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自動灌溉,立體化種植,無土栽培,生態養殖的一種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一種圓形的撐布式生態魚缸是本人發明的一種圓形的撐布式生態魚缸,專利號是(201610830416.5),該種圓形的撐布式生態魚缸,由化糞盒、棉布片、內固定圈、外固定圈和魚缸構成,其特征是化糞盒固定在棉布片中間位置,棉布片四周固定在內固定圈和外固定圈之間并使棉布片繃緊,棉布片邊緣穿過內固定圈和外固定圈之間并向下垂向魚缸中,棉布片上面固定有魔術貼,支撐海綿固定在棉布片上的魔術貼上,植物根系可以通過魔術貼固定在棉布片上,在化糞盒中有自動補水開關,外固定圈放置在魚缸上方口部。外固定圈通過銜接圈放置在魚缸上方口部,銜接圈下端套在魚缸頂部,外固定圈放置在銜接圈上方內部,并被卡子卡在銜接圈上方,在銜接圈上有喂食孔,吸水繩穿過化糞盒外壁上的孔洞,吸水繩一端在化糞盒內另一端朝向棉布片,化糞盒內的水分通過吸水繩的虹吸作用被虹吸到棉布片上,在化糞盒底部固定魔術貼可以將化糞盒固定在棉布片的中間位置的魔術貼上,在魚缸底部固定有透氣布,透氣布下有充氣裝置,在自動補水開關中有恒溫棒,在化糞盒頂部有防蚊蟲電網,在魚缸中有水泵,水泵進水口在透氣布最低處,水泵通過導管將魚缸中的水分抽到化糞盒中,在化糞盒中有誘捕瓶,銜接圈上固定有豎桿,豎桿上端固定有補光燈,補光燈上有攀附桿,銜接圈外固定圈上有松緊螺絲,可以調節外固定圈直徑,使外固定圈可以箍緊在內固定圈上。
這種撐布式生態魚缸,沒有實現立體化種植。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圓形的撐布式生態魚缸,沒有實現立體化種植這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改進后的圓形撐布式生態魚缸,該種設備增加了豎桿,在豎桿上可以固定多層的撐布圈,在撐布圈上有棉布片,在棉布片上可以種植植物,從而實現立體化種植。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進后的圓形撐布式生態魚缸,由魚缸、銜接圈、豎桿、撐布圈、棉布片、蓄水囊、補光燈、過濾盒、引流繩、海綿塊、飼養籠、大漏斗、支撐柱、支撐圈、魔術貼、水泵、中空豎桿和導管構成,其中在魚缸上方口部是銜接圈,在銜接圈上固定有豎桿,在豎桿上固定有撐布圈,在撐布圈上有棉布片,棉布片被撐布圈繃緊鋪平,銜接圈上有套筒,豎桿下端插在套筒內進而固定在銜接圈上,補光燈、撐布圈、飼養籠和大漏斗上固定有環套,環套上有固定螺絲,將環套套在豎桿上,并用固定螺絲將環套固定在豎桿上,就可以將補光燈、撐布圈、飼養籠和大漏斗固定在豎桿上的不同高度,導管的出水口位置朝向過濾盒,過濾盒位于空心環上方,空心環固定在棉布片中部,蓄水囊口部套在空心環下方,水泵通過導管連接到中空豎桿上,然后再將上方的導管同中空豎桿上方開口連接,并將出水口朝向過濾盒上,水泵可以將水分從魚缸中抽到過濾盒中,再通過過濾盒以及其下方的空心環,流入蓄水囊中,蓄水囊中的水分會被引流繩和其上方的棉布片虹吸到其下方的棉布片上,在撐布圈之間可以固定補光燈,這樣可以保證每層的棉布片上種植的植物都可以得到正常的光照,飼養籠內可以飼養動物,在飼養籠下方有大漏斗,大漏斗可以對從其上方落下的動物的排泄物和水分起到收集作用,在撐布圈上固定有支撐圈,支撐圈可以支撐起植物的莖葉,植物的根系可以通過壓在蓄水囊下方固定在棉布片上,中空豎桿屬于一種內部有管道的豎桿。
蓄水囊位于兩個撐布圈之間,蓄水囊底部被下方的撐布圈托起,在位于蓄水囊上方的撐布圈的棉布片中部固定有空心環,蓄水囊的口部固定在空心環上,將位于蓄水囊上方的撐布圈的棉布片中部穿過空心環并向下延伸至蓄水囊的內部,并在該棉布片的周邊固定上引流繩,從而使該棉布片可以將水分從蓄水囊中虹吸至引流繩上,并從引流繩下端浸出到位于下方的撐布圈上的棉布片上,將上方的棉布片的周邊向下延伸可以增加上方棉布片的虹吸能力,可以將引流繩的中部固定在上方棉布片的周邊,其一端穿過空心環放置入蓄水囊中,另一端向下朝向下方的棉布片,可以增加引流繩的虹吸能力。
在撐布圈之間可以放置海綿塊,海綿塊上方的撐布圈上的棉布片上種植的植物的根系可以向下生長到海綿塊中,在海綿塊中有種植孔,可以通過種植孔將植物種植在海綿塊內,在海綿塊的上面罩有引流布,引流布可以使其上方的撐布圈浸出的水分均勻的分散在海綿塊上。
棉布片上有魔術貼可以用來固定植物根部,魔術貼上粘帖有支撐柱,支撐柱側面有凹槽,支撐柱凹槽外套有固定環,通過支撐柱和固定環可以將植物枝干固定在支撐柱的凹槽處,支撐柱底部固定有魔術貼可以與棉布片上的魔術貼相粘貼。
撐布圈由內圈和外圈構成,外圈有斷口,其斷口部位由固定螺絲鏈接,通過擰緊固定螺絲可以將外圈直徑變小,進而使其箍緊在內圈上,棉布片的周邊在內圈和外圈之間并被撐布圈的內圈和外圈夾緊,從而使棉布片繃緊鋪平在撐布圈上。
將化糞盒通過固定桿固定在豎桿上,并將化糞盒設置在棉布片上方,將吸水繩一端放在在化糞盒內,將另一端朝向棉布片,在棉布片上有透水孔,可以將吸水繩的末端插入透水孔,使吸水繩從化糞盒中虹吸出來的水分可以直接滴到下方的棉布片上,在下方的棉布片上同樣有透水孔,并在下方棉布片上的透水孔上插入一個漏斗,這樣就能準確的接住上方透水孔滴下的水分,并成功的將水分導向更下方的棉布片上,這樣可以保障下方的棉布片上能有足夠的水分補充。
中間部位最低的棉布片,是將固定在撐布圈上的棉布片的中間部位束緊后讓其從中間向下延伸,并使其中間部位位于棉布片的最低位置,將水分從棉布片的周邊滴入,水分就會從棉布片的周邊流向其中部,并從其中部浸出,周邊部位最低的棉布片,是將固定在撐布圈上的棉布片的周邊向下延伸并使其位于棉布片的最低位置,在其中部滴入水分,水分會從棉布片中部流向其周邊,并從棉布片的周邊浸出,當固定在上方撐布圈上的棉布片的水分是從其周邊浸出,則在其下方的撐布圈上應當固定中間部位最低的棉布片,當固定在上方撐布圈上的棉布片的水分是從其中部浸出,則在其下方的撐布圈上應當固定周邊部位最低的棉布片,這樣當上方棉布片浸出的水分落到下方棉布片上后,水分會貫穿流過下方的棉布片。
在中間部位最低的棉布片的中部以及周邊部位最低的棉布片的周邊固定引流繩,可以增加棉布片的虹吸能力,同時在引流繩上固定水晶飾品,可以增加其美觀性。
可以將位于兩個撐布圈之間位置的蓄水囊換成化糞盒,并通過化糞盒將上層的撐布圈支撐起來,將化糞盒固定在一個棉布片下方則可以通過該棉布片的中部向下延伸部分將水分從化糞盒中虹吸出來,在空心環的內部可以塞入過濾袋,銜接桿可以以穿插方式相互連接,可以利用銜接桿代替豎桿并將各個部件固定起來。
將化糞盒上方的棉布片上的空心環去掉,然后將該棉布片的中間部位束緊后讓其從中間向下延伸,并使其中間部位位于化糞盒內,同時在該棉布片的周邊固定引流繩,并在該棉布片的中部上方放置過濾盒,將導管的出水口朝向過濾盒內,水分可以通過過濾盒然后浸透棉布片中部進入化糞盒內,化糞盒中的水分會通過棉布片和引流繩被虹吸到下方的棉布片上,可以使引流繩一端穿過棉布片中部,并位于化糞盒內,另一端朝向下方的棉布片,進而增加引流繩的虹吸能力。
魔術貼是由尼龍絲織成的帶織物紡織品,其中一種帶織物紡織品表面有許多毛圈稱作毛面,另一種帶織物紡織品表面有許多均勻小鉤子稱作勾面,只要將這兩種紡織品對齊后輕輕擠壓,毛圈就被鉤住,從而可以起到聯結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豎桿,在豎桿上可以固定多層的撐布圈,在撐布圈上有棉布片,在棉布片上可以種植植物,從而實現立體化種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改進后的圓形撐布式生態魚缸的立體原理圖
圖2是在棉布片上方放置化糞盒的圓形撐布式生態魚缸立體原理圖
圖3是簡化后的圓形撐布式生態魚缸的立體原理圖
圖4是去掉空心環的圓形撐布式生態魚缸的立體原理圖
圖中1.魚缸,2.銜接圈,3.豎桿,4.撐布圈,5.棉布片,6.化糞盒,7.補光燈,8.套筒,9.環套,10.固定螺絲,11.固定桿,12.內圈,13.外圈,14.中間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周邊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6.透水孔,17.吸水繩,18.漏斗,19.導管,20.水泵,21.空心環,22.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3.卡圈,24.魔術貼,25.支撐柱,26.固定環,27.飼養籠,28.大漏斗,29.銜接桿,30.蓄水囊,31.過濾盒,32.引流繩,33.海綿塊,34.支撐圈,35.中空豎桿,36.種植孔,37.引流布,38.水晶飾品,39.過濾袋。
在圖1中,一種改進后的圓形撐布式生態魚缸,由魚缸(1)、銜接圈(2)、豎桿(3)、撐布圈(4)、棉布片(5)、蓄水囊(30)、補光燈(7)、過濾盒(31)、引流繩(32)、海綿塊(33)、飼養籠(27)、大漏斗(28)、支撐柱(25)、支撐圈(34)、魔術貼(24)、水泵(20)、中空豎桿(35)、導管(19)構成。其中在魚缸(1)上方口部是銜接圈(2),在銜接圈(2)上固定有豎桿(3),在豎桿(3)上固定有撐布圈(4),在撐布圈上有棉布片(5),棉布片被撐布圈繃緊鋪平,銜接圈(2)上有套筒(8),豎桿(3)下端插在套筒(8)內進而固定在銜接圈(2)上。補光燈(7)、撐布圈(4)、飼養籠(27)和大漏斗(28)上固定有環套(9),環套(9)上有固定螺絲(10),將環套套在豎桿(3)上,并用固定螺絲(10)將環套固定在豎桿上,就可以將補光燈(7)、撐布圈(4)、飼養籠和大漏斗固定在豎桿(3)上的不同高度。導管(19)的出水口位置朝向過濾盒(31),過濾盒位于空心環(21)上方,空心環固定在棉布片中部,蓄水囊(30)口部套在空心環下方,水泵(20)通過導管連接到中空豎桿(35)上,然后再將上方的導管同中空豎桿上方開口連接,并將出水口朝向過濾盒(31)上。水泵(20)可以將水分從魚缸(1)中抽到過濾盒(31)中,再通過過濾盒以及其下方的空心環,流入蓄水囊中,蓄水囊中的水分會被引流繩(32)和其上方的棉布片(5)虹吸到其下方的棉布片上。在撐布圈上固定有支撐圈(34),支撐圈可以支撐起植物的莖葉,植物的根系可以通過壓在蓄水囊(30)下方固定在棉布片上,中空豎桿(35)屬于一種內部有管道的豎桿(3)。
在圖1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銜接圈(2)內有卡圈(23),可以使銜接圈放置在魚缸上方口部。
在圖1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將中空豎桿(35)內的管道與導管(19)連接,并通過水泵(20)將魚缸(1)中的水分抽到蓄水囊(30)中。利用中空豎桿代替部分導管可以增加美觀性。
在圖1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蓄水囊(30)位于兩個撐布圈(4)之間,蓄水囊(30)底部被下方的撐布圈(4)托起。在位于蓄水囊上方的撐布圈的棉布片(5)中部固定有空心環(21),蓄水囊(30)的口部固定在空心環(21)上,將位于蓄水囊(30)上方的撐布圈的棉布片中部穿過空心環并向下延伸至蓄水囊的內部。并在該棉布片的周邊固定上引流繩(32),從而使該棉布片(5)可以將水分從蓄水囊(30)中虹吸至引流繩(32)上,并從引流繩下端浸出到位于下方的撐布圈上的棉布片上。將上方的棉布片的周邊向下延伸可以增加上方棉布片的虹吸能力。可以將引流繩的中部固定在上方棉布片的周邊,其一端穿過空心環放置入蓄水囊中,另一端向下朝向下方的棉布片,可以增加引流繩的虹吸能力。
在圖1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在撐布圈(4)之間可以放置海綿塊(33),海綿塊(33)上方的撐布圈上的棉布片上種植的植物的根系可以向下生長到海綿塊中,在海綿塊中有種植孔(36),可以通過種植孔將植物種植在海綿塊內,在海綿塊的上面罩有引流布(37),引流布(37)可以使其上方的撐布圈浸出的水分均勻的分散在海綿塊上。
在圖1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棉布片上有魔術貼(24)可以用來固定植物根部,魔術貼上粘帖有支撐柱(25),支撐柱側面有凹槽,支撐柱凹槽外套有固定環(26),通過支撐柱和固定環可以將植物枝干固定在支撐柱的凹槽處,支撐柱底部固定有魔術貼(24)可以與棉布片上的魔術貼相粘貼。在棉布片上的魔術貼上粘帖另一張魔術貼并將植物根系夾在兩張魔術貼之間,就可以實現固定植物根系的作用。
在圖1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撐布圈(4)由內圈(12)和外圈(13)構成,外圈(13)有斷口,其斷口部位由固定螺絲(10)鏈接,通過擰緊固定螺絲(10)可以將外圈直徑變小,進而使其箍緊在內圈上,棉布片(5)的周邊在內圈和外圈之間并被撐布圈的內圈和外圈夾緊,從而使棉布片繃緊鋪平在撐布圈上。
在圖1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飼養籠(27)內可以飼養動物,飼養籠上有環套(9),通過環套可以將飼養籠固定在豎桿(3)上。在飼養籠下方有大漏斗(28),大漏斗上有環套(9)可以將其固定在豎桿(3)上,大漏斗可以對從其上方落下的動物的排泄物和水分起到收集作用。在飼養籠(27)上方布置周邊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則棉布片上滴落的水分,就可以對大漏斗上的動物排泄物進行清洗。可以將大漏斗(28)反過來固定在豎桿(3)上,并將頂部開口密封,置于飼養籠(27)上方,作為防水蓋使用。如果將飼養籠放置在魚缸(1)上方,并在籠中飼養動物,那么動物的排泄物會落入魚缸中,并被水泵(20)抽到化糞盒(6)內,同時其排泄物還可以成為魚缸中部分魚類的食物。如果將飼養籠(27)固定在棉布片(5)的上方,則動物的排泄物會直接成為棉布片上種植的植物的養料。同時若在該棉布片上種植攀附類植物,飼養籠還可以成為其攀附的對象,而且植物的枝葉可以成為動物的食物。
在圖2中,將化糞盒(6)通過固定桿(11)固定在豎桿(3)上,并將化糞盒(6)設置在棉布片(5)上方,將吸水繩(17)一端放在在化糞盒內,將另一端朝向棉布片。在棉布片(5)上有透水孔(16),可以將吸水繩(17)的末端插入透水孔(16),使吸水繩(17)從化糞盒(6)中虹吸出來的水分可以直接滴到下方的棉布片上,在下方的棉布片上同樣有透水孔(16),并在下方棉布片上的透水孔上插入一個漏斗(18),這樣就能準確的接住上方透水孔滴下的水分,并成功的將水分導向更下方的棉布片上,這樣可以保障下方的棉布片上能有足夠的水分補充。將化糞盒(6)固定在豎桿(3)上,好處是可以防止化糞盒(6)將棉布片(5)壓出坑來,影響美觀。
在圖2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化糞盒(6)可以通過固定桿(11)固定在豎桿(3)上,將其固定在一個棉布片(5)上方位置則可以通過吸水繩(17)將水分虹吸到該棉布片(5)上。如果將其固定在一個棉布片下方則可以通過該棉布片的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2),將水分虹吸出來。
在圖2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將水分從棉布片(5)相對高處位置滴入棉布片,水分就會流經整張棉布片,再從棉布片的相對低的位置浸出。中間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4),是將固定在撐布圈(4)上的棉布片(5)的中間部位束緊后讓其從中間向下延伸,并使其中間部位位于棉布片的最低位置,將水分從棉布片的周邊滴入,水分就會從棉布片的周邊流向其中部,并從其中部浸出,可以將棉布片蒙在撐布圈的下表面,使其周邊向上被撐布圈固定,可增加棉布片周邊和其中部的高度落差。
在圖2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周邊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是將固定在撐布圈(4)上的棉布片(5)的周邊向下延伸并使其位于棉布片的最低位置,在其中部滴入水分,水分會從棉布片中部流向其周邊,并從棉布片的周邊浸出,可以將棉布片蒙在撐布圈的上表面,使其周邊向下被撐布圈固定,可增加棉布片中部和其周邊的高度落差。
在圖2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當固定在上方撐布圈(4)上的棉布片(5)的水分是從其周邊浸出,則在其下方的撐布圈(4)上應當固定中間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4),當固定在上方撐布圈(4)上的棉布片(5)的水分是從其中部浸出,則在其下方的撐布圈(4)上應當固定周邊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這樣當上方棉布片浸出的水分落到下方棉布片上后,水分會貫穿流過下方的棉布片。從而防止棉布片的部分位置因為水分蒸發而產生鹽堿化,進而實現立體化種植。
在圖2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在撐布圈(4)之間可以固定補光燈(7),這樣可以保證每層的棉布片上種植的植物都可以得到正常的光照。補光燈可以是圓形的,也可以是長條形的,長條形的通過帶有環套(9)的固定桿(11)固定在豎桿上。周邊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下方,可以放置較小的圓形補光燈或者長條形的補光燈。
在圖2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將化糞盒(6)設計成房屋形狀,把漏斗(18)設計成蘑菇形狀,可以增加美觀性。在化糞盒中可以設置自動補水開關,用來控制水泵的開啟和關閉。
在圖2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在中間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4)的中部以及周邊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的周邊固定引流繩(32),可以增加棉布片(5)的虹吸能力,同時在引流繩上固定水晶飾品(38),可以增加其美觀性。
在圖3中,可以將位于兩個撐布圈(4)之間位置的蓄水囊(30)換成化糞盒(6),并通過化糞盒將
上層的撐布圈支撐起來,將化糞盒固定在一個棉布片下方則可以通過該棉布片的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2)將水分從化糞盒中虹吸出來,在空心環(21)的內部可以塞入過濾袋(39),銜接桿(29)可以以穿插方式相互連接,可以利用銜接桿代替豎桿(3)并將各個部件固定起來。清理過濾袋,可以清理水泵抽上來的殘渣。
在圖3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化糞盒(6)可以通過固定桿(11)固定在豎桿(3)上,將其固定在一個棉布片下方則可以通過該棉布片的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2),將水分虹吸出來。
在圖3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使棉布片(5)的中間位置和周邊都向下延伸,并在該棉布片下方安置化糞盒(6),使棉布片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2)位于化糞盒(6)內。化糞盒(6)外壁上有孔洞,吸水繩(17)穿過孔洞,使吸水繩一端在化糞盒內,另一端朝向位于化糞盒下方的棉布片(5),將導管(19)的出水口朝向化糞盒(6)上方的棉布片(5)的中間位置,水分會透過空心環(21),流入化糞盒(6)中。水分會被位于化糞盒(6)上方口部的棉布片(5)的中部虹吸至其周邊,并從其周邊浸出,同時將棉布片上的因為水分蒸發而殘留的多余鹽分帶走。當化糞盒(6)中的水位,低于位于化糞盒上方的棉布片的周邊的高度的時候,水分就不會再從該棉布片的周邊位置浸出,從該棉布片中部虹吸上來的水分,會補充該棉布片上被蒸發掉的水分,因此會在該棉布片上殘留下鹽分。這些鹽分會在化糞盒重新補滿水分后,被從該棉布片周邊浸出的水分帶走,從而實現對該棉布片的清洗,使其重新適合植物的生長。
在圖3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位于化糞盒(6)上方的棉布片(5),其中部固定在一個空心環(21)上,然后再向下延伸至化糞盒(6)內。導管(19)的出水口可以通過這個空心環(21)通向化糞盒內。
在圖3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對于位于化糞盒(6)上方的棉布片(5),可以直接將棉布片(5)固定在化糞盒(6)的上方口部,從而可以將化糞盒(6)固定桿(11)的環套(9)上方的本來用來支撐該棉布片(5)的那部分豎桿(3)去掉。使生態魚缸呈現出另外一種形狀。
在圖3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豎桿(3)可以換成其它以穿插方式連接的銜接桿(29)來實現組合使用,如果這樣使用就可以將環套(9)去掉,將原本需要通過環套(9)固定在豎桿(3)上的部件直接固定在這類銜接桿(29)上。
在圖3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以去掉銜接圈(2),將套筒(8)固定在魚缸(1)上方外壁上,然后將銜接桿(29)或者豎桿(3)下端插入套筒(8)中加以固定使用。
在圖3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以去掉銜接圈(2)和套筒(8),直接將豎桿(3)下端固定在魚缸(1)上方外壁上使用。
在圖4中,將化糞盒(6)上方的棉布片(5)上的空心環(21)去掉,然后將該棉布片(5)的中間部位束緊后讓其從中間向下延伸,并使其中間部位位于化糞盒(6)內。同時在該棉布片的周邊固定引流繩(32),并在該棉布片的中部上方放置過濾盒(31)。將導管(19)的出水口朝向過濾盒(31)內,水分可以通過過濾盒(31)然后浸透棉布片中部進入化糞盒(6)內。化糞盒中的水分會通過棉布片和引流繩被虹吸到下方的棉布片上。可以使引流繩(32)一端穿過棉布片(5)中部,并位于化糞盒(6)內,另一端朝向下方的棉布片,進而增加引流繩(32)的虹吸能力。去掉空心環,可以進一步簡化結構。