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屬于農業種植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春作高產高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高粱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稱木稷、蜀秫、蘆粟、荻粱。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實,曬干除去皮殼用。高粱的種類甚多,按高粱穗的外觀色澤,一般隨種皮中單寧含量的增加,粒色由淺變深,可以分為白高粱、紅高粱、黃高粱等。胚乳按結構分為粉質、角質、蠟質、爆粒等類型。高粱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高粱脫殼后即為高粱米,子粒呈橢圓形、倒卵形或圓形。其中每100g紅高粱米含水分11.4g,蛋白質8.4g,脂肪2.7g,碳水化合物75.6g,粗纖維0.6g,灰分1.3g,鈣7㎎,磷188㎎,鐵4.1㎎,硫胺素2.26㎎,核黃素0.09㎎,尼克酸1.5㎎。高粱有一定的藥效,溫中,利氣,止泄,澀腸胃,止霍亂。適用于下痢及小便濕熱不利。現有的高粱種植技術一般是在快要耕種的時候直接翻土,整地了就種植,雖然上面噴灑除草劑,但是不能殺死土地里面的害蟲,高粱主要就是害蟲比較嚴重,同時對水分要求很高。技術實現要素:針對上述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春作高產高粱的種植方法,本發明的本發明主要的是利用自然環境,在冬季比較寒冷的月份通過翻土操作,讓害蟲和蟲卵凍死,減少了后期農藥的使用,非常的環保,大棚育種保證了大田種植的存活率,提高成活率保障產量,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春作高產高粱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精細整地:在第一年12月對土地進行翻土處理,在第二年3月對土地深耕20—25cm,耕后要連續進行耙地、整地將田地整平覆蓋上透光性強可降解薄膜,覆膜前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每667㎡用150g,加乳油兌水45kg~50kg,噴灑土表;(2)浸種:首先將粒大飽滿高粱種子用煮沸過的白開水冷卻到30℃后對種子淘洗3次,把種子放置在35℃含有1%濃度的生根劑溶液中浸種30min;(3)育苗:將生根種子種植在溫室大棚,所述溫室大棚中溫度為18-25℃,通過加濕器使土壤的含水量控制在18%,待苗芽生長至15cm后進行移栽;(4)移栽:15cm長小苗每畝6300株進行栽種,栽種后給小苗澆一次水,待苗長到30cm追加氮肥一次,待苗長到100cm再次追加氮肥一次。作為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透光性強可降解薄膜為PE薄膜。作為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翻土處理具體為:第一年12月翻土深度為30cm,到第二年2月對土地進行第二次翻土,翻土深度為30cm。作為優選的,步驟(1)所述乳油為:殺草丹乳油或丁草胺乳油任意一種。作為優選的,所述乳油含量為:50%殺草丹乳油150mL或60%丁草胺乳油50mL。綜上所述,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粱的種植技術,利用自然環境,在冬季比較寒冷的月份通過翻土操作,讓害蟲和蟲卵凍死,減少了后期農藥的使用,非常的環保,極大節省了勞動力,降低了高粱種植成本,提高了高粱成活率,增強了種植高粱的效益,使高粱的抗病性和抗蟲害能力增強,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大棚育種保證了大田種植的存活率,提高成活率保障產量,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一種春作高產高粱的種植方法,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一種春作高產高粱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精細整地:在第一年12月對土地進行翻土處理,翻土處理具體為:第一年12月翻土深度為30cm,到第二年2月對土地進行第二次翻土,翻土深度為30cm;在第二年3月對土地深耕20—25cm,耕后要連續進行耙地、整地將田地整平覆蓋上透光性強可降解PE薄膜,覆膜前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每667㎡用150g,加50%殺草丹乳油150mL,兌水45kg~50kg,噴灑土表;(2)浸種:首先將粒大飽滿高粱種子用煮沸過的白開水冷卻到30℃后對種子淘洗3次,把種子放置在35℃含有1%濃度的生根劑溶液中浸種30min;(3)育苗:將生根種子種植在溫室大棚,所述溫室大棚中溫度為18-25℃,通過加濕器使土壤的含水量控制在18%,待苗芽生長至15cm后進行移栽;(4)移栽:15cm長小苗每畝6300株進行栽種,栽種后給小苗澆一次水,待苗長到30cm追加氮肥一次,待苗長到100cm再次追加氮肥一次。通過本發明種植方式與現有技術種植方式,存活數量、健康植株、產量相對比,如下表所示:種植方法存活數量比例健康植株數量比例產量每畝現有普通種植75%60%400斤本發明種植方法96%90%800斤綜上對比可看出,本發明一種春作高產高粱的種植技術經過驗證,其效果明確顯著,可明顯改善春作高產高粱成活率,提高了產量和質量。以上所述僅為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