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魚塘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早在古代,我國就有池塘養魚的記錄。幾千年來,人們總結了許多池塘養魚的經驗和方法。隨著方法、經驗的一步步完善,中國池塘養魚現無論在總產量,還是在養殖面積或集中連片魚池平均單產方面都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國的養魚池塘依然存在著如下問題:水池處于自然狀態,沒有專門的消毒與凈化設備,魚類易發生病變;在寒冷的冬天,魚類無法忍受低溫而大片死亡;對池塘投料時人工投料效率低,投料不均勻。這些因素都會對養魚造成影響,導致養出的魚肉口感有差異,甚至大不如從前。對養魚塘的水質、水溫的控制是養魚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崇尚簡單、方便的生活,對于水產養殖方面也是一樣,但依然沒有一類多功能的魚塘水處理裝置使得養魚更加方便省力的同時還使得養出的魚更健康鮮美。
在專利號為CN201520842726.X的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船載式魚塘污水凈化裝置,包括船體和無線控制裝置,所述第一多參數水質分析儀通過電磁閥與物理凈化器連通,且所述第一多參數水質分析儀通過導線與無線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第二多參數水質分析儀通過管道與生化凈化器連通,且所述第二多參數水質分析儀通過導線與無線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第三多參數水質分析儀通過導線與無線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電磁閥通過導線與無線控制裝置電性連接。對于魚塘養魚來說,并非長年不換魚塘里的水,僅僅實用污水凈化裝置來保證水質是不可行的,污水凈化裝置的使用只是加長了換水的期限,并且,第一參數水質分析儀、物理凈化器、生化凈化器等一系列設備的價格不菲且結構復雜,只是為了加長換水期限而使用此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凈化裝置,對于大多數養魚群眾來說,這并不可行,因此,不利于大范圍普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集節約能源、凈化水質、降低嚴冬季節魚類死亡率、節約投料時間于一體且適合大規模生產的多功能魚塘水凈化裝置。
本發明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多功能魚塘水處理裝置,包括船形外殼,太陽能集電設備,還包括與所述太陽能集電設備連接的水質凈化設備、物料投放設備、水溫加熱設備、動力設備和控制設備;整個裝置依靠浮力漂浮在水面上。
所述太陽能集電設備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池板位于整個裝置的最上方,整個太陽能集電設備儲存并提供能量,且還具有良好的擋雨功能。
所述水質凈化設備包括進水口,通過管道與進水口連接的水泵和第一凈化槽,設置在第一凈化槽下方的第二凈化槽,與第二凈化槽通過過濾網連接的第三凈化槽,設置在第三凈化槽一側的出水口;所述第一凈化槽內裝有石英砂,所述第二凈化槽內裝有活性炭,所述第三凈化槽內裝有碳棒;物料投放設備的出料口和水質凈化設備的進水口須設置在不同的方向。
所述水溫加熱設備連接太陽能集電設備和控制設備連接,水溫加熱設備用于對魚塘的水溫進行加熱,水溫加熱設備僅在冬日溫度非常低(低到影響魚的生存的情況)下使用。
所述動力設備為整個裝置提供在水上行駛的動力,改變整個裝置行駛方向,對整個裝置行駛方向的控制可以為人為控制方式,也可以為機械控制方式。
所述控制設備分別與太陽能集電設備、水泵、物料投放設備、水溫加熱設備、動力設備連接,且控制設備上設有按鈕,且每一個按鈕都對應相應的設備的開關。
進一步地,水質凈化設備的進水口與與第一凈化槽之間的管道上設有閥門;所述第三凈化槽與出水口之間的管道上也設有閥門;所述閥門用于控制進水口與出水口水流的大小。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凈化槽底部為帶有小孔的過濾板,所述小孔的孔徑小于第一凈化槽中的石英砂的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水溫加熱設備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均勻分布在電熱棒,電熱棒在使用時必須接觸到魚塘里的水,電熱棒越多,在冬日溫度非常低(低到影響魚的生存的情況)時,對水溫加熱的速度就越快和越均勻。
進一步地,所述水溫加熱設備還包括用于檢測水溫的溫度計,方便精確判斷是否需要啟動水溫加熱設備。
在使用時,太陽能集電設備始終處于開啟狀態,它將吸收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且將能量儲存在蓄電池中為整個裝置提供能量;動力設備使這個裝置在魚塘水面上行駛,且人為控制方向;在行駛的過程中,通過控制設備上的按鈕開啟水質凈化設備,對整個魚塘的水質進行凈化,同時,開啟投料設備,投料設備可以用于投放魚飼料,也可以用于投放明礬以進一步凈化水質,在炎熱的夏季,投放設備還以用于投放冰塊,為整個魚塘降溫而避免魚在高溫下至死。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取得有益效果和明顯的進步如下:
(1)整個設備可以在魚塘上行駛,魚塘里的水的流動性本省就不強,對魚塘水質的凈化采用動態凈化形式,使凈化的效率更高,凈化后的水質更加均勻;
(2)水質凈化設備中包含三個凈化槽,對水質進行層層凈化,使得凈化后的水質更加優質;三個凈化槽之間結構緊湊,節約了裝置的空間,減小了裝置的成本;
(3)采用太陽能的方式為整個裝置提供能量,節約能源,更加符合現代綠色環保的觀念;
(4)通過水閥的設置,可以水質凈化的速率;
(5)裝置在水面行駛的過程中投放魚料,使得投放更加均勻,并且,一邊投放魚料,一邊凈化水質,效率更高;
(6)裝置還設有水溫加熱設備,使得在溫度極低的情況下可以對水進行加熱,提高魚的存活率;水溫加熱設備還設有溫度計可以對水溫進行隨時檢測,找準水溫加熱的是最佳時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00-船形外殼,200-太陽能集電設備,201-太陽能電池板,202-蓄電池,300-水質凈化設備,301-進水口,302-水泵,303-第一凈化槽,304-第二凈化槽,305-第三凈化槽,306-出水口,307-閥門,308-過濾網,400-物料投放設備,500-水溫加熱設備,600-動力設備,700-控制設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實施例。
一種多功能魚塘水處理裝置,包括船形外殼100,太陽能集電設備200,還包括與太陽能集電設備200連接的水質凈化設備300、物料投放設備400、水溫加熱設備500、動力設備600和控制設備700;整個裝置依靠浮力漂浮在水面上。
太陽能集電設備200包括太陽能電池板201和蓄電池202,太陽能電池板201位于整個裝置的最上方。
水質凈化設備300包括進水口301,通過管道與進水口301連接的水泵302和第一凈化槽303,設置在第一凈化槽303下方的第二凈化槽304,與第二凈化槽304通過過濾網308連接的第三凈化槽305,設置在第三凈化槽305一側的出水口306;第一凈化槽303內裝有石英砂,第二凈化槽304內裝有活性炭,第三凈化槽305內裝有碳棒。
水溫加熱設備500連接太陽能集電設備200和控制設備700連接;
動力設備600為整個裝置提供在水上行駛的動力,改變整個裝置行駛方向;
控制設備700分別與太陽能集電設備200、水泵302、物料投放設備400、水溫加熱設備500、動力設備連接600,且控制設備上700設有按鈕。
水質凈化設備300的進水口與301與第一凈化槽303之間的管道上設有閥門307;第三凈化槽305與出水口306之間的管道上也設有閥門307。
第一凈化槽302底部為帶有小孔的過濾板,小孔的孔徑小于第一凈化槽303中的石英砂的尺寸。
水溫加熱設備500包括兩個的均勻分布在電熱棒。
水溫加熱設備500還包括用于檢測水溫的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