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環保生態毯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種用于在樓頂種植佛甲草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屋頂綠化方式主要分為花園式屋頂綠化和簡單式屋頂綠化,對拓展城市立體綠色空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和滯留雨水建設海綿城市具有重大作用。但是花園式屋頂綠化以種植搭配喬灌木為主,對建筑物結構和荷載量有較高要求,同時不適合樓齡較高、屋頂舊化的建筑,因此推廣范圍受到限制。此外還有建設投入高、維護成本高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生態毯制作方法,本實用生態毯更薄使之形成了毯狀的綠化形式,在培育過程和施工過程中都大大提高了便利性,降低了施工難度和運輸、施工及維護成本。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環保生態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在種植土工布上面均勻鋪置佛甲草種植專用有機肥,該有機肥是按重量份的以下有效成分組成:玉米秸稈50-100份、煤矸石5-10份、風化煤5-40份、草炭3-6份、磷礦粉2-10份、鉀礦粉1-20份、次粉5-30份、大豆粕5-10份、花生殼6-12份、菌劑2-4份和尿素5-20份制成;
b)在有機肥上均勻扦插播種總長為20mm佛甲草種苗,扦插深度為4mm;
c)分別在早上8點鐘和下午3點鐘對佛甲草種苗進行霧化噴灌;
d)培育至10天后佛甲草種苗生根后繼續噴灌維護,并且每5-7天噴施一次葉面肥;
e)培育至30~40天后帶種苗根已經穿過種植土工布后進行減水噴灌維護,減水量為每平方減少2kg水分;
f)培育至80~90天后,檢查種植土工布底面種苗根的狀態是否長滿,若根系布滿形成網狀即可出廠;
g)將步驟f中可出廠的種植在土工布上的佛甲草生態毯卷成一卷,即可搬至屋頂進行現場施工。
進一步地;所述的菌劑包含有酵母菌2億個/g、地衣芽孢桿菌2億個/g、枯草芽孢桿菌2億個/g、細黃鏈霉菌3億個/g、磷細菌1億個/g。
進一步地;所述的葉面肥含0.4wt%(nh4)2hpo4,其余為漚制黃豆液態肥;所述的漚制黃豆液態肥由每45g大豆渣加4kg水漚制,使用時稀釋3倍。
進一步地;所述的生態毯由種植土工布層、噴霧水管和有機肥料層組成;所述的噴霧水管位于種植土工布層下方;所述的有機肥料層位于種植土工布層上方;所述的種植土工布層厚度為2mm;所述的有機肥料層厚度為2mm;所述的噴霧水管為耐高壓軟管。
本發明最有益的效果是環保生態毯質量輕且生態效益高,對建筑物的荷載和樓齡要求低,具有更大的適用性和推廣性;環保生態毯較薄,形成了毯狀的綠化形式,在培育過程和施工過程中都大大提高了便利性,降低了施工難度和運輸、施工及維護成本;采用霧化噴灌的方式,減少了用水,同時采用節枝扦插培育,減少50%的苗源,極大地節約了培育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示意圖。
標號說明:種植土工布層1、噴霧水管2、有機肥料層3、綠色植被種苗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環保生態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在種植土工布上面均勻鋪置佛甲草種植專用有機肥,該有機肥是按重量份的以下有效成分組成:玉米秸稈65份、煤矸石7份、風化煤30份、草炭5份、磷礦粉6份、鉀礦粉10份、次粉20份、大豆粕7份、花生殼8份、菌劑3份和尿素15份制成;
b)在有機肥上均勻扦插播種總長為20mm佛甲草種苗,扦插深度為4mm;
c)分別在早上8點鐘和下午3點鐘對佛甲草種苗進行霧化噴灌;
d)培育至10天后佛甲草種苗生根后繼續噴灌維護,并且每5-7天噴施一次葉面肥;
e)培育至30天后帶種苗根已經穿過種植土工布后進行減水噴灌維護,減水量為每平方減少2kg水分;
f)培育至88天后,檢查種植土工布底面種苗根的狀態是否長滿,若根系布滿形成網狀即可出廠;
g)將步驟f中可出廠的種植在土工布上的佛甲草生態毯卷成一卷,即可搬至屋頂進行現場施工。
進一步地;所述的菌劑包含有酵母菌2億個/g、地衣芽孢桿菌2億個/g、枯草芽孢桿菌2億個/g、細黃鏈霉菌3億個/g、磷細菌1億個/g。
進一步地;所述的葉面肥含0.4wt%(nh4)2hpo4,其余為漚制黃豆液態肥;所述的漚制黃豆液態肥由每45g大豆渣加4kg水漚制,使用時稀釋3倍。
進一步地;所述的生態毯由種植土工布層、噴霧水管和有機肥料層組成;所述的噴霧水管位于種植土工布層下方;所述的有機肥料層位于種植土工布層上方;所述的種植土工布層厚度為2mm;所述的有機肥料層厚度為2mm;所述的噴霧水管為耐高壓軟管。
實施例2。
一種環保生態毯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1)在種植土工布上面均勻鋪置佛甲草種植專用有機肥,該有機肥是按重量份的以下有效成分組成:玉米秸稈60份、煤矸石6份、風化煤20份、草炭6份、磷礦粉5份、鉀礦粉15份、次粉25份、大豆粕8份、花生殼87份、菌劑4份和尿素18份制成;
b1)在有機肥上均勻扦插播種總長為20mm佛甲草種苗,扦插深度為4mm;
c1)分別在早上8點鐘和下午3點鐘對佛甲草種苗進行霧化噴灌;
d1)培育至10天后佛甲草種苗生根后繼續噴灌維護,并且每5-7天噴施一次葉面肥;
e1)培育至35天后帶種苗根已經穿過種植土工布后進行減水噴灌維護,減水量為每平方減少2kg水分;
f1)培育至85天后,檢查種植土工布底面種苗根的狀態是否長滿,若根系布滿形成網狀即可出廠;
g1)將步驟f1中可出廠的種植土工布上的佛甲草生態卷成一卷,即可搬至屋頂進行現場施工。
樓頂綠化佛甲草種植是淺根系植物,穿透力非常弱,所以不會對建筑結構有侵蝕的危害。當鋪上綠地毯后,在烈日下樓板的溫度將大大降低,可以保持不會超過室溫的3度,一般可降低10–17度,在烈日下最高降低能達到20度;由于保持了樓板溫度不會劇烈變化,可防止因急劇的熱脹冷縮引起的樓板損傷,從而防止了樓板破裂漏水的危險。樓頂綠化佛甲草種植還可以阻擋陽光直射樓板與相關的防水材料,可以大幅延長防水材料的使用壽命和保持防水效果。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