修復鎘污染稻田與種植水稻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各國對農田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主要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農業生態和聯合修復技術等,具體如下:一、物理修復技術1、工程措施:主要由客土、換土、深耕繁土等。客土和換土主要用于搬遷工礦廠這類重污染區(一般鎘含量≥1.0ppm),客土和換土措施,具有徹底、穩定的優點,但是工程量巨大、投資高,易破壞土體結構,而且還要對污染的土壤進行二次集中處理,只適用于小面積重污染區修復治理。而深耕翻土則一般用于農田這類輕度污染區(一般鎘含量低于0.5ppm),其工程量也較大,投資高,對土壤結構及肥力具有一定得破壞作用,甚至會破壞水田特有的犁底層,而且只是暫時性的通過翻土的方式稀釋重金屬濃度,沒有根本性解決問題。2、熱脫附:該方法主要通過對污染土壤進行熱處理,將一些沸點低的重金屬如Hg、As、Se等從土壤中解吸出來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工藝簡單,效果也較好。但是耗能大、費用高,對土壤環境有較大影響,而且只適用于低沸點易揮發的污染物。對于鎘這類高沸點的重金屬,則不適用。二、化學修復技術1、電動修復:電動修復是在污染土壤兩側施加直流電壓,重金屬在是土壤形成電場中向兩側進行遷移,然后再土壤電極兩側進行集中收集處理。該法適用于低滲透的黏土和淤泥土,并且可以同時除去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不攪動土層,操作簡單。但該法極易導致土壤理化性質變化而造成肥力的破壞,尤其是某些植物營養元素的化學形態的改變和含量的變壞,也不適用于大面積的農田土壤重金屬修復。2、淋洗技術:淋洗技術是將水或含有沖洗助劑的熬合劑(檸檬酸、EDTA、DTPA)、酸/堿(硫酸、硝酸)、絡合劑(醋酸、醋酸銨、環糊精)、表面活性劑(SDS、SDBS)等淋洗劑注入污染土壤中,洗脫和清洗土壤中的污染物的過程。該技術的關鍵是尋找針對性強而又不破壞土壤的淋洗液。該方法高效、快速。但是不適用于大面積的農田重金屬修復,而且淋洗液價格昂貴,處理后的廢液可能造成二次污染。3、穩定/固化修復技術:穩定/固化修復技術是指運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土壤中的重金屬化學性質轉化成不活潑狀態,阻止被植物吸收,從而降低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富集。物理方法主要有高溫煅燒成玻璃態,或者添加固化劑如熱硬化有機聚合物、無機粘結物質、有機站結物質等。化學方法一般通過加入多種金屬氧化物、有機質、高分子聚合材料等措施。穩定/固化修復技術屬于原位修復,簡單易形,但不是一種永久的修復措施,只是改變了重金屬的存在形態,金屬元素仍然保留在土壤中,極易再次活化產生二次污染。三、生物修復技術1、植物修復:植物修復是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是一種利用自然生長或遺傳培育植物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技術總稱根據其作用機理,該技術主要包括植物穩定、植物揮發和植物提取。植物修復有利于實現生態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對生態環境比較友好。但是其周期長、成本高、效果顯現慢、推廣難度大。2、微生物修復:生物修復是利用活性微生物對重金屬吸附或轉化為低毒產物,從而降低重金屬污染程度。用于修復的菌種主要有細菌、真菌和放線菌。從目前來看,微生物修復是最具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的技術,但微生物個體微小,難以從土壤中分離,還存在與修復現場土著菌株競爭等。因此,馴化和篩選高效菌株,構建菌種庫,優化組合修復技術(如動物-微生物、植物-微生物等),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四、農業生態修復技術農業生態修復技術主要包括農藝修復措施及生態修復技術,農藝修復措施主要是通過改變耕作制度,調整作物品種,種植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選擇能降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化肥,或增施能固定重金屬的有機肥等措施,來降低土壤重金屬污染。生態修復通過調節諸如土壤水分、養分、pH值和氧化還原狀況及氣溫、濕度等生態因子,實現對污染物所處環境介質的調控。農業生態修復技術成本較低、對土壤環境擾動較小等優點,但投入大,修復周期長,效果顯現慢,受周邊環境影響大。五、聯合修復技術前研究較多的聯合技術包括生物聯合技術、物理化學聯合技術和物理化學-生物聯合技術。譬如蜈蚣草-微生物聯合對As污染修復技術、化學試劑淋洗--固定劑修復技術、交換電場-EDDS螯合劑修復技術、套種-化學淋洗修復技術等。聯合技術已經開展了相關研究,但并沒有大規模的應用,但其是最具有開發最有前途最有前景的新技術,是未來農田重金屬乃至其他污染物修復的最具發展方向。鎘:鎘主要來源于鎘礦、冶煉廠。因鎘與鋅同族,常與鋅共生,所以冶煉鋅的排放物中必有ZnO、CdO,它們揮發性強,以污染源為中心可波及數千米遠。鎘工業廢水灌溉農田也是鎘污染的重要來源。鎘被土壤吸附,一般在0-15cm的土壤層累積,15cm以下含量顯著減少。土壤中的鎘以CdCO3、Cd(PO4)2、及Cd(OH)2的形態存在,其中以CdCO3為主,尤其是在PH>7的石灰性土壤中,土壤中的鎘的形態可劃分為可給態和代換態,它們易于遷移轉化,而且能被植物吸收,不溶態鎘在土壤中累積,不易被植物吸收,但隨環境條件的改變二者可互相轉化。以上諸如此類方法,均不能持續性地對土壤進行有效的鎘修復與預防,而且由于環境中水以及不合格有機肥的施加會導致土壤鎘的富集,最終會加重稻田的鎘污染甚至超標,最終導致稻田水稻不合格。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循環修復鎘污染稻田與種植水稻的方法,有效解決稻田鎘污染的難題,改善土壤性能,提高修復期土地的經濟價值。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植基地選擇:基地選擇土壤重金屬鎘為三級(根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值(GB15618-1995)的評價方法)的稻田,常年種植水稻,地勢平坦,農田具有良好的排水溝渠和水源供給的功能,周邊2公里以內無化工企業且均為水稻農田,是典型的南方水稻種植區域。其技術方法為:一種循環修復鎘污染稻田與種植水稻的方法,步驟如下:(1)修復期:在土壤重金屬鎘為三級(根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值(GB15618-1995)的評價方法)的稻田土壤中施用土壤活化劑,降低調節PH值的同時,種植超富集鎘植物,并對收割后的植物做無害化處理;(2)動態監測稻田中土壤重金屬鎘含量;(3)種植期:在土壤重金屬鎘為二級或一級(根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值GB15618-1995的評價方法)的稻田土壤中施土壤調理劑,提高PH值的同時,并種植水稻;同時在種植起,通過施用重金屬鎘活化劑提高稻田中重金屬鎘的溶解性;通過施用重金屬鎘活化劑降低所述修復期中稻田的PH值;通過施用重金屬鎘鈍化劑調節所述種植期中稻田的PH值;通過施用重金屬鎘吸附劑吸附所述種植期中稻田的重金屬鎘;通過施用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種吸收所述種植期中稻田的重金屬鎘;所述的復合微生物肥料添加的微生物菌種為芽孢桿菌≥0.2億cfu/g;所述重金屬鎘鈍化劑施用量為珍珠巖100~150kg/畝/茬,復合微生物肥料40-50kg/畝/茬,氨基酸螯合鋅5~8kg/畝/茬,硅肥5~10kg/畝/茬,膨潤土100~150kg/畝/茬。進一步的,所述重金屬鎘活化劑為氨基酸(味精)渣與硫酸銨的混合物或醋酸殘渣與硫酸銨的混合物或為氨基酸(味精)渣、醋酸殘渣與硫酸銨的混合物。進一步的,第一種方案為,所述重金屬鎘活化劑、肥料、重金屬鎘鈍化劑及吸附劑中Cd≤0.2mg/kg,所述重金屬鎘活化劑施用量為氨基酸(味精)渣300~500kg/畝/茬和硫酸銨40~80kg/畝/茬。進一步的,第二種方案為,所述重金屬鎘活化劑施用量為醋酸渣300~500kg/畝/茬和硫酸銨40~80kg/畝/茬;進一步的,第三種方案為,所述重金屬鎘活化劑施用量為醋酸渣150~250kg/畝/茬、醋酸殘渣150~250kg/畝/茬和硫酸銨40~80kg/畝/茬。進一步的,所述動態監測稻田中重金屬鎘含量的頻率為茬/次,取樣范圍為9個取樣點/畝,在每畝中采用對角線均勻取樣。進一步的,所述修復期中稻田的PH值≤6.0。進一步的,所述種植期中稻田的PH值為6.2~8.0。進一步的,所述重金屬鎘鈍化劑為珍珠巖、膨潤土、復合微生物肥料、生石灰、硅肥或氨基酸螯合鋅中的一種或多種。進一步的,在第三步:種植過程中,包括如下步驟:(1)、土地平整:明確田間規劃,確定田間小區的面積及溝渠位置;按照南方習慣種植方法,先將田間放滿水,再利用旋耕機進行對雜草及其土塊進行破碎,同時對水稻田進行土地平整;達到田間雜草全部被粉碎且無直立的活草,田間單位小區內高低落差小于10cm;(2)、基肥的選擇、施用量及施肥方法:1)肥料選擇:底肥選擇重金屬鎘含量在0.2mg/kg以下,芽孢桿菌活菌數(cfu)不低于0.2億/g,其他指標符合NY/T798復合微生物肥料標準的復合微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選擇飼料級蛋氨酸鋅(GB/T21694)和硅肥(NY/T797);土壤改良劑選擇重金屬鎘含量在0.2kg/mg以下,其他指標符合GB/T23349標準的膨潤土和珍珠巖;2)底肥施用量底肥名稱復合微生物肥料蛋氨酸鋅硅肥膨潤土珍珠巖用量kg/畝40~505~85~10100~150100~1503)提前一周將水田進行灌水(按照當地一季稻、二季稻或三季稻的種植習慣),水位保持在3cm左右,將以上調理劑及肥料按用量進行撒施,均勻撒在水田表面,然后利用旋耕機再次進行石塊破碎、肥料拌勻及地塊的平整;(3)、插秧:按照種植習慣進行插秧或拋秧;(4)、田間管理;按照種植習慣進行;(5)、水稻的收割與產量及重金屬含量的測定。本發明方法在實施過程中,如下:第一階段土壤修復:土壤重金屬鎘的活化與植物萃取,種植超富集植物(龍葵、黑麥草、菖蒲)1、土地平整:明確田間規劃,確定田間小區的面積及溝渠位置。先將田間水排放完,再利用旋耕機進行對雜草及其土塊進行破碎,同時對田間進行土地平整。達到田間雜草全部被粉碎且無直立的活草,田間單位小區內高低落差小于10cm。2、重金屬鎘活化劑的選擇及施用1)重金屬鎘活化劑的選擇:選擇具有能夠提高重金屬鎘離子遷移能力的從而提高植物對其吸收富集的。譬如施用氨基酸(味精)渣、醋酸殘渣、硫酸銨等酸性物質。2)活化劑的施用:根據土壤pH值適量田間,一般添加至土壤pH至6.0以下,施用量大概為氨基酸(味精)渣300-500kg/畝/茬、硫酸銨40-80kg/畝/茬或醋酸渣300-500kg/畝/茬,硫酸銨40-80kg/畝/茬,或者醋酸渣150~250kg/畝/茬、醋酸殘渣150~250kg/畝/茬、硫酸銨40~80kg/畝/茬。3、超富集植物的種植:根據超富集植物的生長習性進行肥水管理,譬如龍葵和黑麥草適宜于旱地種植,則進行旱地種植方法進行直播種植與管理;而菖蒲適應于水田,則進行水田種植與管理。4、收割超富集植物所種植的所有地上部分全部采收,并單獨進行回收處理,不再回歸農田。5、土壤的監控:每年的年底定期對土壤進行抽樣檢測重金屬鎘的含量,并記錄。6、連續種植多年后,當土壤中重金屬鎘含量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值二級甚至一級時(GB15618-1995),則進行第二階段水稻的正常種植。第二階段水稻種植:稻田重金屬的鈍化及其水稻的種植1、土地平整:明確田間規劃,確定田間小區的面積及溝渠位置。按照南方習慣種植方法,先將田間放滿水,再利用旋耕機進行對雜草及其土塊進行破碎,同時對水稻田進行土地平整。達到田間雜草全部被粉碎且無直立的活草,田間單位小區內高低落差小于10cm。2、基肥的選擇、施用量及施肥方法:1)肥料選擇:肥料選擇:底肥選擇重金屬鎘含量在0.2mg/kg以下,芽孢桿菌活菌數(cfu)不低于0.2億/g,其他指標符合NY/T798復合微生物肥料標準的復合微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選擇飼料級蛋氨酸鋅(GB/T21694)和硅肥(NY/T797);土壤改良劑選擇重金屬鎘含量在0.2kg/mg以下,其他指標符合GB/T23349標準的膨潤土和珍珠巖;2)底肥施用量底肥名稱復合微生物肥料蛋氨酸鋅硅肥膨潤土珍珠巖用量kg/畝40~505~85~10100~150100~1503)提前一周將水田進行灌水(按照當地一季稻、二季稻或三季稻的種植習慣),水位保持在3cm左右,將以上肥料按用量進行撒施,均勻撒在水田表面,然后利用旋耕機再次進行石塊破碎、肥料拌勻及地塊的平整。3、插秧:按照種植習慣進行插秧或拋秧。4、田間管理:;按照種植習慣進行。1)水分控制:選擇非工礦污染的水源進行田間灌溉,并且在水稻抽穗前后各三周保持田面2-3厘米的水層,在水源供應困難的地方,也要力爭在抽穗后10天保持有效的水層。其他時間按照習慣種植方法進行水分控制。2)追肥的選擇及施用方法:后期分蘗肥及穗肥的選擇及其施用方法按照常規習慣方法進行,另外在穗肥時輔以5~8kg/畝的蛋氨酸鋅和5~10kg/畝的硅肥進行撒施。3)葉面肥的選擇及施用方法:葉面肥選擇鋅含量大于等于50g/L、且符合NY1428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每畝50ml~100ml,在水稻抽穗開花期后5-7天,葉面噴施一次葉面肥,一個星期以后再噴施一次。4)病蟲害的防治:按照常規種植習慣或當地土肥站的指導進行病蟲害的防治。5、水稻的收割與產量及重金屬含量的測定1)收割:按照當地常規種植習慣進行人工或者機械收割。2)測產:以單位為單位進行收割并進行裝袋且編號,分別進行稱重統計。3)重金屬鎘含量測定:將已編號采收的稻谷按照標準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送至具有資質的檢測部門對重金屬鎘含量進行檢測。6、土壤重金屬的監控:每年年底定期對土壤重金屬鎘進行檢測(按GB15618-1995),當重金屬含量超過標準二級達到甚至超過三級時(GB15618-1995),再次進入第一階段進行超富集植物的種植,直至土壤中重金屬鎘含量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值二級甚至一級時(GB15618-1995),再進行第二階段水稻的正常種植。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降低稻田重金屬總鎘含量和有效鎘含量,從根本上解決土壤鎘超標問題。2、不破壞農田耕地土壤質量,對環境友好,完全遵循自然法則,對耕地無破壞和污染。3、保障重金屬污染的農田在修復過程中依然能產生較大效益。4、修復措施簡單易行,投資小,無需大型加工處理設備。5、可永久保持土壤重金屬在標準線以下,不反彈,可長期確保種植區域糧食重金屬鎘的含量限量要求。7、可實現農業經濟循環,保障種植過程中產生一定得經濟效益。8、適用于廣:無需大型設備,適用于大范圍的水稻種植區。9、費用低廉:無需高昂的費用投入,經濟適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循環修復鎘污染稻田與種植水稻的流程簡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實施例1:試驗地:湖南長沙縣青山鋪鎮天華村。試驗品種:早稻-湘早143,晚稻-金優207。試驗方案:試驗共設2個處理,分別同在同一塊地共平均劃分6個區域,每個處理隨機重復3次,每個處理約1畝。試驗采用實驗方法與傳統種植方法做對比。實驗處理和試驗方法:實驗組:處理一,應用本申請一種循環修復鎘污染稻田與種植水稻的方法;對比組:處理二,傳統種植方法;實驗組,處理一如下:一、試驗的前期準備1、種植基地選擇:基地選擇農田重金屬鎘含量在0.5mg/kg以下,常年種植水稻,地勢平坦,農田具有良好的排水溝渠和水源供給的功能,周邊2公里以內無化工企業且均為水稻農田,是典型的南方水稻種植區域。2、試驗區域土壤重金屬鎘含量的測定采用S型路線隨機進行采土,采土深度0-20cm。根據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要求對重金屬鎘進行檢測。檢測數據如下表1:表1試驗田土壤環境質量統計調查樣品編號123456789pH6.36.56.26.46.36.56.46.36.4鎘(mg/kg)0.430.560.380.420.310.320.430.540.56級別三級三級三級三級三級三級三級三級三級由表1可知,選擇的試驗地重金屬鎘超標(≥0.30mg/kg),不適合農業生產二級標準。所以可以選擇為試驗地。3、實驗區域的劃分平均劃分6個區域,共設2個處理,每個處理約1畝,并作田埂隔離和區域標記。二、第一階段土壤修復:耕地的重金屬鎘的活化及植物萃取時間:2010年3月-2013年12月1、土地的平整:先將田間水排放完,再利用旋耕機進行對雜草及其土塊進行破碎,同時對田間進行土地平整。達到田間雜草全部被粉碎且無直立的活草,田間單位小區內高低落差小于10cm。2、重金屬鎘活化劑的施用活化劑的施用:施用量為氨基酸(味精)渣400kg/畝/茬和醋酸渣500kg/畝/茬,再配硫酸銨80kg/畝/茬,此時測定土壤pH至為5.8。3、超富集植物的種植:龍葵生長適宜溫度為22~30℃,開花結實期適溫為15~20℃。對土壤要求不嚴,適宜的土壤pH值為5.5~6.5,一年四季都可進行栽培。撒播:直接將龍葵的種子均勻播撒至農田,并覆蓋一層稻草,定時進行澆灌,任其自然生長,待龍葵開始枯萎時,將地上部分進行全部采收。并接著繼續進行施肥并種植龍葵。4、土壤質量評估結果三年的龍葵連續種植,結果測定土壤重金屬鎘的含量統計如下表2:表2試驗田土壤環境質量統計調查樣品編號123456789pH5.45.65.86.05.45.55.46.05.9鎘(mg/kg)0.300.260.280.190.290.310.230.250.26級別二級二級二級二級二級三級二級二級二級由上表2可知,結果連續三年對土壤處理及其龍葵的種植,土壤環境質量達到了二級,符合二級標準保障農業生產要求。三、第二階段水稻種植:時間:2014年4月-2015年10月品種:早稻-湘早143,晚稻-金優2071、土地平整:明確田間規劃,確定田間小區的面積及溝渠位置。按照南方習慣種植方法,先將田間放滿水,再利用旋耕機進行對雜草及其土塊進行破碎,同時對水稻田進行土地平整。達到田間雜草全部被粉碎且無直立的活草,田間單位小區內高低落差小于10cm。2、基肥的選擇、施用量及施肥方法:1)肥料選擇:底肥選擇重金屬鎘含量在0.2mg/kg以下,枯草芽孢桿菌和熱帶假絲酵母活菌數(cfu)不低于0.2億/g,總養分約為25%(10-7-8),其他指標符合NY/T798復合微生物肥料標準的復合微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選擇飼料級蛋氨酸鋅(GB/T21694)和硅肥(NY/T797);土壤改良劑選擇重金屬鎘含量在0.5kg/mg以下,其他指標符合GB/T23349標準的膨潤土和珍珠巖;有機肥選擇以菜籽餅、茶枯、小麥及玉米秸稈為原料制作的全植物源有機肥料,總鎘含量在0.2mg/kg以下且符合NY525標準。2)底肥施用量,見表3表3底肥施用量底肥名稱復合微生物肥料蛋氨酸鋅硅肥膨潤土珍珠巖有機肥用量kg/畝508101301501003)提前一周將水田進行灌水(按照當地一季稻、二季稻種植習慣),水位保持在3cm左右,將以上肥料按用量進行撒施,均勻撒在水田表面,然后利用旋耕機再次進行石塊破碎、肥料拌勻及地塊的平整。3、插秧:按照種植習慣進行插秧。4、田間管理:1)水分控制:選擇非工礦污染的水源進行田間灌溉,并且在水稻抽穗前后各三周保持田面2-3厘米的水層,在水源供應困難的地方,也要力爭在抽穗后10天保持有效的水層。其他時間按照習慣種植方法進行水分控制。2)追肥的選擇及施用方法:后期分蘗肥及穗肥的選擇及其施用方法按照常規習慣方法進行,另外在穗肥時輔以5~8kg/畝的蛋氨酸鋅和5~10kg/畝的硅肥進行撒施。3)葉面肥的選擇及施用方法:葉面肥選擇鋅含量大于等于50g/L、且符合NY1428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每畝90ml,在水稻抽穗開花期后5-7天,葉面噴施一次葉面肥,每畝90ml,一個星期以后再噴施一次。4)病蟲害的防治:按照常規種植習慣或當地土肥站的指導進行病蟲害的防治。5、水稻的收割與產量及重金屬含量的測定1)收割:按照當地常規種植習慣進行機械收割。2)測產:以單位為單位進行收割并進行裝袋且編號,分別進行稱重統計。3)重金屬鎘含量測定:將已編號采收的稻谷按照標準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送至具有資質的檢測部門對重金屬鎘含量進行檢測。6、土壤重金屬的監控:每年年底定期對土壤重金屬鎘進行檢測(按GB15618-1995),當重金屬含量超過標準二級達到甚至超過三級時(GB15618-1995),再次進入第一階段進行超富集植物的種植,直至土壤中重金屬鎘含量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值二級甚至一級時(GB15618-1995),再進行第二階段水稻的正常種植。四、數據統計及分析,見表4表4數據統計由表2、表4統計數據可以看出:1、經過3年多茬龍葵的種植,農田的pH有明顯的降低,有利于活化重金屬隔得活性,促進后續龍葵對鎘的吸附和萃取。(表2)2、經過3年多茬龍葵的種植,農田土壤中的重金屬鎘含量有明顯的降低,由重金屬鎘超標將至達到適宜農田生產二級標準的要求。(表2)3、在后續的水稻種植過程中,通過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蛋氨酸鋅、硅肥、膨潤土、珍珠巖及有機肥后,土壤的pH有效的得到了提高,恢復至適合水稻種植的弱酸性條件。(表4)4、在后續的水稻種植過程中,土壤pH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也降低了土壤重金屬鎘的活性,降低水稻對重金屬鎘的吸收。(表4)5、經過循環修復與種植的方法與習慣種植方法相比:對畝產的影響不產生明顯的影響;但是土壤中的鎘含量卻得到了修復,達到了適宜農田生產二級標準的要求;同時生成出來的大米也達到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限量要求。(表4)該實驗說明:采用該專利的循環修復與種植的方法對水稻田重金屬鎘的污染修復有明顯的效果。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
技術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前第1頁1 2 3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贤县| 鄂州市| 灌云县| 蒙阴县| 孝义市| 麻江县| 天水市| 乐都县| 宁阳县| 平凉市| 东辽县| 辰溪县| 海晏县| 西城区| 枞阳县| 齐河县| 安仁县| 多伦县| 寿宁县| 彝良县| 军事| 锡林浩特市| 嘉黎县| 呼伦贝尔市| 惠来县| 武威市| 隆子县| 鹿泉市| 霍林郭勒市| 察隅县| 云阳县| 张掖市| 洪雅县| 富民县| 扎囊县| 会同县| 明溪县| 福鼎市| 鸡西市| 康定县|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